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循环语句(二)
- 格式:doc
- 大小:434.00 KB
- 文档页数:7
2.4.1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基本信息表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这节课是循环语句的第一部分内容,教材只是通过一个应用题引出了循环结构,并应用for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没有给出其语句格式和执行过程。
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掌握和理解。
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
因此本部分内容分二节课完成,这节课主要讲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及其执行过程,下节课再讲实际应用。
二、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的学生,该校学生选修的是多媒体课程内容,没有掌握VB 程序设计的基础内容,突然讲解到FOR循环设计对学生难度比较大,上课内容需要想办法设置比较简单易懂,尽量跳过VB程序设计前面的基础内容。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3)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4)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穿插了两个大科学家的例子,提醒学生积极向上。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学生只有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了其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教材处理:教材上没有讲for循环语句格式,也没讲它的执行过程,直接讲了它的应用。
若直接按教材上的来讲,没有VB基础的学生很难接受。
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掌握。
《循环结构——for循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理解for循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 掌握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用法;3. 能够编写简单的for循环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
二、作业内容1. 编写一个for循环程序,要求循环10次,每次循环输出数字1到10;2. 编写一个for循环程序,要求输入三个数字,并输出其中的最大值;3. 编写一个for循环程序,要求循环n次,每次循环将n除以i的值赋给变量temp,直到i小于等于0为止,输出temp的值;4. 根据实际生活需求,设计一个需要使用for循环的场景,并编写相应的程序。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代码规范:代码应符合编程规范,包括缩进、注释等;3. 正确性:程序应能正确运行,达到预期效果;4. 提交作业:学生需将作业提交至指定平台,并注明编程语言和运行环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代码规范程度、正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分数或评价意见;3. 反馈方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下次上课时,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并针对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以便更好地掌握for循环的运用。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熟练掌握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用法;2.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for循环语句;3. 能够在编程中灵活运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编程练习:请学生编写一段程序,要求从1到100的范围内,统计其中素数的个数。
提示:可以使用for循环语句。
2. 思考题:给出一段程序,要求计算从1到n(n为给定整数)范围内的所有整数之和。
请学生思考如何使用for循环来实现。
c语言循环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for、while、do-while循环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实现特定功能的算法。
3. 学生了解循环控制语句(如break、continue)的作用,并能合理运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通过循环结构的编程实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掌握循环结构调试方法,能对程序进行基本的错误检查和修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和专注的品质。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3. 学生在循环结构的编程实践中,体验编程的乐趣,增强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循环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编程技能,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以C语言循环结构为核心,结合教材以下章节:1. 循环结构概述:介绍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循环的分类和作用。
- 章节内容:循环语句的组成、循环的执行过程。
2. for循环:讲解for循环的语法和使用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 章节内容:for循环的初始化、条件表达式、循环体、步进表达式。
3. while循环:介绍while循环的语法和应用,对比for循环的异同。
- 章节内容:while循环的条件表达式、循环体。
4. do-while循环:讲解do-while循环的特点,演示其使用场景。
- 章节内容:do-while循环的循环体、条件表达式。
5. 循环控制语句:介绍break、continue等循环控制语句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 章节内容: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
6. 循环结构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项目三循环程序设计—打鱼还是晒网任务一while语句学案学生自评教师评分1. 了解循环结构、循环语句2. 掌握while语句和语法形式、执行顺序及用法3. 掌握循环结构的嵌套使用方法【学习重点、难点】1.while语句2. 算法描述。
【学时安排】4学时【学习过程】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某人从1990年1月1日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问这个人在1994年3月1日这一天是在“打鱼”,还是“晒网”?一、课前预习及课堂学习任务1、循环结构?2、循环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语句称为循环语句。
3、在C中,循环语句有以下三种:for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1)while循环——当型循环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while(表达式)语句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为:(1)计算并判断表达式的值。
若值为0,则结束循环,退出while语句;若值为非0,则执行循环体。
(2)转步骤(1)。
执行过程流程图:二、While语句-------使用要点(当型循环)1.圆括号中的表达式可以是任意表达式,它仅用来测试表达式的结果值是零值还是非零值,用以决定循环进行的条件,称为“判终表达式”,一般是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与条件语句一样可进行如下简化:while(x != 0) →while(x == 0) →2.当判终表达式为时,这样的while语句为无穷循环语句,如:while(1) 语句; // 无穷循环语句3. while语句的循环体通常是一个复合语句,也可以是简单语句,甚至可以是一个。
4.在循环体中应有使循环趋于的语句,以避免“死循环”。
任务二do-while循环——直到型循环学案学生自评教师评分1. 了解循环结构、循环语句2. 掌握do-while语句和语法形式、执行顺序及用法3. 掌握循环结构的嵌套使用方法【学习重点、难点】1.do-while语句【学时安排】2学时【学习过程】二、课前预习及课堂学习任务do-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do 语句while(表达式);do-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为:(1)执行循环体语句。
《列夫托尔斯泰》随堂练习姓名:作业等级: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有误的一项是A.胡髭.(zī)黝.黑(yǒu)一绺.(lǚ)藏污纳垢.(gòu)B.粗糙.(cāo)犀.利(xī)锃.亮(zèng)粗制烂.造(làn)C.崎岖.(qū)蒙昧.(mèi)颔.首(hán)正襟.危坐(jīng)D.胆怯.(qiè)滞.留(dài)僵.绳(jiāng)诚惶.诚恐(huá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轩昂酝酿粗制滥造郁郁寡欢B.障碍酒肆鹤立鸡群正襟危座C.崎岖倒塌无可置疑诚慌诚恐D.弥补粲然名门旺族黯然失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B.不管在什么地方,他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那位作家把笔下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D.老师诚惶诚恐....地给学生讲题,唯恐影响同学们考试。
4.下列句子与语段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
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_____?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A.他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B.这怎么会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呢C.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D.他不会就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吧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B.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C.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D.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Python教学反思(⼆)以Python为载体的程序教学活动已有8节课。
下⾯谈⼀谈近⼏节课的教学反思。
我的6、7节Python课程的内容是必修⼀第四章第4节《运⽤循环结构描述问题解决过程》,第8节Python课程的内容是循环语句、条件语句等知识的初步综合运⽤。
必修⼀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涉及Python语⾔基础,程序控制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是全书的重点学习内容。
第三章的内容让学⽣从整体上感知算法,了解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尝试运⽤基本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案。
⽽第四章则从具体上利⽤程序语⾔实现简单算法,如果没有踏实掌握具体的程序设计语⾔基础知识,则易让学⽣在第三章《算法基础》的学习浮在表⾯。
通过第四章前⾯三节课的学习,学⽣有初步的简单算法设计能⼒,在第三章也对循环结构有初步的认识,但还缺乏运⽤循环语句进⾏编程的能⼒。
本节《运⽤循环结构描述问题解决过程》采⽤了来⾃⼭东德州⼀中刘晶⽼师的课件《周⽽复始的循环-循环结构》及相关资源。
本课通过创设理财产品收益过程的情境,主要教学内容是循环结构的两种⽅式:⼀、计数循环——利滚利,财越理越多;⼆、条件循环——合理规划,预见美好的未来。
两种⽅式刚好分配2课时。
应⽤刘晶⽼师的课件资源展开教学后,我有⼏点感受:1.递进式的任务设计。
在第1课时,有两个任务: 1、计算利率不变情况下的到期存款总额;2、计算利率变动情况下的到期存款总额。
从利率“不变”到“变动”,由简到繁,以递进式任务设计⽅法,使学⽣能顺利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 “分析每年的存款变化,发现规律”环节,步步推进,引导学⽣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较存放“不变”与“变动”利率的数据类型,提升学⽣的逻辑分析能⼒,发展学⽣的计算思维能⼒。
2.详细、到位地涵盖了相关知识内容。
例如“for i in range(5)”,这⾥涉及了for语句结构;range()函数的具体⽤法;由于rang()函数产⽣的是数字列表,于是⼜涉及了列表的相关知识;再延伸,“for i in ”后⾯也可以直接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