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英语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中考英语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中考英语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中考英语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中考英语考点分析及备考策略

弥勒县西山民族中学段荣福

搞好中考复习,首先要对考点进行认真梳理、仔细分析,做到对考查内容“胸中有树,了如指掌”,进而再制定相应的详细的复习计划,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这点呢?通过对2008-2009年中考试卷的分析,找出近年来易考的考点,针对考点,提出一些复习策略,旨在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听力复习策略

从2008—2009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分析中就可获知,(1)情景反应部分主要考查:①日常用语,如:问路、同情与遗憾、道歉、建议、购物、问候、同意和不同意等。这部分共五小题,满分五分,2008年考了两小题,分值2分;2009年考了两小题,分值2分,占小题40%的分数,估计今年也有可能考查3-4题左右。②一般疑问句(如:Have…got…? Did…?等)和特殊疑问句(如:why, what, when, who, where等提问的内容及其答语和how many, how much, how old, how far, how soon, how often, how long等的回答),一般疑问句,08、09年各考了一题;特殊疑问句,08年考了2题,09年考了两题,比分占到1-3分。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地复习提高呢?笔者认为,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疑问句外,重点强化日常用语,教师应按“对常见话题对话规律的把握;对情景对话总原则的理解(为增进相互理解,促进相互交流,增强相互尊重,情景对话必须尽可能遵循‘委婉、客气、礼貌’的总原则,同时还应保证回答针对语言背景,尊重语境实际的需要等”方法,帮助辅导学生进行归纳,并要求他们背下来。⑵单句理解部分满分五分,转换理解题,即互变句型和同义词或意思相近的表达方法,08-09年的考题中就各占了四分。例如:young---old, leave=take off, so…that…与too…to…的转换等。所以,教师需要把教材中出现的常见的、典型的句型、复合句、同义词、反义词等进行详细总结归纳,通过“同义词的选择”和“句型转换”的训练来提高应试技能。⑶对话理解部分满分十分,是考核对英语对话的反应能力及整体理解能力,它包括了直接理解、转换理解、判断推理等方面,直接理解方面主要从日常用语(谈论天气、询问时间、打电话等)、5W及how问句以及同义词等方面,在08—09年中考试题中,它们所占的分数分别是:6,8是小题总分的50%;转换理解方面主要是转变表达方式、反义词、时间计算以及一些特殊动词的问答,在试题中比分占30%—40%;判断推理方面主要是据所听内容判断出会话人的职业、会话地点、会话人的国籍等,做这道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捕捉关键信息、关键词语,在试题中比分占20%—30%。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着重抓好直接理解题,有计划地让考生经常练习听力,使他们的习惯和心态都得到加强。⑷短文听力理解满分十分,考查分析、推理、综合等多方面的能

力,故也包括了直接理解、转换理解、判断推理等方面,从近年的试题中可看出,80%的内容都属直接、转换理解内容,即,答案都包含在听力短文里,只需认真听即可。

总之,要做好听力备考工作,必须做到认真分析听力项目,把握命题项目趋势;抓住听力测试特点,理顺捕捉信息思路;平时重在精讲多听,前期训练专项分类;模拟阶段听说并进,关键时刻强化综合;冲刺讲解针有所对,注意调整考生心态。

二、词汇复习策略

今年中考英语试题中的词汇测试题与前二年保持一致,有三个小题:选择、词行变换、汉英词汇对译。从分析中可看出,⑴A部分词语释义,满分五分,考查的内容并不都是考查层面同义词,而大部分是考查词或词组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所以,考生在做词语释义题时,千万要注意不能一味去找同义词,而应抛开划线部分,根据上下文去寻答案。如:2008年试题中的第29题划线部分是stand on his own feet。而所供选的四个选项中就有A、stand up quickly。如果考生不认真看上下文,就错选A项。根据上下文的暗示,应选D、depend on himself。⑵B 部分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满分十分,考查考生掌握英语词语的结构和准确运用词性的综合能力。从2008—2009年的试题分析中可知,词形填空题考查的重点依次为动词(在近两年中所占的分数分别是4,3)、形容词副词(在近两年中所占的分数分别是2,3)、名词(在近两年中所占的分数分别是2,4)、代词(在近两年中所占的分数分别是1,1)、数词(在近两年中所占的分数分别是1,1)和介词(在近两年中所占的分数分别是1,0),而动词中考的最多的是动词-ing形式,复习时,注意后面常用动词-ing形式的那些动词,如:enjoy, finish, mind, spend, feel like, be busy doing等等,动词变名词,动词加-d或-ed作表语,复习时,注意amaze, excite, interest, surprise等加-d或-ed的方法,作表语时,如果主语是人就加-d或-ed,如果主语是物就加-ing,其次是动词的单三形式以及动词过去分词;形容词主要考查比较级、最高级,尤其是不规则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其次是形容词变副词,特别是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词,最后是有些形容词转换成名词;名词变形容词、副词,主要考查后缀-y,-ful/fully, -al等,教材中这类词并不多,我们完全可以归纳出来,让学生记忆,其次,考查名词单数变复数,这点也是有必要进行归纳复习,再就是名词所有格的构成,还有可能考查名词变动词,如:courage—encourage;代词主要考查反身代词的用法,也应关注物主代词;数词主要考查hundred, thousand, million, billion前有数字不加s,加s后跟of以及英语第几十的序数词表达法,即把y 变为i加eth;介词注意with----without,across—cross。⑶C部分汉英词组对译,满分十分,考查考生对汉英词组的对译能力,答题时切忌望文生义,但也不能复杂化,汉译英时一般用直译即可,复习时除识记教材上的基础短语外,特别注意与时代相适宜的一些新名词,如:08年考的“新鲜空气;全世界;户外运动;传递;家庭生活”;09年考查了“宠物狗;放弃;交通规则;

一周一次;纸袋”等等,这些都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才越来越多地提到。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手中所拥有的资料进行分类,找出重点,进行高效地复习。

三、选择填空复习策略

选择填空题,满分二十分,占试卷总分的20%,题目灵活,知识覆盖面广,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又侧重检查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要考生除了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外,还要掌握试题的特点、答题的方法、技巧和要领等。对于复习选择填空题,本人认为,依据2008—2009年所考的试卷分析,应当从重点内容到非重点内容的顺序进行系统地归纳复习,即:动词(占五分)—疑问句(四分)—日常用语(三分)—名词(一分)—形容词副词(二分)—不定代词(一分)—定语从句(一分)—连词(一分)—反意疑问句(一分)—情态动词—宾语从句—数词—介词—祈使句—标志词—冠词。对于一般学生,要求掌握表中所列出的那些内容就基本可以了,但对于较好的学生,除熟练掌握表中所列出的那些内容外,老师应该领着他们对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便于学生易于掌握。在进行单项填空题复习时,我们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短语句型的彼此关联,详细讲解语法项目,注意语法侧重语境语义应用,在阶段讲练中着重词义多变。在试题选用上,必须精心筛选,认真审查试题是否体现交际原则,在冲刺复习阶段,尽量使用模拟试卷。才平时复习中就要注意尽速摈弃难题怪题,考前要做好考生的心理辅导。

四、阅读理解复习策略

阅读理解题,满分三十分,占试卷总分的40%。所以,阅读理解题做得好坏,直接影响本科目的成绩,因而,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抓住要领,指导学生加强阅读训练。

1、阅读理解测试特点:

①阅读词汇总量适中,阅读理解难度适中;保证阅读测试真实性和保证阅读材料的原汁原味。

②着重考查考生实际阅读应用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的猜词能力,其主旨就是考查一个考生能否利用已知信息获得生词的真正含义。

③阅读理解文章的生词率约占1%—3%,呈现的方式有三:符合前缀、后缀的构词法、后面跟有注释短语或句子,还有一些生词出现,但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从2008——2009年中考阅读题设置情况可得知,直接理解题、转换理解题约占70%,属细节阅读题,只要考生仔细阅读,这部分分数可稳拿,其余30%的分数需要考生经过认真、全面的阅读,深刻地理解、领会作者的意图后作答。这种测试方式更能接近实际阅读,使阅读更贴近生活,更能达到考查考生的英语言能力的目的。

2、如何指导学生复习阅读理解题

首先,要确保学生的阅读量,告诫学生要注重篇章结构,顺读逆读要掂量,精读泛读要搭配恰当,通过不断地训练,猜词能力也要得到不断提高。平时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遇到难题才不慌张,还要多注意新颖热点,千万别忘记细节题多推断少。老师要认真分析中考文章,关注试卷命题方向,多找材料原汁原味、题材多种多样、体裁丰富多彩、内容新颖得当的一定数量的阅读文章,依靠信息资源,对篇章内涵等方面进行筛选,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不同体裁的文章要分类讲,讲解答疑时要理清思路,所选文章长短要搭配恰当。引导学生思考长于语义语用,答题时要关注上下文语境,还要通过认真仔细地分析,判断准确率才会高。

五、书面表达复习策略

书面表达题,满分十五分。纵观近三年的中考书面表达题,都属于开放式的提示性书面表达。仅以“提示”的方式给出写作意向,但并不规定具体写作内容,且写短文或对话任选其一。这就使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写作优势任选其一,给考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也给善于写作的考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做作文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文章体裁题材;要草写提纲,注重篇章布局,排定主次详略,且要依据提示信息,尽可能使用基本句型、同义近义,展现综合能力。更要做到写作一气呵成,表达行云流水。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必须平时多造些简单的句子,进行遣词造句、仿写范文、写英文小日记、背诵名篇等练习,老师讲解要分类,实战演练要讲求效果,把方法教给学生,时时提醒他们先读要求与提示,再拟提纲和顺序,草稿要认真细心,写作要行云流水一气成,时态、语态、标点符号都要必须正确。最后,考生写作应注意:①注意场合;②注意习惯;③注意套话;④注意格式;⑤注意人称;⑥不写没有把握的句子;⑦尽可能使用自己较熟悉的词句。

总之,进入中考总复习,内容多,资料多,时间短,我们如何搞好复习,这要靠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因材施教,精心筛选资料,精讲多练,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