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供水站规划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25
集中供水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城市的供水需求不断增大。
为了解决城市供水问题,集中供水工程成为了一个必要的选择。
本文将针对某城市的供水问题进行设计方案,包括供水工程的选址、工程规模、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投资预算等内容,力求实现优质、高效的供水服务。
二、工程选址根据该城市的地理信息和人口密度分布情况,确定集中供水工程的选址为城市郊区的高地地带,以便于水的自然流动和分布。
该选址地带水源丰富,水质优良,且水资源充足,非常适合进行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
三、工程规模根据该城市的供水需求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规模,确定集中供水工程的规模为每天能够供水达到100万立方米,以满足城市各个区域的供水需求。
同时,考虑到未来城市规模的扩大,要做好工程规模的扩容预留。
四、工艺流程1. 水源处理:首先由水库取水,经过初级过滤、除去泥沙、草木屑等杂质。
进入二级过滤系统,进一步去除水中残余杂质和悬浮物质。
2. 水质调整:对处理后的水进行调整PH值,并消毒处理,有效杀灭水中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3. 水储存:处理完的水进入储水池进行储存,并通过管网输送至城市各个区域。
五、设备选型1. 水泵:选用高效、低噪音的水泵,以确保水的供应量和质量。
2. 滤芯:选用进口滤芯,过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3. 消毒设备:选用UV紫外线消毒系统,能有效杀灭水中有害微生物。
4. 储水池:选用不锈钢储水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5. 管网:选用高压聚乙烯管材,具有耐腐蚀、耐压、寿命长等优点。
六、投资预算根据工程规模和设备选型,初步估算集中供水工程的投资预算约为5000万元。
包括设备采购费用、工程建设费用、人员薪酬等方面。
七、项目进展及预期效益根据目前的工程进展情况,集中供水工程已经完成选址和规划设计,拟于明年开始工程建设。
预期通过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可以解决城市供水紧张的问题,提高供水质量,缓解城市水源危机,降低供水成本,提升城市品质。
浅议城市直饮水集中供水工程的规划及设计摘要:城市供水水质在不断下降,为了确保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质,通过在城市中规划集中的直饮水供水工程,确保供水质量。
本文对城市直饮水集中供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城市供水;集中供水;直饮水;工程规划一.引言但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自来水的水质却在不断下降,人们迫切希望能饮用清洁健康的水。
目前,人们主要通过饮用桶装或瓶装直饮水来应对这一问题。
但是,桶装或瓶装水从出厂到饮用期间,常常要存放较长时间,静止状态存放的水会因水分子链状结构加长、亚硝盐含量增高等因素而老化变质不宜饮用。
为了改善饮水水质,在城市中规划直饮水集中供水工程来实现。
二.直饮水概述1. 直饮水工艺原理直饮水工艺是运用现代高科技生化与物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同时采取分质供水方案,采用优质管材设立独立循环式管网,将净化后的优质水送入户内,供市民直接饮用。
由于城市给水管网整体改造困难较大,整个城市“分质供水”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因此以学校、居民社区等为单位的管道直饮水供给就成为必然而且可行。
实践证明,在居民社区等集中供水单位实施直饮水和自来水供水两套系统,一套管网输送自来水用于日常生活,另一套管网输送直饮水到用户专供饮用,是目前改善我国城市饮水水质切实可行的办法。
2. 直饮水生产工艺直饮水处理方法目前,国内外对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很多,普遍使用的处理方法有:①砂滤:除去水中大颗粒悬浮物,降低水的浊度。
②超滤:截流水中的胶体,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大分子颗粒,但此方法不能脱盐。
③保安过滤:水从微滤滤芯(精度一般小于5μm)的外侧进入滤芯内部,微量悬浮物或细小杂质颗粒物被截留在滤芯外部。
④纳滤:采用纳滤膜,有效除去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部分脱盐、去硬度、适量保留部分矿物质。
⑤活性炭吸附:除臭、除色、除有机物、游离氯以及重金属等。
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分析摘要: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关乎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必须保证饮水工程设计质量。
在分析农村供水工程特点和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方法。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水质的重要举措,而且通过供水工程切实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便利,使农民能够及时、方便、足量、清洁和负担得起生活饮用水,从源头上控制和避免了农民引用不干净水而引发的各种疾病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断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并且在广大农村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工程相关问题研究,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供水保证率以及水质达标率。
1农村供水工程特点1.1供水工程分散且规模小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点数量多并且居住比较分散,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地形比较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供水难度。
因此农村供水工程普遍规模较小,数量多,如果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实施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形式,供水人口数量也比较多[1]。
如果是经济发展欠发达,特别是水资源极度短缺且农民居住分散的大石山区,主要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家庭水柜等作为主要供水设施。
1.2集中供水工程是主要供水形式在农村地区,供水工程分为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两种形式。
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水平滞后,而集中式供水工程具有经济性且受益的人口数量多的特点,所以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供水形式。
如果是离城镇比较近的地方,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可以将城镇管网进行延伸,但是距离远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规模化集中供水方式,或者村庄与村庄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一般采取单村独立或者片区供水形式。
集中供水工程方案模板范文一、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本项目为xx城市集中供水工程方案设计及建设。
1.2 项目位置本项目供水范围为xx市区,具体供水区域包括xx、xx、xx等街道。
1.3 项目规模预计供水总量为xx立方米/天,总供水管道长度为xx公里。
1.4 项目背景该城市居民用水量逐年增加,现有供水系统已不能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需要新建集中供水工程以增强供水能力。
1.5 项目目标通过新建集中供水工程,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并保障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工程设计2.1 供水水源选择水源要考虑地下水、地表水、海水淡化等多种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地理条件做出合理选择。
2.2 供水管网设计合理、稳定的供水管网,包括主干管道、支线管道和配水管网,以及消防供水系统。
2.3 水质处理设计合理的水质处理系统,包括清洁和消毒设备,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4 设备选择选用高效、低能耗、稳定可靠的供水设备,以确保供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2.5 防护设施设计完善的供水系统防护设施,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6 技术指标制定供水系统的设计参数和技术指标,确保工程设计能够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
三、施工实施3.1 施工单位选择有丰富经验、良好声誉的施工单位,对工程实施进行全面监督。
3.2 安全施工严格遵守安全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3 质量控制严格把关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建设按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
3.4 进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3.5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工程验收4.1 设计验收对工程设计进行全面验收,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2 施工验收对工程施工进行全面验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3 运行验收对供水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并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4 环保验收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环保检查,确保工程建设对环境没有过大影响。
全民集中供水工程方案怎么写一、工程概况全民集中供水工程是指通过集中建设水源地、水管网和水厂等设施,为一定范围内的居民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自来水供应。
这项工程旨在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供水保障难题,推动城乡一体化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工程规划1.水源地选址:根据城市和农村地区实际情况,选取水质优良、水量丰富的地下和地表水源作为供水主要来源。
同时,需考虑水源地周边环境保护和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以确保饮用水质量安全。
2.水管网规划:根据居民区域分布和用水需求,合理规划、布置供水管网,确保全城或全区域的居民均可接入自来水。
同时,应做好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水厂选址和建设:建设供水水厂,对抽取的水源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使其达到国家或地方的饮用水标准,并将处理后的水供给居民。
水厂建设应选址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环境,同时保障水厂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4.工程投资估算:对全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整体投资估算,包括水源地建设、供水管网建设和水厂建设等各项费用,并作出合理的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
同时,应做好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工程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三、工程实施1.水源地建设:根据实地勘察和设计方案,对水源地进行挖掘、排水和修整,形成较大的水源池或水库,以确保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
同时,需做好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维护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2.供水管网建设:依照规划方案,对居民区域进行供水管网的铺设和连接,确保每个居民可以接入自来水。
同时,应做好管网的隐患排查和管理工作,提高供水管网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3.水厂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对水厂进行建设和设备的安装,确保水厂能够稳定运行并实现水质处理的需求。
同时,应配备专业人员对水厂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障水厂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四、工程管理1.组建工程管理团队: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企业组成的工程管理团队,负责全民集中供水工程的全面管理和实施工作。
单位集中供水工程方案怎么写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供水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居民和工业的用水需求,需要建立一个稳定、高效、可靠的供水系统。
本方案将针对单位集中供水工程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以确保水资源的充足供应和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可研报告1. 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某市郊区,占地面积约500亩,周边居民、企业和工厂数量较多。
目前供水系统存在供水不足、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需要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
2.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居民用水需求大,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用水量激增。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供水系统来满足市场需求。
3. 技术可行性分析根据市场调查和技术分析,单位集中供水是解决城市用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可实现水资源有效利用和供水系统稳定运行。
4. 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成本估算和收益预测,本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可实现项目的投资回报。
三、规划设计1. 地质勘察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地质条件,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 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设计一个合理的供水系统方案,包括取水工程、输水管道、储水设施和配水系统等。
3. 建设布局合理布局取水点、储水设施和输水管道,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工程施工1.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土建工程和设备采购,为后续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2. 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工程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3.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五、工程运行1. 系统调试完成供水系统的建设后,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 运行管理建立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体系,包括设备维护、水质监测和应急响应等。
3. 检修维护定期对供水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系统设备完好,运行稳定。
全民集中供水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全民集中供水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稳定的供水服务,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全民集中供水工程2. 项目位置:城市居民区3. 项目规模:覆盖城市居民区,服务全民4. 项目目标:提高城市供水能力,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三、项目设计方案1. 综合考虑城市供水需求和水资源情况,采用集中供水工程方案,建设大型供水站和管网系统,集中供水给全市居民。
2. 在城市周边选址建设大型水库和水厂,保障城市供水的水源。
3. 建设大型水泵站和管网系统,将水源输送到城市各个居民区。
4. 根据居民分布情况,合理布局供水站点,确保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
5. 配备先进的水处理设备,确保供水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6. 配备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供水情况,保障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建设规划和路径,逐步推进项目实施。
2. 招标选取合格的建设单位和材料供应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3. 建设水源地和水厂,配套建设水泵站和管网系统。
4. 逐步完善供水站点,确保城市各个居民区都能得到充分的供水。
5. 不断完善监测系统,做好供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五、项目效益1. 提高城市供水能力,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2. 降低居民取水成本,提高供水便捷性和稳定性。
3. 减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城市用水资源的利用率。
4.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六、项目总结通过全民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提高城市供水能力,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同时,全民集中供水工程可以降低居民取水成本,提高供水的便捷性和稳定性,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希望全民集中供水工程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重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稳定的供水服务。
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第1章编制说明第2章工程概况第3章项目概况第4章工期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第5章工程指标及施工要求第6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技术措施第7章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第8章安全生产及其保证措施第9章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第10章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第11章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第12章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措施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控制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我四川贤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着立足广安建设广安的根本战略方针,确保把每一项中标工程都当作公司的形象工程来予以管理、实施。
在此我公司慎重承诺:如能有幸在本项目本标段中中标,我公司将派驻具有类似工程多年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施工团队和先进的施工设备,在业主规定的工期内圆满、高效的完成本项目合同内规定的全部工程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2. 邻水县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高滩集中供水工程一标段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等。
3. 邻水县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高滩集中供水工程一标段施工图纸。
4.我公司经详细踏勘本项目施工现场得到的相关数据资料。
5.我公司现有施工技术、设备及劳动力资源情况。
6.国家、省、广安市及邻水县现行水利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及检查验收标准。
第3章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邻水县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高滩集中供水工程一标段项目业主:邻水县丰源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代理机构:成都恒瑞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建设地点:邻水县高滩镇建设工期:90日历天建设规模:集中供水、管网等,解决坛同镇等1.982万农村居民及0.9274学校师生饮水问题。
集中供水工程方案范本大全第一部分:项目背景及概况1.1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集中供水工程,旨在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源问题,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项目覆盖范围为XXX市区,涉及XX个乡镇,XX个村庄,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当地居民长期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2 建设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当地自然水资源日益紧缺。
目前,部分农村和乡镇居民仍然依赖于自备水源或地下水,水质不佳,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地区政府决定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将清洁、安全的饮用水送到每一个居民家门口。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规模2.1 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水源采集及处理工程:选址建设新水源,并进行初步处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输水管线工程:建设输水管线,将处理后的水送达各个乡镇和村庄。
(3)水库及水源地保护工程:对水库及水源地进行环境保护,确保水源的持续稳定和安全。
(4)供水站建设:建设供水站,对输送的水进行二次加压和调整,以确保到达用户手中的水质量。
2.2 工程规模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包括:新建水源地X处,新建输水管线X公里,新建供水站X座,覆盖地区面积XXX平方公里,总投资额为XXX万元。
第三部分:工程实施方案3.1 水源采集及处理工程先进行对当地水资源的评估和勘测工作,选址建设新水源,并设置水质监测站点,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采用XXX技术对水进行初步处理,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3.2 输水管线工程设计合理的输水管线走向与管径,采用XXX材质,确保输水过程中水质不受影响。
并对输水管线进行过桥、隧道等特殊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3.3 水库及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水库及水源地保护工作,设立警示标志、设置防护设施,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确保水资源的持续稳定和安全。
3.4 供水站建设合理选址,科学设计供水站,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保障输送的水质量。
集中供水工程方案一、集中供水工程方案设计1.1 水源选址集中供水工程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水源地。
水源地的选择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充足性、水质的优良性和水源地的环保性。
一般而言,水源地通常选取在山区或者湖泊周边,以确保水质较好,并且需要进行水质的日常检测和监控。
1.2 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是集中供水工程的核心。
管网设计需要考虑到水源地到用户的输水距离、管网的容量和管道的材质。
一般而言,管网的设计需要遵循流量变化大、管道材质坚固耐用、管道布置合理等原则。
1.3 处理设备选型水源地通常需要进行水质处理,水质处理设备的选型是供水工程方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水源的不同,处理设备的选型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水源地的水质需要做到清澈透明、无色无味、PH值在合理范围内,并且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1.4 安全保障设施集中供水工程方案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供水系统的安全保障设施,包括备用水源的设置、紧急停水阀门的设置和供水设施的防盗防破坏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可以增加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集中供水工程实施2.1 施工管理集中供水工程实施中需要进行施工管理,包括对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环境的管理。
同时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监控,确保工程按照设计方案顺利实施。
2.2 设备安装集中供水工程实施中需要对处理设备、输水管道和供水设施等进行安装调试。
设备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供水系统的运行效果。
因此,需要对设备安装进行严格把关。
2.3 检测验收集中供水工程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检测验收。
通过水质、管网输水、设备运行等多个方面的检测验收,以确保供水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集中供水工程运营管理3.1 运维管理集中供水工程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日常的运维管理。
包括对供水设施进行定期检修、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以及紧急故障的处理。
运维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水系统稳定运行的效果。
3.2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集中供水工程运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城乡供水一体化(村镇集中供水)设计方案范本一(正式、规范风格):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1.2 目标与意义1.3 技术需求二、项目调研与分析2.1 城乡供水现状分析2.2 问题与挑战2.3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必要性三、设计方案3.1 总体设计方案3.1.1 设计目标3.1.2 设计原则3.1.3 工程规模与布局3.2 技术方案3.2.1 供水设备选择与配置 3.2.2 管网布局设计3.2.3 水源保护与调度控制3.2.4 安全与应急措施四、工程实施4.1 工程规划与划分4.1.1 区域划分4.1.2 工程进度安排4.1.3 资金预算与筹措4.2 施工方案4.2.1 施工流程安排4.2.2 设备采购与安装4.2.3 管网敷设与连接4.2.4 运行调试与验收五、风险管理与评估5.1 潜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5.2 风险控制策略5.3 应急预案与措施六、法律法规与标准6.1 相关法律法规6.1.1 水利法6.1.2 城市供水管理条例6.1.3 建设工程标准7、附件7.1 城乡供水一体化设计图纸7.2 设备清单及技术参数7.3 施工方案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水利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
8.2 城市供水管理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规《城市供水管理条例》。
8.3 建设工程标准:指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
范本二(简洁、实用风格):一、项目背景1.1 城乡供水现状1.2 问题与挑战1.3 目标与意义二、设计方案2.1 总体设计方案2.1.1 设计目标2.1.2 设计原则2.1.3 工程规模与布局2.2 技术方案2.2.1 供水设备选择与配置 2.2.2 管网布局设计2.2.3 水源保护与调度控制2.2.4 安全与应急措施三、工程实施3.1 工程规划与划分3.1.1 区域划分3.1.2 工程进度安排3.1.3 资金预算与筹措3.2 施工方案3.2.1 施工流程安排3.2.2 设备采购与安装 3.2.3 管网敷设与连接3.2.4 运行调试与验收四、风险管理与评估4.1 风险识别与评估4.2 风险控制策略4.3 应急预案与措施五、法律法规与标准5.1 相关法律法规5.1.1 水利法5.1.2 城市供水管理条例5.1.3 建设工程标准六、附件6.1 城乡供水一体化设计图纸6.2 设备清单及技术参数6.3 施工方案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水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
思依镇思依集中供水站建设申请书阆中市水务局二 0一 0 年十一月1、总论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思依集中供水站。
项目法人项目法人:阆中市水务局。
拟建地点拟建地点:阆中市思依镇盘龙居委会。
建设规模思依集中供水站供水规模为3,制水规模为1450m/d31450m/d ,泵站规模为h。
建设年限思依集中供水站建设年限为2011 年。
估算投资思依集中供水站估算总投资为00000 万元。
效益分析通过对思依集中供水站项目的国民经济计算,经济效益折现率 is 为 8%,经济效益费用比 EBCR为> 1, 经济净现值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 %,各项经济指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益费比)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说明该项目是合理的、可行的。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域概况思依镇位于阆中市东北部,东邻巴中、仪陇,南邻南部,西邻剑阁 , 北连苍溪,距阆中市 42 公里,中低山丘陵区,海拔在米至米之间,区域内有 12 个村 1 个居委会,总人口为 17866 人,全市、乡公路网络发达,通讯设施完备,交通、通讯较为方便。
项目区供水现状及问题项目区供水现状:思依镇属于铀辐射超标区域,区域共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12252 人,其中铀辐射超标人口 414 人、未经处理的 IV 类及超 IV 类地表水 411 人,细菌学指标超标 139 人,未经处理的地表水 955 人、水量不达标 8912 人(主要为场镇居民和学校师生),取水方便程度不达标 574 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 847 人。
目前,思依场镇用水主要靠白虎咀供水站供水解决。
3白虎咀供水站建成于2003 年,供水规模为320m/d ,制水水规模3为 30m/h 。
存在的问题:思依场镇 6912 人,按 80 升/ 人*d 计,日用水3 3量约为 553m,而白虎咀供水站供水规模为320m/d,规模小,用水高峰时段水量小,存在等水现象,特别是学校,往往要排着长长的队伍,严重影响场镇居民和学校师生的正常生活秩序。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1.3 工程概况 (4)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与目标 (5)2.1 设计原则 (6)2.2 设计目标 (7)三、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8)3.1 组织结构 (10)3.2 管理人员职责 (11)3.3 管理制度 (12)四、施工方案 (14)4.1 施工流程 (15)4.2 施工方法 (17)4.3 技术措施 (18)4.4 材料设备供应 (19)4.5 劳动力安排 (20)4.6 施工进度计划 (21)五、施工现场布置与管理 (21)5.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3)5.2 施工现场管理 (24)六、施工安全与质量保证措施 (26)6.1 安全生产措施 (27)6.2 质量管理措施 (29)6.3 安全质量监督体系 (30)七、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31)7.1 环境保护措施 (32)7.2 文明施工管理 (33)八、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33)8.1 风险因素分析 (35)8.2 风险防范措施 (36)8.3 应急预案 (37)一、前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已经成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
本文档旨在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施工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本方案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实际特点,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项目概况、施工组织结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水库集中供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日照×××工程安装工程处二OO九年二月一、项目概况根据社会经济情况、水源情况及现状农村自来水建设情况,×××计划三年内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总体目标。
力争在2010年,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自来水工程的村庄、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在水源上实现较高的水源保证率和良好的供水水质、在供水规模上实现区域化、合理化,在运行管理上建立充满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新管理机制,在工程建设标准上符合规范和精品工程要求,最终实现我区农村安全供水的目标。
×××水库集中供水工程是我区农村饮水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发挥水源地势高、水质优的有利条件,建设自压供水工程。
该工程位于×××镇西南部,项目区地形为山丘区,规划供水受益村庄15个,受益人口15051口人,工程以上栗山水库(小型,总库容68万立方米)为主水源,规划于水库放水洞处建设水厂一处,实现自压供水型式。
本工程的水源——×××小(二)型水库位于傅疃河支流上游,流域面积1.6km2,总库容68万m3,兴利库容48万m3,死库容1.2万m3。
二、净水厂工程水厂选定于大坝下游,地形较开阔处,自压高程满足水处理需要和下游供水要求。
(1)净水厂规模:考虑下一步供水规模将逐步扩大,且本工程为全区大管网一部分,为满足下一步发展需要,净水厂设计供水规模100m3/h,日供水能力达到2400m3,满足设计时供水量152m3/h。
(2)净水厂平面布置:净水厂由净水设备、清水池、配水阀、给水车间、生活区及绿化区组成,具体布置见图2-2。
(3)净水厂主要建筑物规划设计1)水处理设备采用模块化净水设备,水库水经放水洞自压放到净水设备,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并进行反冲洗,冲洗周期1天。
处理合格的水流入清水池。
南阁村集中供水站工程设计说明一、前言潭溪河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南阁村新村建设已基本完成,由于生活用水配套未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两个供水方案,一是从县城水厂埋设管道至南阁,二是新建小型集中供水站,我局承担供水站方案的编制工作。
本次设计依据按实际测量设计,制水区按南阁村要求设置,抽水管道和主供水管线长度由实测确定,其它供水管道长度为估计值。
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南阁村供水站位于会理县县城东南约5km。
2、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城河的支流麻龙河流域内,本工程取水水源点有为麻龙河地下水。
项目区内地形西高东低,海拔高程1700左右m,属盆地中山地貌。
山上植被较好,坝地农业发达,多为地。
3、地层岩性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结构为:第四系冲洪积(Q al+Pl)、第四系残坡积(Q el+dl)、白垩系小坝组(4X)红砂岩、侏罗系新村组()/)暗紫红色泥岩。
现将其岩性特征由新至老按工程地质单元层代号分别叙述如下:⑴第四系冲洪积(Q al+Q粉砂:紫红色,较密实,充填卵石、角砾30〜35%,分布于河谷;⑵第四系残坡积(Q ei+di)粉土:褐红色,可塑状态,含碎石0〜35%,分布于沟谷两侧;⑶白垩系小坝组紫红色粉砂岩(K1X):出露于河谷两侧半坡。
y):分布沟谷两侧。
⑷侏罗系新村组暗紫红色泥岩夹页岩(J24、地质构造本区位于滇东地震带北端。
根据2008年6月出台的《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 —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皿度。
5、气候特征工程区地处中亚热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暖夏凉、干湿(季)分明的特点。
流域内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年差较小,日温差大。
春温较高,夏温较低,受地形影响,形成风多、夜雨多、冰雹多的气候特征。
据会理县气象站多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1℃, 极端最高气温34.7℃,极端最低气温-5.8℃,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9%;多年平均降水量1154.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64.6mm;多年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16.7m/s,风向WNW。
1 综合说明1.1 绪言1.1.1地区饮水安全总体概况截止“十一五”期末,全县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85处,其中:缺水工程205处,改水工程80处,设计日供水16586m3,现状日供水14554m3。
受益人口14.75万人,受益牲畜14.38万头(只),自来水普及率为26.9%,供水工程所用水源全部为地下水。
截止“十一五”期末,不安全人口27.1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9.5%。
不安全人口涉及275个行政村,465个自然村。
不安全人口中,其中含氟量超标的5.13万人(含氟量大于1.2mg/l),水量、方便程度及用水保证率不达标的22万人。
其中规划内不安全人口10.67万人,其中含氟量超标的3.94万人(含氟量大于1.2mg/l),水量、方便程度及用水保证率不达标的6.73万人。
不安全人口涉及124个行政村,177个自然村;新增不安全人口16.46万人,其中含氟量超标的1.1904万人(含氟量大于1.2mg/l),水量、方便程度及用水保证率不达标的15.2696万人。
不安全人口涉及152个行政村。
1.1.2项目区概况本项目属于XX“十二五”规划,规划人口750人数,不安全性质为缺水。
项目区现有的水源是村民自己打的几眼土井,近些年来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现在有的水源已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在没有饮水设施,人均饮水量在20L/d。
严重限制了项目区的经济发展。
修建该处饮水安全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特别是人畜饮水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用水量随之增大,特别是近些年来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现在有的水源已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了加快该地区建设步伐,改变用水现状,促进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XX镇XX村2.4.5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1.1.3工程概况XX镇XX村2.4.5组,位于XX镇的南部。
人均年收入3000元。
思依镇思依集中供水站建设申请书阆中市水务局二0一0年十一月1、总论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思依集中供水站。
项目法人项目法人:阆中市水务局。
拟建地点拟建地点:阆中市思依镇盘龙居委会。
建设规模思依集中供水站供水规模为1450m3/d,制水规模为1450m3/d,泵站规模为h。
建设年限思依集中供水站建设年限为2011年。
估算投资思依集中供水站估算总投资为00000万元。
效益分析通过对思依集中供水站项目的国民经济计算,经济效益折现率is为8%,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为>1,经济净现值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各项经济指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益费比)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说明该项目是合理的、可行的。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域概况思依镇位于阆中市东北部,东邻巴中、仪陇,南邻南部,西邻剑阁,北连苍溪,距阆中市42公里,中低山丘陵区,海拔在米至米之间,区域内有12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为17866人,全市、乡公路网络发达,通讯设施完备,交通、通讯较为方便。
项目区供水现状及问题项目区供水现状:思依镇属于铀辐射超标区域,区域共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2252人,其中铀辐射超标人口414人、未经处理的IV类及超IV类地表水411人,细菌学指标超标139人,未经处理的地表水955人、水量不达标8912人(主要为场镇居民和学校师生),取水方便程度不达标574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847人。
目前,思依场镇用水主要靠白虎咀供水站供水解决。
白虎咀供水站建成于2003年,供水规模为320m3/d,制水水规模为30m3/h。
存在的问题:思依场镇6912人,按80升/人*d计,日用水量约为553m3,而白虎咀供水站供水规模为320m3/d,规模小,用水高峰时段水量小,存在等水现象,特别是学校,往往要排着长长的队伍,严重影响场镇居民和学校师生的正常生活秩序。
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现象十分严峻,由于地形高差介于海拔540-390米之间,沟谷切割深,生活在山顶、山梁、山腰的群众往往要到沟谷取水,其它地方受水源条件限制,往往取水路途远,高差大,最远取水距离可达4000米,最大取水高差可达150米,造成用水极不方便。
有的村还出现疾病流行、患各种疾病的人口增加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家畜家禽生长缓慢,病变增多,死亡率增高。
项目建设的意义思依供水站在龙庙河取水,水厂设在海拔米的罐子山,日供水1450m3,除解决思依场镇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问题,还通过管网延伸辐射解决周边12个村老百姓生活用水,水质、水量有保障。
工程的建成,将结束思依场镇和农村多年来等水、背水、找水的历史,降低区域内疾病发生率,促进人们健康水平提高。
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思依集中供水站供水范围为思依镇盘龙居委会、龙庙河村、竹罗村、小垭子村、石马梁村、白盐沟、大益湾村、桃花河村、木林堂村、金斗观村等9个村1个居委会12252人3、项目建设的条件水文(水资源)概况气象概况1)、降雨量及时空分布。
项目区属于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显着,四季分明,冬暖夏热,春早夏长,无霜期290-330天,多年平均降水理961-1180毫米,因受季风环流影响,全年降水量在四季分配极不均匀,一般冬季三个月降水理不超过50毫米,降雨无径流形成,春季总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下,占全年总降水量的%,夏季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5至10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86%。
降雨汛期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其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的60%。
2)、日照及蒸发量。
项目区年日照在1000-1400小时之间,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
平均为小时,12月份最少为61小时,相差152小时。
虽然在主汛期降雨不少,但往往是以暴雨的形式降水,加之这几个月日照多,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等因素,形成地下水补充不够,人口饮水受季节性影响极为严重,一遇天旱饮水很不安全。
蒸发量为790-922毫米左右。
3)、干旱情况。
干旱类型,大致分为春旱,一般持续50-60天,最长90天,最长一般从2月份开始,最晚一到五月上旬结束。
夏旱一般持续25-30天,最长80天,一般始于五月上旬,结束于六月下旬,个别延续到7月下旬。
伏旱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最长80天,始于七月上旬,终于八月下旬至九月下旬。
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
思依镇位于嘉陵江水系白溪浩支流上游。
地貌上属于构造剥蚀地貌,地形处深丘向浅丘过渡地带,地面高程一般在540~390米间,相对高差为80~150米。
山顶多呈园包山、方山及指状山脊,冲沟较发育,呈树枝状,谷底一般宽60~90米,覆盖层厚6~9米,一级阶地断续分布。
两岸基岩出露较好。
地形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砂岩一般呈不高的陡坡或陡崖;砂质泥岩呈浑圆状丘包和缓坡地。
该区气候温和,潮湿,雨水较多,植被较差。
物理地质作用主要以风化作用为主,强风化层厚2~5米,弱风化层厚3~8米。
其次为崩塌作用,规模较小,零星分散于斜坡坡脚。
2)、地层及岩性。
区内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坡洪积层(Q4dL+PL)和坡残积层(Q4dL+eL),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地层(J3P2)。
坡洪积层分布于罐子山下河沟及侧向冲沟地带,主要为粉质粘土,红褐色,可塑~软塑状,土质不均,下部含岩石碎屑,其表层米左右为耕作土,含大量植物根系和有机质。
该层厚度~米。
坡残积层分布于河沟两岸台地及山顶平缓地带,主要为粉质粘土,紫褐色,可塑一硬塑,厚~米,多为耕作土。
基岩岩性在枢纽区主要为砂岩夹粉砂质泥岩。
第二、四岩性层(J3P2-②④),砂岩,呈灰白色,粉-细粒结构,钙泥质胶结,泥质较重,层理发育,主要成份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岩屑及暗色矿物组成。
岩性较硬,强度较高,本层厚度大,达15~25米。
第一、三岩性层(J3P2-①③),粉砂质泥岩,呈紫褐色,粉砂泥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次为长石、云母等,层理发育,岩性软弱,属软质岩石。
3)、地质构造及地震。
区内无发震构造存在,挽近期构造运动微弱。
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查得,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4)、水文地质。
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型潜水和基岩中的脉状裂隙型潜水。
接受大气降水与库水的补给,动态变化的季节性明显。
孔隙型潜水主要赋存于沟底松散土层中,水量一般丰富,地下水位高。
裂隙型潜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内各种裂隙中,一般以泉的形式排泄。
砂岩裂隙发育,连通性好,充填差,透水性较强。
该区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类型属重碳酸钙型低矿化度水,适于饮用灌溉,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4、建设规模、内容及方案供水规模(供水范围、用水预测及工程规模)思依集中供水站供水范围为思依镇盘龙居委会、龙庙河村、竹罗村、小垭子村、石长村、大益湾村、桃花河村、木林堂村、新庙垭村、金斗观村等9个村1个居委会12252人。
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和《四川省乡镇供水工程设计技术标准》等有关规范、规定和当地饮用水习惯情况,确定用水量标准为:场镇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最大用水量80升,学校属于集中用水点取水,用水量标准平均每人每日为50升;对于发展乡镇企业的生产用水问题,本设计供(用)水量计算是按最大用水量组合计算的,要达到设计供水规模有一段时间,故未考虑新建用水量较大的乡镇企业、一般牲畜、消防及绿化等特殊用水需要,如出现可通过的调增取水、制水日工作时解决。
公共建筑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20%计算,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村镇企业和专业虎饲养畜禽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之和的10%计算。
水厂自用水量按农村城镇最高日供水量、村镇企业和专业虎饲养畜禽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的10%计算。
供水规模计算表L/人*天、m3水源选择在水源选择上,首先考虑区域内现有水利工程作为水源,区域内总蓄引提水能力422万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万方,其中农业灌溉用水400万立方米,水利工程蓄水量均不满足区域内用水要求,因此,不考虑用水利工程水作为水源。
且附近没有丰富的地下水作为水源,经调查踏勘,确定取龙庙河水作为水源。
龙庙河为嘉陵江白溪壕支流分支,距离罐子山,经计算,工程抽水流量h,取水处上游河段长,丰水期流量为550m3/s,枯水期流量为30m3/s,满足用水需求。
水质较好且枯水期有足够水深,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稳定的河床和岸边,易防洪,受冲刷、泥砂、漂浮物、冰凌的影响小,位于受益村镇上游,靠近主要用水区,符合水源开发利用和整体规划的要求,施工和运行管理方便。
市疾病防控中心取原水化验,化验结果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超标,污染严重,其他指标符合限值要求,经过严格消毒、过滤等水处理环节后,能作为生活饮用水。
经水源论证,取龙庙河水作为水源,方案科学经济,水量可靠,水质合格,取水方便,便于管理。
(后附水源水质化验报告)供水系统布局(取输净配系统总体布局)1)、取水构筑物布局取水构筑物具体布置在龙庙河岸边一台地处,占地面积为160平方米,由储藏室、泵房、值班室、围墙组成。
泵房—值班室—储藏室,建筑物长12米,宽米,高3米,屋底高程为米,取水口高程米,水泵至取水口200米。
围墙长16米,宽10米。
2)、输供水线路布局①、工程输水管线:龙庙河取水泵站——罐子山,净扬程,长,管线沿公路布置,采用无缝钢管,经计算,管径为159mm。
②、工程供水主管线:工程共有供水主管线11条,长。
3)、水厂平面布置①、水厂总体布置。
水厂总占地面积为450平方米,由加药池、混合槽、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管理房、花台、围墙等组成。
管理房布置在厂区左边,靠近两边围墙,占地60平方米,地面高程为米;混合槽布置在距离管理房右侧5米,水平面积为4平方米,混合槽顶高程为米,底高程为米;加药池布置在混合槽的正上方,面积为平方米,池底距混合槽槽口为米;絮凝池接混合槽,水平面积为18平方米,池顶高程为米,底高程为米;沉淀池接絮凝池,水平面积为18平方米,池顶高程为米,底高程为米;过滤池接沉淀池,水平面积为15平方米,池顶高程为米,底高程为米;清水池接过滤池,水平面积为144平方米,池顶高程为米,底高程为米;花台布置在管理房的正前方,两个,为长方形,总面积为平方米。
其具体位置、尺寸、间距详见图纸。
②、水厂各生产附属建筑物布置。
厂区内新建管理房60平方米,两层楼房,共6间,一楼为设备控制室、消毒间、储藏室,二楼为办公室、值班室、整个建筑物长米,宽米,高6米,地面铺设地砖,安置防盗门。
③、厂区各种管道布置。
工程连通管道布置:泵站Φ159无缝钢管混合槽Φ000PE管道絮凝池ΦPE管道沉淀池Φ000PE管道(控制闸阀、清水闸阀、排污闸阀、反冲闸阀)过滤池Φ000PE管道清水池Φ000PE管道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