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的练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296.50 KB
- 文档页数:18
数学五年上册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二课时练习
一、填一填
1.学校教学楼和食堂之间的小路长100米,在小路两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不栽)一共要栽()棵树。
2.塔楼上敲钟,从第一敲开始,每隔4秒敲一次,到第5敲时,一共间隔了()秒钟。
3.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16个台阶,小红每天回家要走80个台阶,小红家住()楼。
二、解决问题
1.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
每隔5m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
2.一条走廊长32m,每隔4m摆放一盆植物(两端不放)。
一共要放多少盆植物?
3.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三、拓展应用
跨栏冠军刘翔,大家知道吗?刘翔参加的跨栏比赛情况如下:起点到第一个栏架的距离为15米,跑道中间共有10个栏架,每两个栏架间的距离为9米, 最后一个栏架到终点的距离也为14米。
你能算出刘翔从起点到终点跑了多少米吗?。
三年级趣味数学(6)植树问题练习课班级姓名梳理:植树问题有四种情况(三种关系)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就是弄清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回顾:1. 甲、乙两地相距1000米,在两地间共栽了51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 在学校200米环形跑道四周,每隔5米插彩旗一面,需要彩旗多少面?3. 在两座楼中间每隔3米种一棵树,共种了20棵,这两座楼之间距离是多少米?变式:1. 一根木料截成5段要20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7段要几分钟?2. 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3. 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 一次检阅,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30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每辆车相隔5米。
这列车队共排列了多长?如果车队每秒行驶2米,那么这列车队要通过535米长的检阅场地,需要多少时间?5. 父子俩一起攀登一个有300个台阶的山坡,父亲每步上3个台阶,儿子每步上2个台阶。
从起点处开始,父子俩走完这段路共踏了多少个台阶?(重复踏的台阶只算一个)。
巩固:6.一根木料,用32秒锯成5段,以同样的速度锯成7段需要多少秒?7.张经理要到一座高楼第8层办事,不巧电梯停开,他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用了32秒,用同样的速度走到第8层还需要多少秒?8. 早晨小明以均匀的速度在马路一侧跑步,从第一根电线杆跑到第11根电线杆用了5分钟。
小明准备往返跑步24分钟,他跑到第几根电线杆事应返回?9. 有一条长200米的路,在路的两边从头到尾每隔4米植树一棵,一共植树多少棵?(请注意是两边,以前都是讲一边,怎么办呢?)10. 小明在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上,开出250米后小明看到窗外掠过1棵树,以后每隔250米小明都看到车窗外掠过1棵树,5分钟后小明看到了第40棵树,当小明看到第120棵树的时候,火车开出了多少分钟?11.一个车队以每秒5米的速度缓缓地通过一座210为长的大桥,共用了100秒。
4.8.4 植树问题练习
4.8.1 植树问题(一)
基础:
1.填一填。
(1)下面的线段有()个点,共有()小段,不封闭图形的点数和段数的关系是()。
●●●●●●●
(2)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边种树,每隔4米种1棵(两端都要种),这样一共要种()棵。
(3)如下图,在一条防风带上每隔30米种1棵树,这条防风带共种()棵树,由此可以推断出两端都种树时,树的棵树比间隔数()。
……
1500米
综合:
2.选一选:
(1)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每隔4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盆花。
A.8
B.9
C.10
D.11
(2)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16个台阶,小红每天回家要走80个台阶,小红家住()楼。
A.5
B.6
C.7
D.8
拓展提升:
3.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
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教学反思:
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4植树问题练习课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培养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 植树问题的类型判断。
2.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植树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回顾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学生分享他们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
二、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植树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总结出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一个植树问题的案例,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判断出植树问题的类型。
2.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提出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四、练习题1. 教师呈现一些植树问题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总结和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植树问题时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更多关于植树问题的实际案例。
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反思自己在解决植树问题时的表现和进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植树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上数学第七单元《植树问题》课时练习出题者:桃花中心第一课时两端都栽基础题一、填空。
1、豆豆和玲玲同住一幢楼,每层楼之间有20 级台阶,豆豆住二楼,玲玲住五楼。
豆豆要从自己家到玲玲家去找她玩,需要走()级台阶。
2、如下图,每两块正方形瓷砖中间贴一块长方形彩砖。
像这样一共贴了50块长方形彩砖,那么正方形瓷砖有()块(第一块和最后一块都是正方形瓷砖)。
二、选择。
1、7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8千米,每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
一共有几个车站?正确的算式是()。
A.7÷1+1B.8÷1-1C.8÷1+12、一根20 m长的长绳,可以剪成()根2 m长的短绳,要剪()次。
A.10;9B.10;10C.9;103、工程队埋电线杆,每隔40 m埋一根,连两端在内,共埋71根。
这段路全长()米。
A.40×(71+1)=2880B.40×71=2840C.40×(71-1)=2800三、解决问题。
1、一条路长200m,在路的一旁每隔5m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2、新型工业园区要在大道的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安),每隔15m装一盏,大道全长900m,一共要装多少盏路灯?3、国庆节某社区在道路旁各挂了31只大红灯笼(两端都挂),每两只灯笼之间相距10m,这条道路全长多少米?变式题1、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王芳回家共上了108级台阶,她家住在()楼。
2、小东把一些5角的硬币平均排列在一张正方形纸的周边,每边的硬币数相等,这些硬币的总面值是12元。
每边最多能放()枚硬币。
3、小华和爷爷同时上楼,小华上楼的速度是爷爷的2倍,当爷爷到达4楼时,小华到了()楼。
A. 8B. 7C. 64、一条小道两旁,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栽),共种202棵树,这条路长多少米?5、学校的苗圃长17 m,宽5 m,平均每平方米种2株杜鹃花,一共可以种多少株杜鹃花?6、在一条长800m的沿河大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安),从起点到终点一共安了82盏路灯,每相邻两个路灯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提高题1、学校六一庆祝会上,在一个长9 m、宽3 m的长方形舞台外沿,每隔1 m挂一束气球(一束气球有3个),靠墙的一面不挂,但四个角都要挂。
植树问题(复习课)
1、两棵柳树相距408米,计划在这两棵树之间补栽小树23棵,每两棵树间隔相等,则树的间隔是多少米?
2、一个人以相等的速度在小路上散步,从第一棵树走到第12棵树用了11分钟,如果这个人走了25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
3、公路两边每隔7米有一棵槐树,芳芳乘电车看到公路的一边有槐树151棵,这条路有多少米?
4、在新修一段公路的一侧,连两头在内以等距离12米为盏距,共设电灯33盏,现在又重新设计,规定盏距是16米,这样只需设电灯多少盏?
5、圆形滑冰场周长400米,每隔20米装一盏灯,共要装多少盏灯?
6、在一个正方形的场地四周种树,四个顶点都有一棵,这样每边都种24棵,四周共种了多少棵树?
7、沿着圆形池塘一圈栽树,池塘周长150米每隔3米栽一棵树,沿池塘一圈共栽树多少棵?
8、五年级一班42名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两个学生之间的弧长1米,那么围成圆圈的周长是多少米?
9、在某湖四周筑成6060米的大堤,堤上每隔6米栽一棵柳树,然后在相邻两
棵柳树之间每隔2米栽桃树一棵,应准备柳树和桃树各多少棵?
10、一块三角形地,三边之长分别为156米,234米、186米。
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上各有一棵,共植树多少棵?
11、某市有4200人参加游行庆祝活动,将4200人平均分成7队,每队以20人为一排列成队伍,排与排之间相隔1米,队与队之间相隔8米,这支队伍全长多少米?
12、小明用同样的速度从第一根电线杆走到第8根用了7分钟,如果他用同样的速度走12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电线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4课时植树问题练习课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植树问题的相关内容。
2. 教师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植树问题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PPT上的植树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讲解。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练习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讲解。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拓展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拓展题。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拓展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讲解。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展示植树问题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意识。
通过练习题和拓展题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解决方法的关键步骤。
小学植树问题练习题植树的重要性植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它不仅对于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以下是小学生的植树问题练习题,帮助他们了解植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进行植树。
问题一:什么是植树?回答:植树就是将小树苗种到地里,使其能够生长成大树的过程。
问题二:为什么要植树?回答:植树有很多好处。
首先,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树木能够阻挡风沙,稳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树木还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并且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此外,植树还能美化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问题三:植树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回答: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植树的最佳时机,因为这时候气温适宜,有利于树木生长。
在春季,可以选择3月到5月之间的时间;在秋季,可以选择9月到11月之间的时间。
问题四:植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回答:在植树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
其次,在植树地点挖掘一个足够大的坑,保证树木的根部有足够的空间扎根。
此外,可以为树木准备一些肥料和水,用于促进树木的生长。
问题五:如何正确植树?回答:植树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在挖掘的坑中放置树苗,将其根部放在坑中,并确保根部完全埋入土壤中。
2. 用泥土填充坑,轻轻地将土壤压实,以确保树木稳定。
3. 给树木浇水,以确保树木有足够的水分。
4. 在树木周围加上一层厚厚的覆盖物,如草或木屑,这样可以帮助保持土壤湿润,并防止杂草生长。
问题六:植树有什么注意事项?回答:在植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
2. 确保挖掘的坑足够大,以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3. 给树木提供足够的水和养分,以促进其生长。
4. 定期检查树木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5. 注意保护树木的树皮,避免损坏。
问题七:你认为植树对于环境和社会有何影响?回答:植树对于环境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1节《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为了美化校园,同学们在校园里的一条长72m的小路的两旁栽10棵树,两端都栽,则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一条马路的一边每隔6m安装了一些广告牌,两端都装,小许从头到尾数了一下,一共数到了36块广告牌。
这条马路长多少米?3.一条路每隔5m有一根电线杆,从头到尾一共有19根电线杆(两端各有一根),算一算,这条路有多长。
4.一个老人从第1根电线杆走到第14根电线杆用了13分钟,若他以同样的速度走了24分钟,他从第1根电线杆走到了第几根电线杆?参考答案1.72÷(10-1)=8(m)答: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8m。
2.(36-1)×6=210(m)答:这条马路长210m。
3.(19-1)×5=90(m)答:这条路有长120m。
4.13÷(14-1)=1(分) 24÷1+1=25(根)答:他从第1根电线杆走到了第25根电线杆。
第2节《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在一条长280m的公路一侧栽杨树(两端都不栽),每隔5m栽一棵。
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杨树?2.一根木头,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
现锯完这根木头共用了40分钟,把这根木头平均锯成了几段?如果每段长6m,这根木头共有多少米长?3.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在一条长240m的小路的一侧栽树,每隔8m栽一棵树。
(1)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共需多少棵树?(2)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需要多少棵树?(3)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需要多少棵树?参考答案1.280÷5-1=55(棵)答:一共需要栽55棵杨树。
2.40÷8+1=6(段) 6×6=36(m)答:把这段木头平均锯成了6段。
如果每段长6m,这根木头共有36m。
3.(1)240÷8+1=31(棵)答: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共需31棵树。
《植树问题练习课》学案练习目标、理解植树问题的多种情况,体会植树时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
初步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基本方法。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练练习重难点:、理解植树问题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植树问题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方法的应用。
练习准备:多媒体练习过程: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趣的植树问题。
(出示学习目标)二、自主探究:招聘启事:学校将对校园进一步绿化,特聘请校园设计师一名。
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要求: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
(可用线段图表示)探究要求:①你发现了植树问题的什么规律?②总结规律:总距离、棵数、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③先独立思考,然后在交流。
三、展示自我:(汇总整理植树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⑴两端都种⑵只种一端⑶两端都不种棵数=间隔数+1棵数=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2.在封闭路线上植树:⑷棵数=间隔数四.巩固拓展:、在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沿一个正三角形实验田的外边,每边种8棵向日葵最少能种几棵?3、16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
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若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相隔1米,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4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
一共有几个车站?5.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6、“四(1)班”召开班会时,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做5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5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子?五、课堂总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植树问题》练习课主备人:麻艳君审核人:夏华香刘平授课时间:二次备课:学习目标:1、整理、学习、探索和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两端不种和一端种一端不种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能举一些生活中植树问题的例子并解决。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预习导学1、举一个生活中植树问题的例子,并把题目写在纸条上。
二、知识的整理(合作互助,展示交流)1、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所整理的知识,吸取别人的优点。
2、小组汇报。
三、既然大家对植树问题的知识了解了这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道题目,看看这道题可以怎么想?怎么做?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走廊,计划每隔3米放一盆花,那么共需多少盆花?1、小组讨论2、展示汇报四、举一些生活中有关植树问题的例子。
五、拓展练习1、学校要测量一条路的长度。
先立了一根标杆,然后每隔40米立一根标杆。
当立到第15根时,第1根与第15根之间相距多少米?2、一根木头锯5段要付锯板费8元,6根木头,每根锯成4段,共要付锯板费多少元?六、达标检测1、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四年级有60个同学,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同学之间的间隔是1米。
这支队伍长多少米?2、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8分钟,如果每锯一段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7段需要几分钟?3、.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7六、盘点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七、课外拓展一列火车共20节,每节长5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81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钟?反思: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