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系列训练_____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说课材料
- 格式:pdf
- 大小:3.24 MB
- 文档页数:16
作文专项训练之——景物描写2008-06-02 20:56:21|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折射人物心理,还能推动情节发展。
一、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设置背景。
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
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用景物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一个美丽、安静、和谐的氛围)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
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
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
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景物描写都是溶入了人的情感的,周围的环境美与当时作者的心境有必然的关联,其时人物的心情好环境就美丽的,心情不好环境就暗淡的。
俗语云“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
我和她快步来到讲台。
一切静悄悄的,老师和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们。
窗外,桃花绽开,鸟儿啾啾地叫着,赏心悦目。
她笑了,笑得那么真诚、友善。
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同学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个小化学家,窗外鸟儿欢快地唱着歌,我快飘飘然了。
我们都笑了,笑声在河面荡漾着,河水泛起阵阵涟漪,芦苇也不甘寂寞,发出“沙、沙”响声。
(以景衬情,写出了人物此时此刻的喜悦之情)(该段与上段交代了“合作”的经过)3、借景比喻、作为记叙的线索栀子花不仅作为背景,而且赋予比喻意义,增添了文章浓浓的诗情画意。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无端思绪。
我闭上眼,一丝熟悉的清香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荡漾。
哦,栀子花又开了吗?刹那间我又回忆起那个让我怦然心动的瞬间……那是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空气中都浮动着馥郁的香气。
作文教学《巧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巧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农老师这节课的设计进行简单的说明。
一、说教材:新大纲的阶段教学目标中提到,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而“景物描写”是记叙文写作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
部编版七年级课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驿路梨花》、《紫藤萝瀑布》等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写景片段,)让学生读之神往,心随景动,但在平日写作时,却又难以描绘出像课文中一样的美景,更不会运用以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的写作技巧。
因此,给学生上一节相关的作文课,既能让学生掌握写景的技巧,也有利于学生发现并学会欣赏美。
二、说学情:初一年级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观察能力强,感情丰富,但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欣赏事物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在写作上,描绘的景物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
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情况,本节课设计上不追求面广量大,而是力求做到开口小而挖掘深,真正让学生“学会”“学透”、“会用”“巧用”。
三、说教法(一)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农老师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对人物心情的烘托作用。
2、学会合理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教学重点) 3、能够运用以景衬情的技法进行片段写作。
(教学难点)(二)教学方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习作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顺利圆满地完成本次教学任务,农老师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2、点拨法;3、问题导引法;4、指导归纳法;5、任务驱动法;6、合作交流法;7、师生互评法等。
四、说学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农老师在这节课里,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勾画圈点法,合作探究法、成果分享法、师生互评法等。
用景衬托人物心情的作文篇一: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练笔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练笔天色愈发昏暗了。
大片的乌云聚拢在一起,越积越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霎时,天空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一道亮光闪过,把黑幕一劈为二。
紧接着,一场瓢泼大雨伴随着轰隆的雷声从天而降,像是一面水势汹涌的瀑布。
加上呼呼的大风,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我站在家门口,久久地伫立着,任凭风吹雨打。
我该怎么办呢?胸前的书包被抱得更紧了。
春天到了,柳树伸展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像在空中跳舞。
桃花张开了粉红的笑脸,与我们打招呼。
一场春雨过后,春笋像小孩一样拼命向上长。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苦涩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碧绿的江水轻轻地拍打着船舷,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上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风,矗立在江对岸。
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多情的伶俐少女,温柔轻盈;像垂披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月中仙子,万般风流。
一直以来都不是很明白那种感觉:午后的阳光穿过树枝,地上映出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阳光耀着人的眼,随风轻轻移动,间或带着树叶晃动的沙沙声。
直到走到了那条溪流,踩着浅浅的软软的水流,心也跟着动了,一起漂到了不知名的远方……空气中弥漫着春天来临的气息,轻轻一闻,满腔的绿意沁人心脾,绿色的小虫在草丛间躲猫猫,翩然的蝴蝶在炫耀着彩色的新衣,连鸟儿似乎也在为我高兴,合着蟋蟀小队的小提琴,唱起了欢快的歌声。
远处的绿色是一片小竹林,地上冒的小脑袋是竹家的小宝宝--竹笋。
竹家小宝宝在努力拔高自己的小身子,想要眺望远方的溪水。
站在浅浅的溪水中,没及脚踝的水流可以清晰的看到水底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欢快的吐着小泡泡,时而冒出水面,时而撞上脚面篇二:初中作文技巧----巧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我的目光开始不知道在哪停留,时间像橡皮一样拉长。
巧设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七年级(上)第五单元写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环境描写的方法。
2、在实践运用中掌握记叙文中恰当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环境描写的方法,学会恰当运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
【教学难点】掌握记叙文中恰当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课题。
出示《老山界》片段,比较两段文字,哪段更好?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下山15里,也是很倾斜的。
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
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
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下山15里,也是很倾斜的。
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
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
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明确:第2段更好。
同样在交代人物和事件清楚的情况下,运用环境描写则更好。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记叙文中如何巧设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
二、阅读范文,探索方法。
1、再次出示《老山界》片段。
(1)《老山界》这段文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什么写了树木、泉水这些景物,而不写别的景?明确:描绘了树林、泉水。
因为树林、泉水是山间常见的景物,而且红军在溪流旁煮粥吃,这泉水对红军战胜困难也有巨大的作用。
可见,我们在写景的时候要选择恰当的景物,而不是随意的。
出示写景小贴士:选择恰当的景物。
(2)树林、泉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明确:树林是浓密的,泉水是清澈的、明亮的(银子般的、欢快的)。
作者以清新明朗的景衬托红军克服困难后的欢快、轻松的心情。
出示写景小贴士:抓住景物的特征。
以景衬情方法一:以乐景衬乐情。
2、出示学生习作片段一,思考片段中写了什么景?这景有什么特点?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学后,他心情沉重的走出了校门。
环境描写烘托心情第一篇:环境描写烘托心情环境描写烘托心情在周末的时候,我写完作业,没事干的时候,我妈让我回趟老家去看看,看看老家变得什么样了,我就骑着车子,离开了楼房,快乐的回了老家。
在途中,微风拂拂,树枝摆动,两边的树木好像在和我招手,鸟儿在天空中欢快的唱歌,太阳高高,微笑着照耀在我的身上,暖暖的,我心里非常高兴。
此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回老家的开心。
在回来的路上,脑中出现了老家被挖掘机拆毁的画面,我的心变得悲伤了,突然狂风大作,刮起了风,路上的尘土飞扬,树枝摇摆,太阳被吓的躲起来了,所以我加快了速度,使劲骑。
不一会,我到了家,我已精疲力尽,不一会,就下了大暴雨,我的心情变得悲凉了。
此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动作和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对旧家的怀念之情。
第二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练笔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的练笔天色愈发昏暗了。
大片的乌云聚拢在一起,越积越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霎时,天空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一道亮光闪过,把黑幕一劈为二。
紧接着,一场瓢泼大雨伴随着轰隆的雷声从天而降,像是一面水势汹涌的瀑布。
加上呼呼的大风,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我站在家门口,久久地伫立着,任凭风吹雨打。
我该怎么办呢?胸前的书包被抱得更紧了。
春天到了,柳树伸展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像在空中跳舞。
桃花张开了粉红的笑脸,与我们打招呼。
一场春雨过后,春笋像小孩一样拼命向上长。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苦涩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碧绿的江水轻轻地拍打着船舷,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上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风,矗立在江对岸。
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多情的伶俐少女,温柔轻盈;像垂披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月中仙子,万般风流。
一直以来都不是很明白那种感觉:午后的阳光穿过树枝,地上映出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阳光耀着人的眼,随风轻轻移动,间或带着树叶晃动的沙沙声。
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心情喜:太阳升起,柔和的晨光洒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映照在她的笑容上。
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在晨曦中闪烁着希望和幸福的光芒。
周围的花朵似乎也跟着她一起欢快地摇曳,微风拂过,轻轻吹散她的长发,好像大自然亲自在为她伴舞。
怒: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乌云密布,雷声轰隆。
大地开始震颤,仿佛在愤怒地抗议着什么。
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仿佛要将身边的一切都焚烧成灰烬。
大风呼啸而至,树叶狂舞,好像在为他的怒火助威。
哀:雨水悄然而至,细雨滴滴答答地落在她的肩膀上。
她的眼眸泛起了泪花,宛如雨中的花朵,柔弱而无助。
她的身姿佝偻,步履蹒跚,仿佛生命中的一切都已失去了色彩。
大地也在为她的伤感而哀鸣,河水泛滥,泪水滂沱。
乐:落日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微风拂过,带着田野的芬芳。
他的笑容灿烂如阳光,眼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身边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彩虹在天空中展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的快乐而欢庆。
他跳跃、奔跑,尽情享受这一刻的喜悦。
愉快:夏日的午后,阳光洒在一片宁静的乡村小路上,伴随着微风轻拂,树叶在树梢间欢快地摇曳着。
道路两旁,绽放着各色的野花,它们如小精灵般跳跃,与微风共舞。
远处的麦田波浪般簇拥着一群农夫,他们的笑声与幸福的歌声一同飘荡在空气中。
难过: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光点洒在静谧的河畔小村庄上。
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泛着银色的微光,如同失落的泪滴洒在大地之上。
河边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低声低吟,仿佛是为了倾诉心底的悲伤。
悲伤:窗外的风声轻轻吹过,带着微凉的空气,像是在低声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窗外的景物逐渐被月光勾勒出轮廓,一棵瘦弱的枫树在微风中摇摆,树叶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仿佛是在诉说着它的季节之悲。
快乐:她穿着一袭清新的夏日连衣裙,裙摆随着她的舞动轻轻飘扬。
她伸出双臂,如同展翅的蝴蝶,欢快地旋转着。
她的长发在风中飘舞,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道彩虹。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将整个花园填满。
能烘托人物心情的环境描写嘿,朋友们!咱来聊聊能烘托人物心情的环境描写吧,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事儿呢!当人物心情欢快时,那周围的环境仿佛也跟着一起跳舞。
比如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公园里绿草如茵,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软绵绵的,让人忍不住想上去打个滚儿。
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像是在举办一场盛大的选美比赛,每一朵都努力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就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它们扇动着五彩斑斓的翅膀,和花朵们嬉戏玩耍。
微风轻轻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和青草的气息,那感觉就像妈妈温柔的手抚摸着你的脸庞,舒服极了。
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快地歌唱,叽叽喳喳的,仿佛在为这美好的春天演奏着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物的心情能不欢快吗?就像吃了一口甜甜的冰淇淋,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和喜悦。
而当人物心情低落时,环境也会变得阴沉沉的。
比如在一个下雨天的傍晚,天空乌云密布,就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沉甸甸地压在城市的上空。
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只有偶尔几个行人匆匆走过,他们都低着头,缩着脖子,脚步匆匆,似乎都想快点逃离这糟糕的天气。
雨滴噼里啪啦地打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那声音就像有人在耳边不停地敲鼓,让人心里更加烦躁。
路边的树木在风雨中摇曳,它们的叶子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就像一个个可怜的孩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路灯昏黄的灯光在雨雾中若隐若现,给整个街道增添了一份朦胧和凄凉的感觉。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物的心情会变得更加沉重,仿佛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
就像迷失在黑暗的森林里,找不到方向,心里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当人物心情紧张时,环境也会变得充满了压迫感。
想象一下,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灯光昏暗,墙壁上的阴影随着灯光的摇曳而晃动,就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物。
空气似乎也变得凝固了,让人感觉呼吸困难。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那声音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响亮,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人物的心上,让人心跳加速。
《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看图片,用一两个词语形容下你看到图片时的心情。
(唯美、激动/压抑、凄凉……)看到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情。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作文指导训练课,来学习《景物描写如何烘托人物心情》。
二、方法指导:(一)乐景写乐情:1. 按照一定顺序(1)描写景物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需要我们用心观察。
请大家再看一幅图片,看谁能独具慧眼,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最多的景物。
生1 生2 回答问题(2)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图片中景物的顺序回答问题。
明确景物描写的顺序:从前往后、从高到低、从左到右、从里到外、春夏秋冬等顺序。
(3)回忆学过的按一定顺序叙写的写景篇目或段落。
(《与朱元思书》、《春》、《绿》等)(4)以朱自清《春》的春花图一段为例,一生读,其他生思考:此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此生回答,并找出关键字句。
2.色彩渲染、运用修辞手法、想象和联想、多感官描写(1)春天来了,花儿竞相开放,这段文字中哪些花儿开了?(桃花、杏花、梨花)什么颜色?(红色、粉色、白色)明确景物描写的方法——色彩渲染。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吗?(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拟人)“花下成千成百的密封嗡嗡地闹着”(拟人)“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比喻)]明确景物描写的方法——运用修辞手法。
(3)“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是真眼睛,真星星吗?(不是)这是作者的想象和联想。
明确景物描写的方法——想象和联想。
(4)除了写花多,还写了花的什么特点?(花香)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花里带着甜味儿”)这属于哪种感官?(生1:嗅觉。
生2:味觉。
此处模棱两可)此处是一种特殊的手法——通感,即由嗅觉到味觉。
所谓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的手法。
还有没有其他感官的运用?(听觉、视觉)从哪些句子得到?明确景物描写的方法——运用多种感官。
景物描写烘托高兴心情的作文
哎呀,这阳光可真给力,直接穿过云层洒在小径上,金闪闪的,感觉就像是走在通往宝藏的路上。
两旁的野花也争着展现自己的美,微风一吹,它们就摇来摇去,好像在跟我讲悄悄话呢。
小溪水声潺潺,真的清澈到能看见水底的石头,闪闪发光的。
那些小鱼也时不时跳出来,溅起一圈圈水花,看得我都想跟着它们
一起跳舞了。
我坐在溪边,手伸进水里,哇,真凉快!感觉所有不
开心都被冲走了。
远处的山啊,绿油油的,山顶上还有云雾缭绕,就像仙境一样。
我深吸一口气,那空气里都是大自然的味道,泥土的香气、花草的
芬芳,太舒服了!
林子里的小鸟们可欢快了,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像是在开演唱
会一样。
那声音真好听,听着就让人心情愉悦,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
用景物烘托心情更高级——九上第四单元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茅箭区实验学校毛明芬教学目标:学会用景物烘托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中用景物烘托心情的技巧。
教学难点:在写作中用所学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心情,只写悲伤难过显得太单调了,用景物烘托心情会更加高级。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跟着第四单元的小说学习如何写景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二、向名家学写景(一)梳理3篇课文中写景片段《故乡》中:鲁迅写悲凉: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写充满希望: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思考:(1)作者用哪些要素写出了景物的哪些特征?(2)写景时按什么顺序?明确:写悲凉的心情时用阴晦的天气,冷风,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描写了一幅阴晦萧瑟的景。
这里作者是按由大到小,由远及进的顺序来写景。
写充满希望时用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和金黄的圆月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夜景。
这里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进行描写。
《我的叔叔于勒》中:出游好心情: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失望沮丧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思考:(1)作者用哪些要素写出了景物的哪些特征?(2)写景时用了什么手法?明确:写出游好心情时,用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面写了一幅轻松明朗的景。
用了比喻的修辞。
写失望沮丧的心情时,用紫色的阴影描写了一幅阴郁沉重的景。
钻,用了拟人的修辞。
《孤独之旅》中:写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恐怖: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
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一片呜呜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咔嚓声。
用景物烘托人物心情的作文200字段落一:
哇,这天空颜色,像被打翻的番茄酱一样红。
街边的树叶子都耷拉着,好像也在为啥事儿发愁。
那哥们儿一个人走在路上,看上去心情挺重的。
段落二:
嘿,这月亮可真亮啊,跟个大灯泡似的。
湖面就像镜子一样,倒映着月亮的脸。
但那人看起来心不在焉的,好像被啥事儿给缠住了。
段落三:
这雨下得真烦人,没完没了的。
窗外一片模糊,啥都看不清。
那人坐那儿,就像被雨淋湿的心情,湿漉漉的,不知道啥时候能放晴。
段落四:
这片花海真美啊,五颜六色的花儿都在争艳。
可惜那哥们儿好像没啥心情看,只是随便走走。
这景色和他现在的心情,简直就是两码事。
「我的作文辅导课」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描写景物——烘托与渲染作文主题:学习描写景物——烘托与渲染一、《我爱季》优秀作文学生名单:九班:杨佳烨文昊张星翼周凯王欣怡於恒毅石楷柳宇涵朱子嘉骆晓川胡文静余文典王子轩金鑫张静阅李俊浩吴子暄吴家欢周潇毛佳粤十三班:杜炳贤吕晶陈宝林吴狄杨阳石永宏潘鑫玉柯霖凡吴刘俊潇黄攀周湘龙陈世杰宛嘉伟安正浩王坦吴菲黄玺袁月二、作文主题解读:作文中景物描写的烘托和渲染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开头写道:“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交代了秋北归秋雁给我带来的无尽的伤感,甜美的歌声反而让我心情糟糕,从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烘托我的痛苦之情。
2、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驿路梨花》中的开头部分“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向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句话写出了山高、山大,同人物当时反映出当时人物焦急的心情。
又如该篇课文第六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 本文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
优美的景物衬托出人物愉悦、轻松的心境。
3、借景物烘托心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莫怀戚的《散步》中的环境描写在这一方面就更为突出。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