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上)
- 格式:docx
- 大小:12.26 KB
- 文档页数:4
太极拳二十四式图解(含精要提醒)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一式:起势①身材天然竖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天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派,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有意挺胸或收腹.精力要分散(起势由立正姿态开端,然后左脚向左离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③上体保持正派,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天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成凸出,身材重心落于两腿中央.两臂下落和身材下蹲的动作要调和一致.第二式:阁下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材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天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持续向左转,阁下手随转体慢慢分离向左上.右下离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③上体慢慢后坐,身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扎实,左腿慢慢前弓,身材左转,身材中间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天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阁下手随转体分离慢慢向左下.右上离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与③解同,只是阁下相反. 与④解同,只是阁下相反.要点:上体不成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伸展.两臂离开时要保持弧形.身材迁移转变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别的速度要平均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扎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出脚尖;后腿天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须要时后脚脚跟可今后蹬调剂).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当保持在10-30厘米.第三式:白鹤亮翅①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②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材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离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要点:完成姿态胸部不要挺出,两臂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委屈.身材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调和一致.第四式.阁下搂膝拗步第五式:手挥琵琶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材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肘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要点:身材要安稳天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扎实.身材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收要调和一致. 第六式:阁下倒卷肱(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跟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 (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扎实,身材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4)与(2)解同,只是阁下相反(5)与(3)解同,只是阁下相反(6)与(2)解同.(7)与(3)解同. (8)与(2)解同,只是阁下相反(9)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撤滞滞泥泥不成直向回抽,参转体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防止柔软.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扎实,现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防止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撤退退却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先向左或右看,然后再转看前手.最撤退退却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第七式:左揽雀尾(1)身材持续向右转,左手天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材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持续向左转,右腿天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掤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要点:掤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别.松腰.弓腿三者必须调和一致.揽雀尾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上超出10厘米.(3)身材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4)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材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要点:下捋时,上体不成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扭转,仍走弧线.左脚全掌着地. 左手段里侧(相距约5厘米),上体持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前,左前臂保持半圆;同时身材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弓步;眼看左手段部.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派.挤的动作要与松腰.弓腿相一致.(5)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偏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 ,两手阁下离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收受接管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 (6)上式不断,身材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要点:向前按时,两手须走曲线,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第八式:右揽雀尾(1)上体后坐并向右转,身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里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平屈胸前,左手掌心向下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身材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2)同“左揽雀尾”(2)解,只是阁下相反. (3)同“左揽雀尾”(3)解,只是阁下相反. (4)同“左揽雀尾”(4)解,只是阁下相反. (5)同“左揽雀尾”(5)解,只是阁下相反. (6)同“左揽雀尾”(6)解,只是阁下相反.第九式:单鞭(1)上体后坐,身材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向左弧形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材左侧,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 (2)身材重心再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挨近,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下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材重心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的持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左手. 要点:上体保持正派,松腰.完成式时,右肘稍下垂,左肘与左膝高低相对,两肩下沉.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不要翻掌太快或最后忽然翻掌.全体过渡动作,高低要调和一致.如面向南起势,单鞭的偏向(左脚尖)应向东偏北(大约15度).第十式:云手(1)身材重心移至右腿上,身材渐向右转,左脚尖里扣;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右手变掌,手心向右前;眼看左手. (2)上体慢慢左转,身材重心随之逐渐左移;左手由脸前向左侧运转,手心逐渐转向左方;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膀前,手心斜向后;同时左脚接近左脚,成小开立步(两脚距离约10-20厘米);眼看右手.(3)上体再向右转,同时左手经腹前向大踏步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面向后;右手右侧运转,手心翻转向右;随之左腿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4)同(2)解.(5)同(3)解. (6)同(2)解.要点:身材迁移转变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跨,不成忽高忽低.两臂随腰的迁移转变而运转,要天然圆活,速度要迟缓平均.下肢移动时,身材重心要稳固,两脚掌先着地再扎实,脚尖向前.眼的视线随阁下手而移动.第三个“云手”的右脚最后跟步时,脚尖微向里扣,便于接“单鞭”动作.第十一式:单鞭(1)上体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运转,至右侧方时变成勾手;左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内;身材(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材重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上体持续左转,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 第十二式:高探马(1)右脚跟进半步,身材重心逐渐后移至右腿上;右手变掌,两手心翻转向上,两肘微屈;同时身材微向右转,左脚跟逐渐离地;眼看左前方. (2)上体微向左转,面向前方;右掌经右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同高;左手收至左侧腰前,手心向上;同时左脚微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眼看右手 .要点:上体天然正派,双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跟步移换重心时,身材不要有升沉.第十三式:右蹬脚(1)左手手心向上,前伸至右腕不和,两手互相交叉,随即向两侧离开并向下划弧,手心斜向下;同时左脚提起向左前侧方提高(脚尖略外撇);身材重心前移,右腿天然蹬直,成左弓步;眼看前方.(2)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两手交叉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向左脚挨近,脚尖点地;眼平看右前方. (3)两臂阁下划弧离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右腿屈膝担起,右脚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要点:身材要稳固,不成前俯后仰.两手离开时,腕部与肩齐平.蹬脚时,左腿微屈,右脚尖回勾,劲使在脚跟.分别和蹬脚须调和一致.右臂和右腿高低相对.如面向南起势,蹬脚偏向应为正东偏南(约30度).第十四式:双峰贯耳(1)右腿收回,屈膝平举,左手由后向上.向前下落至体前,两手心均翻转向上,两手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右膝两侧;眼看前方. (2)右脚向右前方落下,身材重心逐渐前移,成右弓步,面向右前方;同时两手下落,慢慢变拳,分离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面部前方,成钳外形,两拳相对,高与耳齐,拳眼都斜向下(两拳中央距离约10-20厘米);眼看右拳.要点:完成式时,头颈正派,松腰松胯,两拳松握,沉肩垂肘,两臂均保持弧形.双峰贯耳式的弓步和身材偏向与右蹬脚偏向雷同.弓步的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第十五式:回身左蹬脚(1)左腿屈膝后坐,身材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左转,右脚尖里扣;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阁下划弧离开平举,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2)身材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看左方(3)两臂阁下划弧离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 要点:与左蹬脚式雷同,只是阁下相反.左蹬脚偏向与右蹬脚成180度)(即正西偏北,约30度).第十六式:左下势自力(1)左腿收回平屈,上体右转;右掌变成勾手,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落于右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右手. (2)右腿慢慢屈膝下蹲, 左腿由里向左侧(偏后)伸出,成左仆步;左掌下落(掌心向外)向左下顺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手.要点:右腿全蹲时,上体不成过于前倾.左腿伸直,左脚尖须向里扣,两脚脚掌全体着地.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中轴线上.(3)身材重心前移,左脚跟为轴,脚尖尽量向外撇,左脚前弓,右腿后蹬,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身;同时左臂持续向前伸出(立掌),掌心向右,右勾手下落,勾尖向后;眼看左手. (4)右腿慢慢提起平屈,成左自力势;同时右手变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弧行摆出,屈臂立于右腿上方,肘与膝相对,手心向左;左手立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要点:上体要正派,自力的腿要微屈,由腿提起时脚尖天然下垂.24式太极拳第十七式:右下势自力(1)右脚下落于左脚前,脚掌着地; 然后左脚前掌为轴,脚跟迁移转变,身材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后平举变成勾手,右掌跟着转体向左侧划弧,立于左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左手. (2)同“左下势自力'(2)解,只是阁下相反.(3)同“左下自力势”(3)解,只是阁下相反.(4) 同“左下自力势”(4)解,只是阁下相反.要点:右脚尖触地后必须稍微提起,然后再向下仆腿,其他均与“左下自力势”雷同,只是阁下相反.第十八式:阁下穿梭(1)身材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两腿屈膝成半坐盘式;同时两手在左胸前成抱球状(左上右下);然后右脚收到左脚的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前臂. (2)身材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屈膝弓腿,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脸前向上举并翻掌停在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3)身材重心略向后移,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身材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跟进,停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右上左下);眼看左前臂.(4)同(2)解,只是阁下相反.要点:完成姿态面向斜前方(如面向南起势,阁下穿梭偏向分离为正本偏北和正偏南,均约30度).手推出后,上体不成前俯.手向上举时,防止引肩上耸.一手上举一手前推要与弓腿松腰高低调和一致.做弓步时,两脚跟的距离同搂膝拗步式,保持在30厘米阁下.第十九式:海底针右脚向前跟进半步,身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材稍向右转,右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材左转,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掌心向左,指尖斜向下;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要点:身材要先向左转,再向左转.完成姿态,面向正西.上体不成太前倾.防止低头和臀部外凸.左腿要微屈.第二十式:闪通臂上体稍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屈膝弓腿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屈臂上举,停于右额前上方,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左手上起经胸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要点:完成姿态上体天然正派,松腰.松胯;左臂不要完整伸直,背部肌肉要伸睁开.推掌.举掌和弓腿动作要调和一致.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不超出10厘米).第二十一式:回身搬拦捶(1)上体后坐,身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里扣,身材向后转,然后身材重心再移至左腿上;与此同时,右手跟着转体和右.向下(变拳)经腹前划弧至左肋旁,拳心向下;左掌上举于头前,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 (2)向右转体,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于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同时右脚收回后(不要停留或脚尖点地)即向前迈出,脚尖外撇;眼看右拳.(3)身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上起经左侧向前上划弧拦出,掌心向前下方;同时右拳向右划弧收到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 (4)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要点:右拳不要握得太紧.右拳收受接管时,前臂要慢慢内旋划弧,然后再外旋停于右腰旁,拳心向上.向前打拳时,右肩随拳略向前引伸,沉肩垂肘,右臂要微屈.弓步时,两脚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第二十二式:如封似闭(1)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手手心逐渐翻转向上并慢慢离开收受接管;同时身材后坐,左脚尖翘起,身材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前方.(2)两手在胸前翻掌,向下经腹前再向上.向前推出,腕部与肩平,手心向前;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看前方.要点:身材后坐时,防止后仰臀部不成凸出.两臂随身材收受接管时,肩.肘部略向处松开,不要直着抽回.两手推出宽度不要超出两肩.第二十三式:十字手(1)屈膝后坐,身材重心移向左腿,左脚尖里扣,向右转体;右手跟着转体动作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右脚尖跟着转体稍向外撇,成右侧弓步;眼看右手. (2)身材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脚尖里押,随即向左收回,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手心均向后;眼看前方.要点:两手离开和合抱时,上体不要前俯.站起后,身材天然正派,头要微向上顶,下颏稍向后收.两臂围绕时须美满舒适,沉肩垂肘.第二十四式:收势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材两侧;眼看前方.要点:两手阁下离开下落时,要留意全身放松,同时气也渐渐下沉(呼气略加长).呼吸安稳后,把左脚收到右脚旁,再走动歇息.。
赵堡太极拳忽灵架招式歌陈逸民撰一、太极起势太极起势莫轻视平心静气势如山阴阳开合隐其中盈虚消息契机现二、金刚捣碓金刚捣碓最神奇双手领脚化敌攻上打膻中下打阴敢叫妖魔无处去又咏棚势带采化敌攻履挤相随攻敌城提脚带拳绕圈打非伤即亡群魔平三、揽扎衣左屈右伸揽扎衣脚腿腰胯齐发动边引带缠背折*管叫敌劲皆落空四、六封四闭六封四闭似无动上下四方侵无功随化随打敌落空破敌只在一笑中五、单鞭最是神威一单鞭左打铁肩右打勾首尾相应犹如龙但凭周身轻灵动六、金刚捣碓金刚捣碓最神奇双手领脚化敌攻上打膻中下打阴敢叫妖魔无处去又咏棚势带采化敌攻履挤相随攻敌城提脚带拳绕圈打非伤即亡群魔平七、白鹤亮翅白鹤亮翅双比翼上下相随人难侵先履后挤藏绝招进退全凭丹田转又咏佯输诈败身先退诱敌入阵突发难缠丝引进拔根起能使强敌凌空飞八、搂膝斜行搂膝斜行顾四隅肩胯随足同时进双手搂膝护前后下路掀腿敌跌翻九、初收阴中阳藏人不识双手接劲势如钳强敌手臂随声折左一插脚命归阴十、搂膝斜行搂膝斜行顾四隅肩胯随足同时进双手搂膝护前后下路掀腿敌跌翻十一、再收败中求胜再收势灵猫捕鼠精神聚且引且履顺势带卸敌攻势往地栽十二、演手肱捶左手棚劲化敌势右捶由腰向前击远以演手用拳击近打肘击或肩* 十三、双峰贯耳含胸拔背化双按先屈后伸显威风双拳如峰贯双耳右膝上提打下阴十四、撇身捶身形虽斜气中直肩臂胳膊逆折转以捶庇身又击人下势缠打七寸* 十五、演手捶左掌右捶倒转劲霹雳一捶出腰际尔惧远惊演手捶左拨手击应声倒十六、青龙出海青龙出海气如虹双拳旋转似刺枪既引带打折垒劲诱敌上当悔莫及十七、肘底藏拳阴中有阳阳中阴拳在肘底藏杀机双拳骤然齐发劲更要提防左脚踢又咏虚中有实实中虚身形退守似委屈守中有攻攻有守那得慧眼识玄机十八、海底针说什么海底捞针分明是声东击西瞬间转化敌擒拿顺势额外送三* (三*也者:迎门*、背折*、侧身*也)十九、倒卷肱倒卷肱势颇奇特看似倒退势鼓进脚退倒勾肱翻左顾右盼敌跌番又咏左右双手更迭运阴阳更换化兵刃圈中有圈三连环圈来圈去敌心慌二十、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比双翼上下相随人难侵先履后挤藏绝招进退全凭丹田转又咏佯输诈败身先退诱敌入阵突发难缠丝引进拔根起能使强敌凌空飞二一、搂膝斜行搂膝斜行顾四隅肩胯随足同时进双手搂膝护前后下路掀腿敌跌翻二二、闪通背闪通背法最神奇两手环绕背丝扣猛然一转臀背胯转身一*视绝招二三、单鞭最是神威一单鞭左打铁扇右打勾首尾相应犹如龙但凭周身轻灵动二四、白鹤亮翅白鹤亮翅双比翼上下相随人难侵先履后挤藏绝招进退全凭丹田转又咏佯输诈败身先退诱敌入阵突发难缠丝引进拔根起能使强敌凌空飞二五、高探马高探马如狮口开双手上下待机动左脚若蜻蜓点水踢得他人仰马翻二六、右插脚肋下右脚凌空踢右掌迎门头顶盖上下夹攻人难敌英雄豪杰惹不起二七、左插脚刚刚踢出右插脚双手翻掌往下打左脚快踢疾如电百发百中中下档二八、转身蹬跟蓄势待发膝微屈双拳出击如开弓左脚侧踢敌下档登时命丧黄泉路二九、铺地捶身如老农田插秧佯输诈败诱敌来暗伏一脚回身踢英雄豪杰几人识三十、回头望月回头望月月何在腰胯猛然一转身双拳翻转打门面准叫他口鼻流血三一、二起脚两脚连环平地起全身跃起如拔葱左虚右实踢中堂泰山压顶又一掌三二、抱膝蹬跟双手采列迎敌击拈缠绕不丢顶抬起左脚当胸踹败中求胜是阴招三三转身怀中抱月转身妙势怀抱月任他神臂背后抱滑步转腰猛抖身强敌翻落尘土中三四、踢脚蹬跟左脚抬起逆转势双拳左右翻打先卷后舒突发劲上下左右皆遭殃三五、鹞子翻身鹞子翻身身法奇闪身变化在腰际双手翻转右脚踢右棚左履破强敌三六、演手捶左掌右捶倒转劲霹雳一捶出腰际尔惧远惊演手捶左拨手击应声倒三七、抱头推山泰山压顶扑面来或以兵刃加诸顶双掌托肘往上推当下立即解危难三八、单鞭首尾相应犹如龙但凭周身轻灵动最是神威一单鞭左打铁扇右打勾三九、前招前招招式似无奇双手按来单臂化一按落空趁势进拧步挤打敌跌翻四十、后招前招招式似无奇双手按来单臂化一按落空趁势进拧步挤打敌跌翻(与前招同,在野马分鬃之前为前招在后为后招)四一、野马分鬃双手棚履运日月所向披靡无窒碍带引带击大身法千军万马任我进(左右共三式)四二、玉女穿梭平纵二起向上跃且转且击迅如风其速犹如织女梭右扣咽喉左打头四三、揽扎衣左屈右伸揽扎衣脚腿腰胯齐发动边引带缠背折*管叫敌劲皆落空四四、六对四闭六封四闭似无动上下四方侵无功随化随打敌落空破敌只在一笑中四五、单鞭首尾相应犹如龙但凭周身轻灵动最是神威一单鞭左打铁扇右打勾四六、云手双手运转日与月上护门面下护档运转东来又复西变化全在腰间起四七、跌岔突然一坐落尘埃右顾左盼犹自雄前后弯弓为射虎周身发放忽灵动四八、金鸡独立金鸡独立状悠闲右掌擎天膝随悬掌托下颚尚可解膝顶下档最难防又咏转势左掌又擎天左膝随悬亦如箭非遇危难莫轻用此招能使命不保四九、海底针说什么海底捞针分明是声东击西瞬间变化敌擒拿顺势额外送三*(三*也者:迎门*、背折*、侧身*也)五十、倒卷肱倒卷肱势颇奇特看似倒退势鼓进脚退倒勾肱翻左顾右盼敌跌翻又咏左右双手更迭运阴阳更换化兵刃圈中有圈三连环圈来圈去敌心慌五一、白鹅亮翅白鸢亮翅双比翼上下相随人难侵先履后挤藏绝招进退全凭丹田转又咏佯输诈败身先退诱敌入阵突发难缠丝引进拔根起能使强敌凌空翻五二、搂膝斜行搂膝斜行顾四隅肩胯随邑同时进双手搂膝护前后下路掀腿敌跌翻五三、闪通背闪通背法最神奇两手环绕背丝扣首尾相应犹如龙但凭周身清灵动五四、单鞭首尾相应犹如龙但凭周身轻灵动最是神威一单鞭左打铁扇右打勾五五、云手双手运转日与月上护门面下护档运转东来又复西变化全在腰间起五六、高探马高探马如狮口开双手上下待机动左脚若蜻蜓点水踢得他人仰马翻五七、十字脚双手被捉困英豪左右肩*破铜墙右脚一摆踢膏盲垓下之围亦得解五八、指档捶左棚右捶逆转劲左是虚来右为实近身*打档一捶英雄此时非英雄五九、金刚捣碓金刚捣碓最神奇双手领脚化敌攻上打膻中下打阴敢叫妖魔无处去又咏棚势带采化敢攻履挤相随攻敌城提脚带拳绕圈打非伤即亡群魔平六十、揽扎衣左屈右伸揽扎衣脚腿腰胯齐发动边引带缠背折*管叫敌劲皆落空六一、六封四闭六封四闭似无动上下四方侵无功随化随打敌落空破敌只在一笑中六二、铺地锦双手逆转倒退行铺地如鸡为那桩只为诱敌入险境何来英雄识机关六三、合手双手缠丝胸前合左脚磨地亦随转看似无奇合手势左右捌手擒双敌六四、翻花双手才合又翻转丹田翻转脚亦转双拳翻迅如矢左右同攻击来敌六五、转身指裆捶突然转身击后敌丹田逆转手脚随右手一捶打下裆顺势又是一挤劲六六、金刚捣碓金刚捣碓最神奇双手领脚化敌攻上打膻中下打阴敢叫妖魔无处去又咏朋势带采化敌攻履挤相随攻敌城提脚带拳绕圈打非伤即亡群魔平六七、揽扎衣左屈右伸揽扎衣脚腿腰胯齐发动边引带缠背折*管叫敌劲皆落空六八、六封四闭六封四闭似无动上下四方侵无功随化随打敌落空破敌只在一笑中六九、单鞭首尾相应犹如龙但凭周身轻灵动最是神威一单鞭左打铁扇右打勾七十、左铺地锦忽然下身落尘埃锦铺地诱敌入阵往复折叠君识否只为下着七星捶七一、上步七星左拳带朋是虚招右拳领脚螺丝进专打强敌下裆捶饶是高手无处躲七二、下步跨虎七星上步脚尖虚只为逆转往后*前敌虽倒后敌到下步跨虎后敌倒七三、转身怀中抱月全身忽灵左右转罗通扫北定江山右打肩*左打履犹如杯中满月抱七四、双摆莲松胯转腰脚如风摆莲一起刀枪落其式专破敌双腕倒勾下打敌膏盲七五、当头炮双拳逆转如双炮由下而上向前冲势猛如炮当面轰敢教强敌满脸红七六、金刚捣碓金刚捣碓最神奇双手领脚化敌攻上打膻中下打阴敢叫妖魔无处去又咏朋势带采化敌攻履挤相随攻敌城提脚带拳绕圈打非伤即亡群魔平陈逸民:台湾王晋让弟子。
赵堡太极拳一百零八式拳谱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式领落第三式翻掌第四式揽插衣第五式如封似闭第六式单鞭第七式领落第八式白鹤亮翅第九式搂膝斜行第十式开合第十一式琵琶第十二式搂膝腰步第十三式上步十字手第十四式搂膝斜行第十五式开合第十六式收回琵琶势第十七式搂膝腰步第十八式上步十字手第十九式搂膝高领落第二十式束手解带第二十一式伏虎第二十二式擒拿第二十三式指因捶第二十四式迎手捶第二十五式肘底看捶第二十六式倒撵猴第二十七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八式搂膝斜行第二十九式开合第三十式海底针第三十一式闪通背第三十二式如封似闭第三十三式单鞭第三十四式云手第三十五式腰步第三十六式高探马第三十七式转身第三十八式右拍脚第三十九式再转身第四十式左拍脚第四十一式双风贯耳第四十二式旋脚蹬根第四十三式三步捶第四十四式青龙探海第四十五式黄龙转身第四十六式霸王敬酒第四十七式二起拍脚第四十八式跳换脚第四十九式分门桩第五十式抱膝第五十一式喜鹊登枝第五十二式鹞子翻身第五十三式裹膝第五十四再裹膝第五十五式研手捶第五十六式迎面肘第五十七式抱头推山第五十八式如封似闭第五十九式单鞭第六十式前招第六十一式后招第六十二式勒马式第六十三式野马分鬃第六十四式右高探马第六十五式白蛇吐信第六十六式玉女穿梭第六十七式转身揽插衣第六十八式如封似闭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云手第七十一式跌岔第七十二式扫腿第七十三式转身第七十四式右金鸡独立第七十五式左金鸡独立第七十六式双震脚第七十七式倒撵猴第七十八式白鹤亮翅第七十九式搂膝斜行第八十式开合第八十一式海底针第八十二式闪能背第八十三式如风似闭第八十四式单鞭第八十五式云手第八十六式腰步第八十七式高探马第八十八式十字手第八十九式单摆莲第九十式指裆捶第九十一式领落第九十二式翻掌第九十三式揽插衣第九十四式右七星下势第九十五式擒拿第九十六式回头看画第九十七式进步指裆捶第九十八式黄龙绞水第九十九式如封似闭第一百式单鞭第一百零一式左七星下势第一百零二式擒拿第一百零三式进步砸七星第一百零四式退步跨虎第一百零五式转身第一百零六式双摆莲第一百零七式搬弓射虎第一百零八式领落。
武当赵堡太极拳技法武当赵堡太极拳是传统太极拳,拳式轻松柔和,小巧紧凑,技击性强。
在推手、散打方面有独特的技术,有着武当内家拳贴身短打的风格。
赵堡太极拳在演练方面,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规则,既要步步到位,也要“不贪不欠”,才能把拳架练好。
要练好拳架,首先必须知道该拳的技法基础,才能达到姿势规范。
一、手型赵堡太极拳手型有掌、拳、勾手三种。
1.掌:二、五指自然伸开,手指中间微分,自然伸展而不僵硬,手心微鼓起。
此种掌型叫刀片掌、剑掌、弓形掌。
掌有立掌,掌面与自身垂直,掌面向外,指尖向上;俯掌(阳掌),手向外平伸,手心向下;仰掌(阴掌),手向外平伸,手心向上;侧立掌(半阴半阳掌),掌向前伸侧立,手型微斜,指尖向前;左手侧立时,手心向右,手背向左,右手则手心向左,手背向右。
此手型用处最多,因为掌侧立对方不易采拿,是技击看门,棚、捋、挤、按中随时运用的手法。
2.拳:四指并拢屈握,拇指屈扣压在食指第二指节上。
拳不可握得太紧,拳面要平,直腕。
腕直而顺,气贯手心,拳浑实而有力。
拳有立拳,拳眼向上,手腕直伸;仰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俯拳,拳心向下,拳背在上;斜拳,拳伸出偏斜,在手心向下的角度中,拳眼倾斜。
3.勾手:手四指撮屈,拇指屈指尖点按在中指第二节的中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二、手法手法是技击的基础技术,只有掌握了才能在搏击格斗中得心应手。
赵堡太极拳手法要求在走架中的两手按尺寸,一手领,一手催,上下左右缠绕,两手紧密配合,手腕灵活多变,不走直线。
在此基础上,推手、散打时,形成了出手于无心,击人时无意,把手法当成了对抗性技术的关键。
现将有关手法要求分述如下:掌:掌的用法有正掌、立掌、垂掌、反掌、侧掌、侧立掌、仰掌、俯掌、托掌、压掌、按掌、挤掌、平掌、插掌、分掌、挑掌、劈掌、切掌、滚掌、抹掌、探马掌、倒卷掌等。
不论掌法怎样变化,有一条基本法则,就是掌从心中发,落向鼻尖。
凡是发掌,不论左右手,有一手从胸前心窝处发,落时,也是要有一手由鼻尖下落。
赵堡108式太极拳谱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式领落第三式翻掌第四式揽插衣第五式如封似闭第六式单鞭第七式领落第八式白鹤亮翅第九式搂膝斜行第十式开合第十一式琵琶势第十二式搂膝腰步第十三式上步十字手第十四式搂膝斜行第十五式开合第十六式收回琵琶势第十七式搂膝腰步第十八式上步十字手第十九式搂膝高领落第二十式束手解带第二十一式伏虎第二十二式擒拿第二十三式指因捶第二十四式迎手捶第二十五式肘底看捶第二十六式倒撵猴第二十七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八式搂膝斜行第二十九式开合第三十式海底针第三十一式闪通背第三十二式如封似闭第三十三式单鞭第三十四式云手第三十五式腰步第三十六式高探马第三十七式转身第三十八式右拍脚第三十九式再转身第四十式左拍脚第四十一式双风贯耳第四十二式旋脚蹬根第四十三式三步捶第四十四式青龙探海第四十五式黄龙转身第四十六式霸王敬酒第四十七式二起拍脚第四十八式跳换脚第四十九式分门桩第五十式抱膝第五十一式喜鹊登枝第五十二式鹞子翻身第五十三式裹膝第五十四再裹膝第五十五式研手捶第五十六式迎面肘第五十七式抱头推山第五十八式如封似闭第五十九式单鞭第六十式前招第六十一式后招第六十二式勒马式第六十三式野马分鬃第六十四式右高探马第六十五式白蛇吐信第六十六式玉女穿梭第六十七式转身揽插衣第六十八式如封似闭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云手第七十一式跌岔第七十二式扫腿第七十三式转身第七十四式右金鸡独立第七十五式左金鸡独立第七十六式双震脚第七十七式倒撵猴第七十八式白鹤亮翅第七十九式搂膝斜行第八十式开合第八十一式海底针第八十二式闪能背第八十三式如风似闭第八十四式单鞭第八十五式云手第八十六式腰步第八十七式高探马第八十八式十字手第八十九式单摆莲第九十式指裆捶第九十一式领落第九十二式翻掌第九十三式揽插衣第九十四式右七星下势第九十五式擒拿第九十六式回头看画第九十七式进步指裆捶第九十八式黄龙绞水第九十九式如封似闭第一百式单鞭第一百零一式左七星下势第一百零二式擒拿第一百零三式进步砸七星第一百零四式退步跨虎第一百零五式转身第一百零六式双摆莲第一百零七式搬弓射虎第一百零八式领落。
赵堡太极大斧斧谱和图解赵堡太极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它除了具有一般太极拳的特点之外,还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它的练习要求有不同于其他太极拳的要求。
弄清这些特点和要求,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赵堡太极拳要领,从而学好赵堡太极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赵堡太极大斧斧谱和图解。
欢迎阅读!赵堡太极大斧斧谱预备势第十四式腾身屠龙第一式提缰亮斧第十五式登山探穴第二式咬金打马第十六式雷公劈石第三式盖马三斧第十七式白蟒人洞第四式回头撩月第十八式金光绕身第五式旋风掠谷第十九式托天盖地第六式惊马回头第二十式金鸡啄门第七式腾身屠龙第二十一式流星赶月第八式怒海翻浪第二十二式倒踢山门第九式猛虎回头第二十三式伏虎听风第十式困龙出海第二十四式右拨云见日第十一式黑虎摆尾第二十五式左拨云见日第十二式黄龙转身第二十六式顺风打旗第十三式青龙点睛收势赵堡太极大斧图解预备势动作1 面向正南站立,成立正姿势,右手持斧在身体右侧,握斧柄至胸高,斧刃向前;左手在左胯旁,指尖自然下垂。
眼平视前方。
(图1-1)动作2 左脚向左踏出一步,与肩同宽,成开立步。
(图1-2)第一式提缰亮斧动作3 重心移到右腿,身体下蹲,左脚跟提起,脚尖点地,身体转向东南方向。
同时,右手提斧向上、向东南方向劈至胸高;左手成为JJ掌,向上、向前划弧至右手前,以手指压住斧柄。
眼平视东南方向。
(图1-3)动作4 左脚向东南方向迈一步,脚尖向东南,右脚转向南偏西。
同时,右手持斧,斧刃向下、向后、向西北划弧至右腿后;左手向下、向左、向上划弧至肩高,指尖向上,手心向前。
(图1-4)动作5 重心移到左腿成独立步,右脚提起,膝与胯平,脚心向东。
同时,右手持斧转斧刃向上、向南划弧落至腹前,斧刃稍向东下,斧钻斜向西上,斧面距身体约一尺;左手向里、向下划弧至斧面前。
(图1-5)用法:此式为古代用斧者在马上提缰亮斧,准备打马上阵的威武动作。
歌诀:立马提缰气势雄,金斧横空亮闪闪。
此番上阵勇无敌,斧下定叫人马翻。
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及小架郑悟清拳法七十五式动作名称武当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由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祖师传弟子刘古泉道人,刘古泉传山西王宗岳,王宗岳传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蒋发。
蒋发又传邢喜槐,传张楚臣,传陈敬伯,传张宗禹,传张彦,传陈清萍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武当赵堡太极拳。
武当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著作都是有师傅口传和身教。
理论有:王宗岳师尊的专著《九要论》《太极行功歌》《捷要论》《运天机轮》《五字诀》《撒手法》还有《论推手》《论擒拿法》和《论卸骨法》等著作,在太极拳花园中武当赵堡太极拳是民间流传的一门太极真功,有着独特的技击特点和显著特征。
武当赵堡太极拳大架七十二式,小架郑悟清拳法有拳架七十五式,式式皆为画圆,走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
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拳架的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梢)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腿顺、脚顺、手顺、身法顺,六合即手与足合、膀与胯合、肘与膝合此乃外三合,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
(四梢)为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指为筋梢。
武当赵堡太极拳架轻灵柔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武当赵堡太极拳,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在推拿方面,以二人立步推手,绷、履、挤、按、之动作,活步推手,以练采、列、肘、靠、之法。
外三合和内三合是研练武当赵堡太极拳的规矩和准绳。
外三合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盘与骨合。
3赵堡太极拳动作图解一;赵堡太极拳动作名称顺序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十一式海底针闪通臂第二式金刚三大对第二十二式白鹤亮翅第三式懒扎衣第二十三式单鞭第四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四式云手第五式单鞭第二十五式高探马左第六式金刚三大对斜第二十六式右插脚第七式白鹤亮翅斜第二十七式高探马右第八式斜行第二十八式左插脚第九式高探马第二十九式转身左登步第十式遥步第三十式遥步第十一式斜行青龙探海第三十一式青龙探海第十二式高探马第三十二式鹞子翻身第三十三式二起脚第三十四式分门桩抱膝第十三式遥步第三十五式卷脚登根第十四式金刚三大对第三十六式分马掌第十五式伏虎第三十七式掩手锤第十六式擒拿串捶第三十八式抱头推山第十七式肘底藏捶第三十九式白鹤亮翅第十八式倒碾肱第四十式单鞭第十九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式斜行第四十一式前后照第四十二式野马分鬃第四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四十四式白鹤亮翅第四十五式单鞭第四十六式云手第四十七式童子拜佛双风贯耳第四十八式跌岔第四十九式扫挡腿第五十式左右金鸡独立第五十一式双跌脚第五十二式倒碾肱第五十三式白鹤亮翅第五十四式斜行第五十五式海底针闪通臂第五十六式白鹤亮翅第五十七式单鞭第五十八式云手第五十九式左右低探马第六十式十字单摆脚第六十一式吊打指裆捶第六十二式金刚三大对第六十三式懒扎衣第六十四式砸七星右第六十五式擒拿第六十六式回头看画第六十七式白鹤亮翅第六十八式单鞭第六十九式砸七星左第七十式擒拿第七十一式上步七星退步跨虎第七十二式转身摆莲脚第七十三式弯弓射虎第七十四式金刚三大对第七十五式合太极二关于图解的几点说明1,为方便读者相对拳势的方向,把图解中动作姿势的方向定为;以起势面向南为准,体左侧为东,体右侧为西,背后为北。
起势以后,无论身体方向如何改变,均以固定的方位为准。
读者练习时可根据场地形状选定方向。
2,图中所有带实线或虚线的箭头,均表示手或足的动作趋向,还表示由本图过度到下一图的动作趋向。
与前面某一势相同的拳势,只用图表示,不加动作说明,可参考前面相同势的动作说明即可。
武当赵堡太极拳真实源流-中国太极武当源三丰太极宗岳传陈杨吴孙武各派赵堡太极是母拳武当赵堡太极拳真实源流武当赵堡太极拳为600多年传承!称赵堡太极拳已有400多年传承!赵堡太极拳主要分支有:称赵堡传陈长兴太极拳己传300多年,称赵堡郑悟清太极拳已传100多年,称赵堡和式太极拳近30年。
赵堡太极拳400传承分别衍生出代理架、领落架、腾挪架、忽雷架、大、中、小各种拳架。
近年衍生出赵堡合太极拳等等,都尊武当张三丰为太极祖庭,尊赵堡镇蒋发为赵堡太极拳祖师!武当赵堡太极拳真实源流,始于明朝武当道家太极内家拳鼻祖张三丰门下徒弟,武当南岩宫的道长刘古泉修道云游天下至山西,得文人富商王林祯(王宗岳)资助传道,云游道士刘古泉收王林祯(王宗岳)为徒传张三丰太极拳,时称武当太极拳十三式,王林祯(王宗岳)学成总结张三丰太极拳并出书<<王宗岳太极拳论>>。
明朝万历二十二年王林祯(王宗岳)收赵堡镇蒋发为徒,王林祯(王宗岳)无子有一独女,师父视蒋发为子、蒋发随王宗岳学太极拳七年后返回家乡赵堡镇,又先后在西安、开封卖豆腐谋生,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蒋发回赵堡镇,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将太极拳传授于赵堡镇邢喜怀,(此时陈家沟陈王廷才有5岁)邢喜怀之后赵堡镇太极拳代代有传人至今400多年!据传,赵堡太极拳于清初得大内垂慕。
康熙三十九年 (公元1700年),有胤祯者亲临赵堡微服访问太极拳技艺,适逢赵堡镇正在建设关帝庙,访者即赠写匾额一块,上书“乾坤正气”四个苍劲大字,落款“胤祯题”。
后雍正皇帝即位,赵堡人方知胤祯者即雍正皇帝。
雍正之爱武乃世人皆知,当时亲临赵堡,必慕高人而来访。
其访问拳艺情况虽无记载,但所题匾额一直悬于庙中。
惜后人未予珍惜而被毁,实可惜哉。
赵堡太极拳图赵堡镇位于河南省西北边缘之温县东,与山西省东南晋城邻近,处黄河下游之滨,文化历悠久。
有史记载,赵堡镇系列国丰时代赵国之边陲。
南有黄河汜水古渡,北有太行山脉,西邻孟州王屋山,东望华北平原,为古兵家所争之交通要塞。
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拳论(网络收集)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蒋发的《太极拳功》师传曰:太极行功法,在调阴阳。
合神气止,心於脐下,乃曰:凝神。
敛神入气穴,使阴阳交感,浑然一气。
夫太极拳者,静而始动,动而至静,动静相因,连而不断。
神形互依,意气相聚。
拳未到,而意先到。
拳不到,而意亦到。
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虚实分明,用意不用力。
乃拳功之要,学者不二法门也。
赵堡太极拳第二代宗师邢喜怀的《太极拳道》与《太极拳说》太极拳道邢喜怀著先师曰:习拳,习道,理义须明。
功不间断,其艺乃精。
夫拳之道者,阴阳之化生,动静之机变也。
知气养而增命,善竞扑而全身,此为习拳之妙理。
气何以养,寅时吐钠,神守天根,意沉海底,心静息寂,神意互恋,升降吞液,腹中如轮,旋转循规,是以知水火之和气,为两肾所出,比人身性命之本,须刻刻留意为是。
扑何以善,手脚四肢皆听命於心神。
动静虚实,随意气而定取。
上动下合,左转右旋,前移后趋,惟心神之所向,意气之所使也。
腰为真机,而贯串肢节,势无所阻,是内意者用耳。
太极拳说邢喜怀著夫太极者,法演先天,道肇生化焉。
化生於一,是名太极。
先天者,太极之一气。
后天者,分而为阴阳,凡万物莫不由此。
阳主动,而阴主静。
动之极则阴生,静之极则阳生。
有生有死,造化之流行不息。
有升有降,气运之消长无端。
体象有常者可知,变化无穷者莫测。
大小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
太极之理无乎不在。
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
阴阳之气,修身之基。
上阳神而下阴海,合之者,而元气生。
左阳肾而右阴肾,合之者,而无精产。
背外阳而怀内阴,皆合者,而元神定。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本乎阳者亲上,本乎阴者亲下。
是则手以阳论,脚以阴名,相合者而身自灵。
虚实分而阴阳判,动静为而阴阳变。
纵者横之,刚者柔之,来者去之,开者阖之,无非阴阳之妙理焉。
然阴阳和合,斯理孰持,胜负两途,斯验孰主。
一判阴阳两极分,聚合阴阳逢在中。
是以其妙者一也,其窍者中者。
夫太极拳者,性命双修之学也。
性者天上潜於顶,顶乃性之根。
武当赵堡太极拳武当赵堡太极拳武当赵堡太极拳是中国太极六大派系之一,在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武当赵堡太极拳渊源於道教圣地湖北武当山,由云游道人张三丰所创的“内外兼修”的武当太极拳。
张三丰传拳于山西王宗岳,王宗岳将太极拳传给了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蒋发。
故而命名为武当赵堡太极拳。
太极拳道源流太极拳道源远流长,众说纷纭,笔者查阅诸多资料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徐兆仁先生所主编的《东方修道文库》丛书中《太极道诀》一书述之最详。
现将《太极道诀〃前言》部分全文摘录,以述太极拳道源流。
太极道的创始人为张三丰《三丰全集〃派考记〃道派》对张三丰的学术渊源作了如下的述评: 大道渊源,始于老子,一传尹文始,五传而至三丰先生。
虽然,老子之所传亦甚多矣,其间杰出者,尹文始,王少阳。
支分派别,各有传人。
今特就文始言之,文始传麻衣,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
或以为隐仙派者,文始隐关令、隐太白,麻衣隐石堂、隐黄山,希夷隐太华,火龙隐终南,先生隐武当,此隐派之说也。
夫神仙无不能隐,而此派更为高隐。
孔子曰:“老子其龙乎,”言其深隐莫测也,故又称犹龙派云。
按:老子之道,文始派最高,少阳派最大。
少阳传正阳,正阳传纯阳,纯阳首传王重阳,重阳传邱长春,开北派,纯阳又传刘海蟾,海蟾传张紫阳,开南派。
再按:文始一派至麻衣而传希夷,少阳一派,刘海蟾亦以丹法传希夷,两派于斯一汇。
是三丰先生谓为文始派也可,谓为少阳派也亦可。
特其清风高节,终与麻衣、希夷、火龙相近云。
在道教史上,麻衣道者,陈抟老祖,即希夷,、火龙先生、三丰真人都属于传奇式的人物。
他们臹慧卓越,鉴往知来,高论如泉,深不可测,不仅在超越人生的理论上独树一臶,而且在内修实践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其各自所处的时代中有着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
但正因为他们都是些传奇式的人物,所以想详细地了解其一生的经历,是十分困难的。
就张三丰来说,历史上就曾经有人将他混同于主张阴阳双修的道教东派人物——张三峰。
当然,丰、峰二字同音,导致了混淆。
武当赵堡太极拳关键修炼方法“内功精要”,都是干货!我们要知道,一个裆是二个胯的组合,当我们在走架、推手时,两个胯的左旋右转,它的运作不完全相同,一个虚胯则另一个是实胯,一个是上提转则另一个是下落旋。
例如金刚的最后一个动作,在捣捶时它是前后上下的旋转,也是由裆胯的组合来完成。
所以两个胯并非是同一个方向运作的,整个裆胯的运作,以及配合技击的打法,千变万化,我们把它叫作变裆。
裆胯是太极拳的天机。
所谓“天机”者,玄机关窍之意,凡动作变化全凭于此。
不得此中奥秘,难以练成太极功夫。
所以学练赵堡太极拳主要练的是运裆。
“裆”是天机玄窍,没有裆的运作,就不存在赵堡太极拳,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
裆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何运作,很难用言语来表达。
以前老师用木偶戏的表演技巧来比喻太极拳裆胯的作用。
木偶戏是用手来表演的,离开了手,就不存在戏文了。
我想这样形象化的解释颇为得当,余练功几十年深感“以裆代手”的重要性。
练赵堡太极拳如何“运裆”不可不知太极拳高手郑悟清老师,他之运裆极为精微,虽有若无,显于见微。
为什么说“虽有若无”为之佳者?大凡功夫高者深者,其走圈亦小,不显于形,所以若有若无,使对方不知其深浅,未能知其变化,深藏不露,适于灵变。
否则的话,也容易给对方看出破绽,泄于活机,亦非高人之所为也。
裆即由两个胯组成,在一个中心两个不固定的位置上旋转,既有重心,而不知其重心何在,这是一个太极图的摆轮,是太极拳运作源泉,是阴阳变化之枢纽,动静开合,虚实变幻之裆机。
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两脚有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手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忽阴或阳、亦阳亦阴,这是阴阳消长重心虚实变换之关键。
“以裆代手”,“以身领手”是赵堡太极拳由裆胯带动手和全身动作,继之由裆胯来带动腹式呼吸,带动丹田运转,所谓“腹中有轮,旋转如规”。
使之“聚而鼓荡,状若璇玑,意活而运,气如轮转。
”由外达内,由内达外,裆胯成为沟通之桥梁。
赵堡太极拳的五种功法赵堡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流派,但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
赵堡太极拳和其它几个主要太极拳种一样,有它鲜明的特点和独到的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赵堡太极拳的五种功法。
欢迎阅读!赵堡太极拳的功法1、站功站功。
场地无论大小,能容身即可,但要平坦、安静,有花木流水、空气清新之环境尤好。
站功身法要端正,自头至脚要求自然空松,整体配合协调。
具体做法:虚领顶劲(顺直脖颈,脖颈中心有似线穿、百会往上提之感。
平常人的脖颈习惯是往前倾,顺直的方法是脖颈稍微后靠,下颔稍微内收);两目平视,不可着意外界物像的观察;微叩齿;舌尖轻上卷舔上牙根,上下嘴唇自然相合;沉肘松膀(沉肘在于自然,只要肘、膀全然放松不着力,就可达到松沉);含胸拔背(胸不挺,两肩微前收,背呈圆弧状);微收小腹使尾脊端正;松胯提肛(松而不塌,胯松肛自提);膝微屈松(双膝受上体压力务要均衡,不使有酸乏感);两脚与肩等宽,成不丁不八步形,脚掌心空虚,脚趾踏地,脚前掌、脚后跟要均衡承受身体的压力;两手呈掌,十指微张(自然伸展)停放于两大腿前部稍侧部位。
如此站好后意微关照丹田,似守非守,不可用意过重,即成气沉丹田之状。
站功势成后,周身关节松弛,呼吸自然,气血循环周流畅通。
站功得法,势成后有5种感觉:1、百会穴像婴儿似的有呼吸跳动感、气的出入感、回旋感等;2、舌下津液不断涌沁,遇此情况可分若干小口徐徐咽下;3、丹田处有微温和气动之感觉;4、五脏之气行于两手指梢;5、涌泉穴似有气在冲动。
除此之外,周身还有许多细微舒愉的其它感觉。
否则必是身法和心意没有达到要求,或是站的时间过短,式成后未达10分钟以上。
站功符合法度后,保持安静的心理,自然的呼吸,即可收到全身平衡、阴平阳秘、元气生动、气血畅通的效果。
赵堡太极拳的功法2、坐功坐椅高低适宜,落坐后大腿与膝大致形成水平状。
坐功身法同样要端正,上体要求均与站功同。
区别仅在手足姿势上。
两手掌向下放于两大腿上,两手中指尖与两膝齐,两膝间距与肩同宽,并与两脚跟上下垂直,两脚略呈内八字形。
108式赵堡太极拳套路第一式预备势第二式领落第三式翻掌第四式揽插衣第五式如封似闭第六式单鞭第七式领落第八式白鹤亮翅第九式搂膝斜行第十式开合第十一式琵琶势第十二式搂膝腰步第十三式上步十字手第十四式搂膝斜行第十五式开合第十六式收回琵琶势第十七式搂膝腰步第十八式上步十字手第十九式搂膝高领落第二十式束手解带第二十一式伏虎第二十二式擒拿第二十三式指因捶第二十四式迎手捶第二十五式肘底看捶第二十六式倒撵猴第二十七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八式搂膝斜行第二十九式开合第三十式海底针第三十一式闪通背第三十二式如封似闭第三十三式单鞭第三十四式云手第三十五式腰步第三十六式高探马第三十七式转身第三十八式右拍脚第三十九式再转身第四十式左拍脚第四十一式双风贯耳第四十二式旋脚蹬根第四十三式三步捶第四十四式青龙探海第四十五式黄龙转身第四十六式霸王敬酒第四十七式二起拍脚第四十八式跳换脚第四十九式分门桩第五十式抱膝第五十一式喜鹊登枝第五十二式鹞子翻身第五十三式裹膝第五十四再裹膝第五十五式研手捶第五十六式迎面肘第五十七式抱头推山第五十八式如封似闭第五十九式单鞭第六十式前招第六十一式后招第六十二式勒马式第六十三式野马分鬃第六十四式右高探马第六十五式白蛇吐信第六十六式玉女穿梭第六十七式转身揽插衣第六十八式如封似闭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云手第七十一式跌岔第七十二式扫腿第七十三式转身第七十四式右金鸡独立第七十五式左金鸡独立第七十六式双震脚第七十七式倒撵猴第七十八式白鹤亮翅第七十九式搂膝斜行第八十式开合第八十一式海底针第八十二式闪能背第八十三式如风似闭第八十四式单鞭第八十五式云手第八十六式腰步第八十七式高探马第八十八式十字手第八十九式单摆莲第九十式指裆捶第九十一式领落第九十二式翻掌第九十三式揽插衣第九十四式右七星下势第九十五式擒拿第九十六式回头看画第九十七式进步指裆捶第九十八式黄龙绞水第九十九式如封似闭第一百式单鞭第一百零一式左七星下势第一百零二式擒拿第一百零三式进步砸七星第一百零四式退步跨虎第一百零五式转身第一百零六式双摆莲第一百零七式搬弓射虎第一百零八式领落拳经总歌《拳经总歌》全文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上)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上)本文介绍的拳架择取了传统武当赵堡太极拳架中的常用招式,既是基本功,又是传统架中重要的、重复最多的招法。
通过该简短套路的练习,习者能够锻炼身体,磨练心志,陶冶情操,增强内力。
习者熟练掌握这一小套,能迅速学会传统拳架,一窥武当赵堡太极之堂奥。
本拳架只是在内容上做了精简,训练要求并未降低,习者要严格遵循拳架习练规范:慢、松匀、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心意相合、虚实分明、式断意连、动中求静、三直四顺六合、意贯四梢、明三节、不撇不停不流水、随势借势,回归自然。
逐步养成一些基本的太极运动习惯,比如手的滚圆,手臂的转圈,步伐的走弧,动作上的手脚上下配合等等。
拳架名称:预备式、起势、金刚、揽扎衣、白鹤亮翅、单鞭、云手、左高探马、右擦脚、右高探马、左擦脚、倒卷肱、野马分鬃、倒卷肱、斜白鹤亮翅、斜行、海底针、闪通臂、白鹤亮翅、金刚、双退步收势。
拳架详解:预备式: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两手面贴于大腿前部位置。
虚领项劲,含胸拔背,收腹,沉肩坠肘,松膝吊裆,正腰落胯,脚踏实,调节好呼吸(见下图)o1、起式右脚脚尖以脚跟为轴外摆45°,双手外翻至掌心朝外图1-1 );左脚向正前方迈一步踏实,同时双臂自前而后而而前从头项抡下至大腿前部还原,跟右脚落于左脚平行位置(图1-2、1-3、1-4、1-5)。
手脚同步定式。
定式后姿势与预备式完全相同,只是位置向正前方平移一步。
赞日:鸿蒙混元初太极,动分阴阳静合一。
披身滚臂展双棚,鼓荡往返折叠意。
2、金刚接上势,右脚脚尖以脚跟为轴外摆45°,左脚向正前方踏一步成左弓蹬步,同时双手自下而上划弧前棚,两掌指尖朝前,相距约七寸(正常人前小臂长度)掌心相对,左前右后,约与胸高,两臂弯曲大于90°角撑圆,形成拥势(图2—1);双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右摆,形成面向右侧方向右后弓步,双手同时向上划弧后捋,左手在下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两手相距七寸(两手叫“阴阳手” )。
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各式名称第一式预备式(无极式)第二式金刚三大对第三式懒插衣第四式右白鹤亮翅第五式单鞭第六式斜金刚三大对第七式左白鹤亮翅第八式斜形第九式高探马第十式摇步(叉步,十字手,拦门坎)第十一式斜形第十二式高探马第十三式摇步第十四式金刚三大对(上步金刚,如封似闭)第十五式退步伏虎(束手解带)第十六式擒拿第十七式串捶第十八式肘底藏捶第十九式倒碾肱第二十式左白鹤亮翅第二十一式斜形第二十二式闪通背(海底针)第二十三式右白鹤亮翅第二十四式单鞭第二十五式云手第二十六式左高探马第二十七式右插足第二十八式右高探马第二十九式左插足第三十式蜷脚蹬跟(左)第三十一式摇步第三十二式青龙探海第三十三式二起插足第三十四式分门桩抱膝第三十五式蜷脚蹬跟(右)(喜鹊登枝,鹞子翻身)第三十六式分马掌第三十七式掩手捶第三十八式抱头推山(左七寸肘、靠,右七寸靠、肘)第三十九式右白鹤亮翅第四十式单鞭第四十一式前后照第四十二式野马分鬃第四十三式玉女穿梭(后扫堂)第四十四式右白鹤亮翅第四十五式单鞭第四十六式云手第四十七式童子拜观音第四十八式跌岔(双峰贯耳,二郎担山)第四十九式扫堂腿第五十式左金鸡独立第五十一式右金鸡独立第五十二式双跌脚第五十三式倒碾肱第五十四式左白鹤亮翅第五十五式斜形第五十六式闪通背第五十七式右白鹤亮翅第五十八式单鞭第五十九式云手第六十式十字单摆脚第六十一式吊打指裆捶第六十二式金刚三大对第六十三式懒插衣第六十四式右砸七星(右铺地巾)第六十五式擒拿第六十六式回头看画第六十七式右白鹤亮翅第六十八式单鞭第六十九式左砸七星(左铺地巾)第七十式擒拿第七十一式跨虎第七十二式双摆脚第七十三式弯弓射虎第七十四式金刚三大对第七十五式收式(合太极)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歌诀第一式预备式(无极式)两掌上划左脚进,两掌下划右脚跟上时曲蓄落时长,处处骨节要拔长第二式金刚三大对上步收腹腿不弯,轻身骑马走天边两脚一拧掌前按,戳点搬拦金刚拳第三式懒插衣怀抱太极阴阳全,左掌贴胯右掌按右弓左蹬如射箭,懒汉插衣赛神仙第四式右白鹤亮翅拇指按胯机关灵,右手带着右脚拧上下向错循中线,脚走鹤步展翅行第五式单鞭两掌一转如纺线,春蚕吐丝匀相连霸王拖鞭左弓步,右勾点穴手下探第六式斜金刚三大对类似第二式金刚三大对第七式左白鹤亮翅左顾右盼掌划圆,采拿扫雪紧相连脚贴地面横向移,上惊下打敌胆寒第八式斜形左脚横伸引人进,两掌下落膝前分虽是斜形身中正,狗撵狡兔紧相跟第九式高探马左探马头右手按,左腿一直策马鞭对拉拔长生弹劲,龙文鞭影飞奔前第十式摇步(叉步,十字手,拦门坎)女儿摇步扭秧歌,轻踩荷叶摇过河叉步十字门坎脚,肩摇靠打胯要活第十一式斜形同第八式第十二式高探马同第九式第十三式摇步同第十式第十四式金刚三大对(上步金刚,如封似闭)上步金刚采双手,挺胸下转脚也走手落丹田气归元,浑元一体沉肩肘第十五式退步伏虎(束手解带)束手解带人前飞,全凭臂滚肩松垂伏虎要有伏虎技,握住双拳肘靠捶第十六式擒拿搭手采拿在梢节,分筋错骨实真切要问窍道何处寻,节节赶紧圆滚匀第十七式串捶串捶拉弦似射箭,支撑四面并不难此式简单终何用,肘打胸窝捶裆前第十八式肘底藏捶左拳竖起肘心前,横摆右臂软肋拳莫谓一招一式用,活腰胯转圈儿圆第十九式倒碾肱手带脚随向后退,活腰活胯挺脊背转动任督通周天,倒碾肱打跌脸前第二十式左白鹤亮翅同第七式第二十一式斜形同第十一式第二十二式闪通背(海底针)搭手便采挒着走,翻身按掌后扫有通背闪身转周天,百脉畅通气血流第二十三式右白鹤亮翅同第四式第二十四式单鞭同第五式第二十五式云手两臂划圆随胯摆,上抄下 带挒拳腿脚拧摆壁跪膝,下盘八法身不趔第二十六式左高探马两手滚球要转匀,使敌不知何所循快马如飞踩蹬上,其中奥妙任你循第二十七式右插足双手握拳马缰提,抬腿插足把裆踢灵活轻巧不费劲,手拍脚踢合一齐第二十八式右高探马略第二十九式左插足同第二十七式,惟手脚相反第三十式蜷脚蹬跟(左)蜷脚蹬跟收肘膝,两手分牛在用意脚蹬膝顶腿赢人,下盘功夫勤练习第三十一式摇步摇步摆捶拨浪鼓,上下左右要合住避实就虚敌迎面,脚踩胫骨拦门坎第三十二式青龙探海摇步之后左腿前,青龙探海栽地拳面向正南身端正,切记右胯要松完第三十三式二起插足拧转翻身背折靠,腾空拍击赛鞭炮落地轻盈猫扑鼠,静如山岳动如雷第三十四式分门桩抱膝拨动人群两分开,托敌两肘无法回抱膝托肘任意放,向前扔抛似毛飞第三十五式蜷脚蹬跟(右)托肘顶膝劲要浑,转身拧脚身立稳上有托手下撩阴,砍掌蜷脚又蹬跟第三十六式分马掌两掌分砍护裆身,看着简单确自然用手用肘肩和靠,人触我身向外抛第三十七式掩手捶两臂绕环如推手,引进落空拳击走远拳近肘贴身靠,腿绷膝顶带掩手第三十八式抱头推山抱头推山威力显,七寸肘靠紧相连下压胫骨上靠腹,腿根松开胯转圈第三十九式右白鹤亮翅同第四式第四十式单鞭同第五式第四十一式前后照前后照来练盘肘,转身分手前后抽盘肘引敌破按劲,前后搓抽力分牛第四十二式野马分鬃野马分鬃向前行,三节相照步履轻下盘要活步腾挪,接手避实走虚灵第四十三式玉女穿梭(后扫堂)玉女穿梭丝相连,上制手肘脚门坎腿后扫堂人难防,顺手挥出肘拳掌第四十四式右白鹤亮翅同第四式第四十五式单鞭同第五式第四十六式云手同第二十五式第四十七式童子拜观音金钟罩来铁布衫,功深胆正走天边童拜观音心意诚,双掌合实有技击第四十八式跌岔(双峰贯耳,二郎担山)往上长时身下坠,两臂分开展翅飞双峰贯耳膝顶对,跌脚仆腿身顺随第四十九式扫堂腿空裆横腿扫低堂,左掌打过右掌扬练成铁腿惊人技,全凭运气入骨腔第五十式左金鸡独立美人梳发发不乱,丝丝相连一线牵拧脚要提脚后跟,莫忘手掌带身转第五十一式右金鸡独立金鸡独立左右变,掌绕下颌撑敌咽梳头过劲膝上顶,对拉上撑又下按第五十二式双跌脚脚手绕圈如滚环,双脚跌落震地撼跌跤用来破扫堂,避过扫腿骨跺断第五十三式倒碾肱同第十九式第五十四式左白鹤亮翅同第二十式第五十五式斜形同第十一式第五十六式闪通背同第二十二式第五十七式右白鹤亮翅同第二十三式第五十八式单鞭同第五式第五十九式云手同第二十五式第六十式十字单摆脚运用巧妙手和肘,探马过后十字手十字单摆打肋肩,脚摆击手扫堂还第六十一式吊打指裆捶手领脚转捶裆前,吊打指裆惊胆寒弓步马裆虚步换,肩靠肘打敌胸间第六十二式金刚三大对同第二式第六十三式懒插衣同第三式第六十四式右砸七星(右铺地巾)七星头手肘和肩,胯转脚拧膝回环上压下落避其锐,引敌必跌我脚尖第六十五式擒拿七星接着是擒拿,采手挒臂肘要打脚下拧转有腿法,膝跪胯绷敌害怕第六十六式回头看画后头看画摘西瓜,提膝扩腿把人发马裆步旁肩靠打,双龙出水脚下滑第六十七式右白鹤亮翅同第二十三式第六十八式单鞭同第五式第六十九式左砸七星(左铺地巾)类似第六十四式第七十式擒拿类似第六十五式第七十一式跨虎沉肘跪膝有采手,分臂上划挒手肘抓住虎颈跨虎背,转身托肘连采有第七十二式双摆脚手脚相触练摆击,脚踢下落贴地皮不仅上有摆脚退,后扫还有挂和劈第七十三式弯弓射虎两臂随着跨转圈,弓弯箭直臂背圆搭弓扣弦劲蓄满,一箭射死虎命完第七十四式金刚三大对同第二十第七十五式收式(合太极)太极无非是阴阳,阴阳互换有变常刚柔相济赵堡拳,由开到合变化藏。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上)
本文介绍的拳架择取了传统武当赵堡太极拳架中的
常用招式,既是基本功,又是传统架中重要的、重复最多的招法。
通过该简短套路的练习,习者能够锻炼身体,磨练心志,陶冶情操,增强内力。
习者熟练掌握这一小套,能迅速学会传统拳架,一窥武当赵堡太极之堂奥。
本拳架只是在内容上做了精简,训练要求并未降低,习
者要严格遵循拳架习练规范:慢、松匀、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心意相合、虚实分明、式断意连、动中求静、三直四顺六合、意贯四梢、明三节、不撇不停不流水、随势借势,回归自然。
逐步养成一些基本的太极运动习惯,比如手的滚圆,手臂的转圈,步伐的走弧,动作上的手脚上下配合等等。
拳架名称:预备式、起势、金刚、揽扎衣、白鹤亮翅、单鞭、云手、
左高探马、右擦脚、右高探马、左擦脚、倒卷肱、野马分鬃、倒卷肱、斜白鹤亮翅、斜行、海底针、闪通臂、白鹤亮翅、金刚、双退步收势。
拳架详解:预备式: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两手面贴于大腿前部位置。
虚领项劲,含胸拔背,收腹,沉肩坠肘,松膝吊裆,正腰落胯,脚踏实,
调节好呼吸(见下图)o
1、起式右脚脚尖以脚跟为轴外摆45°,双手外翻至掌心朝外
图1-1 );左脚向正前方迈一步踏实,同时双臂自前而后而
而前从头项抡下至大腿前部还原,跟右脚落于左脚平行位置(图1-2、1-3、1-4、1-5)。
手脚同步定式。
定式后姿势与预备式完全相同,只是位置向正前方平移一步。
赞日:鸿蒙混元初太极,动分阴阳静合一。
披身滚臂展双棚,鼓荡往返折叠意。
2、金刚接上势,右脚脚尖以脚跟为轴外摆45°,左脚向正前方
踏一步成左弓蹬步,同时双手自下而上划弧前棚,两掌指尖朝前,相距约七寸(正常人前小臂长度)掌心相对,左前右后,约与胸高,两臂弯曲大于90°角撑圆,形成拥势(图2—1);双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右摆,形成面向右侧方向右后弓步,双手同时向上划弧后捋,左手在下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两手相距七寸(两手叫“阴阳手” )。
两手如同拉着人的胳膊,形成捋势(图2—2);身体左转,双脚脚尖前摆恢复前式,同时双手向下划弧前伸两手同步顺时针转动,两手
距离逐步缩短,形成挤势(图 2 —3);身体重心逐渐移向前脚(左脚),提右脚并向左脚,同步左手掌、右掌向前下方斜按出,形成按势(图2—4)(棚捋挤按整个过程两手画个立圆);接着右掌围绕左掌一周变拳。
左手掌心向上收于
脐下,右掌变拳后立于左掌上(搬拦捶),最终形成金刚(图2—5)。
赞日:上步出手金刚掌,上下八法势中藏。
连环玄
肘扣搬拦,捣心项裆跺脚面。
3、揽扎衣接上势,右拳变掌在面前自左向右顺时针划圆,左掌同
时顺时针画圆(图3—1)。
双手各自划各自的,互不干扰,左掌最终落扶在左胯处,右掌擎在右侧耳高的位置,立掌,掌心向前,两掌定式同时右脚向右平行踏一步,重心移向右
腿,成右弓步(图3—2、3 —3)。
赞一:捋挤滚按绽开放,大圈小圈套连环。
虚实顺逆活转换,得机妙法须浑圆。
赞二:太极拳法妙无穷,二十四法扎衣生。
棚捋挤按连珠用,采捌肘靠紧着根。
4、白鹤亮翅右掌在面前自右上向左下再右上逆时针划立圆,重心随右手左移下沉上移(图4—1),同时,左手自右臂内侧向右
上方斜插滚转而出划弧至左上方(图4—2),左右手臂同时
按出与下颚同高,定势成白鹤亮翅(图4—3、4—4)。
注意,重心的变化,如同锅底或不倒翁一样;还应注意两手臂的滚转。
赞日:白鹤亮翅腾了空,合手端肘倒栽葱。
含胸拔背立圆进,顾盼轻灵立鹤群。
5、单鞭
双手在前逆时针方向划两个立圆(图5—1),至右上方
时右手变勾手拉出(图5—2),左手继续划圆划至左肩侧变掌拉出,同时左脚向左侧横跨一步成左偏马步,重心落左腿。
左右两手拉出两臂撑圆。
成单鞭式(图5—3)。
赞日:拉开单鞭中堂站,左象箭来右似弓。
上下绕打用不尽,鞭捶击根追人魂。
6、云手右手变掌,两掌在胸前划交叉立圆,两掌旋翻,在上掌
心朝外护头,在下掌心朝内护裆,反复数次,手臂做滚圆(图6—1、6—2)。
注意肘部不能离肋部太远,护住肋部,同时两腿成左右弓步交替变换,脚尖以脚跟为轴摆动,重心不断左右倒换。
赞日:云手三进顾盼间,两臂缠绕成连环。
上手头打后打面,左右开弓打两边。
7、左高探马云手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时。
体左转,左脚回收成脚
尖虚点地虚步(图7 —1、7 —2),然后两掌逆时针划一立圆,如同双手旋转如同打一方向盘,同时左腿提膝套绊(图3),上步落地踏实,右脚跟步比左脚略向前迈一小步成虚步,
两腿屈膝,左掌回拉,右掌前推(图7—4)。
赞曰:探马插镫蹬敌裆,翻身上马迎太阳。
惊上打下互为用,劲走纵横挫敌根。
8、右插脚双手向左后向前顺时针划一立圆,右脚上踢,右手击拍
击右脚面,脚不落地悬空接着下一动作(图8—1 、8—2)(若站不稳也可脚前落虚点地)。
赞日:插脚一起进裆里,劲力原源在腰脊。
脚面直撩尖对点,命门一突出神奇。
9、右高探马接上,双手顺时针方向划一立圆,如同打方向盘,同时
右脚提膝套绊上步(图9—1),左脚并步向前一小步虚步,右掌回拉,左掌前推掌心朝下,身体下蹲,目视前方(图9—2)。
赞日:探马插镫蹬敌裆,翻身上马迎太阳。
惊上打下互为用,劲走纵横挫敌根。
10、左插脚双手向右后逆时针划一立圆,左脚前踢,左手拍击左脚
面,左脚落回地面踏实(图10—1、10—2)。
赞日:插脚起进裆里,劲力原源在腰脊。
脚面直撩尖对点,命门一突出神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