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for循环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31
1.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反思2011年01月07日 10:58:52 来源:隆德县第二中学【字体:大中小】“1.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反思本节是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入门介绍,是体验计算机程序,体验并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以下环节: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
学情分析:1、高中学生已具备了较丰富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接触的多是文字处理、媒体表达等常用工具软件及网络应用等,对于计算机程序只有极少的学生接触过,许多学生只是听说,对于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设计过程知之甚少。
2、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掌握了较高的数学知识水平,对于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困难不很大。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农夫带着狼、羊、白菜从河的左岸到河的右岸,农夫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多河,而且,没有农夫看管,狼会吃羊,羊会吃白菜。
”让同学们设计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大家立刻讨论起来,不一会儿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问题解决了,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自然的引入这节课的内容,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紧接着“韩信点兵问题的设计”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成功地引领学生走进了程序设计的殿堂,让他们有兴趣、有意识地进行更多的实践与探索。
这种引导,正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最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自主地体验程序,感受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程序的概念,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很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探究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
本节课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向没有任何程序概念、从未接触过程序语句的学生讲述程序及其作用,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是本节课的关键。
为此设计了先让学生体验“100!”的程序,学生体验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并且懂得了程序是由一系列语句组成,运行程序计算机会自动按语句执行。
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体验到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c语言学习笔记第一章基础一、函数是c语言的基本单位,一个程序有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且必须包含main函数(有且只有一个)二、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三、c语言的3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四、//表示单行注释五、/* */表示块注释第二章常量定义:其值不能被改变的量叫常量一、整形常量例如:100,十进制数100-16,十进制数-1607,八进制数7-036,八进制数-36,等价于十进制数-300x19,十六进制数19,等价于十进制数25-0x2f,十六进制数-2f,等价于十进制数-47二、实型常量例如:3.5,double型常量2e3,double型常量-2e-1,double型常量6. double型常量,等于6.0.3 double型常量,等于0.62.5f float型常量三、字符常量1、普通字符:用‘’单撇号括起来的一个字符,如‘a’,‘9’2、转义字符:以\开头的字符,如\n,换行\t,tab键\\,单斜杠\\61,61是八进制数,等于十进制数49,即字符‘1’\x62,62是十六进制数,等于十进制98,既字符‘b’四、字符串常量用“”双撇号括起来的若干字符例如:“abc”,“”,“a”五、符号常量用#define指令指定的常量例如:#define PI 3.1415827第三章变量一、必须先定义(声明),后使用二、必须是一个合法的标识符三、一个合法的标识符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1、只由字母、数字、_(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2、首字符不能是数字3、不能与c语言的保留字冲突,如void,int等都是保留字四、数据类型1、字符型:char 如‘a’,‘\101’,‘\x41’,‘\n’2、整型:short(短整型)如:2,3,-5int(整型)如:3,89,-7long(长整型)如3l,0L前面可以加修饰符signed(有符号的)或unsigned(五符号的)例如:signed int,有符号整形unsigned int,无符号整形3、实型:float:如3.4fdouble:如4.2,1e2五、不同类型间数据的混合运算1、+,-,*,\运算中,只要有一个为float或double,结果为double型2、int与float或double运算,int、float都转换为double3、char与int运算,char转换为int4、char与float或double运算,char转换为double六、常用ASCII码‘0’=30H=48 ,1到9依次+1类推‘a’=61H=97 ,b到z依次+1类推‘A’=41H=65 ,B到Z依次+1类推第四章运算符一、常用运算符1、算术:+,-,*,/,%2、关系:>,<,>=,<=,==,!=3、逻辑:!,&&,||4、赋值:=,+=,-=,*=,/=,%=5、逗号运算符:,说明:1、关系和逻辑运算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为真,要么为假2、C语言中0表示假,非0表示真3、c语言中将真赋值给其他变量时,其值为1二、优先级1、算术>关系>逻辑>赋值>逗号2、!(非)优先于算术3、*,\,% 优先于+,-4、>,<,>=,<=, 优先于==,!=5、&& 优先于||6、同级别运算符一般都是自左向右结合例如:a*b/c*e,等价于((a*b)/c)*e7、赋值运算符是自右向左结合例如:a=b=c=1,等价于a=(b=(c=1))三、自增(++),自减(--)1、i++,++i独立使用时没有区别,都等价于i=i+12、i--,--i独立使用时没有区别,都等价于i=i-13、i++,++i在其他语句中使用时是有区别的,i++,先使用i,再i=i+1例如:y=x++;等价于y=x;x=x+1;++i,先i=i+1,再使用i例如:y=++x;等价于x=x+1;y=x;4、i--,--i的区别等同i++,++i5、特殊情况1:0 && i++语句中,i++永运不执行6、特殊情况2:0 && ++i语句中,++i运不执行7、特殊情况3:1|| i++语句中,i++永运不执行8、特殊情况4:1|| ++i句中,++i运不执行9、特殊情况5:a++,b++,a+b语句中,先执行a=a+1,再执行b=b+1,最后a+b四、赋值1、+=,-=,*=,/=等复合赋值语句的优先级等同于=2、a+=3+4等价于a+=(3+4)3、a=b=c=4;等价于b=c;a=b;五,逗号运算符1、运算方向是自左向右例如:a++,b++,a+b等价于a++;b++;a+b;2、逗号表达式的结果为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例如:执行x=(3,4,5,6);后x=6第五章语句一、表达式:通过各种运算符将常量或变量连起来的式子就是表达式二、表达式后加;分号,构成语句三、空语句,只有一个;分号的语句四、复合语句,{。
VBA入门07:For......Next循环展开全文循环就是方便有效地重复相同或相似的操作。
Sub for循环() x = 0 '初始值为0 x = x 1 'x=1 x = x 2 'x=3 x = x 3 'x=6 x = x 4 'x=10 x = x 5 'x=15 Range('a1') = x End Sub上面代码运行后单元格A1的值是15.很容易看懂,X初始值是0,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累加运算,最后x=15.上面每一条代码都是重复的操作,在VBA中循环就为此而生。
Sub for循环() Dim x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x = 0 'for...next构成完整的循环结构For i = 1 To 5 x = x i Next Range('a1') = xEnd Sub第一个代码的重复操作,就被for...next循环代替了。
要解释原理的话,可以这么理解:for...next循环里内置一个计数器,当i=1时,执行for...next之间的代码,完毕i自动加1,i变成2...直到i=6,超出了5的范围,循环结束,执行下一句代码。
for...next是一个整体,在写代码的时候,新手往往只写了for而忘记写next,因而提示所以,建议写for循环的时候,写完for就回车敲一个next,写将结构写完整,再在for循环结构内写上其他代码。
循环能解决神马实际问题吗?这里结合前面学到的知识,来举个栗子,代替vlookup查询。
用函数=VLOOKUP(E2,A2:B6,2,0)非常容易得出布欧的战斗力是888.用VBA代码如下:Sub vvlookup()1: Dim i As Integer2: For i = 2 To 63: If Range('a' & i) = Range('e2') Then4: Range('f2') = Range('b' & i)5: End If6: NextEnd Sub代码注释:1:声明变量i为整型。
在许多编程语言中,for循环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结构,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
以下是for循环的一般语法:
python复制代码
for初始化; 条件; 更新 {
// 循环体
}
初始化:在循环开始之前执行一次的代码块。
它通常用于设置循环变量或定义循环所需的其他变量。
条件:每次循环迭代时都会检查的条件。
只有当条件为真(或满足特定条件)时,循环体才会被执行。
如果条件为假,循环将终止。
更新:在每次循环迭代结束后执行的代码块。
它通常用于更新循环变量或执行其他需要在每次迭代后进行的操作。
循环体:需要重复执行的代码块。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 for循环示例:
python复制代码
for i in range(5):
print(i)
在这个例子中,i是循环变量,range(5)生成一个包含0到4的整数序列,循环将打印这些数字。
如果你需要一个基于条件的for循环,你可以在条件中使用一个常量或布尔表达式。
例如:
python复制代码
for i in range(10):
if i % 2 == 0: # 条件是i是否为偶数
print(i) # 如果条件为真,打印i的值
这个例子中,只有当i是偶数时,才会打印其值。
python print 嵌套for语句“Python print 嵌套for语句”是一个在Python编程语言中常见的主题。
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解释和演示嵌套for语句的用法,帮助读者在理解概念的同时掌握实际应用技巧。
第一部分:引言和基础知识引言部分会简要介绍嵌套for循环和print语句的基本概念。
我们会解释如何在Python中使用这两个关键字,并且讨论它们在编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部分:嵌套for语句的语法和用途在这一部分,我们会讨论嵌套for语句的语法结构和基本用途。
我们将提供一些示例代码,并解释每个代码片段是如何工作的。
这将有助于读者理解嵌套for语句的基本原理和用法。
第三部分:实例演示和应用技巧在第三部分,我们将给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演示和应用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嵌套for语句。
我们将使用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实际场景,如打印乘法表、创建图形或模式等,来展示嵌套for语句的实际应用。
第四部分:进阶主题和高级技巧在最后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进阶主题和高级技巧,以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这些主题可能包括如何使用条件语句在嵌套for循环中进行筛选、如何处理嵌套层次更多的情况、使用列表解析等。
结论:总结和展望在最后一节中,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嵌套for语句在Python 中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进一步的参考,以帮助读者继续学习和探索这个有趣和强大的编程概念。
这样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逐步拓展和巩固他们的知识,从基础到进阶。
每一部分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通过提供可执行的代码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嵌套for语句。
文章的长度在1500-2000个字之间,足够承载必要的讲解和示例,同时又不会太过冗长。
Java随机⽣成任意组电话号码过程解析需求说明要求根据⽤户输⼊,⽣成相应组数的电话号码实现思路1、通过百度,获取对应真实世界中电话号码的头三位数2、采⽤Math.random()⽅法,⽣成电话号码的后⼋位数代码内容随机⽣成任意要求数量的电话号码package com.work;import java.util.Scanner;/*** @auther::9527* @Description: 随机⽣成电话号码* @program: shi_yong* @create: 2019-07-30 10:22*/public class RandomPhoneNum {static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public static <lenPhone> void main(String[] args) {//询问需要多少个随机号码boolean boo = true;int num = 0;do {//如果⽤户输⼊的不是⼀个整数,就循环要求⽤户输⼊⼀个整数System.out.println("你需要多少组电话号码,请输⼊⼀个整数");String answer = sc.next();try {//将⽤户的输⼊转化为整数num = Integer.parseInt(answer);//如果转换成功,boo就设置为false使其可以跳出循环boo = false;} catch (Exception e) {//如果⽤户输⼊的不是⼀个整数,就抛出异常,要求⽤户重新输⼊System.out.println("你输⼊的不是⼀个整数,请重新输⼊");}} while (boo);System.out.println("你要的⼿机号码如下:");//将循环次数设置为⽤户需要的号码的数量for (int i = 0; i < num; i++) {//调⽤静态⽅法⽣成⼿机号码getPhoneNum();}}//定⼀个静态⽅法,专门⽣成单个的号码public static void getPhoneNum() {//给予真实的初始号段,号段是在百度上⾯查找的真实号段String[] start = {"133", "149", "153", "173", "177","180", "181", "189", "199", "130", "131", "132","145", "155", "156", "166", "171", "175", "176", "185", "186", "166", "134", "135","136", "137", "138", "139", "147", "150", "151", "152", "157", "158", "159", "172","178", "182", "183", "184", "187", "188", "198", "170", "171"};//随机出真实号段使⽤数组的length属性,获得数组长度,//通过Math.random()*数组长度获得数组下标,从⽽随机出前三位的号段String phoneFirstNum = start[(int) (Math.random() * start.length)];//随机出剩下的8位数String phoneLastNum = "";//定义尾号,尾号是8位final int LENPHONE = 8;//循环剩下的位数for (int i = 0; i < LENPHONE; i++) {//每次循环都从0~9挑选⼀个随机数phoneLastNum += (int) (Math.random() * 10);}//最终将号段和尾数连接起来String phoneNum = phoneFirstNum + phoneLastNum;System.out.println(phoneNum);}}运⾏结果以上就是本⽂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家多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