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养生康复技术(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21.73 MB
- 文档页数:154
1, 养生,是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技术和方法。
2. 康复,是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恢复,达到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生命质量的目的。
3.精,是指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发育的基本物质,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气,是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也是推动各种生命物质在人体川流不息的动力,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血,是滋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需求,化生精、气、神、乳汁、经血、精液、体液等生命物质的物质源泉。
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运动、知觉等。
4.天人相应:(一)适应季节(二)把握时间(三)顺从地理(四)适应社会5.食物的滋养调整作用:滋养作用:水谷精微滋养脏腑、经脉,乃至筋骨、肌肤、皮毛等,并与人体的真气结合,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抗御邪气。
调整作用: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是养生最重要的法则。
利用饮食的性味对机体阴阳失调进行调整。
阳虚者补阳,阴虚者当清补,偏热体质或热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寒的食物,偏寒体质或寒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热的食物。
6起居养生:起居养生的方法是:(一)起居有常(二)劳逸适度(三)合理睡眠7.饮食康复原则:平衡阴阳调整体的原则,协调脏腑重脾肾的原则,辩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三因制宜的原则。
8解表类:生姜、大葱、大蒜、豆豉等,用于风寒感冒。
外感初起,可用生姜红糖饮、葱姜醋粥、薄荷叶健脑益智类:常以核桃仁、芝麻、龙眼、猪脑、猪心、莲子、木耳、大枣、百合等健脑养心的食品为主,或与益智仁、枸杞子、茯神、柏子仁、何首乌等健脑药相配。
9.减肥类:常以冬瓜、黄瓜、赤小豆、薏苡仁、萝卜、山楂、海带等利水消脂的食品为主,或与泽泻、荷叶、茯苓等利水药相配,具有降脂减肥的作用。
中医养生康复学重点整理(1) (1)养生:依照人类生命进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可以保养躯体、防备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办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康复:是指关于伤病、残疾者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尽最大也许以减轻病残的妨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功能及日子与工作能力,使其重返社会。
中医康复:是指采纳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举行恢复,以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的生命质量。
1、康复的要素(挑选+简答)(1)康复的对象(2)康复的领域(3)康复的措施(4)康复的目的(5)康复的提供(1)康复的对象:要紧是残疾病人、慢性病人和老年病人。
(2)康复的领域: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经过特别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遇),“社会康复”(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日子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算是“全面康复”。
(3)康复的措施:一切实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落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措施,别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办法(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日子素养,恢复独立日子、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社会上过故意义的日子,重返社会。
(5)康复的提供:提供康复医疗、训练和服务的别仅有专业的康复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区的力量、残疾人及其家属也参与康复工作的打算和实施。
康复别仅是训练残疾、残障患者,提高其功能,以习惯环境;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具整体来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要求残疾、患者本人,其家庭及所在社会均参与康复服务打算的制定和实施。
2、康复的对象(挑选)(1)部分急性伤病患者(2)各类残疾者(3)部分慢性病患者(4)年老体弱者康复是要紧对象:残疾病人3、康复的基本观点(填空)整体康复观——“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功能康复观——加强或恢复脏腑功能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日子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
养生康复重点一.名词1.中医康复学: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康复医学一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2.天年:古人把人类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意指先天赋予的“寿限”或“寿数”。
3.形:是指人体的有形实体,它包括组织结构、脏腑形体官窍记忆人体生命活性物质等。
4.精神调摄法:又称情志调摄、心理调摄,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主动清静养生、怡情畅神、适时调神、修性治神等方法和手段,一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或促进心身康复的一种养生方法。
5.导引调摄法:是指通过形体的运动,来导引气机、畅通经络、调节脏腑机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促进身心康复的方法。
6.药物调摄法:是在中医药理论的知道下,针对患者体质特征和证候类型,通过中药内服或外用,以增进将抗,减轻和消除患者的形神功能障碍,从而促使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7.刮痧调摄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刮痧器具施术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形成痧痕,从而防止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8.推拿调摄法: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将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经络和腧穴,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整脏腑,达到防病治病、促进病体康复目的的一种方法。
9.胎教:广义的胎教实际就是胎儿养护,涵盖了养胎的内容,是指依据胎儿身心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从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有计划地营造母体内外环境,以促进胎儿智力和体格发育。
狭义的胎教,仅指孕妇精神品德的修养和教育,以期“外感而内应”,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10.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火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11.偏瘫:为中风常见的后遗症,是指一侧肢体瘫痪不用,又称半身不遂、偏枯、偏废。
12.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为主的综合征,是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1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高血糖及糖尿。
中医行业的中医养生与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与康复技术是中医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调理身体、促进健康,使人们在面对疾病和病痛时能够更好地康复。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与康复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一、中医养生技术1. 脉诊与养生脉诊是中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摸诊人体脉搏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养生中,科学地运用脉诊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理。
脉诊养生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饮食养生中医养生强调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健康的影响。
中医理论认为,不同的食物属性和烹饪方法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的调配来达到身体的养护目的。
比如,若遇到体内湿气重的情况,中医师会推荐饮食上避免食用湿气重的食物,如油腻、辛辣等,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3. 中医经络养生中医经络养生是通过刺激和调理人体经络系统,促进血液和气血流通的技术。
中医经络养生方法多种多样,如推拿、针灸、艾灸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人们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并有效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二、中医康复技术1. 中医康复概述中医康复是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辅助现代医学康复理论和技术,对各类疾病和健康问题进行康复治疗的一种综合性医疗模式。
中医康复技术包括针灸、推拿、理疗、中草药疗法等,这些技术可以促进病人的恢复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2. 针灸康复技术针灸是中医康复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来调整身体功能,促进病人的恢复。
针灸可以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上起到调节作用,对于一些神经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的疾病以及内分泌失调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 推拿康复技术推拿是一种通过推、拿、揉、按等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中医康复技术。
推拿可以帮助病人放松身心,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的流通,对于一些骨骼、肌肉、神经和内脏方面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4. 中草药康复技术中草药疗法是中医康复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第二节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学习方法中医养生康复技术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采用中医药理论及相关技术手段,来达到保健、康复、预防疾病等目的。
对于想要学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人来说,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验,简要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理论的学习是基础,要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参加中医理论课程等方式进行学习。
与此同时,实践对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例如通过实地观察、实践操作等。
其次,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
学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需要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如书籍、教学视频、网络资源等。
可以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渠道去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
此外,可以加入相关的学习群体或社区,与同样学习的人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
第三,多角度学习。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中医理论、中药学、针灸推拿、气功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多角度、多途径地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和互补,从而全面地掌握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第四,注重实践。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学习一些实践操作技巧,如针灸、推拿等,并进行实际操作。
同时,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培训课程,向专业人士学习实践技能。
第五,持续学习与反思。
学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
要保持学习的态度,定期进行复习和巩固,及时跟进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同时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学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需要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多角度学习、实践与反思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应用。
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可以达到学习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目标。
中医康复技术
专业代码620503
专业名称中医康复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康复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利用传统医学的多种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的能力,具备独立学习和尝试传统康复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从事中医康复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综合性医院康复科、康复医院、亚健康中心、保健中心、体育运动队、社区康复机构等,从事中医康复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经营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按摩、中医养生功能锻炼、体育疗法及现代康复技术等技能开展理疗、康复治疗的能力;
2.具备一定的康复器械生产企业市场开发、运营管理的能力;
3.具备中医康复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掌握系统的中医康复技术理论体系、运用机理、操作原则、方法;
5.掌握必要的中医基础理论、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临床疾病概要、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养生康复技术、心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学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仿真模拟练习、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见习观摩、岗位体验等实训。
在二级以上医院康复医学科、较大规模的社区康复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康复治疗师推拿按摩师中医推拿师中医刮痧师康复保健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康复技术中医中医康复保健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听力与语言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供医学类及医学相关各专业)前言“治未病”是中医学一贯所倡导的,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使医学的社会作用更加广阔。
传统的仅以患者为对象而医疗形式己落后于时代和人们的要求,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一个以养生保健、临床医疗、康复疗养相结合的整体型医疗形式,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能仅仅是一个治病的医生,同时还应掌握相当多的养生保健、疾病康复方面的知识,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从而真正适应新世纪人们对医学的要求。
《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正是根据社会医学发展的趋势,根据人们日益增长的渴望健康与长寿的愿望,同时针对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而开设的。
[课程目的]《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一门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相兼融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悠久的历史,理解中医养生康复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并掌握常用的中医养生康复方法,为今后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医学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中医养生康复学》内容主要讲述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基础、养生康复的自然疗法和中医技术、代表疾病的中医康复治疗。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注意与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技术、药物、方剂以及内、外、妇、儿各科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互相联系,互相参照。
本专业教学时数共30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医养生康复学理论基础第一节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养生康复的概念以及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
2、熟悉养生康复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现代研究和在世界医学中的地位。
3、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的性质、任务和学习万法[教学内容]1、养生康复的概念、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2、养生康复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养生康复的现代研究和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4、《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的性质、任务及其学习方法第二节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理论[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藏象、经络和气血津液以及病因的有关理论;2、掌握顺应四时、形神合一、动静结合等整体观;3、掌握葆精养气和避邪护正的扶正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