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障碍基本知识

分类:康复器具选配 | 标签:大讲堂

2010-11-22 19:43阅读(34)评论(0)编辑删除

什么是障碍?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话语说出遇到过的种种不顺心的障碍。对于残疾人来说,他们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阻碍和困难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和谐的世界应该善待每一个人,消除人为的障碍,使每个人都能友好、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无障碍是一个含意非常丰富的词语。需要从人所处的环境来分析和理解它。不论任何人都处在一个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环境之中。从宏观上说,无障碍包括:人文环境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沟通无障碍三大类。所以,面对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我们不仅要努力建设和完善无障碍的物质环境、无障碍的信息和交流环境,更要下大气力营造无障碍的人文社会环境。

第一节无障碍环境

一、人文环境的无障碍

(一)无障碍理念

在各种无障碍中,人的观念无障碍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无障碍理念?简要地说,就是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他人充满着理解、关爱的思想。已作为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编导之一的著名编舞家张继刚先生在谈到打动千千万万观众心的《千手观音》时说,这个舞蹈传达的是这样一种理念:“只要你心地善良,只要你心中有爱,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只要你心地善良,只要你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帮助你。”有人说得好:有爱无碍。可见有了无障碍理念,即使物质环境无障碍还不完善也可以积极想办法去减少障碍,也能取得残疾人的理解和谅解。相反,缺少无障碍的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膜和利益碰撞就会无处不在,物质环境无障碍条件再好也只能发挥应有限的作用。

无障碍的社会观念要通过无障碍的舆论氛围去营造和宣传。2008年残奥会在我国举办对全社会弘扬无障碍理念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作为为残疾人服务的志愿者,要使自己服务得上,服务得好,服务得久,关键在于真正树立起无障碍的理念,使自己成为无障碍理念的人类文明的化身,从而影响周围的人,影响全社会无障碍的发展和进步。

(二)法律制度与无障碍

当今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残疾人的各种权利得到尊重和享有。联合国成立以后通过一系列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文件和在全球开展活动,其中包括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1971年的《智力落后者权利宣言》,1975年的《残疾人权利宣言》,1981年的国际残疾人年,1982年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3年—1992年的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年的国际劳工组织《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1993年的《联合国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全纳教育的《萨拉曼卡宣言》,2006年《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本国本地区保障残疾人的法律法规。

我国1982年就将“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写入《宪法》,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1990年又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此外,在国家的许多法律中有涉及保障残疾人权利的专门条款。逐步形成了保障残疾人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各方面权益,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充分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奠定了无障碍的法律体系。

残疾人的障碍从哪里来?过去普遍认为是来自残疾人自身的缺陷。但现在对于残疾以及障碍的认识观认为,残疾人面对的种种障碍不是残疾本身所致,主要是社会做出的排斥决定所致。残疾不仅是残疾人个人应该应对的问题,而且应该对整个社会和环境进行调整,使所有人都能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消除障碍,需要全社会的集体行动。这种新认识也已经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中体现出来。例如,《美洲国家关于消除对残疾人的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指出:“残疾一词是指某种生理、心智或者感官上的缺陷,永久地或者暂时地使人从事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或者多项重要活动的能力受限,且该缺陷可由经济和社会环境导致或者加重。”因此,要通过立法消除这些社会障碍。

(三)教育与无障碍

教育对于残疾人终身的发展起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残疾人运动员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依赖于教育。教育无障碍包括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评估等各个方面的无障碍。

孔子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闻名天下的教育观点,令人钦佩地渗透着体现着无障碍教育的思想。今天的无障碍教育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提倡“全纳教育”,残疾学生尽可能到普通学校学习,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再存有鸿沟。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发挥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更加注意个别化的教育教学。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残疾人可以选择普通教育学校,也可以特殊学校就近入学。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更是提供多种教育形式供残疾学生选择,以便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

人文环境无障碍,还包括文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等等方面的无障碍。

二、物质环境的无障碍

(一)无障碍设计理念与城市形态

20世纪初,由于国际社会人道主义的呼唤,城市建设产生了一种新的规划和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交通公共建筑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应考虑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和视力残疾者安全的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楼梯、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施,残疾人可方便到达并便于使用。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

城市是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从最初的人文地貌、居住状况、生产方式到公共空间,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建设过程。因此,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管辖地域在不同范围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职能。其中城市道路、交通、建筑物及园林绿地、信息网络,是构成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为居民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设施和生活适宜的良好环境,使居民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达到相应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