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南方牧草-第4章 南方牧草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283.50 KB
- 文档页数:6
根据瑞典植物学家林耐(Carl von Linne, 1707-1778)确立的双名法植物分类系统进行划分,栽培牧草可划分为三类:(1)豆科牧草,是栽培牧草中最重要的一类牧草,因富含氮素和钙质而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豆科牧草有紫花苜蓿、白花草木樨、沙打旺、红豆草、白三叶、红三叶、紫云英等;(2)禾本科牧草,占栽培牧草70%以上,是建立放牧刈草兼用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的主要牧草。
目前利用较多的禾本科牧草有无芒雀麦、披碱草、老芒麦、冰草、羊草、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苏丹草及玉米、高粱等。
(3)其他科牧草,如菊科的苦荬菜和串叶松香草、苋科的千穗谷和籽粒苋、紫草科的聚合草、蓼科的酸模等。
以下主要介绍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发育。
1、栽培种与野生种在适应性和外部性状方面存在哪些差异1)株体及各器官变大2)可利用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变大3)生育期和成熟期变得整齐集中4)种子休眠性减弱或缩短5)防护功能减弱6)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减弱7)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1、牧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主要有哪些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部分。
植株的各个部分称为器官,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如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色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引昆虫传粉授粉,等等。
其中,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
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的基础。
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2、牧草根的主要生理功能固定和支撑的作用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贮藏养分的作用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3、牧草果实的主要生理功能保护种子传播种子提供营养4、牧草生长发育的特点顺序性和周期性(从种子萌发至新的种子成熟称为一个生长周期。
)重叠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曲线呈“S”形5、牧草引种的工作程序(1)制定引种目标(2)收集引种材料(3)引种试验a. 同一地区内不同地方间的引种试验b. 不同地域间的引种试验第一步,小区观察试验;第二步,品种比较试验。
牧草栽培学目录绪论第一章生理基础第二章牧草的分布与区划第三章牧草栽培管理第六章其它科饲草第一节菊苣第二节苦卖菜第三节酸模属牧草第四节其他野菜类饲草第七章常见牧草中毒第八章饲草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九章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绪论一.饲草的槪念二.牧草饲料作物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国内外饲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四.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五.前景展望饲草的概念饲草(Forage)包括牧草和饲料作物,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这两科囊括了绝大部分栽培牧草。
此外,藜科.菊科及其他科也有,但种类很少。
饲料作物:指用于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用的作物,如玉米.高梁、大麦.燕麦、黑麦.大豆、甜菜.胡萝卜. 马铃薯、南瓜等各类作物。
一.饲草的概念实际上,牧草与饲料作物在概念上难以分情,我国因传统习惯有此划分,美.欧及日本等国统称为饲用作物(forage crops),甚至干脆归在"作物(crops) ”中。
牧草,王栋先生1950年在《牧草学概论》“各种禾本科之细茎植物,并包括其他可供饲养牲畜用之细茎植物。
如苜蓿,红三叶,莎草,碱草等均可谓之牧草《牧草学各论》"指可供饲养牲畜用的草类,无论是栽培的草类或野生的草类,只要能用来饲养牲畜,都属于牧草的范围。
在农业生产中,牧草这个名词有时可以包括水草及植株较低,茎枝较细,可作饲料用的灌木"。
《辞海》“人工栽培或野生可供刈草或放牧用的细茎植物。
以禾本科和豆科草本植物为主”。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供家畜釆食的草类,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藤本植物.半灌木和灌木。
”二.牧草饲料作物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牧草饲料作物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草生产是种植业和牧业结合的纽带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栽培牧草可以充分利用气候与土地等资源发展草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三.国内外饲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国内饲草生产的现状J历史悠久2、长期以来发展缓慢3>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技术支撑力度不断增强,但国内技术应用水平总体较差5. 牧草生产形式多样,各具特色6. 北降南扩青贮料切碎大型塑料袋青贮(鲜草切碎青贮)(-)国外饲草生产现状(三)发展趋势1. 现代集约化高效畜牧业的需求2. 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需求3•退耕还草.生态建设的需求四.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牧草栽培学是研究牧草饲料作物的栽培技术.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
1.饲草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植物资源,是饲料作物和牧草的统称。
2.饲料作物一般指的是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家畜饲用的各种作物,如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南瓜、燕麦、豌豆、饲用瓜类、饲料甜菜和胡萝卜等。
3.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超过20%)的一些饲料。
如豆科种子,含蛋白质在22%以上,油饼类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
4.精饲料:富含能量,体积小,消化能在10878.4kJ/kg以上,称为精饲料。
常见的有大米、玉米、小麦、米糠、麸皮等。
精饲料能够满足畜禽对能量的需要,但蛋白质含量低,一般不超过10%,含钙少,维生素不全面,一般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
精饲料单纯作日粮,常引起畜禽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引起疾病。
5.简述各种饲料的优缺点?饲料作物种类繁多,按其来源、营养特性和含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精饲料:富含能量,体积小,消化能在10878.4kJ/kg以上,称为精饲料。
常见的有大米、玉米、小麦、米糠、麸皮等。
精饲料能够满足畜禽对能量的需要,但蛋白质含量低,一般不超过10%,含钙少,维生素不全面,一般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
精饲料单纯作日粮,常引起畜禽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引起疾病。
(2)粗饲料:体积大、含粗纤维18%以上、营养价值较低的饲料,称为粗饲料。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来源。
常见的粗饲料有干草、收获籽实后的农作物茎叶、秸秆与秕壳等。
粗饲料数量多,分布广,营养价值低。
(3)青绿饲料:凡植物在开花之前的茎叶部分,可供家畜放牧采食或青割舍饲的饲料均为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属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野生青草、蔬菜类饲料、作物茎叶、幼嫩枝叶及水生植物等。
青绿饲料的特点是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物质,幼嫩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但青绿饲料含水量高,一般为70%~95%,不易贮存,易霉烂变质。
(4)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超过20%)的一些饲料。
如豆科种子,含蛋白质在22%以上,油饼类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
南方草山草坡放牧养牛技术南方草山草坡放牧养牛技术南方草山草坡资源丰富,适合放牧养殖母牛,既能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又可促进母牛生长发育,放牧养母牛是南方肉牛养殖的盈利模式之一根据笔者近几年走访养牛场的基层经验,总结南方放牧养牛应注意以下几点饲养管理技术一、合理选择放牧草场南方土地肥沃,光热水充足,适合牧草生长,草场具有多样性,分为山地草甸草场、山地草丛草场、灌木草丛草场、疏林类草场、灌丛类草场及农林隙地类草场,草场级别差异较大南方多山地丘陵,地势不平,而且往往草、林、农交叉,草场分散零星根据以上特点,结合牛的生活习性,合理选择适宜放牧草场一般选择成方连片草场,小的牛群也可以选择农林隙地类草场;草场植被条件好,产草量高;草场坡度要低于35度,坡过陡,不利于牛的采食,且易摔死牛;尽量不选择山间洼地,或者适宜种植水稻的水田,若如此,牛易陷进去,于牛不利,草场耐践踏性差,破坏草的生命力1、确定合理的放牧季节、时段和方法根据南方地区气候情况,适宜的放牧季节是每年的3月中旬至11月底,全年放牧时间7个半月开始放牧时间和收牧时间,要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和草场情况而定每天放牧2次第一次:早上点,3个小时;第二次:下午,2个小时,全天放牧5个小时每天放牧时间还要根据草场情况和牛的采食情况而定牧草生长茂盛,则减少时间;牛吃饱后会自动回牛场,放牧人员要遵从牛的意愿,不能勉强放牧时间霜期过后,牛吃露水草有益,长膘快但开春牧草鲜嫩,含水分高,纤维少,大量采食,肠胃不适,易引起拉稀,如果过量采食苕子、紫云英、白三叶等豆科牧草,会在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臌胀病,为避免拉稀涨肚,在开始放牧的前15天左右,每天第一次放牧前,先喂干稻草至半饱,然后在放牧秋季牧草变老,水分减少,干物质增加,适口性下降,易增加第一次放牧时间,减少第二次放牧时间到了霜期,要霜化后才能放牧2、适宜的选择品种与牛的类型南方草山草坡往往比较陡峭,坡度较大,非人工种植的原生态草场,草的生长情况不一,不是所有品种和牛的生长阶段都适合放牧一般来讲,南方本地牛、安杂牛等更适合放牧南方牛个体小、蹄质坚实、四肢强壮、性情活泼、行动敏捷、能上山爬坡,适应山地放牧大型品种,如西门塔尔、夏洛莱等在山地放牧适应性就较差育肥牛对营养要求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运动,加之南方草场质量不高,不适于放牧若是草产量较高的人工草场,也可以放牧育肥放牧牛主要是母牛和育成牛,南方草山草坡原生态草场基本适应母牛、育成牛的营养需要母牛怀孕到8个月时不再放牧,否则易流产母牛产后前2个月不适宜放牧,因为此时若带犊放牧,犊牛易受伤,不带犊牛放牧,母牛采食不安心,屡屡跑回牛舍,很难管理3、实施轮牧和分群放牧非人工种植的放牧草场属于原生态草场,二、三级草场居多,牧草种类禾本科占60%左右、杂类草30%左右、豆科牧草10%左右,产草量参差不齐,载畜量差异较大南方属于黄壤或黄红壤土质,通透性不如沙质土,经踩踏后易板结,野生牧草耐踩踏性比较差,在同一地块上放牧时间过久极易造成草场退化,为此,要根据草场情况确定载畜量,并采取轮牧措施一般性草场,1头牛/7-8亩,将草场隔断若干地块,每块牧草放牧3-5天,然后轮牧到其他地块,让牧草休养生息,恢复生长放牧牛采取分群措施,避免公母牛、大小牛混牧可以将放牧牛群分为育成牛群、空怀及怀孕前期牛群、带犊牛群三大类,分群放牧4、放牧牛的管护合理配置放牧人与放牧牛的比例在大规模草场上,每人可以放牧头左右;在小型牧场,特别是山坡地草场,每人放牧50头左右人随牛走,任牛采食,人与牛保持10米左右距离在牛没有出现啃食庄家、树木等情况下不赶牛远离噪声较大的地方,在草场附近不能放炮开山,为牛创造一个安静的放牧环境及时观察发现牛的采食情况,判断牛的采食量,当发现牛主动回牛舍时,说明已经吃饱注意对个别牛的观察,及时发现发病的牛注意天气变化,发现天气异常,及时收牧特别注意观察发情动态,出现爬跨、稳栏等情况及时记录,告诉技术人员适时配种在比较大或者离牛舍较远的草场,安装补水设施,供牛及时饮水,饮水设施宜安装在树荫下,可以乘凉饮水两得6、采取放牧与补饲相结合措施放牧养牛是经济有效的饲养方式,但枯草季节、恶劣天气不能放牧,草场质量不好时牛吃不饱,这些情况均需要补饲补饲分为季节性补饲和临时性补饲季节性补饲主要是枯草季节在枯草季节,采取舍饲,每天喂2次,上午6:00—9:00,下午3:00—6:00育成牛每天补饲稻草3公斤、青贮5公斤、配合精饲料公斤;空怀及怀孕前期牛每天补饲稻草公斤、青贮4-5公斤、配合精饲料1公斤临时性补饲主要是在放牧季节,天气不好,或者草场质量不好,需要补饲遇到下雨天不能放牧,把储备的稻草、精饲料放到牛舍内饲喂,育成牛稻草每次饲喂2公斤、精饲料喂公斤,空怀及怀孕前期牛稻草每次饲喂3公斤、精饲料喂公斤草场质量不好时根据牛采食程度及膘情,适当补饲稻草及精饲料7、放牧牛疫病防治放牧牛群风吹日晒,有时淋雨易患感冒,草丛中蜱虫多,易患蜱病,从而引起焦虫病,草场地势陡峭,石头多,经常引起外伤感冒用30%的安乃近20~40毫升加入青霉素~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3次,两天即可痊愈蜱虫病对全群牛使用伊维菌素按 ml/kg皮下注射或用敌百虫配成 2 %溶液喷洒体表,每天一次,连喷2天,并对牛舍清扫消毒焦虫病对发病牛用血虫净按每千克体重 7 毫克,配成 5 %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日 1 次,连用3天,最多不超过5天外伤小伤口先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用络合碘进行消毒,然后撒上消炎粉大伤口消毒后要缝合,并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3万单位,以及抗菌素等药物。
南方牧草种植南方牧草种植是指在中国南方地区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牧草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南方地区常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降水充沛,适宜牧草的生长,因此南方牧草种植成为了南方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南方地区的牧草种植以野生牧草为基础。
南方的自然条件适宜野生牧草的生长,所以常见的南方牧草有狗尾草、水苋菜、菰米草、鸭跖草、黄姑草等。
这些野生牧草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耐草场轧踏能力强的特点,是南方牧草种植的主要品种。
南方牧草种植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品种,并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进行适当的管理。
首先要选择适应当地的牧草品种,要考虑其生长周期、生长习性、耐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其次要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使牧草生长均匀,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还要注意合理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对于南方地区,应尽量避免过度施肥,以免造成土壤污染。
另外,还要注意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南方牧草种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饲料,满足畜牧业的需求。
南方地区畜牧业发展迅速,牧草作为主要饲料来源,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方地区的热带牧场以种植牧草为主,基本上满足了当地畜牧业的需求。
牧草的种植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饲料,还可以改善地下水位、改善土壤质量、防治水土流失等,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南方牧草种植还可以提供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例如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源、节约水资源等。
牧草的根系可以锁定土壤,并吸附土壤中的养分和有害物质,起到减轻污染的作用。
同时,牧草种植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总之,南方牧草种植在南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选择品种、科学管理、保护环境、提供饲料,这些都是南方牧草种植的关键。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南方牧草种植也将继续壮大,并为南方地区的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方牧草第1章美国南方牧草的历史D.M.鲍尔 C.S.郝福兰 G.D.莱斯费尔德加拿大钾磷研究所赞助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美国南方主要被森林覆盖,其中点缀着一些火烧过的地块,印第安妇女在那里种植玉米、豆子及南瓜等作物。
食草动物主要有鹿和野牛,它们被狞猎以作肉食(图1.1)。
(图:图1.1 这样的野牛原先就在美国南方天然牧草地采食)17世纪后期,一些印第安人开始养牛,这些牛来自欧洲移民。
当时只有放牧,而没有干草收获。
后来,一些印第安人,例如切罗基族(Cherokee)部落,采用了欧洲式的人工种草养牛、养羊、养马的技术。
生活在南方的欧洲移民发现大须芒草、拟高粱、柳枝稷等生长在条件较好的土壤上。
这些禾草一般富含营养,为家畜所喜食。
但是,过度放牧使牧草活力及群丛迅速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家畜不太喜食的金色须芒草和三芒草等禾草。
美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淋溶性贫瘠土壤比较普遍,所生长的大多数本地天然禾草都有营养品质差、产量低、生长季短、不耐牧等缺点。
因此,南方地区依靠天然牧草的畜牧业生产具有明显的不足。
美国南方利用改良的草种进行牧草生产的发展过程,与美国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在19世纪,东北及中西部地区依靠从欧洲引进的牧草,使奶牛、肉牛及绵羊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以供应大型工业城市及欧洲出口的需求。
较干旱的西部天然草原被开发利用,饲养肉牛和绵羊。
与此相反,南方的农业主要由棉花等经济作物组成,家畜饲养的规模较小,仅仅用来供应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需求。
直到20世纪30~40年代,南方大多数地区才出现改良草地和大规模的奶牛和肉牛生产。
从此之后,整个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养牛大发展的局面,而牧草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
目前,南方地区的多年生人工草地已超过2430万公顷,占美国东部湿润地区总面积的75%。
另外,南方地区尚有770万公顷的一年生草地。
东北部的欧洲移民引进了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猫尾草、早熟禾、白三叶等冷季型牧草种,它们在东北部的产量很高。
适合盐碱地种植的牧草——苜蓿摘要苜蓿又名草头、金花菜、黄花菜等,有紫苜蓿和南苜蓿两种。
紫苜蓿生于旷野和田间,是动物的主要饲料,被称为“牧草之王”。
南苜蓿生长于我国南方,宁沪居民爱作菜肴服食,很有栽培价值。
关键词苜蓿;盐碱地;种植苜蓿,学名MedicagosativaL.别名紫花苜蓿、紫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种植最广的饲草。
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苜蓿和大宛马同时带入我国,在我国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苜蓿在东北、华北、西北、内蒙地区已普遍种植,南方各地也有栽种。
苜蓿种类很多,全世界共有60多种,我国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南苜蓿、天蓝苜蓿、褐斑苜蓿及矩镰荚苜蓿等种。
其中紫花苜蓿最有栽培价值,其他大多数为野生类型。
紫花苜蓿经长期栽培,已适应一定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抗寒耐旱、耐盐碱等品种或地方品种。
全世界栽培的紫花苜蓿有600多个品种。
1 生物学特征特性紫花苜蓿系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寿牧草,一般第二至第四年生长最茂盛,第五年后生产力逐渐下降。
紫花苜蓿根系发达,主根粗大,有较强的耐寒、抗旱和再生能力。
茎直立、光滑。
叶量多,全株叶片占鲜草重量的46%~55%。
异花授粉植物。
荚果螺旋形,2~4回,不开裂,每荚有种子2—8粒。
种子肾形,黄色。
紫花苜蓿喜温凉、半干旱的气候,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25℃左右。
年降水量300~800mm、无霜期在100d以上地区都可以种植。
5~6℃即可发芽,能耐受-5~-6℃的寒冷。
成年植物能耐-20℃左右低温,在雪被覆盖下可耐-44℃严寒。
紫花苜蓿需水较多,对土壤选择不严,除重黏土、底湿地、强酸强碱地外,其他土壤均可生长。
2 经济价值紫花苜蓿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种牲畜都特别爱吃,人们赞誉它为“牧草之王”。
据测定,苜蓿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5%~25%,比玉米高1~1.5倍,赖氨酸含量1.05%~1.38%,比玉米高4-5倍。
lkg优质的干苜蓿草粉可代替0.8kg精料,苜蓿可消化总养分的含量为大麦的55%。
养鹅的牧草应种什么?种植牧草养鹅,应种一些产量比较高、多汁的牧草,如:鲁梅克斯、菊苣、苦荬菜、鑫农丰牧草18—2、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
养猪的牧草有哪些在没有兴起种植牧草的时候,农户一般采用玉米农作物的营养价值比较低,而牧草的营养价值较高,有的能高出农作物秸杆的几倍,所以用我们现有的农田,种植一些比秸杆高出几倍的牧草,用来养殖动物,它们的经济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因牧草品种繁多,喂猪的牧草应选择味美多汁的品种,如:欧洲菊苣、鲁梅克斯、籽粒苋、XM18—2、饲用甜菜等多汁牧草品种。
养鱼的牧草我们这里所说的鱼是食草性的鱼,如养草鱼可种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墨西哥饲用玉米、高丹草、苇状羊茅、冰草。
适合秋季种植的优质牧适于秋季种植的牧草有很多的品种,有一年品种,多年生品种和越年生品种。
一年生品种:一年生多花(四倍体)黑麦草(邦德),十字花科18-2(叶菜类),饲用甜菜。
多年生品种:紫花苜蓿:可分为(北方型、南方型)白三叶、红三叶,欧洲菊苣、鲁梅克斯、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小冠花、冰草、沙打旺、猫尾草等多年生牧草品种。
种植日期:播种日期,要根据当地的时节播种。
饲料兼经济作物新秀--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菊苣是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又香料及蔬菜。
广泛分布亚洲、美洲,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暖温带地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后,又培育出大叶型品种,由于它品质优良,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饲料和经济作物。
【植物学特征】菊苣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莲坐叶丛型叶期平均高度80厘米,抽茎开花期平均为170厘米。
叶片25~38片,叶片长30~46厘米,宽8~12断后有白色乳汁。
主茎直立,分枝偏斜,茎具条棱,中空,疏被绢毛。
基生叶片大,茎生叶较小,披针形。
头状花序,单生于茎和分枝的顶端或2~3个簇生于中部叶腋。
总苍圆柱状,花舌状,浅蓝色。
瘦果,楔形,具短冠毛。
主根明显,长而粗壮,肉质、侧根发达,水平或斜向分布。
中国南方草地开发现状及对策龙显静2012210362摘要:随着人口压力增大和北方草地的严重退化,21世纪南方草地将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基地。
分析了中国南方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研究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段时间内我国南方革业的发展应由中高山地区向丘陵地区转移,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要充分发挥南方的独特优势,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革业发展道路;同时,应从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转变为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以促进南方草业的可持续发展,雏持其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
关健词:南方革地;开发利用现状;发展战略前言:我国南方大部分山区(如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雨热同期,适合大多数优良牧草生长。
草山草坡资源丰富、面积广阔,传统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山区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因此,这些地区有着发展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从2O世纪8O年代初期开始,伴随着学术界关于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弊的热烈争论,在任继周等学者的主导和带领下,南方很多地方开展了种草养畜的科研、试验示范项目,研究与探索适宜的技术,把大面积的草山草坡改良为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将山区的畜牧业引上现代草地畜牧业的轨道,并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2O多年来,不论是科研试验还是生产实践,南方人工草地畜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一系列不同人工草地家畜系统指标体系,探索出了较成熟的单项和配套技术,建植了大面积的人工草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在对2O多年南方人工草地家畜生产系统科研与实践回顾的基础上,总结成熟的科研成果、技术和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南方草地畜牧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1南方草地开发现状中国南方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土地总面积约为2.6083亿hm2(不含台湾),天然草地总面积为7958万hm2,草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3%为南方土地总面积的30.51%,其中可利用的草地面积占70%以上,是南方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1]。
牧草生长的环境条件第一节牧草的生长与发育生长和发育是牧草个体生活史中两个不同的生命现象,是构成牧草生长的全过程。
一、牧草的生长(一)牧草的生长的基本概念所谓生长,是指牧草个体或它的器官,在正常的营养和代谢基础上发生的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轻到重的数量增长过程,是量的增加,是不可逆的增加。
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营养生长是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
营养生长贯穿于牧草生长的全过程,一年生牧草是指从出苗到抽茎这段时间内的生长,而多年生牧草还包括果后营养生长期。
2.生殖生长是指花、果实和种子等繁殖器官的生长。
各器官的生长可以用生长计或标记等简单的方法测量出来。
(二)牧草生长的时期与变化牧草饲料作物的生长是通过细胞体积的扩大和数目的增加而实现的。
在这一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细胞的分裂期、细胞伸长期及细胞成熟分化期。
这样牧草饲料作物随着细胞数量的增加,植株由小变大,由细变粗,表现出生长。
(三)生长的差异性与相关性1.牧草生长的差异性牧草与饲料作物各器官生长具有差异性。
如多数牧草饲料作物叶片各部位的生长大体一致,只是基部伸长较快,同时叶的生长是有限的,即使外界条件满足要求,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停止生长;但根和茎却不同,两者顶端有分生组织,只要条件合适,就一直不断地生长。
2.牧草生长的相关性牧草各部分的生长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1)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地上部生长需要根部供给水分和养分,而地下部根的生长需要茎叶供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有机物;(2)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相关性营养器官生长良好才能为生殖发育奠定好的条件,但营养器官生长过旺,将消耗大量的养分,推迟或抑制正常的开花结果,当营养水平低下时,则出现早衰。
所以说,要想优质高产,必须首先要保证植物体的协调生长。
(四)生长动态植物生长的动态主要用生长曲线来表示的。
因受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群体数量、不同环境条件以及群体内不同竞争状态的影响,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生长曲线,但是最基本的主要有两类,即丁型生长曲线和S型生长曲线1.丁型生长曲线在营养、空间、环境条件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植物生长速度不变时所形成的曲线。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rage plant cultivation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草业科学专业是为从事草业及其相关产业(如牧业、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园 林、绿化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专业。
由于《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是一门运用现 代生物科学和农业技术成果,通过研究牧草及饲料作物在特定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 条件和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综合技术来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高产、 优质的牧草 和饲料, 同时通过草田轮作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发展做出 贡献, 也可通过退耕还草及种草植树治理水上流失达到美化和保护生态环境。
因而 《牧 草饲料作物栽培学》作为草学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而开设,这对草业专业的学生毕 业后直接上岗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的教学任务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的教学重点是阐述 牧草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
环境要素对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耕作 的一般原理及北方常见耕作制。
建植人工草地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牧草的利用 技术及产量、品质和生产潜力的构成要素和制约因素,其中牧草混播和草田轮作的技 术原理和实施技术作为本课程的难点,需要深入探讨,同时在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发育 过程中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关系上也需要进行多方面广泛研究。
各论 的重点是北方栽培较多的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红豆草、野豌豆、羊柴、柠条及羊 草、无芒雀麦、披碱草、老芒麦、冰草、苏丹草等牧草。
以及玉米、饲料大豆、苦荬 菜、千穗谷、饲用甜菜等饲料作物。
着重讲授这些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利用的特点,如 苜蓿等牧草的高产栽培技术, 红豆草等牧草的旱作栽培技术, 沙打旺的飞播栽培技术, 草木樨、 毛苕子等牧草的绿肥栽培技术, 玉米的覆膜栽培技术和青贮利用技术。
此外, 为拓宽和广泛了解那些在建立人工草地中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牧草资源及国内外著名 的牧草饲料作物,也有必要对其应用概况作一介绍,如紫云英、小冠花、三叶草、百 脉根、扁蓿豆、胡枝子、黑麦草、猫尾草、野茅、碱茅、紫羊茅、苇状羊茅、草地早 熟禾等。
优质牧草——南方紫花苜蓿的生产栽培技术
余先亮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
【年(卷),期】2003(000)007
【摘要】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作物,其适口性好,为各种家畜所喜食。
幼嫩苜蓿可作为猪、禽蛋白质、维生素的优良的补充饲料,用以饲喂奶牛可提高产奶量,还可制成优质青干草、草粉或颗粒饲料,或配制全价配合饲料,此外,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或青刈玉米混合,可制成优质的青贮饲料。
苜蓿已成为品质上乘,用途广泛的畜禽饲料之一。
我市2001年在我镇试种的紫花苜蓿FD—7获得成功,亩产900多公斤,预计一年可割5茬,年亩产值近千元,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其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总页数】1页(P27)
【作者】余先亮
【作者单位】邵武市大竹农技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优质高蛋白牧草紫花苜蓿的利用及栽培 [J], 王文涛;杨志敏
2.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J], 马君峰;张汉武
3.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J], 徐永虎
4.优质牧草栽培与利用标准——第1部分:紫花苜蓿 [J],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5.推广紫花苜蓿种植增加奶牛优质牧草供应 [J], 才让拉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向林:与牧草结缘
温兴煜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李向林对于牧草的情怀,可以从他编译的一本书——《南方牧草》看出。
编译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的初衷,李向林说:“1996年,一位美国朋友送我一本《南方牧草》的英文版,我就被它的质量和内容所吸引。
1999年,我应邀到美国西北的俄勒冈州、奥本大学、佐治亚大学访问交流,与本书的英文版作者鲍尔和郝福兰见面时,我们就出版《南方牧草》中文版一事达成共识。
经过各方一年多的努力,《南方牧草》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
【总页数】1页(P101)
【作者】温兴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4
【相关文献】
1.让质量与心理学结缘——评李正权《质量心理学概要》 [J], 温德成
2.经济转型期中的林安大格局——专访林安物流集团副董事长李清林 [J], 刘光琦
3.林生山黧豆(综述)——一种新型林牧草 [J], 沈黎明;侯修身;等
4.钟南山和李少芬:体育结缘,相爱一生 [J], 阿丽
5.钟南山和李少芬:体育结缘,相爱一生 [J], 阿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方牧草
第4章南方牧草概述
D.M.鲍尔 C.S.郝福兰 G.D.莱斯费尔德
尽管很多草种只能在局部地区成功种植,但美国南方普遍种植的牧草超过40多种。
至少还有其他20种牧草常常自生自长或偶然人工种植。
这些牧草在特性、潜在用途及价值方面各不相同。
不过,将他们归纳为不同的类别,就比较容易理解其利用潜力。
通常用来划分南方牧草类别的三种准则为:(1)禾本科或豆科;(2)一年生或多年生;(3)暖季型或冷季型。
表4.1列出了南方饲用作物和一般分类。
下面给出简略的定义:
禾草(grass)?从植物学上讲,一种禾草就是禾本科(Poaceae)的一个成员。
禾草大多数是草本(非木本)植物,具平行叶脉,须根系,种子着生长伸长的穗轴上(见图4.1)。
(图:图4.1 禾草植株的各个部分(一般示意图,非特定种))
禾草为单子叶植物(只生一片子叶),但不要和莎草科及灯心草科植物相混淆,因为这两个科的植物也是单子叶。
(表:表4.1 美国南方常用或常见牧草的一般分类 )
注释:1 通常或完全营养繁殖。
2 该植物可表现为一年生,也可二年生?在适当的管理和环境条件下生活两年才死亡。
3 在
美国南方出现的不止一种。
豆草(legume)?即豆科(Fabaceae)植物成员。
豆草都是双子叶(生两片子叶),种子着生于豆荚之中,具网状叶脉,一般具有直根系。
大多数豆草都能与根瘤菌(Rhizobium属的细菌)共生,在其根瘤中“固定”氮素(N)(图4.2)。
(图:图4.2 某些豆草的特点(一般示意图,非特定种))
一年生植物(annual)?即在一年或一个生长季的时间内完成萌发、生长、繁殖及死亡的全过程的植物。
一年生植物只能通过种子繁殖。
多年生植物(perennial)?即在适宜条件下能够生活一年以上的植物。
多年生植物在一年中的某个特定时期可能会枝叶枯萎或休眠,但是在下一年还可以从块茎、根茎、或匍匐茎上恢复生长。
多年生植物既可以种子繁殖,也可以营养繁殖。
有些植物是“二年生的”,它们实际上不属于严格的多年生植物。
通常在第二个生长季之后死去。
暖季型(warm season)植物?总的来说,暖季型植物种在春季或初夏开始生长或种植,而且全年生长量的大部分集中在最热的几个月里。
冷季型(cool season)植物?冷季型草种开始生长或种植的时间一般都在秋季,有时在早春。
其大部分产量是在一年中最凉的几个月里形成的,但冬季最冷的时期除外。
生长的季节分布
牧草生长的季节分布因牧草种的不同而变化很大。
在制定放牧计划的过程中,了解牧草生长的分布极其重要。
几种常用牧草在A、B、C、D区(参见图3.2)的生长季大概分布如图4.4至4.7所示。
(图:图4.3 两种类型的出苗)
(图:图4.4 常见牧草种在A区的牧草产量季节分布)
(图:图4.6 常见牧草种在C区的牧草产量季节分布)
应该指出,这些图只是一个粗略的大概情况。
实际的生长季随降雨量、施肥时间及施肥量、温度、品种、以及其他因素而变化。
另外,这些图用来描述牧草生长的一般季节公布还可以,而对牧草总产量的描述不那么精确。
因此,如果用这些图来比较不同牧草种的总产量,容易引起误解。
(李向林译袁庆华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