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空气占据空间吗_教科版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选择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 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能够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三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练习一、填空题1.空气占据________,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________。
2.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________。
二、选择题3.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C.空气能流动4.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能观察到()。
A. 空气可以被压缩B. 空气很难被压缩C. 空气可以被压缩到0毫升5.空气占据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A. 空气看不见B. 空气抓不住C. 空气很容易被压缩6.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里还剩下()空气。
A. 半瓶B. 一瓶C. 没有了7.空气和水的不同点包括()A. 空气是气体。
水是液体。
B.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C. 空气是透明的。
水是白色的。
三、判断题。
8.乌鸦喝水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
()9.空气看不见、摸不到,不能占据空见。
()10.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啦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11.水能占据空间,夺气也能.‘据空问。
()12.空气能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四、简答题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答案】空间;改变【解析】【解答】根据空气的特性可知:空气占据空间,而且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分析】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2.【答案】压缩【解析】【解答】题目描述的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压缩。
【分析】根据空气的特性可知,空气具有可以被压缩的特征。
二、选择题3.【答案】B【解析】【解答】题目描述的现象,纸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所以题目的答案选择B。
【分析】根据空气和水的特性,可以解答本题。
4.【答案】A【解析】【解答】A.空气可以被压缩就是实验反应的空气的性质,符合题意;B.选项正好和A选项相反,不符合题意;C.尽管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不能被压缩到0毫升,不符合题意。
4.6空气占据空间吗同步练习1.判断题。
(1)乌鸦喝水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问的原理。
( )(2)空气看不见、摸不到,不能占据空删。
( )(3)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啦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 )(4)水能占据空间,夺气也能.‘据空问。
( )(5)空气能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 )2简答题。
在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胶塞密判,A、B是两根吸管(如下图)。
如果从B管往里吹气,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斟。
3填空题。
(1)注射器包括针筒、刻度、、等几部分。
(2)堵住空注射器的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或用力向上托动活塞,活塞会(填“运动”或“保持不动”)。
这说明空气占据的空问会随着活塞的变化而变化.即可以被________(填“压缩”或“缩小”)或者被(填“扩张”或“拉伸”)。
(占据空问的大小容易发生变化,占据空间的大小很难发生变化。
(填“空气”或“水”)4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芳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L『上·用力向气球巾吹气,却很难把气球吹得圆鼓鼓的,这是因为( )。
A.气球里有空气B塑料瓶中有空气C气球皮太薄(2)玻璃瓶中有一瓶窄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还有( )。
A.瓶空气B.半瓶空气C大半瓶空气(3)宅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 )。
A.会变得更小 B.会变得更大C.没有变化(4)篮球充气就是利用了空气( )的性质。
A.可必被压缩 B.可以被扩张C.透明(5)下列( )不是臆用了压缩空气的性质。
(6)空气和水的不同点包括( )。
A.窄气是同体,水是液体B.空气占据空问的大小州以发牛变化,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C.空气足透明的,水是白色的5读图题。
根据图片,解释注射器内的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的原因。
6.【探宪题·分析】把一冈纸巾放在玻璃杯的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
(1)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请说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如果慢慢倾斜玻璃杯,纸巾一直不会被水浸湿吗’说出理由。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课堂检测一、填空题。
1.空气会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
答案:占据;鼓起来2.我们能把气球吹很大,是因为我们把吹进了气球。
答案:空气3.如图所示,在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孔,用打气筒连着气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填“能”或“不能”]将水挤出杯子,这是因为。
答案:能;空气占据空间二、判断题。
1.空气能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答案:√2.空气有时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
()答案:×3.我们看不见周围的空气,所以空气不占据空间。
()答案:×4.喝牛奶时,只要用力挤压牛奶盒,牛奶就会从吸管里流出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答案:√三、选择题。
1.把纸揉皱后塞人杯底,将杯子倒过来竖直放入水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C.空气能流动答案:B2.小芳将气球嘴套在塑料瓶口上,气球在瓶内,用力向气球中吹气,却很难把气球吹得圆鼓鼓的,这是因为()。
A.气球里有空气B.塑料瓶中有空气C.气球皮太薄答案:B3.用手轻轻按压吹大的气球,会有鼓鼓的感觉,这说明()。
A.空气占据了气球内部的空间B.空气会流动C.空气是透明的答案:A4.用带漏斗的塞子紧紧塞住瓶口,然后把水倒进漏斗,水流不进瓶子里,这是因为()。
A.漏斗的颈部太细了B瓶内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C.倒入的水太少了答案:B四、简答题。
在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A、B是两根吸管(如图)如果从B管往里吹气,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从B管向瓶内吹气时,空气不能从任何地方流出,只能占据水的空间,水有流动性,所以会从A管流出。
五、综合探究。
将乒乓球用杯子倒扣入水中,乒乓球会停留在杯子的哪个位置?1.请在图2中画出水面和乒乓球的位置。
答案:2.你这样画的理由是什么?答案:空气可以被压缩,并占据一定的空间。
六、实验探究。
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能占据空间。
2.掌握验证空气能占据空间的实验。
一、知识广场1.空气__________占据空间。
2.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__________、装水的盆、__________。
3.利用空气的存在,我们可以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挤出__________。
二、判断大厅1.空气只有在水中才会占据空间。
( )2.我们把纸放进水里,纸会变湿。
( )3.若是把一个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中,杯子里不会有水。
( )4.水里不会有空气存在。
( )三、选择乐园1.下列事例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是( )。
A.气球的存在B.水中倒扣的杯子里面有空气C.扁平的塑料袋2.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如果在杯底扎一个小洞,那么在不添加任何仪器的情况下,( )。
A.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B.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C.无法判断空气是否占据空间3.做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时,要在杯子底部粘上一个纸团的原因是( )。
A.判断杯子底部是否被水浸湿B.判断杯子底部是否有空气C.看着好看四、问题城堡1.课本中是怎么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的?请你简单说一说。
2.为什么在杯底扎一个小洞,杯子就被水浸湿了呢?3.请你再举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
.参考答案一.1.能 2.塑料杯纸团3. 瓶中的水二.1.X 2.√ 3.√ 4.X三.1.C 2.B 3.A四.1.通过发现倒扣在水中的杯子内部存在空气,证明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2.空气都沿着小洞跑了出去,杯子里没有空气占据,所以水进了来,杯子就被术浸湿了。
3.气球膨胀。
二.空气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同步练习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填空题1 .雯雯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底部,杯子外被水淹没,而杯子里却没有水,这是因为 空气能o2 .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占据一定的。
3 .一个空的玻璃杯其实并不是空的,它里面有占据着空间。
4 .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鼓起来,说明空气o5 .压杯入水实验中,纸不会湿的原因是杯子里的水和纸之间被隔开。
、侬拜剧6 .下列是生活现象与空气特征的相应描述,错误的是()。
A.病毒能通过空气进行快速传播,这与空气会流动有关B.往鼓起的篮球里继续充气,篮球能弹得更高,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C.一个敞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里面没有任何物质7 .将封闭玻璃瓶中的空气抽掉一半,瓶内剩余的空气()。
A.质量会增加 B.会充满瓶内各处空间 C.不会充满瓶子 8 .一个兵乓球浮在水面上,将玻璃杯口朝下罩住乒兵球后,继续往下移动,直到玻璃杯完 全进入水中。
这时,乒乓球应该在杯中的( )<,9 .“吹不大的气球”的实验结果是因为空气()oA.会被压缩B.占据空间C.有重量10 .在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竖直倒扣入水中,发现纸团没有湿。
这是因为(A.空气很轻B.杯子里的空气流出来了C.杯子里的空气要占据空间 11 .如图,要使瓶子里的水流出来,我们可以从哪根管向瓶中吹气()oC.C 位置 A.A 位置 B.B 位置A.A管B.B管C.A管或B管都可以12.用打气筒从杯底的小孔向充满水的杯中打入空气(如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水被挤出杯子,这个实验说明()。
A.空气可以被压缩B.空气很轻C.空气会占据空间三、判断题13.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14.我们做实验前的预测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15.书包里装满了书,如果不把书取出来,就不能再装入同样多的其他书了。
这是因为原来的书占据着书包里的空间。
()16.把杯子里的饮料喝完,杯子里就什么也没有了。
()17.用手捏充满空气的气球,气球能变形,但不能变回原样。
2019-2020学年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空气占据空间吗复习巩固二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风扇B、轮胎C、瓶子【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空气能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生活中的自行车______等运用到了空气可以被压缩了的性质。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
都可以证明空气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打气筒、篮球和喷壶都是日常生活中运用了______被压缩的性质。
【答案】:【解析】:第9题【解答题】空气看不见、摸不到,不能占据空见。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解答题】空气占据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A、空气看不见B、空气抓不住C、空气很容易被压缩【答案】:【解析】:第11题【解答题】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C、空气能流动【答案】:【解析】:第12题【解答题】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里还剩下( )空气。
A、半瓶B、一瓶C、没有了【答案】:【解析】:第13题【解答题】乌鸦喝水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4题【解答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辨别空气和水谁轻谁重?(写出两种方法)【答案】:【解析】:第15题【解答题】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啦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是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制成的。
A.弹簧沙发B.排球C.橡皮筋2.纸遇水会变湿,把纸粘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倒扣在水里,里面的纸团会湿吗?()A.不会B.会C.无法判断D.半湿半干3.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宫课堂”开讲,太空教师王亚平在水球中间打入空气后,我们发现水球中出现了一个空气球,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空气()。
A.会流动B.很轻C.占据空间4.如图,往一个皮球中不断打气,这个过程中,空气()。
A.体积变大,质量不变B.体积变大,质量变大C.体积不变,质量变大5.关于空气占据空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空气的地方,就有空间被空气占据着B.很容易就能往一个空杯子里倒满水:说明空气有时候不占据空间C.一个瘪的气球能被吹得鼓起来,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气球里面的空间6.像左图那样,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大是因为()。
A.空气占据空间B.空气会流动C.空气可以被压缩7.如图,在不倾倒瓶子的情况下,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
我们采用()。
A.从①吸管向瓶中吹气B.从①吸管向瓶中吹气C.从①号或①号吸管向瓶中吹气二、填空题8.动物、植物和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 ),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 )。
9.将水杯口朝下,倾斜着放入水中,会看到杯口有气泡冒出。
这气泡是________。
10.小明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发现杯子里的水位线逐渐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我的解释是:________。
11.如图,在拆快递时经常会发现,商家用充了空气的鼓鼓的塑料袋装易碎的物品,然后装入包装箱里刚好撑满,不易摇动,这说明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小明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先按住小孔将杯子倒扣压入水中,再松开手指,发现纸团________,说明杯子里的空间被________占据了。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态物质都会________空间,空气是没有固定的________。
2.空气会________的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________。
3.能把气球吹很大,是因为我们把________吹进了气球。
4.我们看不见空气,因为空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明的气体。
5.聪明的乌鸦喝水是利用了________的原理。
6.我们把________充入救生圈内,救生圈能在水面上浮起来,利用了________。
7.________的瓶子里的气球能吹大,________的瓶子里的气球不能吹大。
二、判断题8.我们把水杯里的水喝掉后,杯子内部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9.我们底部塞有纸的玻璃杯倾斜放入水槽内,纸不会湿。
()10.破洞的气球吹不大是因为空气并不占用空间。
()11.将气球放入封闭的塑料瓶中是吹不大的。
()12.动物、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但是水中的鱼是不需要空气的。
()三、选择题13.空气是一种气体。
A. 空气就是一种单一的气体B. 空气是没有质量的C. 空气占据空间,质量很轻14.我们把封闭的玻璃瓶中的空气抽掉一半,瓶内的空气是()A. 空气还剩半瓶B. 空气的质量会减轻C. 空气不会充满瓶子15.实验题:根据提示,请补充完整实验的过程(1)请写出该实验探究的主题是________。
(2)补充完整实验过程:a.往水槽里面加水,至水槽的________处B.将纸塞到杯子________,杯口________。
C.________倒立,扣入水中D.________移除,擦干杯口(3)如果倾斜玻璃杯放入水槽,纸会________。
(4)实验结果: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固体;液体;气体;占据;形状2.占据;鼓起来3.空气4.无色;无味;透明5. 空气占据空间6.空气;空气占据空间,但是空气质量轻7.有孔;没有孔二、判断题8.错误9.错误10.错误11.正确12. 错误三、选择题13. C14.B15.(1)空气是否占据空间(2)2/3;底部;朝下;竖直;竖直(3)湿(4)空气占据空间。
第2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液体以及固体占据空间;空气和液体、固体一样,占据空间。
(选填:能、不能)
2、我们把物体占的或叫空间。
3、第一次,杯底的纸团,是因为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导致无法进入杯内。
第二次,杯底的纸团 ,是因为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填补了原本被
占据的空间。
第三次,打气筒把重新灌入杯子,刚才被
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占据。
表明:空气空间。
4、薯片塑料包里面不仅装了薯片,还装了一种重要的气体:。
二、判断题
1、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占有空间。
( )
2、气体可以挤占液体的空间。
( )
3、人们利用气体占据空间的特征制作很多日常用品。
( )
4、杯里的纸不湿因为空气把水隔绝。
( )
5、实验时有水泡从杯底溢出,说明气体排挤液体。
()
6、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能够喝到水是因为聪明的乌鸦用石块占据了水的空间。
( )
7、薯片的包装说明了气体可以占据空间。
()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空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体、固体占据空间
B、空气我们看不见,所以,不占据空间
C、气体可以挤占液体的空间
2、关于实验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杯子取出时不需要用毛巾把杯口的水擦干
B、实验时要明确分工,尽量不要弄洒水
C、杯子必须倾斜倒扣放入水中,倾斜拿出来,不能竖直。
3、关于氮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本身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氮气很昂贵
C.薯片包装一般装入氮气,作保护气
四、解答题
1、请你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说说什么是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就薯片的包装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分析题
1、设计一个探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的实验:
【1】实验名称:探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2】我的假设:空气占据空间。
【3】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能、能
2、位置、地方
3、没变湿、空气、水、被完全浸湿了、空气、水、空气、空气、水、空气、占据。
4、氮气。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选择题
1、B
2、B
3、C
四、解答题
1、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
2、解释:
1)包装袋可以防止运输过程中对食品的破坏(膨化、油炸类食品一般很脆,吹鼓起来能极大的减少运输等过程的破损);
2)氮气本身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并且廉价,可以避免好氧菌繁殖,防止食物变质;
3)氮气作为惰性气体,不会与食品本身产生化学反应;
4)可以很好的防潮,防氧化。
五、实验分析题
【2】能
【3】水槽、透明硬塑料杯子、球针、纸巾、水、漂浮物(如塑料泡沫) 【4】注意事项:
1)纸一定要塞牢不要掉下来。
2)杯子必须竖直倒扣放入水中,竖直拿出来,不能倾斜。
3)实验时要明确分工,尽量不要弄洒水。
4)杯子取出时用毛巾把杯口的水擦干,以免水流入杯中浸湿纸。
【5】实验步骤:
●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
●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些漂浮物(如塑料泡沫),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观察实验现象。
纸团湿了吗?(第一次)●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同样的方法再把杯子压入水中。
仔细观察,有什么变
化?(第二次)
●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
空气能将水挤出杯
子吗?(第三次)
●将结果记录下来。
【6】实验现象:
倒扣水杯,纸不会湿,杯中水和空气的变化相对稳定;杯底扎空,纸会湿,空气的空间被水挤占;打入空气,纸不会湿,水的空间被空气挤占。
【7】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