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经诊断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71.90 KB
- 文档页数:1
闭经(无月经)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闭经即无月经,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症状,通常有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
前者系满16周岁的妇女仍无月经来潮者,后者指以往曾以建立正常月经周期,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停止行经达6个月以上。
又称之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月水不通”、“经闭”、“经水断绝”等。
对于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前后的月经停闭不行,或月经初潮后1年以内月经不行,又无其他不适者,不作闭经论。
【病因病机】本病发病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多因肾肝脾亏虚,导致气血阴精匮乏,使冲任血海空虚,源断其流,无血可下,而致闭经;实者多为气血痰湿等阻滞,使冲任不通,血海阻隔,经血不得下行而成闭经。
【诊断要点】一、西医诊断要点1、病史:患者的年龄、婚否以除外生理性闭经;如为原发闭经应询问幼年健康状况,生长发育情况,母亲妊娠期服用过何种特殊药物,有无产伤;如为继发闭经应询问初潮年龄,即往月经情况,闭经期限,闭经前有无精神创伤以及生活环境改变,健康状况,婚育史,哺乳期限,是否应用避孕药等;有无自觉症状,如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周期性腹痛等;家族遗传病史,结核接触史。
2、症状:16周岁的妇女仍无月经来潮者;或月经初潮后1年余,或以建立月经周期后,先闭经6个月以上,注意有无周期性下腹胀痛、头痛及视觉障碍,有无溢乳、厌食等,有无体重变化、畏寒或潮红或阴道干涩等症状。
二、中医辨证要点本病属难治之症,病程较长,疗效较差,因此,必要时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因先天性生殖器官缺如,或后天器质性损伤致无月经者,因药物治疗难以奏效,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辨证施治】一、治疗原则在确诊闭经之后,尚须明确是经病还是他病所致,因他病致闭经者先治他病然后调经。
辨证重在辨明虚实或虚实夹杂的不同情况。
虚证者治以补肾滋肾,或补脾益气,或补血益阴,以滋养经血之源;实证者治以行气活血,或温经通脉,或祛邪行滞,以疏通冲任经脉。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闭经临床诊疗指南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闭经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闭经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不适用于无子宫者。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闭经amenorrhea闭经是指女子年龄>14周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16周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既往月经3个周期以上。
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
3诊断3.1诊断要点3.1.1病史[1-3]包括年龄;月经及婚育史;避孕措施;服药史;不良情绪;生活及工作压力;营养状况;家族遗传病史等。
对于原发性闭经患者,应详细了解患者有无先天不足或后天生长发育状况不佳,有无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结核病或接触史及家族遗传同类疾病等。
对于继发性闭经患者,应询问患者有无月经初潮来迟及月经后期病史,是否服用避孕药物史,有无精神过度刺激或生活环境改变,有无节食减肥或过度运动史,有无产后出血、多次流产、宫腔手术及放化疗史,有无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肥胖或营养不良、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结核病或接触史。
3.1.2症状[4-5]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停闭超过既往月经3个周期以上。
3.1.3体征[5-6]3.1.3.1体格检查包括智力发育、生长发育、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有无发育畸形,有无甲状腺肿大,有无乳房溢乳,皮肤色泽及毛发分布。
对原发性闭经、性征幼稚者还应检查嗅觉有无缺失。
3.1.3.2妇科检查检查内、外生殖器发育情况及有无畸形;已婚妇女可通过检查阴道及宫颈粘液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
3.1.4实验室检查[5-6]3.1.4.1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测定血清FSH(促卵泡生成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RL(催乳素)、T(睾酮)、AND(雄烯二酮)等激素水平,用于了解闭经和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垂体或更高中枢的功能情况;进行孕激素试验、雌孕激素试验、垂体兴奋试验,判断病变部位在子宫、卵巢、垂体或下丘脑。
概述闭经(amenorrhea)从未有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的现象。
年过16岁,第二性征已经发育尚未来经者或者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没有发育者称原发闭经,月经已来潮又停止6个月或3个周期者称继发闭经。
闭经的原因有功能性及器质性两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所致的闭经为功能性闭经;器质性因素有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肿瘤、创伤、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等。
按解剖部位不同分为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脑垂体及下丘脑性闭经。
诊断时首先要了解详细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除外妊娠、哺乳、避孕药及器质性疾病所致的闭经。
内分泌检查包括:基础体温、阴道细胞涂片、宫颈粘液结晶、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血中激素水平测定包括:催乳素、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激素,治疗性检查有黄体酮撤退试验及人工周期试验,必要时还需测定肾上腺及甲状腺功能、遗传学检查等。
治疗原则:器质性因素引起的闭经要针对病人治疗。
对功能性闭经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内分泌治疗(促排卵,雌、孕激素替代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要去掉精神负担、加强锻炼、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中医将闭经称为经闭,多由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或多产房劳,肾气不足,精亏血少;大病、久病、产后失血,或脾虚生化不足,冲任血少;情态失调,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气血郁滞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阻滞冲任等引起。
常见证型有:①肾虚精亏型闭经。
月经初潮较迟,经量少,色淡红,渐至经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手足心热,或潮热汗出,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涩。
治宜补肾益精,方用归肾丸、左归丸等。
②气血虚弱型闭经。
月经后期,经量少色淡,渐至经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健忘失眠,气短懒言,毛发、肌肤缺少光泽,舌淡,脉虚弱无力。
治宜补益气血,方用人参养营汤、归脾汤等。
③气滞血瘀型闭经。
经期先后不定,渐至或突然经闭,胸胁、乳房、小腹胀痛,心烦易怒,舌暗有瘀点,脉弦涩,治宜理气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汤、逍遥丸等。
④痰湿凝滞型闭经。
闭经的检查方法一、病史要点首先了解患者的年龄、是否有过月经,以判断是原发性闭经或继发性闭经。
再仔细询问以下相关病史。
(一)原发性闭经1.幼年生长发育和营养情况。
2.智力和学习情况。
3.伴随症状如低热、盗汗、周期性腹痛、腹部或腹股沟包块、肛门坠胀等。
4.诊治经过是否做过胸部X线检查、下腹部及(或)盆腔B超、染色体和内分泌检测以及检查结果。
接受过何种治疗(药物或手术)。
5.过去疾病史如结核、甲亢、甲减、腮腺炎、肿瘤、精神病、腹部或外阴手术史等。
6.已婚者还应询问性生活是否和谐。
(二)继发性闭经1.以往月经情况包括初潮年龄、周期、经期、经量、有无痛经,末次月经日期等。
2.有无诱因如精神创伤、环境变迁、工作或学习压力过重、剧烈运动、节食、药物(如减肥药物或氯丙嚷、奋乃静、利舍平、西咪替丁、长效避孕药等)或接触放射线等。
3.伴随症状有无腹痛、腹胀、发热、食欲减退、慢性腹泻和腹部包块;毛发脱落或增多、乳房变化和溢乳、体重增加或减低,性欲、情绪及睡眠状况等。
4.诊治经过是否接受过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内分泌等项检查及检查结果;是否用过雌、孕激素治疗,治疗反应如何。
5.婚育史婚姻状况、孕产次、避孕方法,有无产后大出血和产褥感染史,哺乳期限等。
6.过去疾病与手术史有无结核病、甲亢、甲减、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精神病、恶性肿瘤史,闭经前是否做过人流刮宫术、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或卵巢切除术等。
二、体检及妇科检查重点(一)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包括发育、营养、身高、体重、智力、神态等。
2.头颈五宫有无痤疮、突眼、甲状腺肿大、喉结、颈蹼及肿大的淋巴结。
3.第二性征注意观察脂肪的分布和毛发的浓密或稀疏,乳房和乳头的发育,有无溢乳。
4.胸部心肺检查。
5.腹部有无肝、脾肿大,腹部包块(部位、大小、质地及活动度),腹水等。
6.脊柱和四肢有无畸形,如骨、关节结核病后可遗留脊柱畸形和关节活动障碍,Turner征伴肘外翻等。
(二)妇科检查须行三合诊、未婚者或阴道闭锁者行直肠-腹诊。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闭经临床诊疗指南(修订)(草案)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闭经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闭经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不适用于无子宫者。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闭经amenorrhea闭经是指女子年龄>14周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16周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既往月经3个周期以上。
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
3诊断3.1诊断要点3.1.1病史[1-3]包括年龄;月经及婚育史;避孕措施;服药史;不良情绪;生活及工作压力;营养状况;家族遗传病史等。
对于原发性闭经患者,应详细了解患者有无先天不足或后天生长发育状况不佳,有无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结核病或接触史及家族遗传同类疾病等。
对于继发性闭经患者,应询问患者有无月经初潮来迟及月经后期病史,是否服用避孕药物史,有无精神过度刺激或生活环境改变,有无节食减肥或过度运动史,有无产后出血、多次流产、宫腔手术及放化疗史,有无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肥胖或营养不良、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结核病或接触史。
3.1.2症状[4-5]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停闭超过既往月经3个周期以上。
3.1.3体征[5-6]3.1.3.1体格检查包括智力发育、生长发育、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有无发育畸形,有无甲状腺肿大,有无乳房溢乳,皮肤色泽及毛发分布。
对原发性闭经、性征幼稚者还应检查嗅觉有无缺失。
3.1.3.2妇科检查检查内、外生殖器发育情况及有无畸形;已婚妇女可通过检查阴道及宫颈粘液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
3.1.4实验室检查[5-6]3.1.4.1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测定血清FSH(促卵泡生成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RL(催乳素)、T(睾酮)、AND(雄烯二酮)等激素水平,用于了解闭经和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垂体或更高中枢的功能情况;进行孕激素试验、雌孕激素试验、垂体兴奋试验,判断病变部位在子宫、卵巢、垂体或下丘脑。
闭经是妇科疾病常见症状。
凡妇女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无月经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问经;若曾已有规则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致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此外还有因生殖道闭锁而致闭经的称为假性或隐性闭经。
青春期前、哺乳期、妊娠期或绝经后的闭经,属生理性闭经。
根据解剖部位不同,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和下丘脑性闭经。
中医文献中有“闭经”、“不月”和“月事不来”等记载。
中医和西医都称“闭经”。
本病治疗难度较高,属难治之症。
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后大出血导致的希恩(席汉)综合征、人流手术后等都可导致闭经。
另有溢乳闭经、肥胖性闭经、厌食性闭经、结核性闭经和药物性闭经等。
【病因病理】本病的病因病理比较复杂,可分虚、实两种。
虚者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邪气阻,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
1.肝肾不足由于禀赋不足、房劳多产、久病等伤肾而致精血不足,无血可下。
2.气血虚弱劳伤心脾或大病、久病失血等以致冲任大虚,无血可下。
3.阴虚血燥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阴虚血燥或精亏阴竭而致虚劳闭经。
4.气滞血瘀七情内伤,气血瘀滞或经、产受寒,寒凝血脉而致闭经。
5.痰湿阻滞肥胖痰湿阻络而致闭经。
西医根据发病解剖部位不同,分为: 1.子宫性闭经病因在子宫,如子宫内膜损伤及黏连、子宫内膜炎、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子宫切除术等。
2.卵巢性闭经闭经的原因在于卵巢,卵巢性激素水平低落,子宫内膜无周期性变化而致闭经。
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如、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切除或卵巢肿瘤等。
3.垂体性闭经病变在垂体。
垂体前叶的器质性病变(如垂体肿瘤),或功能失调(如垂体缺血、炎症、放射、手术、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等)导致闭经。
4.丘脑下闭经最常见的一类闭经,由于丘脑下功能失调影响垂体,进而影响卵巢而引起闭经。
引起丘脑闭经原因有环境改变、神经性厌食、营养不良症、药物抑制、闭经溢乳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等。
闭经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经广泛征求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几易其稿,最终制定的“闭经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仅针对病理性闭经,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妇科执业医师对闭经的诊断和治疗。
定义与分类一、定义1、原发性闭经:年龄>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者年龄>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
2、继发性闭经: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停止3个周期以上。
二、分类按生殖轴病变和功能失调的部位分为下丘脑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子宫性闭经以及下生殖道发育异常性闭经。
WHO将闭经归纳为3种类型,Ⅰ型:无内源性雌激素产生,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正常或低下,催乳素(PRL) 水平正常,无下丘脑-垂体器质性病变的证据;Ⅱ型:有内源性雌激素产生、FSH及PRL水平正常;Ⅲ型为FSH水平升高,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病因一、下丘脑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下丘脑各种功能和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闭经。
此类闭经的特点是下丘脑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缺陷或下降导致垂体促性腺激素(Gn),即FSH和黄体生成素(LH)特别是LH的分泌功能低下,故属低Gn性闭经。
临床上按病因可分为功能性、基因缺陷或器质性、药物性3大类。
(一)功能性闭经此类闭经是因各种应激因素抑制下丘脑GnRH分泌引起的闭经,治疗及时可逆转。
1、应激性闭经:精神打击、环境改变等可引起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多巴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激素水平应激性升高,从而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
2、运动性闭经:运动员在持续剧烈运动后可出现闭经,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及体脂下降有关。
若体质量减轻10%~15%,或体脂丟失30%时将出现闭经。
3、神经性厌食所致闭经:因过度节食,导致体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下丘脑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的降低,引起垂体前叶多种促激素包括LH、FSH、ACTH等分泌水平下降。
闭经中医诊疗常规闭经有原发、继发之分。
原发性闭经指女子年龄超过16岁,无月经来潮。
继发性闭经指月经周期建立后,在正常绝经年龄前,月经停止来潮6个月以上者;或月经稀发者,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
古人又称“不月”“经闭”“月水不通“”血闭“”月闭“等。
妇女因妊娠、哺乳,或进入更年期,月经停闭不行,为生理性停经,属的生理现象,不属病态。
初潮少妇,两年内月经偶尔停闭不行,无其他不适,亦不必治疗,随生殖功能的发育成熟,月经将自然复常。
闭经属妇人三十六病中的痼疾,痼者难愈,故病程长,疗效差,难以在短期内治愈。
闭经作为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
卵巢、子宫的先天异常、缺失,或后天损伤、功能失常都可导致闭经。
原发性闭经主要见于无子宫,西医学的始基子宫、特纳氏(Turner’s)综合征等;继发性闭经主要见于西医学的阿谢综合征、席汉氏(Sheehan’s)综合征、闭经----溢乳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生殖道结核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及丘脑下部功能失常等。
无生殖器官缺失或组织损伤,属于功能失调性闭经者,皆可按本篇辩证治疗。
【病因病机】闭经的病因病机较复杂:虚(肝肾虚损,气血虚弱及阴虚血燥)——主要责之于精血不足血海亏虚,无血可下;实(血瘀气滞,痰湿阻滞)——冲任被阻,经血不得下行。
肝肾虚损:先天不足,肾气未盛、后天房劳多产、久病伤及肝肾,致血海不血盈,胞宫无血可下,则经闭不行气血亏虚:素体不足、饮食劳倦思芮损脾胃、大病久病,经产虫积,致血海空虚,不得满溢,则闭经不行阴虚气燥:失血伤阴、久病耗血、过食辛温燥热、病久不愈,阴血耗损,致血海干涸,而成血枯经闭血瘀气滞:经行产后,寒湿内侵,寒凝瘀滞;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致闭阻于胞宫脉络则经闭不行痰湿阻滞:肥胖妇人,脂膜闭塞冲任胞脉;脾阳虚衰,聚湿为痰;致闭塞子宫,则月经闭而不行。
【诊断要点】1.症状:青春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初潮,为原发性闭经。
闭经病因及诊治一、定义:1.原发性闭经:年龄>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14岁,第二性征尚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
2.继发性闭经: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而又因某种病理性原因停止6个月,或停经超过自身月经3个周期以上者。
二、病因病理(一)中医:中医认为闭经的发病机制是气血失调,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
1.虚: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血枯,无血可下闭经阴虚血燥2.实: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血隔,血不得下闭经痰湿阻滞(二)西医:1、原发性闭经:较少见病因诊断治疗原则1).子宫、阴道发育不全:20%.—妇检、B超---少量E治疗2).卵巢发育不全:35%---B超、第二性征发育不良---E、CC、HCG 治疗3).对抗性卵巢综合征:—---E、P测定---------外围性治疗(受体缺陷,不对垂体激素产生反应,卵巢虽饱满,但无P、E)(二)继发性闭经:高出原发性10倍以上紧张应激:精神,环境体重下降和营养缺乏 55%1.下丘脑性闭经剧烈运动:肌肉/脂肪治疗去除病因药物:长期(氯丙嗪,奋乃静 CC、HCG利血平,避孕药)2.垂体性闭经:20%垂体梗死:度汉氏综合征(产后大出血)----外围性治疗垂体肿瘤:蝶鞍催乳激素腺瘤)-CT、溴隐亭、手术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外围性治疗3.卵巢性闭经:20%卵巢早衰:<40岁绝经,特发性常见. ---绝经、低E、高FSH 卵巢切除或破坏:放疗 ----外围性治疗卵巢功能性肿瘤(过量雄激素):--手术多囊卵巢综合征(E、T↑)—卵巢增大,多毛、BBT单相、B超—--减肥、避孕药(抗T)、手术4.子宫性闭经:10%(1)宫腔粘连或闭锁—碘油造影、诊刮----镜下分离后,妊马雌酮2.5mg/d*21d,最后7天+安宫黄体酮 10mg/d,6月(重建内膜)。
(2)子宫内膜炎(粘连)----妇检压痛、造影(+)---抗感染后,同上(3)子宫切除后或宫腔放射治疗后---病史—不处理5.其它内分泌功能异常:甲亢,糖尿病等三.诊断(一)询问病史:月经史;其他病史(二)体格检查: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情况等(三)辅助诊断:1.药物撤退试验:1)黄体酮20mg出血:卵泡发育,E可,增生内膜,但无排卵肌注*qd*5d 不出血:应进一步确诊2)雌孕激素出血:内膜正常,E低---卵巢或以上---少E、序贯试验:促排卵子宫内膜损坏----重创内膜诊断性刮宫:宫腔浓度、宽度、有无粘连,子宫2.子宫功能检查内膜,宫颈管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形态、大小,输卵管3.卵巢功能检查:上试验出血者1)基础体温测定:单相2)B超监测:月经第10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直径达18-20mm时为成熟卵泡,72小时内排卵.3)宫颈粘液结晶检查:#羊齿关结晶—E椭圆形改变—P4)阴道脱落细胞检查5)血尿激素测定:血孕酮>15.9为排卵标志低提示卵巢功能不正常或衰竭*6)卵巢兴奋试验:尿促性素(HMG)刺激试验:E ↑--病变在垂体或以上 ↓—病变在卵巢*4、垂体功能检查1)血PRL 、FSH 、LH 放射免疫测定:PRL>25 ug/L(0-20):高催乳激素血症—CT 检查--溴隐亭 FSH>40 U/L(5-20):卵巢功能衰竭---外围治疗LH>25 U/L(5-25):多囊卵巢--LSH 、LH 均<5 U/LL :垂体功能减退,可能在垂体或下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