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学期凸透镜
- 格式:pdf
- 大小:731.52 K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物理凹凸透镜成像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凹凸透镜成像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和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当物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3. 眼睛和眼镜: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面,需要佩戴凹透镜调节;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调节。
4. 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凹凸透镜成像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建议通过阅读教材或相关教辅资料,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在平行光入射到凸透镜上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按照一定规律形成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包括以下几点:
1. 光线从空气中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会发生折射。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越大,折射的角度越小。
2. 光线从凸透镜的光轴上入射时,折射后会通过凸透镜的焦点。
3. 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中心经过时,不会发生折射,即不改变方向。
4. 光线从凸透镜的焦点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成为平行光线。
5. 光线从凸透镜的顶点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沿与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射出。
6. 焦点离凸透镜越近,折射出来的光线越偏离光轴,并形成实像。
焦点离凸透镜越远,折射出来的光线越接近光轴,并形成虚像。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确定物体与凸透镜的位置关系,计算出成像的距离、大小和性质等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光学现象和设计光学设备。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初二物理里超有趣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呀!
你看啊,这凸透镜就像是个神奇的魔法镜。
咱就把它想象成一个能变戏法的小盒子。
光线跑进去,就会被它变来变去地摆弄出各种花样。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远处时,嘿,那成的像就乖乖地在另一侧,而且还是缩小的呢!就好像是把一个大东西给变小了藏起来了。
这时候的像啊,可清晰啦,就像你清楚地看到远方的一只小鸟。
那要是物体慢慢往凸透镜这边挪呢?哎呀呀,这像就开始调皮啦!它会慢慢变大,从小小的变得大大的,就像一个小矮人突然长成了巨人。
而且呀,等物体挪到一定位置的时候,这像居然变得跟物体一样大啦!是不是很神奇?
再接着挪,嘿,这像就变得更大啦,不过这时候像就反过来啦,就像镜子里的东西一样。
咱举个例子吧,你想想看,你拿着放大镜去看报纸上的字,是不是字会变大呀?这就是凸透镜的功劳呢!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重要啦,生活里到处都有它的影子呢!比如说咱的眼睛,不就是个天然的凸透镜嘛。
眼睛能让我们看到各种美丽的东西,这可多亏了它呢!
还有啊,照相机也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呢。
它能把我们的美好瞬间给记录下来,等以后我们再拿出来看的时候,哇,满满的都是回忆呀!
所以说呀,这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别小瞧它。
它就像是一把打开奇妙世界大门的钥匙,能让我们看到好多平时看不到的有趣现象。
咱可得好好记住这个规律呀,以后看到跟凸透镜有关的东西,就能一下子明白是怎么回事啦!这多有意思呀!以后再学物理,就会发现好多知识都像凸透镜一样神奇又有趣呢!这就是物理的魅力呀,让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新的奇妙之处!。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笔记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二物理的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其最基本的
原理是光线经过凸透镜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焦现象,从而新像形成。
首先我们要了解凸透镜有两种。
一种是瘦呈实心剑形的椭圆凸透镜;另一种是有折射力的空心球形凸透镜。
当光线经过椭圆凸透镜时,凸透镜内有正折射力,入射线被正折射后出射点开始向远处聚焦,而
空心球形凸透镜则有反折射力,入射线是被反折射,并从近处聚焦后
向远处聚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具体来说有四条:
1.凸透镜两端有入射线和出射线,在凸透镜两个端都有来源和接
受点;
2.凸透镜的准线平行于入射线,同时往前逼近于焦点;
3.凸透镜的光线经过焦点后向远处发散;
4.凸透镜离焦点的距离等于焦距。
通过对这四条凸透镜规律的理解以及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给学
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从而更好的
掌握这一课程知识。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不仅仅是物理学习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如在相机、望远镜、安检仪等机器
中发挥重要作用。
八下物理凸透镜知识点总结一、凸透镜的定义及结构凸透镜是一种透明物质做成的透镜,它的中央薄,两端厚,呈椭圆形。
它的结构简单,通常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或者塑料制成。
凸透镜的作用是使光线经过透镜后,能够聚集在一点上,形成一个实像。
二、凸透镜的焦点和物距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一个是凸透镜的正焦点,一个是负焦点。
这两个焦点的位置决定了透镜的光学性质。
当光线沿着光轴方向射入凸透镜时,凸透镜的焦点就是所有光线所聚焦的点,也就是凸透镜的正焦点。
而当光线从负焦点射入凸透镜时,会被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光线。
物距是指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着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时,通过透镜成像的便会放大。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的焦点时,通过透镜成像的便会变小。
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遵循凸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其中,f是凸透镜的焦距,v是像距,u是物距。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时,通过透镜成像的便会放大。
2.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的焦点时,通过透镜成像的便会变小。
3. 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时,通过透镜成像的便会变得模糊不清。
4. 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负焦点上时,通过透镜成像的便会成为平行光线。
四、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都是由物体的位置决定的。
2. 物体与凸透镜的焦距和物距的关系,决定了通过透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3. 通过透镜成像的过程是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的结果,因此成像的大小和形状会因光线的折射角度不同而有所改变。
五、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应用,其中包括放大镜、近视眼镜等。
1. 放大镜: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影像,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放大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
2. 近视眼镜:凸透镜可以通过透镜成像的原理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问题,所以在眼镜中被广泛使用。
总之,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和成像规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光学仪器。
声光热——凸透镜知识点1.透镜的基本概念(1)透镜的种类及相关概念: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③光轴和光心的概念: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径.光心:光轴上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2)透镜的作用: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实验表明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焦点到光心O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实验表明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用F来表示.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③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并非任何光经凸透镜都一定变成会聚光,而是出射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同样,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并非任何光经凹透镜后都一定变成发散光.只是出射光比入射光发散了一些.(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如图所示)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轴;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4)凹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如图所示)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其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②延长线过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轴;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5)光的可逆性光在传播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若光线逆着射出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出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光的这一特性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均适用.知识点2.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一:凸透镜成像与常见的光学仪器【题1】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题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题3】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题4】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题5】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20cmff D.>20cmf C.<10cmf B.>10cm【题6】如右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题7】如图,物体处于离凸透镜20cm处时的成像见图1所示.下列列出了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符合实际的是()A.6cm<<20cmf B.3cm<<10cmfC.5cm<<10cmf D.3cm<<6cmf【题8】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题9】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题10】(多选)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题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题12】(多选)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 ,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 和物距u 所在的范围是( )A .v f <B .2f v f <<C .2u f >D .2f u f <<【题13】 如图所示,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题14】 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题15】 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简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 小于20cmB .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 小于20cmC .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 .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题16】 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4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 .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 .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 .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题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 .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题18】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题19】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后方C.需要配戴会聚透镜进行矫正D.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题20】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A.B.C.D.【题21】为了矫正视力,近视眼应佩戴________透镜的眼镜,远视眼应佩戴________透镜的眼镜.【题22】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题23】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约为__________ cm:根据近视眼的结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__________(选填“大”、“小”或“相等”)【题24】如图8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题25】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题26】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cm.【题27】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__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题28】右图为我国运载火箭上“箭载摄像机”拍得火箭上升时的一幅图片.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感光元件上.若拍摄该图片时镜头的焦距为f,为保证成像清晰,镜头到感光元件的距离v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物体经该镜头成的像是__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摄像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镜头用抗高温的石英材料制成,这是因为石英的________较高;【题29】小亮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
初中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