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不良反应原因
10周岁以下的儿童以及60周岁以上的老人易发生 输液反应
孕、产妇由于自身抵抗力下降的原因,输液反应 的发生概率要比普通人大。
女性比男性易发生输液反应
输液不良反应原因
输液速度控制不当:
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为酸性,可致血栓性静脉炎,稀释血液还可引 起红细胞聚集,甚至发生溶血。不适当应用含葡萄糖的大 输液时可使血糖在应激性高血糖的基础上进一步升高,加 重脑缺血缺氧的损伤。
患者有无 输液反应的先兆, 勤观察患者有无异常, 发现问题迅速处
理。大 多数的输液反应经过处置, 症状都会很快好转。
输液不良反应处理
发现患者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嘱患者卧床安静休息、保温、多饮水。立即吸氧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 非那根25 mg 肌注, 地塞米松10
mg, 静脉注射, 或者静脉注射可拉明(能调节植物神经) 静脉注射山莨菪碱0.3~0.5 mg/kg 每次。山莨菪碱能解除
药品不良反应( ADR)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 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其监测是合理用药的 重要依据,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保护公共用药安全以及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手段 和措施
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药注射剂
拔针不良反应
明显疼痛(患者有皱眉、咬牙、缩手、叫痛等症状, 自诉 疼痛较穿刺时明显)
输液不良反应及处理
——
Page 2
输液不良反应概述 输液不良反应表现 输液不良反应原因 输液不良反应处理
输液不良反应概述
输液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ADR) 输液拔针不良反应 其他
输液不良反应概述
输液反应诊断标准: 在输液后15~ 90 m in 内, 患者突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