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8数字逻辑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71
10.1 TEC—8实验系统平台一、TEC一8实验系统技术特点1.模型计算机采用8位字长,简单而实用,有利于学生掌握模型计算机整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8位数据开关用手动方式输入二进制测试程序,有利于学生从最底层开始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2.指令系统采用4位操作码,可容纳l6条指令。
已实现加、减、与、加l、存数、取数、条件转移、无条件转移、输出、中断返回、开中断、关中断和停机等14条指令,指令功能非常典型。
3.采用双端口存储器作为主存,实现数据总线和指令总线双总线体制,实现指令流水功能,体现出现代CPU设计理念。
4.控制器采用微程序控制器和硬连线控制器2种类型,体现了当代计算机控制器技术的完备性。
5.微程序控制器和硬连线控制器之间的转换采用独创的一次全切换方式,切换不用关电源,切换简单、安全可靠。
6.制存储器中的微代码可用PC下载,省去了E2PROM器件的专用编辑器和对器件的插、拔。
7.运算器中ALU采用2片74181实现,包含4个8位寄存器组使用1片EPM7064实现,设计新颖。
8.一条机器指令的时序采用不定长机器周期方式,符合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
9.在TEC-8上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或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时实验接线较少,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实验原理的理解上。
二、TEC-8实验系统组成TEC-8实验系统由下列部分构成:1.电源安装在实验箱的下部,输出+5V,最大电流为3A。
220V交流电源开关安装在实验箱的右侧。
220V交流电源插座安装在实验箱的背面。
实验台上有一个+SV电源指示灯。
2.实验台实验台安装在实验箱的上部,由一块印制电路板构成。
TEC-8模型计算机安装在这块印制电路板上。
学生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
3.下载电缆用于将新设计的硬连线控制器或者其他电路下载到EPM7128器件中。
下载前必须将下载电缆的一端和PC机的并行口连接,另一端和实验台上的下载插座连接。
4.USB通信线USB通信线用于在PC机上在线修改控制存储器中的微代码。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双端口存储器实验专业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姓名徐振兴班级(2)学号20111344069 指导老师任勇军实验日期2013.5.24 得分一、实验类别原理性+分析性二、实验目的⑵了解双端口静态存储器IDT7132的工作特性及其使用方法;⑵了解半导体存储器怎样存储和读取数据;⑶了解双端口存储器怎样并行读写;⑷熟悉TEC-8模型计算机中存储器部分的数据通路。
三、实验设备⑴TEC-8 实验系统1台⑵双踪示波器1台⑵直流万用表1块⑷逻辑测试笔(在TEC-8 实验台上) 1 支四、实验电路双端口RAM 电路由1 片IDT7132 及少许附加电路组成,存放程序和数据。
IDT7132 有2 个端口,一个称为左端口,一个称为右端口。
2 个端口各有独立的存储器地址线、数据线和3 个读、写控制信号: CE#、R/W#和OE#,可以同时对器件内部的同一存储体同时进行读、写。
IDT7132 容量为2048 字节,TEC-8 实验系统只使用64 字节。
在TEC-8 实验系统中,左端口配置成读、写端口,用于程序的初始装入操作,从存储器中取数到数据总线DBUS,将数据总线DBUS 上的数写入存储器。
当信号MEMW 为1 时,在T2 为1 时,将数据总线DBUS 上的数D7~D0 写入AR7~AR0 指定的存储单元;当MBUS 信号为1 时,AR7~AR0 指定的存储单元的数送数据总线DBUS。
右端口设置成只读方式,从PC7~PC0 指定的存储单元读出指令INS7~INS0,送往指令寄存器IR。
程序计数器PC 由2 片GAL22V10(U53 和U54)组成。
向双端口RAM 的右端口提供存储器地址。
当复位信号CLR#为0 时,程序计数器复位,PC7~PC0 为00H。
当信号LPC 为1 时,在T3 的上升沿,将数据总线DBUS 上的数D7~D0 写入PC。
当信号PCINC 为1 时,在T3 的上升沿,完成PC 加1。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tec-8实验指导书篇一:TEC-XP实验指导书nTEC-XP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系统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X年8月目录第一章 TEC-XP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概述---------------------11.11.2 TEC-XP教学机系统的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1 教学机系统支持的实验项目----------------------------------- ------------------------21.2.1 基本实验项目---------------------------------------------------------------------21.2.2 其他实验项目---------------------------------------------------------------------3第二章2.12.22.32.42.5 I/O2.62.72.7.1附录实验指导------------------------------------------------------------5 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5 脱机运算器实验---------------------------------------------------------------------12 组合逻辑控制器部件教学实验---------------------------------------------------21 存储器部件教学实验---------------------------------------------------------------30 口扩展实验----------------------------------------------------------------------34 中断实验------------------------------------------------------------------------------36 微程序控制器部件教学实验------------------------------------------------------50 技术资料汇总------------------------------------------------------------50 2.7.2 微程序控制器实验------------------------------------------------------57 实验注意事项-------------------------------------------------------------------------72 I第一章 TEC-XP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系统概述1.1TEC-XP教学计算机系统概述1.1.1 TEC-XP教学计算机系统系列和总体组成概述TEC-XP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联合研制并通过了教育部主持的成果鉴定的适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的实验系统,主要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的硬件教学实验,同时还支持监控程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BASI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软件方面的教学实验。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学 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专 业:软件工程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日 期: 2012 年 12 月 15 日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二、实验学时:2三、实验内容、目的和实验原理:实验目的: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单元ALU(74LS181)的工作原理。
2.掌握模型机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组成原理。
3.验证74LS181的组合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算术/逻辑运算。
实验内容:使用模型机运算器,置入两个数据DR1=35,DR2=48,改变运算器的功能设定,观察运算器的输出,记录到实验表格中,将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1.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
.'. 2.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
3.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
4.锁存器的输入连至数据总线,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
5.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
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模型机运算器四、实验步骤:1. 仔细查看试验箱,按以下步骤连线1)ALUBUS连EXJ32) ALU01连BUS13) SJ2连UJ24) 跳线器J23上T4连SD5) LDDR1,LDDR2,ALUB,SWB四个跳线器拨在左边6) AR跳线器拨在左边,同时开关AR拨在“1”电平2. 核对线路,核对正确后接通电源3. 用二进制数据开关KD0-KD7向DR1和DR2寄存器置入8位运算数据。
①调拨8位数据开关KD0-KD7为01100101(35H),准备向DR1送二进制数据。
②数据输出三态缓冲器门控信号ALUB=1(关闭)。
③数据输入三态缓冲器门控信号SWB=0(打开)。
实验一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组成原理。
2、验证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发生器74L S181的组合功能。
二、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3-1所示。
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L S181以并/串形成8位字长的A L U构成。
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 S245(U33)到内部数据总线B U S D0~D7插座B U S1~2中的任一个(跳线器J A3为高阻时为不接通),内部数据总线通过L Z D0~L Z D7显示灯显示;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 S273(U29、U30)锁存,两个锁存器的输入并联后连至内部总线B U S,实验时通过8芯排线连至外部数据总线E X D0~D7插座E X J1~E X J3中的任一个;参与运算的数据来自于8位数据开并K D0~K D7,并经过一三态门74L S245(U51)直接连至外部数据总线E X D0~E X D7,通过数据开关输入的数据由L D0~L D7显示。
图中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发生器74L S181(U31、U32)的功能控制信号S3、S2、S1、S0、C N、M并行相连后连至6位功能开关,以手动方式用二进制开关S3、S2、S1、S0、C N、M来模拟74L S181(U31、U32)的功能控制信号S3、S2、S1、S0、C N、M;其它电平控制信号L D D R1、L D D R2、A L U B`、S W B`以手动方式用二进制开关L D D R1、L D D R2、A L U B、S W B来模拟,这几个信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产生,通过跳线器切换,其中A L U B`、S W B`为低电平有效,L D D R1、L D D R2为高电平有效。
另有信号T4为脉冲信号,在手动方式下进行实验时,只需将跳线器J23上T4与手动脉冲发生开关的输出端S D相连,按动手动脉冲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实验一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单元ALU(74LS181)的工作原理2、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组成原理。
2、验证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l8l的组合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实验指定书中的算术/逻辑运算二、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所示。
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LSl81以并/串形成8位字长的ALU构成。
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U33)到ALUO1插座,实验时用8芯排线和内部数据总线BUSD0~D7插座BUSl~6中的任一个相连,内部数据总线通过LZDO~LZD7显示灯显示;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S273(U29、U30)锁存,两个锁存器的输入并联后连至插座ALUBUS,实验时通过8芯排线连至外部数据总线EXD0~D7插座EXJl~EXJ3中的任一个;参与运算的数据来自于8位数据开并KD0~KD7,并经过一三态门74LS245(U51)直接连至外部数据总线EXD0~EXD7,通过数据开关输入的数据由LD0~LD7显示。
图中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l(U3l、U32)的功能控制信号S3、S2、Sl、S0、CN、M并行相连后连至SJ2插座,实验时通过6芯排线连至6位功能开关插座UJ2,以手动方式用二进制开关S3、S2、S1、S0、CN、M来模拟74LSl8l (U31、U32)的功能控制信号S3、S2、S1、S0、CN、M;其它电平控制信号LDDRl、LDDR2、ALUB’、SWB’、以手动方式用二进制开关LDDRl、:LDDR2、ALUB、SWB来模拟,这几个信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产生,通过跳线器切换,其中ALUB’、SWB’、为低电平有效,LDDRl、LDDR2为高电平有效。
另有信号T4为脉冲信号,在手动方式下进行实验时,只需将跳线器J23上T4与手动脉冲发生开关的输出端SD相连,按动手动脉冲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tec8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知识点1、知识点2和知识点3等。
2.**学科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方法1、方法2和方法3等。
3.实际问题的解决,包括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测试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标准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估结果将用于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所示,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或串形成8位字长的ALU构成。
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插座,实验时用八芯排线和内部总线BUSD0~D7插座BUS1~6中任意一个相连,内部数据总线通过运算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两个锁存器输入端并联后连至插座
EXD0~D7插座EXJ1~EXJ3中的任一个;参与运算的数据来自8位数据开关KD0~KD7,
EXD0~EXD7,通过数据开关输入的数据由LD0~LD7显示。
图中算术算术逻辑功能发生器74LS181的功能控制信号S3,S2,S1,S0,CN,M并行相连后连至SJ2插座,试验时通过以手动方式用二进制开关S1,S2,S1,S0,CN,M来模拟74LS181的功能控制信号S1,。
数据通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TEC-8模型计算机的数据通路的结构2、进一步掌握数据通路中各个控制信号的作用和用法3、掌握数据通路中数据流动的路径二、实验仪器或设备1、TEC-8计算机硬件综合实验系统2、直流万用表3、逻辑测试笔实验电路数据通路实验的电路图:三、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实验任务(1)将数75H写到寄存器R0,数28H写道寄存器R1,数89H写到寄存器R2,数32H 写到寄存器R3。
(2)将寄存器R0中的数写入存储器20H单元,将寄存器R1中的数写入存储器21H单元,将寄存器R2中的数写入存储器22H单元,将寄存器R3中的数写入存储器23H单元。
(3)从存储器20H单元读出数到存储器R3,从存储器21H单元读出数到存储器R2,从存储器21H单元读出数到存储器R1,从存储器23H单元读出数到存储器R0。
(4)显示4个寄存器R0、R1、R2、R3的值,检查数据传送是否正确。
在进行数据运算操作时,由RD1、RD0选中的寄存器通过4选1选择器A送往ALU 的A端口,由RS1、RS0选中的寄存器通过4选1选择器B送往ALU的B端口;信号M、S3、S2、S1、S1和S0决定ALU的运算类型,ALU对A端口和B端口的两个数连同CIN 的值进行算数逻辑运算,得到的数据运算结果在信号ABUS为1时送往数据总线DBUS;在T3的上升沿,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结果写入由RD1、RD0选中的寄存器。
在寄存器之间进行数据传送操作时,由RS1、RS0选中的寄存器通过4选1选择器B 送往ALU的B端口;ALU将B端口的数在信号ABUS为1时送往数据总线DBUS;在T3的上升沿将数据总线上的数写入由RD1、RD0选中的寄存器。
ALU进行数据传送操作由一组特定的M、S3、S2、S1、S0、CIN的值确定。
在进行运算操作时,由RS1、RS0选中的寄存器通过4选1选择器B送往ALU的B端口;由RD1、RD0选中的寄存器通过4选1选择器A送往ALU的A端口;ALU对数A和B进行运算,运算的数据结果在信号ABUS为1时送往数据总线DBUS;在T3 的上升沿将数据总线上的数写入由RD1、RD0选中的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