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初探Outline of incentive policy study to ...
- 格式:pdf
- 大小:240.22 KB
- 文档页数:13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绿色建筑知识:激励税收政策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在建筑行业中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税收政策。
这些政策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奖励和减免等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向绿色建筑转型,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从概念、政策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概念绿色建筑是一种以节能、环保、资源利用高效为特点的建筑模式。
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能耗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等为目标。
而绿色建筑激励税收政策,就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政策,以经济手段激励和支持建筑行业向绿色建筑转型。
二、政策内容1.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政策措施。
在绿色建筑领域,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对符合一定标准的绿色建筑项目给予税收优惠。
比如减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并且还可能享有较低的税率。
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投资成本,增加绿色建筑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绿色建筑项目中。
2.税收奖励除了税收优惠,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会对绿色建筑项目给予税收奖励。
比如对于实施节能改造、采用环保材料、利用可再生能源等绿色建筑措施的项目,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税收补贴或奖励。
这种税收奖励政策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绿色建筑项目,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普及。
3.税收减免税收减免是指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暂时或者永久地减少建筑项目所需要缴纳的税款。
比如对于符合一定节能标准的绿色建筑项目,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免除相应的税收费用。
这种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强企业投资绿色建筑项目的积极性。
4.其他税收政策除了上述的税收优惠、奖励和减免等政策,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还会出台其他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税收政策。
比如对绿色建筑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给予税收扶持,对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的税收政策给予支持等。
2012年8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4期Aug.2012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29NO.4doi:12.3969/j.issn.1672-0598.2012.04.003中国建筑业节能政策措施研究:国际比较及启示*曹芳(广东金融学院经贸系,广州510520)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建筑节能政策措施的主要差别,提出了国外建筑节能政策措施对中国的启示:经济刺激是现阶段各国提升住宅建筑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中国在这方面还严重不足。
要实现建筑节能目标,中国需要积极的政府干预和引导,应在调整能源价格、加大制定和贯彻执行建筑业节能标准和法规、建立有效财税措施、加强建筑节能宣传力度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源效率;能源价格;能效标准;能效标识中图分类号:F753.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98(2012)04-0014-08随着目前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世界能源消耗持续增长,而增长最快是建筑能耗。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建筑物能耗已经超过其总能耗的40%,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2009)。
其中,2001年,欧盟25国建筑能耗占其总能耗的41%,在总建筑能耗中,居住建筑能耗占2/3,商业建筑能耗占1/3,居住建筑中供暖空调和热水供应的能耗占居住建筑总能耗的70%左右,在商业建筑中供暖空调和热水供应的能耗大约占50%。
[1]在美国,建筑业能耗量占全美总能耗的39%,其中建筑业中水消耗量占12%,电力消耗量68%,38%的二氧化碳排放(美国环境保护署,2004)。
在中国,建筑业是第一能源消耗大户,占全国总能耗的44.2%左右,其中60%以上的能源消耗直接来源于燃料消耗,占据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7%(武涌、刘长滨,2007)[2]。
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能源问题已日渐凸显。
而其中作为高能耗的建筑产业,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通过对我国现有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进行评价与分析,对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标签:能源;建筑节能;经济激励C931 我国现有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评价与分析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施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规模小。
我国仅对北方节能住宅免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太阳能光电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对部分新型墙体材料实行了增值税减免政策,与建筑节能产业发展较成熟国家实施的经济激励政策相比,我国在建筑节能行业的激励政策涉及的范围比较小。
例如,美国对地热能项目、民用节能投资、、高性能的中央空调、新建的超标准节能住宅和燃气热水器等均规定了不同的减税措施,还推出了专门针对工业建筑节能和公共建筑节能的“能源之星”计划;日本对安装太阳能设备、住宅用光电发电系统和建筑节能技术开发等方面都提供了贷款优惠或财政补贴等政策。
第二,形式简单。
我国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主要针对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优惠政策为主,明显集中在税收优惠上。
虽然在财政政策方面也出台了专项资金、政府补贴等措施,但其实施范围过于狭窄。
例如,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都对建筑节能采取了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基金扶持和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经济激励政策。
总的来说,同在节能建筑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在形式上仍旧过于简单。
第三,激励程度低。
对于我国的政策适用对象而言,多数并非依靠主动争取而获得优惠待遇资格,只是被动地享受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带来的各种优惠,较在节能建筑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而言,激励效果不明显,激励程度不高。
第四,对象单一。
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外部性分析与激励政策
任邵明;郭汉丁;续振艳
【期刊名称】《建筑节能》
【年(卷),期】2009(037)001
【摘要】针对建筑节能领域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阐述了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外部性特征,运用经济学理论从外部性探讨建筑节能市场失灵的深层次原因,在讨论外部性消除的经济激励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的实施对象和实施思路,为推动建筑节能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总页数】4页(P75-78)
【作者】任邵明;郭汉丁;续振艳
【作者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工程系,天津,300384;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工程系,天津,300384;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工程系,天津,3003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0
【相关文献】
1.基于外部性分析的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设计 [J], 金占勇;武涌;刘长滨
2.基于激励政策发展的建筑节能市场分析 [J], 黎姝洵
3.基于建筑节能外部性的激励契约设计 [J], 曹卫星;熊焕焕;王晋宝
4.建筑节能的外部性分析和激励政策探讨 [J], 汤华杰
5.我国建筑节能玻璃市场发展分析建筑节能玻璃市场发展分析 [J], 刘志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与新加坡建筑节能政策比较研究邹礅,张永胜(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文章阐述了建筑节能的背景,指出政府政策在推行建筑节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随后阐述了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与新加坡建筑节能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为政府制定建筑节能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新加坡;建筑节能;政策;现状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60-02能源紧缺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在全社会总能耗中,建筑能耗的比例占近1/3。
为了改善生存环境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均将节约能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
当前,中国能源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据调查,全国整个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占了30%多。
建筑节能对于缓解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是建筑发展的大趋势。
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建筑节能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需要,也是当今建筑技术发展的产业升级的重点。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组织和实施建筑节能工作,经历了长期发展的历史阶段,现在进入有组织、有计划全面实施建筑节能65%的新阶段。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各项政策法规发展都不完善以及执行力度不够,因此,政府的引导作用在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手段,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节能体制,强制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节能的工作持续而又高效的开展。
1国内建筑节能综述1.1中国建筑节能发展历程及现状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宣传介绍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状况、制定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起步。
由于多方面的困难,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第一个建筑节能标准的主要停留在试点阶段,直到1991年,北京市一行政命令的方式决定,该市所有新建的居住建筑都必须执行该标准,只有符合该标准的居住建筑才能允许建设,这使得该标准的执行取得了突破。
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舒适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建筑模式,正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然而,由于绿色建筑在建设初期往往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推广和应用。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以鼓励更多的建筑企业和业主选择绿色建筑。
一、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的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传统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还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建筑能耗和环境污染,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然而,由于绿色建筑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及进行更加精细的设计和管理,其建设成本通常比传统建筑高出 5% 15%左右。
这使得许多建筑企业和业主在面对绿色建筑时望而却步,从而影响了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通过出台经济激励政策,来降低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从而激发建筑企业和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
二、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的类型(一)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是政府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给予绿色建筑项目一定的资金补贴,来降低其建设成本。
例如,对于达到一定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政府可以按照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一定金额的补贴;或者对于采用特定绿色建筑技术和设备的项目,政府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设备购置补贴。
(二)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政府常用的经济激励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