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入院制度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08.37 KB
- 文档页数:2
急诊入院与转院通知管理制度1. 总则为了保障急诊患者的安全与医疗质量,规范急诊入院与转院通知的管理流程,特订立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科室的急诊入院与转院通知管理工作。
3. 急诊入院通知管理3.1 入院条件确认1.急诊患者需满足《急诊科病人收治标准》规定的入院条件。
2.医生应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形,确保急诊入院的必需性。
3.2 入院通知流程1.医生接诊急诊患者后,如推断需要住院治疗,应立刻与住院部联系。
2.住院部接到通知后,将患者相关信息录入电子病历系统,并通知护士长布置床位。
3.护士长布置床位后,将床位信息告知住院部,并通知急诊医生。
4.急诊医生将床位信息告知患者或家属,同时说明入院时间、注意事项等。
5.患者或家属在知晓床位信息后,应及时办理住院手续。
3.3 入院通知要求1.入院通知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科室、床位编号、入院时间、入科医生等。
2.入院通知应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患者或家属,并保存相关发送记录。
3.4 入院事项布置1.患者入院后,应当配备认真的入院顾问,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相关问题并供应必需帮助。
2.入院时应向患者或家属供应入院须知,包含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就诊须知、费用说明等。
4. 急诊转院通知管理4.1 转院条件确认1.医生应依照《急诊科病人转运和转诊标准》确认急诊转院的条件。
2.医生应与转院医生联系,相互确认转院条件,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4.2 转院通知流程1.医生推断患者需要转院时,应立刻与转院医生联系,并说明转院原因和患者病情。
2.转院医生确认接收患者后,将患者相关信息录入电子病历系统,并通知急诊医生布置转院。
3.急诊医生将转院信息告知患者或家属,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手续。
4.3 转院通知要求1.转院通知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转院科室、目的地医院、联系人信息等。
2.转院通知应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患者或家属,并保存相关发送记录。
4.4 转院事项布置1.患者转院前,医生应向接收医院供应患者病历、检查报告、用药清单等必需资料,并与接收医院医生进行沟通。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及流程(一) 总则1. 医务科、护理部、医疗科室、医院总值班、住院处及急诊收费处通力合作,保证有住院指征的患者一天24小时均可及时入院就诊。
2. 本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方有资格收治其专业范围的患者,所有住院证上必须写明入院初步诊断或收住的正当理由,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以下解释工作:(1)住院的理由;(2)治疗计划;(3)治疗的预期结果;(4)初步估计的住院费用;(5)其他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做出住院决定的信息。
3. 医院应关注那些在就医和入院治疗过程中存在某些困难的患者如老年人、残疾人、语言交流和听说功能受损者,并给予一定帮助。
4. 在专科病床已满的情况下,各病区根据病情性质就近安排至相关的病床。
5. 所有患者入院前需交纳预交款,对于病情不稳定但急需抢救的患者,必须先实施抢救措施。
6. 医院应首先保证急诊、手术预约患者入院。
普通患者入院采取预约制,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由各科护士站统一安排,护士长负责。
7. 医保(包括农保)患者携带医保卡(农保卡)及身份证可在住院处办理相关手续。
住院处工作人员对持医保卡人员要进行严格审核,并积极为其办妥有关手续。
8. 传染病员住院,必须严格按《传染病法》由专科收治。
9. 为保证急危重症抢救患者及时入院,各病区需预留1~2张抢救病床。
(二) 门诊患者入院程序1. 医生在初步评估患者的基础上,对确需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医院提供的服务范围和设施能否满足其诊疗的需求,如能满足其需求,则决定患者入院并开具住院证。
2. 入院患者持住院证,到相应病区按制度办理入院手续。
病区护士热情接待,有空床位时,登记床位,告知入院流程;无空床位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并与值班医师做好病情评估,开启预约登记。
3. 患者去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填写入院前的有关信息,支付费用。
4. 住院处把患者的信息输入电脑。
5. 病区护士收到入院单后,热情接待,带患者到床位并妥善安排,测T、P、R、BP、体重并记录,主动介绍入院须知、有关制度、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协助患者熟悉环境,对急诊手术或危重患者,须事先做好器械、药品等的抢救准备,并与护送者做好交接班工作。
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留观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留观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一)入院服务制度及流程1、患者住院,须持有本院门诊或急诊医师签署的住院通知单,到住院收费处办理入院手续。
遇到特殊患者(如残疾人、无近亲属陪护行动不便患者等)入院,收住科室要派人协助或代办入院手续,搀扶或用轮椅、单架车将患者护送到病房。
2、新入院患者由病房护士带到病床前,及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对急诊手术或危重患者,须立即做好手术或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3、将患者安置好后,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介绍有关事项,并签字。
同时协助患者熟悉环境,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
4、护送危重患者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患者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5、患者入院后接诊护士应及时通知负责医师检查患者,及时执行医嘱,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二)转科服务制度及流程1、患者因病情需要转科,须经主治医师同意后,主管医生开出患者转科医嘱。
2、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并通知患者/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3、主班护士根据医嘱整理转科患者的所有信息、资料,在微机上将转出患者的信息转入相关科室并登记,撤销患者在病区的标识。
4、责任护士征求患者对本科室的工作意见,并协助患者整理物品,清点被服,携带病历、药物护送患者至转入病区。
5、责任护士与转入科室的护士交接病历及药物,待转入科室接收病历并安置好患者,双方在床边交接患者的病情及护理情况后方可离开。
6、转入科室的护士按照入院服务制度与流程接诊患者。
(三)出院服务制度及流程1、患者出院,须经主治医师同意,由经治医师下出院医嘱,方可办出院手续。
2、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经治医师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活动;复诊时间;预约等。
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与流程急诊患者是指因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需要立即医疗救治的患者。
在医院中,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急诊患者,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收入院制度与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诊患者收入院的制度与流程。
一、急诊患者收入院制度1.接受范围: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急诊科评估后,医生会根据严重程度是否需要收入住院。
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或严重病症的患者才会被收入住院。
2.报告与记录:急诊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编写病历报告,并将其送至住院部。
住院部收到报告后会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住院系统以备后续使用。
4.费用结算:急诊患者收入院后,医院会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并根据患者的医保情况、病情等编写费用清单。
患者或家属可以根据清单结算费用,可以选择自费或使用医保进行支付。
二、急诊患者收入院流程1.急诊登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首先需要进行登记,提供个人基本信息、主诉和病情描述等。
登记后,会得到一个急诊编号或诊疗卡供后续使用。
2.接诊与评估:接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询问和体格检查,并可能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接诊医生会将患者的病情转交至主治医生。
3.医生评估与决策:主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收入住院。
如果需要住院,主治医生会编写病历报告,并将其送至住院部。
4.住院部接收与安排:住院部接收到病历报告后,会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住院系统,并进行安排床位。
如果没有空余床位,患者可能需要等待,住院部会尽量提前通知患者或家属。
6.费用结算与押金交纳:为了确保患者的就诊费用能够及时结算,患者或家属需要在登记的时候交纳一定金额的押金。
负责收费的工作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医保情况、病情等编写费用清单,并根据清单结算费用。
7.转运至病房:住院部会安排护士或护工将患者转运至病房。
在转运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8.院内医疗服务:患者住院后,会由相应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医疗服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危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一、危急诊患者入院制度1.快速通道:为了保证危急诊患者能够得到迅速的诊断和治疗,医疗机构应设立危急诊专门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到达急诊科。
2.24小时接诊:3.医疗团队:医疗机构需要成立专门的医疗团队,包括急诊科医生、护士、麻醉师、放射科医生等,以配合危急诊患者救治和诊断的需要。
4.监测设备:医疗机构要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包括心电图仪、血液气体分析仪、呼吸机等,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二、危急诊患者入院流程1.报到登记:2.评估分级:急诊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急诊病房的床位情况,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级,确定其是否需要马上救治,以及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3.急救处理:对于需要立即处理的危急诊患者,医疗团队会根据急诊治疗流程进行救治,包括心肺复苏、血流动力学支持、气道管理等,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4.检查和诊断:医疗团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诊断,如血常规、生化指标、放射影像学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提供有效的治疗建议。
5.病房转运:如果危急诊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医疗团队会安排转运患者到相应的病房,并向病房医生交代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计划。
6.协调护理:在病房内,医疗团队会与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协调护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全面的护理和治疗。
7.持续监测和治疗:总结:危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的设立和执行,可以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和诊断,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医疗机构需要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和流程,提高危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与流程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急诊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文件修订。
一、患者来急诊室就诊,急诊分诊护士要求24小时在岗,并通知值班医师。
二、急诊室值班医师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初步处置,对于不符合住院条件的患者,建议患者离院、留观或门诊随诊;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与临床科室沟通后办理入院。
三、病情稳定的需入院患者,经与临床科室沟通后,办理住院手续入住相关科室。
四、病情危重患者,接诊后立即进入绿色通道,同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经会诊及对症治疗后,由会诊医师护送至相关科室;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应立即抢救,同时上报总值班,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补办入院手续并缴费。
五、急诊室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对危重病人遵循先治病后付费原则,必须尽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六、三无”患者(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保证)、群体性(三人以上)伤、病、中毒情况,急诊医师应及时汇报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
七、我院无条件救治的病人,立即转院治疗,转到其他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急诊患者入院流程。
急诊患者便捷便捷入院制度及流程
一、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便捷入院设立了绿
色通道。
全体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的窗口意识,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
二、对急、危重病人来急诊科就诊,医务人员
必须在急诊科门口接诊,态度和蔼,用语文明。
三、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
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病人做必要的检查,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大出血等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必要时送入手术室,危重病人电话告知病房做好床位准备及抢救的准备工作,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便捷入院手续,护送便捷入院。
四、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减少痛苦。
五、传染病人一旦确诊转入传染病医院或有传染科的综合
医院后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终末消毒。
六、我院根本无条件救治的病人,立即转院治疗。
通知县
120及时转到其它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急诊患者便捷入院流程
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
入
评
估
阶
段
执
行
实
施
阶
段
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医院)当时实验记录及质控
献血员目前是否阳性
患者在输
血后到目
前为止是
否有其他
感染途径
或机会献血员
(血站)
疑似患者输血传染病
(确认HIV、HCV等传染病)
当时试
验记录
及质控
用到其
他患者
目前情
况。
急诊患者入院制度流程急诊患者入院是医院门诊服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于有急需治疗的患者来说,顺畅的入院流程能够大大提高救治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诊患者入院的制度流程。
1. 急诊接待当急诊患者到达医院时,首先要进行急诊接待。
接待护士会向患者了解症状及基本情况,并发放就诊卡进行登记。
患者在这一阶段需提供相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以便后续的诊疗过程。
2. 急诊初诊接待后,患者会被分配到急诊医生进行初诊。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并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在这个阶段,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测、X光等,以确保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
3. 医学观察在初诊后,如果医生认为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观察,患者可能会被安排留院观察。
医院会提供相应的床位和护理,确保患者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在观察期间,医生会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出院。
4. 住院治疗如果医生判断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患者将被安排入住相应的病房。
入院时,患者需填写住院手续和相关协议,包括治疗方案及费用等,并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住院程序。
住院治疗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护理。
5. 出院安排在治疗期结束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病情变化决定是否可以出院。
医院会安排相关的出院手续,包括医嘱、检查报告、药品配方等。
在出院前,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并提供建议和指导,以确保患者出院后能够有效康复。
以上就是急诊患者入院制度流程的主要内容,合理的入院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希望医疗机构能够进一步优化急诊患者入院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接待患者就医、入院工作流程一,接待门,急诊患者就医流程1.分诊护士按病情轻、重、缓、急进行检诊,指导患者建卡、登记患者基本信息,指引患者到相应诊室就诊;病情危重者可先就诊后补办手续。
2.急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抢救监护室,通知急诊主治医师应诊,必要时专科会诊或开通绿色通道。
3.心、跳、呼吸骤停者即刻进入复苏室,呼叫值班医师、护士立即予以抢救处理。
4.发热患者给予测量体温后指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外伤流血患者可指引到清创室先行包扎止血再就诊。
5.疑似传染病患者指导至感染科就诊,或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6.经诊断治疗后,根据患者病情分流至住院部,留观室,ICU或出院。
二,接待患者住院候床流程病区办公室护士或主班护士接待持住院证患者:(1 )核对住院信息,核实医保身份;(2 )了解患者病情及一般情况;(3)将患者基本资料登记于住院候床登记本上;(4)交代患者候床期间注意事项。
三、接待一般患者入院流程1.病区办公室护士或主班护士接待新入院患者办理入科登记:(1)核对住院登记信息,核实医保身份;(2 )通知责任护士;(3)填写病区住院患者一览表卡片。
2.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到病床:(1)建立病历,填写床头卡;(2)磅体重;(3)协助患者至准备好的病床;(4)安放床头卡;(5)通知主管医生。
3.责任护士进行入院宣教和入院评估:(1)责任护士自我介绍;(2)入院评估:测量生命体征等,了解病情及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并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3)协助患者卫生处置,更换病员服,给老年、危重、行走不便患者发放便器、安放床栏及警示标识;(4)介绍主管医生及病区护士长,宣讲入院告知并签名,详细介绍病室环境、呼叫器的使用、作息时间、相关制度及患者权利与义务、贵重物品的保管、医保相关事项等。
4.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沟通:了解治疗方案,执行医嘱,实施分级护理。
5.责任护士完成首次护理记录。
四、接待危重患者入院流程1.主班护士准备床单位及用物,接到危重患者入院通知后,根据要求准备急救用物,并通知主管医师。
急诊患者优先住院制度与流程
一、为保证急诊患者优先住院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急诊科开设并实施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急诊患者实行“三先一后”原则,即先抢救、先治疗、先检查,后补办手续。
二、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三、急诊科在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方便病人及陪伴等。
四、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
病人做必要的检查,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院。
五、急诊科值班医生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5分钟内投入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
抢救会诊原则上在10分钟内到达。
六、对重大的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告总值班,必要时有医务科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
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七、经急救绿色通道加强的病人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应注明“急诊抢救”字样,各相关科室应该优先处理,经医务科或门诊部(白天)、总值班(夜间)签字并经收费处登记后可先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八、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同志,并请书面签字。
九、为保证抢救的及时,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
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按需要操作后补谈话。
十、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十一、急诊科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诊危重病人全力抢救,不得
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
急诊病人诊疗流程图急诊护士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