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会沟通交流 第一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5
2学会沟通交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坦率地沟通,掌握沟通技巧;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共同的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学会沟通;重点: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坦率地沟通。
难点: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坦率地沟通。
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画杨桃》2.说一说:(1)为什么他画的杨桃“像五角星”,和别人的不一样呢?(2)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当下的环境中,你会觉得好笑吗?为什么?(3)故事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启示?讲授新课【正确对待不同看法】1.课本第10页活动园:针对同一场篮球赛,同班同学的看法为什么不一致?2.正确对待不同看法小提示(一):人们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家可能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很容易造成观点的不一致。
3.欢乐小剧场:请两名小演员分别饰演妈妈和儿子的角色,在以下情景的设定中展开思考,把故事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下去。
妈妈:你现在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了,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你必须周末给我去上补习班你知道没有!儿子:哼,我凭什么要去上补习班,周末是我的休息时间,我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4.小采访:如果你是图中的那位妈妈或那位男同学,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5.正确对待不同看法小提示(二):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矛盾或冲突。
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
6.课本第11页活动园:假如你是梁毅或吴云飞,请依照下面的问题深入思考。
思考后,请你说说如果你是梁毅或者吴云飞,你最后会怎么做?你会对这种分歧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你的态度对自己的心情会产生什么影响?你的态度对朋友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你的态度对自己的棋艺会产生什么影响?7.正确对待不同看法小提示(三):在出现不同的看法时,我们需要去思考一下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会导致的后果,学会在思考后正确选择,合理解决分歧。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学会沟通交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为主的课程。
本课时教材《学会沟通交流》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沟通的基本方法,学会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从而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但往往在实际交流中存在以下问题:1. 不善于倾听,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2. 表达方式不当,容易伤害他人;3. 缺乏赞美他人的能力,不利于人际关系和谐。
因此,本课时教学需要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沟通交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沟通能力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2.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会沟通;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3.准备小组讨论所需道具;4.准备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沟通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沟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同学、家人之间的美好沟通经历,激发学生对沟通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
3.操练(10分钟)设置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沟通场景。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会沟通交流》教案教案:学会沟通交流课题:学会沟通交流(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们要理性对待分歧。
2.学生懂得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3.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4.在活动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品格。
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___在___和___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难点:理解第二、三联诗的意思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基本教法:品读、感悟、讲授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学生完成《课前预案》;准备课件、《课堂练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一、目标解读、预反馈1.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学期的足球比赛中,我们班输掉(赢得)了比赛,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同一场足球赛,同班同学的看法为什么不一致呢?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沟通交流,引入课题《学会沟通交流》。
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研究,同学们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们要学会理性对待分歧。
②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的化解矛盾。
3.检查《课前预案》的“预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活动一:教材P11“活动园”。
1.学生在小组内思考探究以下问题:假如你是___或___,请依照下面的问题深入思考。
①你会对这种分歧采取什么样的态度?②你的态度对自己的心情会产生什么影响?③你的态度对朋友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④你的态度对自己的棋艺会产生什么影响?2.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3.你有没有和谁发生过类似的冲突?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小结: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矛盾或冲突。
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
二)真诚坦率很重要过渡:对于不同看法,采取“简单拒绝”或“一味接受”的态度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2《学会沟通交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2《学会沟通交流》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学会倾听、表达和同理心,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沟通能力,但往往在实际交流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不会倾听、表达不清晰、缺乏同理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学会倾听、表达和同理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沟通的重要性,基本的沟通技巧。
2.难点:倾听、表达和同理心的具体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课堂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沟通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基本概念:介绍沟通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技巧。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沟通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4.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沟通场景,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交流。
5.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沟通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同理心。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技巧。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沟通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沟通的重要性•建立良好关系•增进相互理解基本沟通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学会沟通交流》教案第1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课题教材内容分析《学会沟通交流》包含三个框题:“正确对待不同看法”“真诚坦率很重要”“与人沟通讲方法”。
第一课时主要集中在第一框题,从了解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到理性对待不同的看法,P10活动园案例提供情境设计的思路,引发学生反思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同班同学看法不一致,P11活动园栏目则提供了直接可运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分歧。
第一课时正确对待不同看法和真诚坦率很重要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沟通交流中能够理性看待不同的看法。
2.能力目标:能够理性看待不同看法,真诚的与人沟通。
3.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理性的对待不同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对待不同看法。
难点:真诚坦率地与人沟通。
教法学法教法:调查、访问、合作交流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2.学生准备:预课本。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举动学生举动个性思考部分XXX沟通交流课时共2课时激趣导入——撕纸游戏1.每人一张同样大小的纸。
2.学生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提示一、导入新课语撕纸。
3.睁开眼睛观察比较自己与周围人手中剩下纸的图案。
预设:各种各样的图案。
- 1 -动手参与游戏。
4.为何同学们撕纸的结果不一样?小结:沟通当中,同样的提示语,但是却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
5.揭示题目: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跟沟通有关的话题《学会沟通交流》。
二、讲授新课【正确对待不同见地】(一)阐发会商:拔河事件1.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拔河比赛中,咱们班输掉了比赛,老师听到几位同学课间时谈论起各自的见地,我们一同来看一看(PPT呈现)同学一:我们明明就已经快拔过界线了,裁判却不吹哨,让他们有机遇拉回去,我觉得输掉比赛时裁判不公平造成的。
同学二:我觉得咱们班的部分同学坚持的不够好,如果能够坚持一下不松懈就能赢了。
同学三:是我们力量不如人,如果我们力量比人家强,也许就不会输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学会沟通交流》说课稿-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学会沟通交流》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沟通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交圈,对人际交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他们在沟通交流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敢开口、不会表达、沟通技巧不够等。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沟通交流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沟通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沟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沟通交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沟通交流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会沟通交流。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沟通交流技巧。
5.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沟通交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沟通交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沟通交流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学会沟通交流》教学设计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一些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观点分歧,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观点分歧对彼此关系和解决问题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理性看待分歧的重要性。
3.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正确对待不同看法,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和理性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案例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观点分歧的普遍性,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看待分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2课时一、引导学生认识到坦率沟通的重要性1.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坦率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如何选择正确的态度和方式,让学生学会坦率沟通的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坦率沟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AB小剧场,学会恰当地表达和倾听1.学生分组进行AB小剧场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恰当地表达和倾听。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表达和倾听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AB小剧场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恰当地表达和倾听,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合作意识。
)第3课时一、研究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1.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研究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如正确的姿势、眼神交流、语言表达等。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反思,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沟通技巧,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和实践,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二、小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小结和反思,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和反思,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沟通交流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沟通交流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习使用正确的语言、音量和姿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沟通交流的定义;2.学习语言、音量和姿势等沟通技巧;3.培养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教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音量和姿势;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师生问答:你们来这里学习是为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
2. 预习1.师生共同查找沟通交流的定义,并让学生听录音并回答问题。
2.师生合作讨论交流中的不同技巧、语言、音量和姿势等内容。
3. 讲授1.引导学生了解沟通的定义以及沟通中的重要性。
2.通过实例讲解语言、音量和姿势等沟通技巧,并举例说明各种技巧的用途。
4. 练习1.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演绎不同情境下的沟通交流。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5. 巩固1.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PPT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沟通交流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2.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总结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
教学评价1.充分理解沟通交流的定义和重要性。
2.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音量和姿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沟通交流”部分。
2.记录一些平时生活中的沟通交流案例,并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这些经验。
教学扩展1.师生合作进行沟通交流的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真实沟通交流情境。
2.对学生进行电影或文章中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其他角色的思考和感受能力,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