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沉思

1.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1.登塔前对塔的认识(1-5段)

2.登塔过程中的感受(6-9段)

3.登上塔后的沉思(10-20段)

2.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哪些特点?

(在文章中圈画出表现铁塔特点的具体语句,并总结各个方面的特点。)

(1)高大脱尘(2)孤独寂寞(3)坚韧宽厚

3.登塔前后,作者对埃菲尔铁塔的态度和感受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文中划线

4.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欲扬先抑虚实结合

5.作者这样写铁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借塔喻人,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高大脱尘而孤独寂寞”的人,卓有建树,但不为人知,不为人容,因而孤独寂寞。埃菲尔铁塔最终不是成为“一个永远矗立的丰碑”“巴黎城市的一个象征”吗?那些不为人知、不为人容的“圣贤”,最终不也成为受人景仰的人吗?

6.本文是如何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

就全文言,写埃菲尔铁塔和作者的登铁塔是“实”,写作者感情和心理的变化是“虚”;

就写铁塔言,写铁塔的特点是“实”,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的人是“虚”;

就写铁塔的特点而言,写其高大雄奇的外形是“实”,写其超尘脱俗、孤独寂寞、坚韧宽厚的内蕴是“虚”。

7.你读了这篇散文,得到哪些启示?

当你因为独树一帜而遭受误解、甚至排斥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耐得住生命的寂寞,用坚韧和宽厚去对待他人的误解和排斥。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

对待生活中那些特立独行的先锋人物,应当宽容,尊重,关怀,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正如张抗抗所说:“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

自由女神像的美学特征分析

自由女神像的美学特征分析 【内容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纽约港湾的贝多罗岛(又名自由岛)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进入纽约港的船只上的乘客可以看见屹立的自由女神高举自由火炬。对成千上万个来美国的移民来说,自由女神是摆脱旧世界的贫困和压迫的保证,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国的象征。 【关键词】纽约自由女神像自由 【Abstract】For more than a century, stands a bronze statue of liberty on Liberty Isl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law has become a symbol of friend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lways an expression of lofty ideal USA people for democracy, freedom. Into New York harbor on ships and passengers can see the statue of Liberty stand holding high the torch of freedom. To USA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immigrants, the statue of liberty is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oppression of the old world assurance, Statue of Liberty has become a symbol of America. 【Key words】New York Statute of liberty Rreedom 一、女神的起源 旅游美国,必游纽约;旅游纽约,必去瞻仰自由女神雕像。这已是人们的共识。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女神雕像原本来自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基础的发生了大革命的法国,是酷爱自由的法兰西人民,为纪念美国获得自由独立一百周年而铸造的, 由法国著名的青年雕塑家巴特尔地(BARTHOLDI)设计。【1】1865年,他最初提议,这立刻便得到了法国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并积极捐资,共筹款25万美元。雕像的一些庞大物件,是由设计艺术家和工艺师亲自监督装船,1886年,远涉重洋赠送给美国。在女神雕像身上,凝聚着法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旨在弘扬争取自由、维护自由的精神,所以她早已成为自由民主理想的一种外化表征。 二、女神的外观 自由女神像重45 万磅, 高46 米, 底座高45 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 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 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2】整座铜像以120 吨钢铁为骨架, 80 吨铜片为外皮, 被30 万颗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约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艾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法国工程师艾菲尔设计制作的。 女神双唇紧闭, 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 昂首屹立,神情肃穆,凝视远方,右手高擎长达12 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3】的书板, 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7.4”。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 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 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琪一首的十四行诗《新巨人》: 送给我 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 你那无家可归饱经风霜的人们 一齐送给我 我站在金门口 高举自由的灯火【4】 这诗句岂不正是自由女神发自肺腑的心声,诊释出了她慈母般诚挚的爱心和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3则(精华版)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一): 埃菲尔铁塔的感情故事 亚寰 大家明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也许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建筑界的奇迹来看待,其实它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段美丽的感情故事。 埃菲尔铁塔(LaTourEiffel)得名于其设计师亚历山大居斯夫埃菲尔。当年,富家小姐玛格丽特与默默无闻的埃菲尔一见钟情,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他,与他携手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光。之后,玛格丽特去世,埃菲尔发誓要建一座最能与妻子对视的建筑。而他自己,也就守着对妻子的爱恋到老,终生未再娶。就因为埃菲尔的忠贞,所以铁塔也被赋予了这么一种说法:感情的见证、忠贞的象征。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二):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1832年的冬天,古斯塔夫埃菲尔降生在法国东部的第戎城里,他从小就对建筑构造很感兴趣,那时候并没有积木之类的玩具,小埃菲尔便用泥巴和小木棍搭建桥梁或建筑物。12岁那年,古斯塔夫埃菲尔踏进学校的大门。12岁正是顽劣、淘气的年龄,在他家的院子里,经常能够看到一个满身泥污的小男孩兴致勃勃地不停忙碌着,院子里摆满了一个个样式奇特的建筑物。 埃菲尔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他感兴趣的建筑构造上,对学习完全不用心。但学习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的事情,付出多少才能收获多少。中学毕业时,他与自己梦想中的理工大学失之交臂,这对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的埃菲尔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他沮丧、灰心和难过,甚至想过去母亲的煤栈帮忙。如果他的生命中没有遇到一个名叫玛格丽的女孩子的话,可能这个世界上便会多一名煤栈老板,而不是一名着名的建筑工程师。 玛格丽是一个美丽而倔强的姑娘,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古斯塔夫埃菲尔深爱着这位姑娘。在他最沮丧的时候,她握着他的手说:埃菲尔,不要放下,我相信你必须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工程设计师,必须能设计出闻名于世的建筑。而且我要听你在那座建筑上对我说你爱我!望着玛格丽清澈而倔强的眼神,埃菲尔重重地点了点头。 感情和梦想激励着埃菲尔,他选取了复读。这一次古斯塔夫埃菲尔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无论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总是坚持通宵达旦读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古斯塔夫埃菲尔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法国纵合技术学院

埃菲尔铁塔制作方法1

工具:烧烤用竹签4毫米粗长短粗细2个规格。长的大概40厘米左右。需要用的工具,美刀,剪子,502胶,尺,小镊子,锯条,铅笔,砂纸。日杂批发市场就有卖,还有卖烧烤用品的市场的也可以。建议一起多批发一点502胶水。我买的一大箱算下来是5毛钱一瓶。最好多花点钱,跟卖家说,挑挑好的竹签。毕竟咱是用来做手工的,不是烤肉。 另外我在下面摆了个底座,一是方便移动,另外也是便于固定4个塔脚的位置。建议各位要做的同学也要搞一个底座,用三合板都可以,我是用家里的废弃地板块拼的。4

个塔脚之间的距离,大概是24厘米左右。也可以根据塔脚的2个梁之间的距离的尺寸换算。塔脚是1,中间空位是5 ,也就是说,塔的一边的尺寸是 1:5:1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底座用木筷子做,切4根7厘米左右。切45度角,拼上粘出方框! 把筷子按尺寸切好,放入框中粘胶。 做好底座第一层,在基础上做第二层,包个边。

再包一层细一些的竹签,显得有层次些在木板上用美工刀用力压住竹签,一滚。竹签被环切了一个深印,然后把竹签掰断,再用砂纸磨一下就OK了 先把塔身第一层的框架做出来,然后把塔脚的主梁搭上第一层,这样角度问题就解决了。我根据自己的尺寸比例,第一层塔身的尺寸围24.5X24.5厘米

主梁上大概是4等分,分成4个大框分别用细一些的竹签粘之,注意平行关系。细的竹签我还有点觉得粗,又劈了一半。做好后大概是下面的样子。 做好后,在塔身一层处加高,按比例我加了4层竹签。 为了让今后塔身的工作更方便,我决定先把塔的四脚米字梁先做好,要不以后塔全搭起来以后不好挪动,也不方便下手进去粘。斜柱子长度17厘米,大体分成4格做就OK了。先一横,然后上下2竖,然后是4个斜边塞好后点胶水固定。准备一点纸巾,如果胶水滴多了,立即用纸擦掉,免得留胶过多,干了以后是个硬疙瘩不好看。

浅谈真型铁塔试验

浅谈真型铁塔试验 E lem en tary In troducti on abou t Fu ll Scale T est 孙俊华 吕建国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太原市,030001) [摘 要] 构件强度不是控制条件,构件失稳才是绝对控制条件,因此构件的强度试验没有必要在铁塔试验中进行。只要不是新型结构的铁塔,用真型铁塔进行验证性试验完全可以保证使用的可靠性,根本没有必要贴应变片。试验加荷时,除最大控制工况荷载加至极限荷载值外,其余非控制工况均无此必要。[关键词] 真型铁塔 验证性试验 稳定 强度 1 概述 众所周知,真型铁塔试验目的是:检验铁塔的实际整体承载能力;整体变形情况;构件及节点的承载能力;整塔结构的实际传力与设计计算的吻合性。 试验方法: (1)传统的验证性试验; (2)应变片测量法。 由于线路铁塔主要通过真型超载试验来确定其在工程中使用的可靠性,充分体验它的现实性。目前国际招标工程均采取验证性试验方法,不要求张贴应变片,只要求达到超载试验值即可,不要求检验实际传力与设计的吻合性。而我国铁塔试验大多采用应变片测量法。为此有必要进行探讨和商榷,以期改进我们的试验工作。 无可非议,对新型结构铁塔应着重检验结构实际传力系统与设计计算的吻合性,以验证设计方法的正确性,进而检验节点和整塔的最大承载力。如结构无特殊之处,就没有必要贴应变片。因为只有构件处于弹性受力状况下,应变片才能较理想地反映应力分布的准确性,才有实际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应力应变处在直线比例关系的弹性范围内才有实际意义。如构件随着荷载的加大进入弹塑性阶段后,应力应变呈非线性关系,应变片将失去测量价值。 2 铁塔构件控制条件分析 铁塔构件大多受失稳条件控制,而受压构件的失稳破坏与强度破坏有本质的区别。试验表明,试验塔是由于构件失稳而破坏的,格构式铁塔构件的失稳是绝对控制条件。 美国“输电铁塔设计导则”(A SCE)对试验破坏作如下阐述: “在被试塔顺利通过全部工况试验后,应将它拆除,并逐个检查全部构件。下面几种情况不应算是破坏: (1)设计中仅受拉力的构件有残余变形; (2)节点处有不超过半数的螺孔出现椭圆变形; (3)节点处不超过半数的螺栓有轻微的永久变形。” 由上述规定可见构件的强度已达极限,但并未引起整塔的垮塌,仍属非破坏性质。“试验通过”表明:构件强度不是控制条件,构件失稳才是绝对控制条件。 众所周知,试验所贴的应变片,均布置在构件失稳的控制点处,在受拉或受压构件螺孔断 ? 1 1 ? 1997年第10期 电 力 建 设 收稿日期:1997-04-28

埃菲尔铁塔

The high Eiffel Tower, the colorful streets, the beautiful river Seine, the glorious palaces, the romantic people, the old history … Paris is a great place to all people in the world. 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流光溢彩的街道,美丽的塞纳河,金璧辉煌的宫殿,浪漫的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这就是巴黎 As the capital of France, Paris is a modern city with a long and rich history. So many events took place here and 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for the visitors to have a trip. 作为法国的首都,巴黎是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这里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这里有那么多的地方让你流连忘返。 The Triumphal Arch(凯旋门) was finished in 1836. It’s a world famous building, too. The Eiffel Tower(埃菲尔铁塔), which is 320 meters high, is the symbol of Paris. It was completed in 1889. 320米高的埃费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它建于1889年. 简介中文: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100周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立起来的永久性建筑物。铁塔因它的设计者居斯塔夫·埃菲尓而得名。铁塔高320.7米,重约7000吨,由18038个优质钢铁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底部有4个腿向外撑开,在地面上形成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塔腿分别由石砌礅座支撑,地下有混凝土基础。塔分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115米,第三层274米,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铁塔的修建,表明了19世纪后期结构科学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今天,埃菲尔铁塔的宏伟形象已成为巴黎的象征。英文:The Eiffel tower is in the world first steel and iron structure Gao Ta the French Paris's Eiffel tower, was in 1884 the French government to celebrate in 1789 the France bourgeoisie Great Revolution 100th anniversary, conducts permanent building which the world expo established. Because the iron tower its designer occupies Staaf · Effie 尓 to acquire fame. Iron tower height 320.7 meters, heavy approximately 7000 tons, becomes by 18038 high quality steel and iron parts and 2,500,000 rivet riveted joint. The base has 4 legs to open outward, forms the length of side in the ground is 100 meters squares, the tower leg separately by Shi Qidun the place support, underground has the concrete foundation. The tower divides three, the first height 57 meters, the second 115 meter, the third 274 meter, goes against from the pylon to the tower altogether has 1711 levels of steps and ladders. The iron tower construction, has indicated the late-19th century structure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progress. Today, Eiffel tower's grand image has become Paris's symbol. 埃菲尔铁塔(又译“艾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著名铁塔,坐落在塞纳河南岸马尔斯广场的北端。1887年1月26日动工,1889年5月15日开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埃菲尔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卢浮宫金字塔设计理念

设计之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设计争议: 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当密特朗总统以国宾的礼遇将贝聿铭请到巴黎,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义经典作品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时,法国人对贝聿铭要在卢浮宫的院子里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的设想,表现了空前的反对。在贝聿铭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十三年中,有两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 创作始末: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自认因卢浮宫而读懂了法国历史观的贝聿铭并不难从埃菲尔铁塔中读出建筑的命运:建筑完成后要人接受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建造起来。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示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4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673块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埃菲尔铁塔建筑特点

埃菲尔铁塔建筑特点 整个钢结构的形状,与大腿骨相似,有仿生学的成份。 艾菲尔铁塔” 。法国巴黎著名铁塔。在塞纳河南岸马尔斯广场的北端。塔身为钢架镂空结构,高320米,重9,000吨。有海拔57米、115米和276米的三层平台可供游览,第四层平台海拔300米,设气象站。顶部架有天线,为巴黎电视中心。从地面到塔顶装有电梯和1710级阶梯 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 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9万只铆钉,极为壮观。 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为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法国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尔铁塔上介绍了其为申奥所做出的准备情况,而埃菲尔铁塔更成为了该国申奥的「天然广告」。 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直到克莱斯勒大厦的出现。它由2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从事研究的人们。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Tour Eiffel)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沉思 1.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1.登塔前对塔的认识(1-5段) 2.登塔过程中的感受(6-9段) 3.登上塔后的沉思(10-20段) 2.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哪些特点? (在文章中圈画出表现铁塔特点的具体语句,并总结各个方面的特点。) (1)高大脱尘(2)孤独寂寞(3)坚韧宽厚 3.登塔前后,作者对埃菲尔铁塔的态度和感受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文中划线 4.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欲扬先抑虚实结合 5.作者这样写铁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借塔喻人,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高大脱尘而孤独寂寞”的人,卓有建树,但不为人知,不为人容,因而孤独寂寞。埃菲尔铁塔最终不是成为“一个永远矗立的丰碑”“巴黎城市的一个象征”吗?那些不为人知、不为人容的“圣贤”,最终不也成为受人景仰的人吗? 6.本文是如何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 就全文言,写埃菲尔铁塔和作者的登铁塔是“实”,写作者感情和心理的变化是“虚”; 就写铁塔言,写铁塔的特点是“实”,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的人是“虚”; 就写铁塔的特点而言,写其高大雄奇的外形是“实”,写其超尘脱俗、孤独寂寞、坚韧宽厚的内蕴是“虚”。 7.你读了这篇散文,得到哪些启示? 当你因为独树一帜而遭受误解、甚至排斥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耐得住生命的寂寞,用坚韧和宽厚去对待他人的误解和排斥。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 对待生活中那些特立独行的先锋人物,应当宽容,尊重,关怀,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正如张抗抗所说:“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

埃菲尔铁塔简介

英文名称:Eiffel Tower 法文名称:La tour Eiffel 别称:巴黎铁塔 设计者:亚历山大·居斯塔夫·埃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 建设用途:餐厅、观景 建设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 开工时间:1887年1月27日 竣工时间:1889年3月31日 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324.79864593米 建筑总质量:约为11500吨 建筑层数:4层 灯泡数:20000个 铆钉数:259万个 结构形式:钢架镂空结构 投资单位:法国政府 建筑造价:745万7千法郎 基本介绍 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9万只铆钉,极为壮观华丽。 文化象征 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 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为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法国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尔铁塔上介绍了其为申奥所做出的准备情况,而埃菲尔铁塔更成为了该国申奥的「天然广告」。 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 直到克莱斯勒大厦的出现。它由2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 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 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 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

从事研究的人们。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铁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 历史背景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 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尔铁塔是由很多分散的碎片组成的——看起来就像一堆模型的组件。不过,这些碎片可不是塑料的,而是金属的,而且有18038个,重达10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到1988年,“铁娘子”已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游客1.23亿人次。19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整整100岁。为此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在铁塔2层平台的围栏上悬挂着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的“庆祝铁塔100岁”的彩色条幅。无数游客翘首目睹了这一壮观场面。埃菲尔铁

埃菲尔铁塔英文介绍

A Bit of HistoryThe Eiffel Tower was built for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Paris of 1889 commemorating the centena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Prince of Wales, later King Edward VII of England, opened the tower. Of the 700 proposals submitted in a design competition, Gustave Eiffel's was unanimously chosen. However it was not accepted by all at first, and a petition of 300 names - including those ofMaupassant, Emile Zola, Charles Garnier (architect of the Opéra Garnier), and Dumas the Younger - protested its construction. At 300 metres (320.75m including antenna), and 7000 tons, it was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 until 1930. Other statistics include: ·2.5 million rivets. ·300 steel workers, and 2 years (1887-1889) to construct it. ·Sway of at most 12 cm in high winds. ·Height varies up to 15 cm depending on temperature. ·15,000 iron pieces (excluding rivets). ·40 tons of paint. ·1652 steps to the top. It was almost torn down in 1909, but was saved because of its antenna - used for telegraphy at that time. Beginning in 1910 it became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Time Service. French radio (since 1918), and French television (since 1957) have also made use of its stature. During its lifetime, the Eiffel Tower has also witnessed a few strange scenes, including being scaled by a mountaineer in 1954, and parachuted off of in 1984 by two Englishmen. In 1923 a journalist rode a bicycle down from the first level. Some accounts say he rode down the stairs, other accounts suggest the exterior of one of the tower's four legs which slope outward. However, if its birth was difficult, it is now completely accepted and must be listed as one of the symbols of Paris itself. Ecole-Militaire seen through the base of the tower. Notes The tower has three platforms. A restaurant (extremely expensive; reservations absolutely necessary), the Jules Verne is on the second platform. The top platform has a bar, souvenir shop, and the (recently restored) office of Gustave Eiffel. From its platforms - especially the topmost - the view upon Paris is superb.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one hour before sunset, the panorama is at its best.

请浅谈埃菲尔铁塔的艺术特色

浅谈埃菲尔铁塔的建筑特色 摘要:埃菲尔铁塔经历了百年风雨,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修之后风采依旧,巍然屹立在塞纳河畔。它是全体法国人民的骄傲。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 关键词:埃菲尔铁塔建筑背景设计思想文化内涵建筑形象 1埃菲尔铁塔的建筑背景 1889年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节日,法国准备举办一个震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会址上要建造一座类似神话里说到的那种通天塔[1]。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 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尔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万多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2]。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

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到1988年,“铁娘子”已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游客1.23亿人次。 1989年3月31日,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 1.1设计师的生平 亚历山大·居斯塔夫·艾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1832年12月15日出生于法国第戎,1923年12月27日逝世于巴黎)艾菲尔的祖先来自德国。他是一位法国工程师,金属结构专家,也是一位作家。一开始他在法国纵合技术学院求学,但没有毕业,接著转到工艺技术学校去,得到化学工程的学位。 1856年他拿到了他第一个主要的工程委托,就是法国波尔多的加隆河铁道桥,他使用高压空气来驱动桥墩的技术是当时法国工程界的创举,这也是他终生最佳成就的表彰之一。1867年至1869年间,他完成了在南法四座巨大的桥梁,其中最著名的是索尔河上的高架桥,用两座高达59米的铁塔从山谷为基支撑著整个桥梁结构,而这两座支撑塔上端逐渐变细,可以有效承受强风,这可以说是早先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前驱架构。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造的艾菲尔铁塔是他最著名的建筑,而比较少人知道的是他也建造了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的框架,即与艾菲尔铁塔结构相似(纽约自由女神的内框结构即是艾菲尔铁塔的形状,外观雕塑为铜制,因氧化而变绿)。另外,他从1870年代间他在南美洲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工作。1875年他负责布达佩斯的总火车站的建筑。1876年他的公司赢得了建造一座跨越都乐河的铁路桥的设计,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非悬吊式桥。他的设计因为其透明度、优美、结构、最廉价而获胜。这座桥一直被使用到1991年(共114年)。艾菲尔最著名的建筑是艾菲尔铁塔,从1887

建筑赏析埃菲尔铁塔论文

巴黎艾菲尔铁塔Tour Eiffel 简介 艾菲尔铁塔矗立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艾菲尔铁塔高320.7米,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直到纽约克莱斯勒大楼的出现。登上艾菲尔铁塔的游客早已超过1亿人次。2004年1月16日,为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法国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尔铁塔上介绍了其为申奥所做出的准备情况,而埃菲尔铁塔更成为了该国申奥的“天然广告”。 它是为迎接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博览会而于1889年建成的。1889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法国人希望借举办世博会之机留给世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1851年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之后,巴黎更是不甘落后。法国人一直想建造一个超过英国“水晶宫”的博览会建筑,于1886年开始举行设计竞赛征集方案,其宗旨为“创作一件能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的 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出现在一个变革的时期,铁塔是现代主义作品,反对古典的穹隆顶模式。19世纪的巴黎依然是仿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风格,体现于建筑上是恢复穹隆顶的风尚,埃菲尔设计的铁塔反了传统。铁塔是钢铁结构建筑,自从“水晶宫”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利用玻璃、钢铁和木材建造出的大型建筑物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源头之后,还没有能与之媲美的城市建筑产生。 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它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因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而得名。。塔身为钢架镂空结构,重达9000吨,共用了1.8万余个金属部件,以100余万个铆钉铆成一体,全靠四条粗大的用水泥浇灌的塔墩支撑。全塔分为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115米,第三层高276米。其中一、二楼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每层都设有带高栏的平台,供游人眺望那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美景。有电梯或徒步登塔顶。入夜,塔顶发出转动着彩色探照灯光,防飞机碰撞。塔旁竖立长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顶安放斯塔夫埃菲尔镀金头像。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尔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万多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

细说法国故事(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背后的感人故事你又知道多少? 你一定知道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但是你未必知道美丽的他背后那个感动千万人的爱情故事。 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代表着伟大的钢铁结构师埃菲尔对其妻子忠贞不渝的爱,总高300米,是当时全法国所有有名的建筑物的总高度,如: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剧院,七月纪念柱等。 1832年的冬天,古斯塔夫?埃菲尔降生在法国东部的第戎城里,他从小就对建筑构造很感兴趣,那时候并没有积木之类的玩具,小埃菲尔便用泥巴和小木棍搭建桥梁或建筑物。12岁那年,古斯塔夫?埃菲尔踏进学校的大门。12岁正是顽劣、淘气的年龄,在他家的院子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满身泥污的小男孩兴致勃勃地不停忙碌着,院子里摆满了一个个样式奇特的建筑物。

埃菲尔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他感兴趣的建筑构造上,对学习完全不用心。但学习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的事情,付出多少才能收获多少。中学毕业时,他与自己梦想中的理工大学失之交臂,这对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的埃菲尔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他沮丧、灰心和难过,甚至想过去母亲的煤栈帮忙。如果他的生命中没有遇到一个名叫玛格丽的女孩子的话,可能这个世界上便会多一名煤栈老板,而不是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 玛格丽是一个美丽而倔强的姑娘,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古斯塔夫?埃菲尔深爱着这位姑娘。在他最沮丧的时候,她握着他的手说:“埃菲尔,不要放弃,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工程设计师,一定能设计出闻名于世的建筑。而且我要听你在那座建筑上对我说你爱我!”望着玛格丽清澈而倔强的眼神,埃菲尔重重地点了点头。

埃菲尔铁塔

菲尔铁塔 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 建造艾菲尔铁塔的初衷,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建成后颇受争议,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 岂料,铁塔建成后,竟产生了世界性的轰动效应,一举成为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建筑,甚至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在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艾菲尔铁塔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 全塔高320米,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70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建设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开工时间:1887年1月27日 竣工时间:1889年3月11日 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324.79864593米 建筑总质量:约为101001吨 建筑层数:4层 灯泡数:20000个 结构形式:钢架镂空结构 建筑造价:745万7千法郎 投资单位:法国政府 设计人:居斯塔夫·埃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 建设用途:餐厅,观景 英文名称:Eiffel Tower 法文名称:La tour Eiffel 别称:巴黎铁塔 概况简述 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极为壮观。 1889埃菲尔铁塔风光集萃(20张)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为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法国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尔铁塔上介绍了其为申奥所做出的准备情况,而埃菲尔铁塔更成为了该国申奥的「天然广告」。 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 直到纽约帝国大厦的出现。它由2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 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 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 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从事研究的人们。 历史背景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世界三大著名建筑。

从埃菲尔铁塔看结构艺术的表现

从埃菲尔铁塔看结构艺术的表现 提 要 从埃菲尔铁塔外观形式的角度对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进一步从力学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了铁塔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结构艺术的思想引入桥梁、塔架等大型结构工程,认为形式的设计是为了控制应力而非创造空间,另外,仅仅显示出结构与表现结构并不是一回事,结构的表现应当清楚地展现荷载的传递与构件的连接。优秀的设计应该将力学与美学结合起来,在结构艺术的层次上力求创新,达到力与美完美结合的境界。 关键词 埃菲尔铁塔,结构艺术 Stru ctu ral A rt of Eiffel T ow er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hape,the design concept of Eiffel T ower is discussed from the view of structure and mechanics.For the design of large2scale structures such as high2rise towers and long2span bridges,the form is designed not for creating space but for controlling stress with the concept of structural art.Meanwhile,to express a structure is not jut to expose it.A structure should indicate the transmission of loads and the connections of components clearly.Perfect designs should create original innovation on the level of structural art,aiming at perfect combination of mechanics and aesthetics. K eyw ords Eiffel T ower,structural art 1引 子 诞生于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埃菲尔铁塔占地一公顷,耸立在巴黎市区赛纳河畔的战神广场上,目前包括天线等附加设施在内的建筑总高度为324m。埃菲尔铁塔塔身分四层,最下面形成东南西北四座大拱门,其上设有3层平台,游客可以在此小憩赏景。第四层是气象台,顶部架有电视天线。游客可拾1710级阶梯而上,也可乘电梯到达顶层。这座1889年巴黎世博会主题建筑,誉满全球也曾经谤满世界。在它刚落成的日子里,优雅的法国人实在不屑这位”世界第一高度”的粗野。但无论如何,充满魅力的埃菲尔铁塔顺理成章地成为法国巴黎的象征和传世经典。作为19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土木工程之一,埃菲尔铁塔以其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并且和布鲁克林桥一起开始了结构工程的新时期。2埃菲尔铁塔的结构形式 211设计介绍 埃菲尔铁塔的结构体系既直观又简洁:底部是分布在每边128m长底座上的4个巨型倾斜柱墩,倾角54°,由57.63m高度处的第一层平台联系支承;第一层平台和115.73m高度处的第二层平台之间是4个微曲的立柱;再向上4个立柱转化为几乎垂直的、刚度很大的方尖塔,其间在276.13m高度处设有第三层平台;在300.65m高度处是塔顶平台,布置有电视天线。铁塔总重10000t,承担这些重量的是4个坚固的直伸至下卧持力土层的沉箱基础。 在1884年6月的时候,埃菲尔设计事务所的两位主要工程师Emile Nouguier和Maurice K oechli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