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数的运算5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详解与训练——知识点、常考题、易错题、重点题、拓展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乗法的分配律:(a+b)×c=a×c+b×c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量率”对应:找准单位“1”、已知对应分量的对应分率, 以及正确的数量关系式。
1.甲占(是)乙的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甲=乙×几分之几;乙=甲÷几分之几;2.甲占(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乙?乙=总量-甲×几分之几3.甲比乙多(增加、上升、提高)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乙;甲=乙×(1+几分之几);(1)12()15171517+⨯⨯ (2) 63×(910710-)÷101(1) 179111315131220304256+-+-+- (2)12816413211618141211-------考点拓展延伸11.解:12()15171517+⨯⨯ = 151×15×17+172×15×17 =17+30=472.解:63×(910710-)÷101 =63×109106310710⨯⨯-⨯ =900-700 =200 考点拓展延伸21.解: 179111315131220304256+-+-+- =1+31-(31+41)+(41+51)-(51+61) +(61+71)-(71+81) =1-81 =872.解:12816413211618141211------- =)(21-11--)(4121--)(8141--)(16181--(321161-)-(641321-)-(1281641-)-(12812561) =2561(1)499494499÷5 (2)2005×200420031.一个人从县城骑车去乡办工厂上班。
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的概念2. 整数的比较3. 整数的加减法4. 整数的乘法5. 整数的除法6. 整数的实际应用二、分数的认识1. 分数的基本概念2. 分数的大小比较3. 分数的加减法4. 分数的乘法5. 分数的除法6. 分数的实际应用三、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基本概念2. 小数的大小比较3. 小数的加减法4. 小数的乘法5. 小数的除法6. 小数的实际应用四、约数和倍数1. 约数的概念2. 倍数的概念3.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4. 约数和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五、形状与图形1. 四边形的认识2. 三角形的认识3.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4. 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5. 图形的对称性六、数学中的单位1. 长度单位2. 重量单位3. 容积单位4. 时间单位5. 金钱单位七、图表的应用1. 图形的读取与分析2. 柱状图的绘制和分析3. 折线图的绘制和分析4. 饼图的绘制和分析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八、数学逻辑与推理1. 命题的概念2. 命题的联结词3. 命题的真值表4. 命题的等价变换5. 逻辑推理与实际问题分析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归纳。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加思考和练习,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要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祝愿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整数的认识时,我们需要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比较、加减法、乘法和除法,以及整数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它们构成了数轴上的整数集合。
比较整数大小时,我们可以利用数轴或大小的规律进行推测,从而判断整数的大小关系。
在处理整数的加减法时,我们需要理解负数与正数相加减的规律,了解同号两数相加时数值变大,异号两数相加时数值相减的原理。
而乘法和除法涉及了整数的相乘和相除运算,需要掌握负数相乘的规律以及除法中负数的特殊处理方式。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方法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习惯。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法则;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给了小明1/4的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苹果?”学生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涉及到分数的加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运算顺序和法则。
然后,教师通过例题,展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个别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苏教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点包括:
1. 数的认识和运算:
- 认识数线和数轴;
- 了解十进制数的特点;
- 掌握了解百以内的负数;
- 掌握数的读法和拼读法;
- 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 掌握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和相反元的概念。
2. 算式的应用:
- 解决与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加减法问题;
- 运用乘法表求解乘法问题;
- 运用除法表求解除法问题;
- 运用数字算式求解数的问题。
3. 分数和数的综合运用:
- 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掌握通分、约分和分数比较;
- 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 数量的测量:
- 了解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
- 掌握厘米、千克、秒的换算;
- 进行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 运用长度、质量和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5. 方面和体积:
- 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 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 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 运用面积和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6.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
- 绘制条形图和折线图;
- 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
这些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概述,具体的内容根据教材的章节会有所不同。
5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 陈思梅内 容1.脱式计算。
225÷15×9 360÷20×5 3×49÷7 4×15÷202.阅读教材第50页例6。
要求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可以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列式是( ),结果是( ),再求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列式是( )。
也可以先求每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列式是( ),结果是( ),再求3盒果汁可以倒满几杯,列式是( )。
3.列综合算式分别是( )和( )。
4.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先把除法转化为( )后再进行计算。
5.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按从( )到( )依次计算;分数的混合计算也可以先把除法转化为( ),再应用分数的连乘依次计算。
6.预习完之后,你的困惑是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明白?7.脱式计算。
÷÷ ×÷ 4×÷8.用3千克毛线织手套,每副手套需要毛线千克。
已经织了手套总数的。
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温馨知识准备:整数乘除混合运算、分数乘除法。
提示1.135902132.×3÷÷×33.×3÷÷×34.乘法5.左右乘法6.略7. 8.3÷×=24(副)【素材积累】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摘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摘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摘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对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还不够清楚,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纸:准备一份包含各类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已知分数1/4和3/5,求它们的和乘以2的结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解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顺序和法则,让学生明白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期间,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
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让学生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和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拓展,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和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准备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多媒体教具。
2.练习题: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是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以及学会运用简便运算方法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灵活运用简便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乘除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以及简便运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学会运用简便运算方法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以及简便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以及简便运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内容。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以及简便运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困惑。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5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了解分数的相互转换;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分数的相互转换。
三、教学内容
1.复习前面学过的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学习分数的相互转换;
3.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
1.数据教学法;
2.案例分析教学法;
3.演示教学法。
五、教学流程
步骤一:复习
1.点名,检查课前作业;
2.再次复习前面学过的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步骤二:学习分数的相互转换
1.引入分数的相互转换的概念;
2.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分数的相互转换的方法;
3.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分数的相互转换的技巧;
4.操练练习。
步骤三: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
1.示范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2.通过案例,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3.操练练习。
步骤四:解决实际问题
1.引入实际问题;
2.指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
1.黑板笔记;
2.课后作业;
3.综合测试。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学会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的相互转换,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5课《分数连乘及其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分数连乘及其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连乘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连乘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但对分数连乘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连乘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连乘的概念,掌握分数连乘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连乘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分数连乘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教学法讲解和分析分数连乘的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法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小测验的方式进行。
呈现(10分钟)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呈现分数连乘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可以使用PPT或者黑板展示例题和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分析。
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连乘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答案的讨论和交流。
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连乘的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解答,然后进行答案的分享和讨论。
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运用分数连乘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可以设置一些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连乘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共含6课时)一. 教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安排,共含6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
这些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对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在解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时,往往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对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理解不透彻。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关注学生的运算准确性、运算速度以及运算规律的掌握程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运算过程中的规律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解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使学生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5.练习巩固:布置适量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