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小报 王羲之练字介绍 兰亭序集 电子小报手抄报 成品小报 word文件A4一页
- 格式:doc
- 大小:676.00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书法大作家的手抄报带简介
书法大师是指在书法艺术领域具有卓越成就、影响深远并被广泛认可的艺术家。
以下是一些书法大师的简介:
1.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被尊称为“书圣”。
他的作品充满了韵律和流动感,注重笔画之
间的平衡和对比,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2. 欧阳询:欧阳询(557-641年)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被尊称
为“楷书之祖”。
他的楷书字体规范、工整,流畅自然,成为后
来的书法家们学习的典范和范本。
3. 程颢、程颐:程颢(1032-1085年)和程颐(1033-1107年)是北宋时期的两位著名书法家,被尊称为“二程”。
他们的书法
作品注重意境和气韵,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
4. 文徵明:文徵明(1470-1559年)是明代著名书法家,被誉
为“文人四宝”之一。
他的行书流畅圆润,草书狂放奔放,被后
人称为“文徵明体”,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张献忠:张献忠(1738-1801年)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以楷
书见长,被称为“张狂楷”。
他的楷书结构严谨、气韵清丽,富
有个人风格,对后人的楷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书法大师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才华横溢的作品,为中国书法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作品被广泛传世,并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料。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单字放大版高清图,一字一页共324
在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友人四十一人在会稽山兰亭,在水滨聚会宴饮,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合成一卷,并作序。
这就是《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在见到《兰亭序》真迹后,命褚遂良、欧阳询等人临摹数本,赐给臣子,并发扬光大,据说真迹已随李世民殉葬。
唐代的摹本有两种,一是褚遂良、冯承素、虞世南临摹的“神龙本”,二是欧阳询临摹的欧本“定武本”,其中“神龙本”最接近原作。
本文是“神龙本”的单字放大版的《兰亭序》供大家赏析临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我爱书法手抄报六年级
书法历代名作
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祭侄文》勤礼碑;米芾,其代表作为《研山帖》;赵孟頫,其代表作为《洛神赋卷》;欧阳询,其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铭》;王铎,其代表作为《拟山园帖》;柳公权,其代表作为《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等。
启功讲书法之慨要
1、学书法应该知道刀刻和墨迹的区别,墨迹可以看见笔墨之干湿浓淡。
刀刻掩盖了本来的效果,反映不出行笔的过程。
2、技术应在艺术之先。
写的被普罗大众所认识很重要。
3、文房四宝不须太过讲究,但须合适。
墨汁便可。
4、结字比用笔更重要。
先人之用笔,后人之揣摩对也乎?
5、选碑帖,可选自己喜欢欣赏的,去书店,博览一番,选适合自己的。
6、我们学书法是学习书法家的书写方法,他们写字的规律,内在的精神,不一定要完全一样。
7、临帖方法:第一遍先看帖,仿效它写一遍。
第二遍用薄膜描一遍,仔细调查研究它的位置关系。
第三遍看帖,仿效写。
8、练书法可以不用看书法著作,有钱买帖,看帖,练帖就可。
等要写书法心得著作之时再看著作为时不晚。
第 1 页共2 页
9、求人指正,其实可以自助,挑选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贴在墙上,远近观摩,自己纠正,觉得不满意了,再写再贴,再更正,循环往复。
10、行书应该写的像楷书,位置聚散要有度,有法有规。
楷书应当做行书,点画顾盼生姿。
第 2 页共2 页。
书法故事小报模板一、书法故事的来源书法可是咱中国传统文化里超酷的一部分呢。
它的故事那可多了去了。
就说王羲之吧,他小时候就开始练字,他家旁边有个小池塘,他每次练字后就在池塘里洗毛笔,时间久了,池塘的水都被染黑了。
还有怀素和尚,他练字特别刻苦,在寺庙里,他用芭蕉叶来练字,因为买不起那么多纸嘛。
这些故事可不仅仅是有趣,它们还让我们看到古人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
二、书法故事中的哲理从这些书法故事里,我们能悟出好多道理。
像王羲之练字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
怀素和尚的故事呢,让我们知道只要热爱一件事,条件再艰苦也能坚持下去。
这些哲理对我们的生活也很有启发,不管是学习还是以后工作,都得有这种精神。
三、书法故事在小报中的呈现1. 排版方面我们可以把大的书法故事放在中间部分,配上一些简单的书法作品的图片。
比如说王羲之的故事旁边,就可以放一幅他的兰亭集序的局部图,当然要是那种适合放在小报上的简单版。
在小报的边缘部分,可以用一些小的书法故事来点缀,就像怀素和尚的故事可以简单写在角落,用一些艺术字来书写,增加趣味性。
2. 色彩搭配如果是比较传统的书法故事小报,颜色可以选择像米黄色这种有点复古感觉的底色,文字就用黑色或者深棕色,看起来就很有书法那种古朴的韵味。
要是想做得现代一点呢,可以用浅蓝色或者浅灰色做底色,故事的标题用一些亮色,比如红色或者橙色来突出,但是注意不要太花哨,不然就抢了书法故事的风头。
四、如何找到更多书法故事1. 图书馆资源咱们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在艺术类或者传统文化类的书架上找那些讲书法历史的书。
这些书里会有好多关于书法家的故事,而且还很详细,像什么中国书法史之类的书就很不错。
2. 网络资源在网上也能找到很多书法故事呢。
一些文化类的网站,像国学网之类的,上面有专门的书法板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法故事。
还有一些书法爱好者的论坛,大家在上面分享自己知道的书法故事,不过在网上找的时候要注意辨别信息的准确性哦。
兰亭序毛笔行书练习册—米字格A4版28
页
概述
本练册是为了帮助学生练兰亭序毛笔行书而设计的。
练册采用A4尺寸,共有28页,每页使用米字格。
特点
- 每页上方有标题栏,方便学生写上日期和练的页数。
- 米字格布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毛笔行书的书写规范。
- 28页的练册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练机会,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自己的书写技巧。
使用方法
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自由选择练册中的页数进行练。
2. 使用毛笔和墨汁进行练,按照兰亭序的毛笔行书规范进行书写。
3. 在练过程中,可以参考兰亭序的原文和示范,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注意事项
- 在练过程中,要注重规范和准确性,遵循兰亭序的书写风格。
- 练时要保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态度,逐渐提升自己的毛笔行
书技巧。
- 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和指导。
总结
兰亭序毛笔行书练习册是一个帮助学生提高书写水平的工具。
通过练习兰亭序的毛笔行书,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毛笔书写技巧和
书法美感。
希望学生能够用心对待每一页练习册,不断进步。
王羲之书法教程:行书字帖《兰亭序笔法详析》,一笔一划尽在手中!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一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三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四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五有人说:非常好的教程,经典!精华!精粹!以前我们做东西,追求精益求精,现在的我们,追求的是能用就可以了。
所以,老东西还是比较的经典的。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六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七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八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九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有人说:看半天怎么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样了?原来是临摹版。
这是字帖字帖,字帖的含义还不知道吗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一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二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三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四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五有人说:字帖不错,掌握正确的笔法才能临好兰亭。
小编且说:那就慢慢练,慢慢练,终有一天就算不功成名就,也能成一方霸主。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六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七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八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十九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有人说:兰亭的字,结构上的势才是难点,笔画像是外在的。
小编问:是这样的吗?各位怎么认为?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一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二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三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四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五有人说:真正的书法就是既有美感而又各具特色!这贴比较典型,可以好好临摹临摹。
小编且说:拿去不谢。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六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七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八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二十九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笔法详析》之三十也有人说:太好了,收藏。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
宝,今天仍生机勃勃,书法精品内涵
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
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
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
心灵的美化。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
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学习、工
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
象,增强自信心。
书法可以修身养性。
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
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
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书法还能陶冶情
操,有益身心健康。
○书法由三个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组成即:章法、
结构、线条(笔画)。
○造字的方法,我国古代所谓“六书”理论,即: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书法家,有“书圣”之
称。
其楷书《黄庭经》、《乐毅论》最为著名;草书
以《十七帖》著名;行书以《兰亭序》、《快雪时晴
帖》、《丧乱帖》等著名,其中《兰亭序》被誉为天
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字帖及原文介绍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行书法帖。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书法小报模板一、封面。
1. 小报名称,书法之美。
2. 封面图片,精美的书法作品或书法家写字的图片。
3. 标题,书法之美。
4. 日期,(填写具体日期)。
5. 出版单位,(填写具体单位名称)。
二、目录。
1. 第一期,书法艺术简介。
2. 第二期,名家书法赏析。
3. 第三期,书法技巧与实践。
4. 第四期,书法与生活。
三、书法艺术简介。
书法,又称“书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笔墨纸砚的表现形式,传达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
四、名家书法赏析。
1. 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 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他的草书被称为“柳体”,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书圣”。
3. 米芾,米芾是宋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豪放洒脱、奔放激昂而著称,被誉为“米体”。
五、书法技巧与实践。
1. 用笔,书法用笔要沉稳有力,要注重笔画的粗细、轻重、长短,要有起承转合的变化。
2. 用墨,书法用墨要讲究水墨的配比,要注重水墨的渗透、晕染和渐变,要有深浅明暗的层次。
3. 用纸,书法用纸要选择质地优良、厚薄适中的宣纸或毛笔纸,要注重纸张的吸墨性和牵引力。
六、书法与生活。
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培养个性品格,丰富人生阅历。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
七、结尾。
书法之美,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
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书法这一瑰宝,让书法之美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
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介绍《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创作的一篇骈文,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进行介绍。
首先,从艺术角度来看,《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展现了王羲之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风格。
他以行草书的形式书写,运笔疾速而流畅,笔画有力而富有变化。
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笔法和结构,使每个字都充满了生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整篇作品字体疏密有致,布局匀称谐调,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从历史角度来看,《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
这篇作品是王羲之在东晋时期于兰亭集会上即兴写就的,记录了他与当时文士雅集的情景和感慨。
作品中融入了王羲之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思考,展现了他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这些内容使得《兰亭集序》成为了一部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从技巧角度来看,《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展示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善于运用点画、勾勒、连笔等技巧,使每个字的形态和结构都非常精确和工整。
他注重笔画的起伏和力度的变化,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动态感和立体感。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空白和留白,使得整篇作品呈现出一种开放和自由的氛围。
最后,从文化价值角度来看,《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性。
王羲之以自己的书法艺术表达了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尊重和追求,他通过书写传递了一种崇高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这种情感和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作品在艺术、历史、技巧和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展示了王羲之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风格,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性。
这篇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推崇,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法家的故事手抄报
王羲之,又名莹莹,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
他出生于汉朝
九省之一的渤海,是书法家洪熙的后代。
王羲之出生后,家境并不富裕。
他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书法与绘画,颇有所成。
身为一名书法家,王羲之一生修行精湛,凭辉煌的成
就彻底推倒了古今书法的界限,甚至影响到今天的书法。
传说王羲之出身贫寒,19岁时,他到右登山学习书法,费尽千辛万苦,下山之后,他再次临江而作《洛神赋》,一笔勾勒,轻轻一揮,十七个字就出现了,这就是王羲之名著《洛神赋》原稿。
随后,他创作了《楚雄书》和《唐诗三百首》,他多种书体表达
出自己的诗句,把华夏文明中深厚的文化精髓传奏出来。
王羲之的书
法以留痕古质高远、实业活力贯穿的美而居其首,其书的七种书体分
别为楷书、行书、隶书、篆书、草书,加之创作的《九章算术》也是
非常难能可贵的成就。
王羲之是一个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书写中的伟大书法家,我们
可以从他的大作中体会到当时中国文化的精髓,看到书法的技艺达到
极致的标准,同时也能更加广泛地欣赏他出色而又精湛的英姿。
他的
成就在今天仍旧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持久的魅力。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
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
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
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王羲之练字
中文名: 王羲之 别名: 王右军、王会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年 信仰: 道教 主要成就: 书法,天下第一行书
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
《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代: 东晋 称号: 书圣 后世子孙: 王献之等
班级 姓名
咏 王羲之
临池似舞喜鹅游,
运笔如飞盛劲柔。
聚友崇山欢唱和,
流觞曲水乐吟酬。
兰亭集序千秋赞,
书圣传神万古流。
唐宋诗词东晋字,
中华瑰宝誉神州。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
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
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 亭 集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