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便捷入院制度与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5
2024年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____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____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
二、原则(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一)急诊抢救1.患者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迅速摆放成患者合适的____,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
2.首诊医师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
3.专科医师在到达急诊科进行急会诊时,急诊医师需陪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师说明专科处理意见。
确定收入院患者,应优先入院抢救,由专科医师负责将患者转送到指定场所,如手术室、icu或病区。
4.经急诊科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参照我院《急症手术管理制度》规定施行。
____多发性损伤或多器官病变的患者,由急诊科主任或在场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并主持会诊,根据会诊意见,由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____抢救。
会诊记录由急诊科完成,符合进入icu标准的患者应收入icu。
急诊患者优先住院制度与流程一、为保证急诊患者优先住院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急诊科开设并实施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急诊患者实行“三先一后”原则,即先抢救、先治疗、先检查,后补办手续。
二、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三、急诊科在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方便病人及陪伴等。
四、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病人做必要的检查,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院。
五、急诊科值班医生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5分钟内投入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在10分钟内到达。
六、对重大的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告总值班,必要时有医务科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
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七、经急救绿色通道加强的病人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应注明“急诊抢救”字样,各相关科室应该优先处理,经医务科或门诊部(白天)、总值班(夜间)签字并经收费处登记后可先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八、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同志,并请书面签字。
九、为保证抢救的及时,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按需要操作后补谈话。
十、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十一、急诊科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诊危重病人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急诊病人诊疗流程图。
急救患者便捷入院制度与流程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急救患者便捷入院制度与流程,以提高患者就
医的效率和便利性。
制度概述
急救患者便捷入院制度是为了满足急救患者迅速就医的需求而
设立的。
通过简化入院流程和优化就医环境,使患者能够迅速得到
专业的急救救治和护理。
流程步骤
1. 急救呼叫:当发生急救事件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并提供
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情况。
2. 急救响应:急救中心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派遣救护车前往现场,进行急救措施。
3. 运送到医院:救护车将患者迅速运送到医院的急诊科。
4. 急诊评估:在急诊科,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确定急诊救治方案。
5. 入院安排:如果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医务人员将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治疗需求,安排合适的病房和医疗团队。
6. 接诊和治疗:患者入院后,医疗团队将根据治疗方案进行接
诊和治疗,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7. 护理和监护:在住院期间,医疗团队将进行日常护理和监护,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安全。
注意事项
- 在急救呼叫时,提供准确的患者信息和情况描述,以便急救
中心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 患者家属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安排,以保证患者能
够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 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进行入院顺序的调整,
以保证急救患者能够优先得到救治。
结论
急救患者便捷入院制度与流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就医的效率和便利性,帮助患者迅速得到急救救治和护理。
各级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急救患者的就医需求。
医院急诊科工作流程急诊科工作流程当患者到达急诊室时,急诊护士会测量其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观察其神志。
然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进行接诊和检查。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轻中症患者可能需要输液、治疗、取药和留观,如果病情加重则需要住院、手术或转入ICU。
而危重患者则需要立即进入抢救室进行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然后进行住院、手术或转入ICU。
急诊服务时限为了提高急诊服务的效率,急诊科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患者在挂号、划价、收费和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超声检查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30分钟出具。
大型设备检查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2小时出具。
而血、尿、大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和影像常规检查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30分钟出具。
生化、免疫和血凝等检验项目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6小时出具,而细菌学检查的结果在开出检查单后不超过4天出具。
急诊与临床医技科室药房等配合流程为了提供更好的急诊服务,急诊科与各临床医技科室、药房等部门密切配合。
当急诊患者需要会诊时,急诊科会立即电话通知各临床科室,并要求其在10分钟内派出会诊医师。
如果患者需要抢救,急诊科也会立即电话通知各临床科室,并要求其立即派医师前来共同抢救。
如果患者需要住院或检查,则急诊科会提前联系临床科室,准备好病房和检查设备,并与临床医生做好交接。
药房也会随用随取,先用药后收费,并做好记录。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为了更好地管理急诊患者,急诊科实施了病情分级制度。
该制度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占用急诊医疗资源的数量进行分级。
共分为四级,其中第三级包括急症患者和需要占用2个或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的患者。
该制度能够更好地分流患者,使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恰当的诊疗。
本文介绍了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和分级流程。
其中,1级为濒危病人,需要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措施;2级为危重病人,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导致严重致残;3级为急症病人,目前没有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4级为非急症病人,无急性发病症状且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
急诊科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急诊科的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及时、科学、规范地接受急诊医疗服务。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行业标准和医院内部管理规定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急诊科的医疗服务与处理流程,全部急诊科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以及相关支持人员必需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急诊科医疗服务流程第三条急诊接诊与分诊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接诊人员进行初步登记,核实基本信息。
同时接诊人员应尽量安顿患者及其家属,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
2.接诊人员依据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特征,进行初步分诊,并布置就诊优先级。
3.急诊医生依据分诊结果,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诊断和治疗。
4.如有需要,急诊医生可以请示主治医生或专家,进行会诊和协商治疗方案。
第四条医疗诊断与治疗1.急诊医生应依据患者病情,及时进行必需的辅佑襄助检查,如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急诊医生应订立认真的诊疗计划,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3.急诊医生应及时采取必需的治疗措施,包含予以基础治疗、急救措施等,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
4.急诊医生在进行诊疗过程中,应依照医疗操作规范进行,注意操作技巧和感染掌控。
5.急诊医生应及时记录患者诊疗的认真信息,包含病情察看、治疗措施、用药情况等。
第五条医疗评估与转诊1.急诊医生应依据患者病情的变动,进行定期或需要时的评估,确保治疗效果的及时掌握。
2.急诊医生在评估结果表明需要转诊的情况下,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布置转诊事宜。
3.急诊医生应与转诊医院的医生进行沟通,供应完整准确的病情资料和转诊看法。
4.急诊医生应填写好转诊病历和转诊同意书,并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同意。
第六条医疗质量掌控与安全管理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急诊科医疗质量掌控与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
2.急诊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依照规定使用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操作安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为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制度与流程篇一:危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危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流程为了确保危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的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特制定危急诊患者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危急诊患者入院的服务流程。
1.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入院设立了绿色通道。
全体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的窗口意识,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
2.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后补办的原则,先救治,后交费。
3.实行首诊责任制,实施抢救科室及检验、输血、放射、药剂、手术等相关辅助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全力抢救,无条件为患者提供方便,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延误患者的最佳诊疗时机。
4.在抢救过程中,如需相关科室会诊,抢救科室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相关科室医生在10分钟内,紧急情况5分钟内到达。
5.实行上报制度,在进行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的同时,必须向科主任、医务科报告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正常工作日报告所在医务科,夜间或休息日报告院总值班,由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协调相关科室协助抢救,并在必要时组织抢救会诊。
6.急诊科、手术室、icu、药房、血库、检验科和功能影响检查等科室必须对重点病种患者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7.各辅助检查科室须及时接受标本和患者,检验常规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30分钟。
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30分钟。
超声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有关科室在完成上述检查结果之后,须及时电话告知患者所在的科室。
8.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熟悉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和职责。
凡需多个科室协同抢救的患者,原则上由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专科科室收治。
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或由医务科(或总值班室)决定。
急诊科医师收住病人,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诊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
为了提高急诊患者的诊疗质量,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
本文将以急诊患者入院为主题,探讨相关制度与流程,确保急诊患者能够获得及时的救治。
一、急诊患者入院的背景与意义急诊患者入院是指在急诊科接受治疗,并在医生判断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情况下,完成正式入院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提高急诊患者的医疗服务水平,还能够缓解急诊科的人员和资源压力,保证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
二、急诊患者入院的流程与要求1. 首诊评估与医学护理:急诊患者到达医院后,将接受护士的首诊评估。
护士将询问患者的病情、病史等信息,并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2. 做出入院决定:根据急诊科医生的初步诊断和治疗效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
如果需要继续住院治疗,医生将向患者解释相关治疗方案,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3. 疾病分类与费用估算:在决定入院治疗后,医院将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分类,并根据相应的价格标准,估算患者的治疗费用。
医院将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费用构成,并要求患者进行预交费用。
4. 安排住院床位:急诊患者入院需要有相应的住院床位。
医院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房的可用情况,为患者安排相应的住院床位。
同时,医院将做好与患者的交通安排和住院手续办理。
5. 出具住院证明与费用收据:在患者入院之前,医院将准备好患者的住院证明和费用收据。
住院证明是患者住院期间的必备文件,费用收据是患者在出院时的报销依据。
6. 医疗方案制定与执行:患者入院后,医生将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和检查结果,制定详细的医疗方案。
护士将协助医生执行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和照料。
7. 病情观察与记录: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记录。
医生将每天对患者进行查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和改善。
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与流程急诊患者是指因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需要立即医疗救治的患者。
在医院中,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急诊患者,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收入院制度与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诊患者收入院的制度与流程。
一、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1.接受范围: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急诊科评估后,医生会根据严重程度是否需要收入住院。
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或严重病症的患者才会被收入住院。
2.报告与记录:急诊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编写病历报告,并将其送至住院部。
住院部收到报告后会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住院系统以备后续使用。
4.费用结算:急诊患者收入院后,医院会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并根据患者的医保情况、病情等编写费用清单。
患者或家属可以根据清单结算费用,可以选择自费或使用医保进行支付。
二、急诊患者收入院流程1.急诊登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首先需要进行登记,提供个人基本信息、主诉和病情描述等。
登记后,会得到一个急诊编号或诊疗卡供后续使用。
2.接诊与评估:接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询问和体格检查,并可能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接诊医生会将患者的病情转交至主治医生。
3.医生评估与决策:主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收入住院。
如果需要住院,主治医生会编写病历报告,并将其送至住院部。
4.住院部接收与安排:住院部接收到病历报告后,会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住院系统,并进行安排床位。
如果没有空余床位,患者可能需要等待,住院部会尽量提前通知患者或家属。
6.费用结算与押金交纳:为了确保患者的就诊费用能够及时结算,患者或家属需要在登记的时候交纳一定金额的押金。
负责收费的工作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医保情况、病情等编写费用清单,并根据清单结算费用。
7.转运至病房:住院部会安排护士或护工将患者转运至病房。
在转运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8.院内医疗服务:患者住院后,会由相应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医疗服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急门诊工程制度一、急门诊工作流程急门诊工作流程是急门诊的基础,也是保障急门诊工作高效运转和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的关键。
一般来说,急门诊工作流程包括患者就诊、分诊、初步诊断、检查治疗和出诊五个环节。
1.患者就诊:患者进入急门诊后,由护士进行初步询问和登记,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和病史,然后将患者送往分诊台。
2.分诊:分诊是急门诊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分诊护士会根据患者的主诉、体征和病史,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对病情危急的患者优先处理,确保及时抢救。
3.初步诊断:患者通过分诊后,被送往相应的医生处接受初步诊断,医生会依据分诊记录进行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者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4.检查治疗:根据初步诊断结果,医生会安排相应的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CT等)和治疗(如输液、吸氧等),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5.出诊:经过检查治疗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或者开具药物处方,医护人员会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患者出院后能够恢复健康。
以上便是急门诊的基本工作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守规定,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医务人员的分工职责急门诊是个高强度的工作部门,医务人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分工明确,才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
一般来说,急门诊的医务人员主要包括急诊医生、护士、分诊护士、放射科医生、实验室医师等多个职业。
1.急诊医生:急诊医生是急门诊的核心力量,他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及时安排检查和手术等,确保患者得到最快速的救治。
2.护士:护士是急门诊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负责患者的病史采集、基础护理和用药管理等工作,同时也需要紧密配合医生,保障急诊工作的高效运转。
3.分诊护士:分诊护士是急门诊的门面,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优先级,确保病情危急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抢救。
4.放射科医生和实验室医师:放射科医生和实验室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确保病情得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门急诊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门急诊科室,包括门诊、急诊、住院部门诊等。
第三条门急诊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2. 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安全;3. 加强门急诊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4. 健全门急诊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第二章门急诊人员管理第四条门急诊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医学相关专业学历和医师资格证书;2. 通过岗前培训,掌握基本医疗技能和职业道德;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条门急诊人员职责:1. 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安全;2. 认真接诊,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3. 及时处理患者病情,做好病历记录;4. 配合相关科室做好转诊工作;5. 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三章门急诊工作流程第六条门诊工作流程:1. 患者挂号后,根据挂号单上的科室到相应诊室就诊;2. 诊室医生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开具处方或转诊单;3. 患者持处方到药房领取药品;4. 患者根据需要到相关检查科室进行检查;5. 患者根据诊断结果接受治疗或进行后续治疗。
第七条急诊工作流程:1. 患者到达急诊科,经分诊护士评估病情,进行初步处理;2. 急诊医生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3. 患者接受治疗,如需住院,办理入院手续;4. 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需要转诊至相应科室。
第八条住院部门诊工作流程:1. 患者持住院证到住院部门诊就诊;2. 住院部门诊医生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开具处方或转诊单;3. 患者持处方到药房领取药品;4. 患者根据需要到相关检查科室进行检查;5. 患者接受治疗,如需住院,办理入院手续。
第四章门急诊管理制度第九条门急诊科室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1. 门诊出诊医生管理制度;2. 急诊医生值班制度;3. 患者就诊须知;4. 药房管理制度;5. 检查科室管理制度;6. 门急诊设备、药品管理制度。
急诊患者便捷便捷入院制度及流程
一、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便捷入院设立了绿
色通道。
全体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的窗口意识,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
二、对急、危重病人来急诊科就诊,医务人员
必须在急诊科门口接诊,态度和蔼,用语文明。
三、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
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病人做必要的检查,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大出血等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必要时送入手术室,危重病人电话告知病房做好床位准备及抢救的准备工作,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便捷入院手续,护送便捷入院。
四、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减少痛苦。
五、传染病人一旦确诊转入传染病医院或有传染科的综合
医院后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终末消毒。
六、我院根本无条件救治的病人,立即转院治疗。
通知县
120及时转到其它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急诊患者便捷入院流程
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
入
评
估
阶
段
执
行
实
施
阶
段
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医院)当时实验记录及质控
献血员目前是否阳性
患者在输
血后到目
前为止是
否有其他
感染途径
或机会献血员
(血站)
疑似患者输血传染病
(确认HIV、HCV等传染病)
当时试
验记录
及质控
用到其
他患者
目前情
况。
急诊患者便捷入院制
度与流程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急诊患者便捷便捷入院制度及流程一、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便捷入院设立了绿色通道。
全
体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的窗口意识,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
位。
二、对急、危重病人来急诊科就诊,医务人员必须在急诊
科门口接诊,态度和蔼,用语文明。
三、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
诊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病人做必要的检查,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大出血等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必要时送入手术室,危重病人电话告知病房做好床位准备及抢救的准备工作,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便捷入院手续,护送便捷入院。
四、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减少痛苦。
五、传染病人一旦确诊转入传染病医院或有传染科的综合
医院后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终末消毒。
六、我院根本无条件救治的病人,立即转院治疗。
通知县
120及时转到其它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急诊患者便捷入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