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格式:pptx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30
矿产勘查考点及其试题和答案矿产勘查考点第一章 1. 矿产勘查.普查.勘探的概念?矿产勘查:是指对矿产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精度要求进行的找矿工作。
勘探:是指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地质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态、产状、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
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六个方面)?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
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
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勘查成果日益商品化对勘查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二章 1.简述矿产勘查的五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预测基础2.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益统一;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随即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第三章 1.成矿预测的概念?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深入研究矿化信息(找矿标志)、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圈定不同级别的预测区或三维空间内的找矿靶区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或成矿预测是对发生在过去的成矿事件的未知成矿特征进行的估计或推断。
)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a(1)、明确预测目的;(2)全面收集地质资料;(3)分析成矿原因建立成矿模型;(4)编制预测图;(5)重点工程验证;(6)编制预测报告3.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3个)?相似——类比理论:是指在相似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成矿系列和矿床产出;(基础)求异理论:矿床都产出于地质异常中,因而通过发现异常,就可发现矿床;(核心)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成矿不是靠单一因素,也不是靠人一个因素的组合,而是靠“必要和充分”因素的组合;(依据)4.成矿预测的准则(5个)?最小风险与最大含矿率的准则;优化评价准则;综合预测评价准则;尺度对等准则;定量预测准则5.成矿预测的基本方法分类?趋势外推法;归纳法;类比法;综合分析法6.科学找矿的概念?找矿又称矿产普查,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为寻找和评价国民经济需要的矿产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幅员广大,领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壳活动交错出现,海进、海退频繁,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干旱气候带分布,作为成盐盆地封闭要素的屏障广泛存在,成盐的地质条件良好,因此盐矿资源丰富,分布面广。
(一) 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我国盐矿床的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是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侏罗纪和第四纪。
(1)震旦纪海水侵入上扬子盆地,形成广阔的浅海区,局部呈半封闭状态,加之气候干旱,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次一级构造——长宁凹陷灯影组中沉积了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
这是世界目前已知盐矿床形成最早的时代。
(2)奥陶纪海侵广泛,气候干旱,在华北“准地台”上形成若干次一级凹陷,其中在临汾凹陷内的山西临汾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陕西延长县中奥陶统峰峰组中沉积了海相薄层岩盐矿。
(3)石炭纪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云台山下石炭统赋存有一定层位的石盐及次生石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分布有岩盐矿床和地下卤水。
(4)二叠纪仅在新疆皮山赋存有早二叠世的地下卤水。
(5)三叠纪早、中三叠世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在上扬子盆地内许多封闭条件较好的次一级凹陷中,沉积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并且在多数凹陷内赋存有矿化度高,富含钾、溴、碘、硼、锂等元素的地下卤水矿床。
西藏芒康县、盐井县一带的三叠纪甲丕拉组含盐段广泛出露盐泉(当地用于熬盐)。
(6)侏罗纪在滇西、滇南和西藏见有零星分布的早、中侏罗世盐泉。
在云南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发现中、上侏罗世的钙芒硝-岩盐矿床。
(7)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以干燥为主,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我国形成了许多断陷盆地,沉积了大量岩盐矿床,以陆相为主,海相和海陆交替相占少数。
(8)第四纪为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在我国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山西等省(区)形成为数众多的现代湖盐矿床;也有次生、变形岩盐矿床和滨海地下卤水矿床形成。
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1. 引言斑岩铜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讨论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条件以及它们的分布规律。
2. 形成条件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地壳构造背景斑岩铜矿床常常形成在地壳构造活动较为明显的区域。
地壳构造活动可以导致岩浆活动和地壳的破碎断裂,从而为铜矿床形成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2.2 富含铜的岩浆来源斑岩铜矿床的形成与富含铜的岩浆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岩浆通常富含铜、硫等矿物质,并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能够在地壳中形成较大规模的矿床。
2.3 适宜的成矿环境斑岩铜矿床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成矿环境。
一般来说,这些矿床往往形成在具有较高的温度、较低的压力和适宜的pH值的环境中。
此外,也需要存在适合矿物沉淀和成矿反应的条件。
2.4 适当的流体运移条件斑岩铜矿床的形成还需要适当的流体运移条件。
流体运移可以将矿物质从岩浆中运输到地壳中,并在特定环境下沉淀形成矿床。
流体运移的条件包括流体的温度、压力、流速以及适宜的岩石孔隙结构等。
3. 分布规律斑岩铜矿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大范围的地质条件斑岩铜矿床往往集中分布在富含铜的岩浆活动区域,如火山弧带、造山带等,这些区域通常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和丰富的岩石类型。
3.2 区域性的控矿因素斑岩铜矿床的分布还受到一系列区域性的控矿因素的影响,如断裂、褶皱、岩浆活动强度等。
这些控矿因素可以改变地壳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影响铜矿床的形成和分布。
3.3 空间上的聚集分布斑岩铜矿床常常表现出一定的空间上的聚集分布特征。
这些矿床往往以矿体簇群或成矿带的形式出现,集中分布在一定的地区或特定的构造单元中。
3.4 随深度的分布变化斑岩铜矿床的分布还受到地壳深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地壳深度的增加,斑岩铜矿床的分布会逐渐减少,并且矿体规模和品位也会逐渐降低。
4. 结论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地壳构造、岩浆来源、成矿环境和流体运移条件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浦北县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区域找矿意义吴向宇(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地质队,广西 钦州 535000)摘 要:浦北县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多金属矿床为主,但矿床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为此提出浦北县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区域找矿意义分析研究。
研究多金属矿床矿床形成的规律,以此为基础,探讨浦北县区域找矿意义,对浦北县多金属矿床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浦北县;多金属矿床;分布规律;找矿意义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5-0260-2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Pubei County andits regional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WU Xiang-yu(The third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Qinzhou 535000,China)Abstract: Pubei County is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mainly polymetallic deposits, bu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posits is complex, so it is difficult to develop and use them. Therefore,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Pubei Coun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regional prospecting are proposed.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cludes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n this basis, the significance of regional prospecting in Pubei County is discussed, which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Pubei County.Keywords: Pubei County; polymetallic deposit; distribution law;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资源的消耗速度,而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工业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的主要资源,矿产资源的匮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93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阿尔金东段大平沟—拉配泉地区成矿规律浅析祁万修,张万杰,刘 伟(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摘 要:通过对阿尔金山东段以往和近几年地质找矿成果分析总结,按矿床时间分布规律将区内概括为前震旦纪成矿阶段、早古生代成矿阶段、晚古生代成矿阶段和中新生代成矿阶段。
按矿床空间分布规律将区内矿床、矿点、矿化点归属于拉配泉早古生代洋内弧、贝克滩前寒武基底残块,并从多个方面对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矿产资源特色。
关键词:阿尔金山;东段;大平沟-拉配泉地区;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6-0093-2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Dapinggou lapiquan area in Eastern Altyn TaghQI Wan-xiu, ZHANG Wan-jie, LIU Wei(The first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of Xinjia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Urumqi 830013,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results in the past and recent year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Altyn Tagh, according to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ore deposits, the area can be summarized as pre Sinian metallogenic stage, early Paleozoic metallogenic stage, Late Paleozoic metallogenic stage and Meso Cenozoic metallogenic stage.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deposits, the deposits, ore spots and mineralization points in the area belong to Lapeiquan Early Paleozoic intra oceanic arc and beiketan Precambrian basement remna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s are summarized from many aspec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are briefly introduced.Keywords: Altun mountain; eastern section; Dapinggou lapiquan area; metallogenic regularity收稿日期:2021-03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2120113045400,项目名称《新疆阿尔金山大平沟-拉配泉地区矿产地质调查》。
矿产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包含的各种有价的地质物质,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燃料矿等。
矿产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既有集中分布,也有分散分布。
根据全球范围内的勘探和开采经验,可以总结出以下的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一、矿床分布具有地理分布的空间性矿床分布与地球构造、岩石类型、构造作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密切相关。
矿区分布一般与草原、丛林、森林、沙漠等地貌类型有关。
例如,煤炭和石油多分布在平原区和海岸平原,铁、铜和锡多分布在山地地区,石灰岩和大理石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带等。
二、地质时代与矿床分布密切相关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类型和构造作用,对矿床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石灰岩和白云岩多分布在古生代;铜、铅、锌等铁矿多分布在中生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形成在新生代等。
三、矿床的类型也对其分布有影响不同类型的矿床在地质时代和地球构造条件下形成的分布也不同。
例如,岩浆热液型矿床多分布在海底和洋脊上,古河道砂砾矿床多分布在陆地,沉积矿床多分布在盆地和海沟等。
四、矿床分布与矿化作用有关不同的矿化作用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矿床的形成。
例如,铜、铅、锌等金属在火山喷发作用下构成硫化物矿;而石灰岩中的铁矿则来自于地下水的氧化作用。
五、矿床分布与地球内部物质循环有关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包括板块构造、火山活动、深部环境等,这些过程对矿床分布也有作用。
例如,火山活动可以形成大型铜、铝、铅和锌矿床;深部环境下的热水液体可构成大型铜、金、银和铀矿床等。
总之,矿产资源的分布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和地段的矿产资源分布也不一样。
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铜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铜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有以下特征:(一)成矿时代相对集中中国铜矿成矿时代虽然从太古宙至第三纪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中生代,其次是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
从探明的大中型矿床的储量在时代占有情况来看,据王之田(1988)统计的各时代铜矿储量比例:太古宙0.6%,古元古代7.8%,中-新元古代16.5%,早古生代3.5%,晚古生代6.2%,中生代49.8%,新生代15.3%。
从各期的地壳运动来看,自寒武纪以来,历经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各期的地壳运动,每期虽然都有相应的铜矿成矿作用,并形成矿床,但以燕山期生成的矿床最多。
据郭文魁主编的1∶400万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1987)统计了115个铜矿的床(点)在各成矿期的比例,其中燕山期占46%。
可见铜矿床的形成在整个地史成矿期中,燕山期成矿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成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从成矿环境来看,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南与印度板块相接。
地层发育较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也较强烈。
这种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形成了多种铜矿类型,主要分布在赣东北、长江中下游、祁连山及邻区、中条山、西昌-滇中、三江地区以及黑龙江嫩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等。
在这些成矿区带已探明的铜储量占全国铜总储量的80%以上。
(三)主要铜矿类型的成矿环境从板块构造成矿环境来看,据王之田等人研究认为,斑岩型铜矿产于会聚板块边界,包括大陆边缘(含活动陆内古板边)和岛弧环境挤压弧系里,都与发生大幅度相对运动正负构造单元之间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有关;夕卡岩型铜矿与斑岩型铜矿成矿环境基本类似,但成矿围岩有所不同;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在离散板块边缘和会聚板块边缘以及岛弧环境等均有产出,主要为大陆边缘斜坡已跨上洋壳部位的优地槽,或经洋壳俯冲送到海沟地带的原来生成在洋中脊的蛇绿岩套环境;海相沉积岩块状硫化物型铜矿,产于大陆壳海西-印支期海相断裂拗陷带环境,并受中生代岩浆岩的活化改造富集;海相沉积(变质)岩型铜矿,产于稳定大陆边缘裂谷或类似张裂构造的早期阶段,属冒地槽环境;镁铁-超镁铁质岩型铜镍矿,产于大陆边缘和增生褶皱带边缘深大断裂环境。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2008-03-23 12:53:32| 分类:中国资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岩金矿床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
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
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 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
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
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
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
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
岩层含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
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
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
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
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
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新疆区域成矿规律一、区域矿产时间分布规律新疆矿种繁多,成因类型复杂多样,为了缩短篇幅,突出重点,现仅就新疆主要矿产的主要成矿期简述如下。
1、铁矿新疆的铁矿成矿作用跨越时间较长,从中元古代至中生代各地质历史阶段多有铁矿形成,但主要形成于如下4个时期。
早元古代是新疆铁矿最早的成矿期,以形成深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为特征,多为大、中型矿床,如天湖、玉山等铁矿床。
晚志留-早泥盆世主要形成沉积变质型铁矿,已知成型矿床有8处,约占全疆成型矿床的8%,已探明储量约占全疆储量的20%,为新疆第二主要成矿期。
如蒙库、梧桐沟、帕尔岗、黑黑孜江干铁矿等。
石炭纪的铁矿有2种类型:一是火山岩型,如查岗诺尔、雅满苏、阿奇山、赤龙峰铁矿床等;二是沉积型铁矿,如莫托沙拉铁矿。
两者共同的特点,均形成于古陆壳之上裂离或拉伸作用早期阶段;多形成中、小型富铁矿床。
已知成型矿床20余个,约占全疆铁矿总量的30%,是新疆继晚志留-早泥盆世后的第三个主要成矿期。
二叠纪的铁矿有两种类型:一是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尾亚);二是潜火山岩矿浆贯入型铁矿床,如磁海铁矿。
2、铬矿铬矿均产于蛇绿岩建造下部变质橄榄岩相和超镁铁堆晶岩相中。
分为高铬低铝和高铝低铬两种类型。
前者主要形成于震旦-奥陶纪裂离作用的高潮期,即早中奥陶世,如唐巴勒、洪古勒楞、萨雷诺海等矿床。
含矿围岩年龄(唐巴勒)520-480Ma(肖序常等1991);后者形成于早石炭世裂离作用的高潮期,多形成大、中、小型矿床(沙尔托海、鲸鱼铬铁矿床),其储量约占全疆储量的85%。
早石炭世是新疆铬铁矿主要成矿期。
3、铜矿从长城纪-第三纪各历史阶段均有产出,其中主要是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其次为奥陶纪、白垩纪-第三纪和长城-蓟县纪。
长城-蓟县纪和奥陶纪的铜矿,均为单一的与细碧-角斑岩建造有关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如上其汗、可可乃克铜矿床等。
泥盆纪的铜矿主要是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床(阿舍勒),其次是火山热液层控型铜矿(索尔库都克)。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一、本文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金矿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金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找矿方向,为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将对中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沉积型、火山热液型等。
每种类型金矿床的成因机制、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都将被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金矿的形成过程。
文章将对中国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金矿床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揭示金矿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为金矿勘查提供指导。
文章将探讨中国金矿的找矿方向。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最新勘探技术,分析金矿资源的潜在区域和有利地段,提出针对性的找矿建议。
文章还将关注金矿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期提高金矿找矿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对中国金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金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国金矿床类型中国金矿床的类型丰富多样,这主要得益于其广袤的国土和复杂的地质背景。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成矿作用,中国的金矿床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岩浆热液型金矿:这类金矿多与中生代和新生代火山岩及侵入岩有关。
在岩浆活动和热液交代作用下,含金热液沿断裂构造上升并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
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有山东的焦家金矿和辽宁的红透山金矿。
变质热液型金矿:这种金矿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尤其是在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岩系中更为常见。
含金热液在变质作用下,沿层间破碎带或韧性剪切带富集,形成金矿。
例如,陕西的双王金矿和河南的文峪金矿就是典型的变质热液型金矿。
沉积岩型金矿:这类金矿主要产于沉积岩系中,尤其是炭质、硅质岩系中。
含金热液在沉积过程中,通过渗透交代作用,使金元素在沉积岩中富集,形成金矿。
如贵州的烂泥沟金矿就是沉积岩型金矿的代表。
祁连成矿带铜、金、钨、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一、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的带状分布由于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构造机制、成矿环境的差异,造成矿床类型、成矿元素呈带状分布,显示了成矿作用的不均匀。
北祁连以铜、铁、铅、锌、金、钨、锰、铬等矿产为主,其中铁矿主要集中在西段,矿床类型主要为海相火山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沉积变质型等;中南祁连则依次为金、铅、锌、钨、铜、铬、镍、钼、稀土等矿种,矿床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喷气-沉积型、矽卡岩型、岩浆岩型等为主。
这两个构造单元内部成矿元素亦存在着差异。
北祁连成矿元素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带:北带成矿元素以金、铅、银、铜、钨为主,空间上大致与走廊过渡带相一致,矿化不均匀,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热液型及砂页岩型等,矿床类型简单,矿床规模小;南带成矿元素复杂,以铜、铁、铅、锌、金、钨、锰、铬、银为主,其位置与北祁连沟弧盆体系相当,成矿作用最强,矿床类型复杂,主要类型有海相火山岩型、矽卡岩型、岩浆型、构造蚀变岩型、沉积变质型、热液型、砂页岩型等,但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集中在该带的西段,形成铁的矿化集中区。
中南祁连成矿元素自北而南大致可分为三个带:北带成矿元素简单,以钨、钼、金和铌钽等为主,空间上与中祁连隆起相当,其成矿作用单一,矿床类型主要为与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关的矽卡岩型和热液型:中带成矿元素为金、铬、铜、镍、稀土、钨、铅、锌等,位置上与南祁连相当,矿床类型主要为热液型、矽卡岩型、岩浆型,其中岩浆型铜镍矿产集中分布在化隆地块中;南带成矿元素主要为金、铅、锌、铬、钨、银、铜等,在空间上大体上与柴北缘相当,矿床类型则以构造蚀变岩型、喷气-沉积型、海相火山岩型、岩浆岩型等为主。
成矿元素在不同的矿床或矿区亦显示其分带性。
这种分带性往往是由于成矿构造-岩石物理化学环境或含矿岩石类型变化所引起。
祁连地区矿床分带比较明显的有海相火山岩型、喷气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等。
海相火山岩型多金属矿床和喷气-沉积矿床在垂向上,自下而上总体显示铜金含量减低,铅锌银含量增高的特点。
内蒙古敖汉旗毛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收稿日期:2023-11-24;修回日期2023-01-15基金项目: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KJ2024-28);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2023AFD230);湖北省地质局科研项目(KJ2023-29)作者简介:任学通(1982—),男,工程师,从事地质矿产研究工作;E mail:362330751@qq.com 通信作者:方 洁(1982—),女,工程师,从事地质矿产研究工作;E mail:7003979@qq.com任学通1,方 洁2,宋威方2,蒋之飞2,刘 洋2,代吉祥2(1.黑河银泰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摘要:毛头山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域上广泛发育金矿床。
通过系统阐述毛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矿体赋存在下二叠统酒局子组中,含矿岩石为变质砂岩、红柱石板岩及碳质板岩,金赋存在热液叠加石英细脉、网脉中,与地层产状一致,为沉积-动力变质金矿床。
总结了毛头山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并提出找矿标志,为华北克拉通北缘同类金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毛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标志;敖汉旗 中图分类号:TD11 P618.51 文章编号:1001-1277(2024)04-0071-09文献标志码:Adoi:10.11792/hj20240415引 言毛头山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东约61km处的下洼镇,距下洼镇政府约30km。
其与周围约70km2内发现的岱王山金矿床、中井金矿床,共同构成了著名的岱王山金矿田,该金矿田是华北克拉通北缘著名的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内的一个重要金矿田[1-3]。
前人对岱王山金矿床、中井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进行了诸多研究[4-9]。
毛头山金矿床是该矿田最具找矿潜力的远景区之一,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曾对该区做过基础勘查工作,但研究程度较低,至今尚无系统研究资料。
硫矿的矿床类型中国硫铁矿矿床成因类型有沉积矿床、热液矿床等。
但最主要的是喷流沉积矿床。
随着对矿床地质研究的深入,硫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已基本确定,所以本章对硫矿床分类是基于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的。
硫矿床分类详见下表。
(一) 成矿物质来自地球表部1.含煤地层或非含煤地层中沉积硫铁矿矿床(1) 含煤地层中沉积硫铁矿矿床这类沉积硫铁矿矿床数目较多,总储量大,在中国分布范围广、层位多、面积大,产状平缓,但其矿石品位较低,矿层厚度较薄,难以用机械化大规模开采。
这类矿床绝大多数产在煤系地层底部,个别的夹在煤系中部。
含矿煤系主要有北方的本溪统与西南地区的上二叠统;其次是鄂中的马鞍煤系(下二叠统)和吉林中部的桦甸组(第三系)。
矿床一般有1~3层硫铁矿层,连续性较好,但矿层内工业硫铁矿矿体常常是不连续的,一般矿层厚度较小。
(2) 非含煤地层中沉积硫铁矿矿床非含煤地层中的硫铁矿一般含硫品位中等,矿种以单一硫铁矿矿床为主,其次为硫铁多金属矿床。
矿床一般赋存在含矿地层的中下部,矿床规模大、中、小均有,少数矿床规模巨大,矿床主要分布在冀北、内蒙古西部、湘南—粤北、粤西、川北、浙西、闽西南等地。
2.蒸发岩盆地中的自然硫及酸性天然气(1) 自然硫矿床蒸发岩盆地内的自然硫矿床主要出现在中新生代古隆起边缘凹陷带或断陷盆地中,矿层为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具有较大的远景,比如山东泰安汶东盆地的自然硫等矿床。
(2) 酸性天然气矿床酸性天然气是指含硫化氢的游离氢化合物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硫化氢是一种非烃类剧毒性的酸性气体,常与烃类、二氧化碳共存,可溶解于石油或地下水中。
含H2S 0.1%以上的天然气具有工业意义。
中国的酸性气田多分布于扬子准地台西部,产层为震旦系、三叠系和侏罗系,以天然气为主,含H2S 5%~6%,最高为10%左右。
以四川威远最为集中。
其次为产于第三系的河北赵兰庄高硫气田。
(二) 成矿物质来自地球内部的硫矿床1.大陆火山-气液矿床(1) 近代火山型自然硫矿床火山成因的自然硫矿床在地球上分布较广,在火山地区多见。
矿产勘查学习题第一、二章一、填空:1 ()是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与矿产勘探的总称。
2 ()是矿查区是否进行详查工作的依据。
3 ()是矿查区是否进行勘探工作的依据。
4 ()是矿山建设设计和矿山开采设计的依据。
5 勘查范围的()与矿床产出空间的()及矿床特征的()是矿产勘查的主要矛盾。
6 地质特征可分为()和()7 矿产普查通常分为()和()8 矿产勘查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和()9()是选择勘查目标和确定勘查范围的基本依据10()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和矿产品市场条件下能满足国民经济要求并取得经济效益的矿体。
11最优勘查方案的确定所用的方法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二、判断:1 矿产勘查即矿产勘探。
()2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基本能够自给。
()3 矿产勘查的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
()4 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的最后阶段()5 矿产勘查设计的编制与审批是勘查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6 矿产勘查和找矿的含义是相同的()7 矿产勘查的核心是预测()8 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地质特征是矿床勘查的首要任务()9 成矿地质条件是制约矿产勘查难易程度和精度的基础()10 各种地质作用、地质过程和地质现象都不一定具有的数量规律性()11 矿化具有天然密度等级特点()12 矿体的属性特征受工业要求和市场价格的制约()13 矿产勘查是一项科研活动,而不是一种经济活动()14 在正确选择工作技术手段和程序的前提下,地质勘查结果是确定的()三、单选:1 了解研究区矿产资源远景,圈出矿化潜力较大的地段是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a 矿产预查b 矿产普查c 矿产详查d 矿产勘探2 查明区内地质情况,大致掌握矿体特征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a 矿产预查b 矿产普查c 矿产详查d 矿产勘探3 基本查明矿体形态和质量特征,评价矿体是否有开采价值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a 矿产预查b 矿产普查c 矿产详查d 矿产勘探4 矿床特征不包括以下那个部分()a 矿体特征b 矿石物质组成c 成矿地质条件d 矿石质量5 矿石质量研究包括()a 矿物组成以及主要矿物含量b 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c 结构d 构造四、多选:1 以下名词与“矿产勘查”同义的有()a 地质调查b 矿产资源勘查c 地质勘查d 矿产地质勘查2 矿产勘查工作的阶段包括()a 预查阶段b 普查阶段c 详查阶段d 勘探阶段3 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 因地制宜原则b 最经济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综合评价原则4 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有()a 地质基础b 数学基础c 经济基础d 技术基础5 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是()a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b 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c 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d 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e 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6 科学找矿是指()a 理论找矿b 综合找矿c 立体找矿d 定量找矿7 工业矿体的工业指标包括()a 边界品位b 最低工业品位c 最低可采厚度d 矿体产状第三章:一、填空:1 重砂测量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幅员广大,领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壳活动交错出现,海进、海退频繁,各个地质时代都有干旱气候带分布,作为成盐盆地封闭要素的屏障广泛存在,成盐的地质条件良好,因此盐矿资源丰富,分布面广。
(一) 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我国盐矿床的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是中奥陶世、早二叠世、侏罗纪和第四纪。
(1)震旦纪海水侵入上扬子盆地,形成广阔的浅海区,局部呈半封闭状态,加之气候干旱,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次一级构造——长宁凹陷灯影组中沉积了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
这是世界目前已知盐矿床形成最早的时代。
(2)奥陶纪海侵广泛,气候干旱,在华北“准地台”上形成若干次一级凹陷,其中在临汾凹陷内的山西临汾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陕西延长县中奥陶统峰峰组中沉积了海相薄层岩盐矿。
(3)石炭纪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云台山下石炭统赋存有一定层位的石盐及次生石盐;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分布有岩盐矿床和地下卤水。
(4)二叠纪仅在新疆皮山赋存有早二叠世的地下卤水。
(5)三叠纪早、中三叠世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在上扬子盆地内许多封闭条件较好的次一级凹陷中,沉积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规模巨大的海相岩盐矿床;并且在多数凹陷内赋存有矿化度高,富含钾、溴、碘、硼、锂等元素的地下卤水矿床。
西藏芒康县、盐井县一带的三叠纪甲丕拉组含盐段广泛出露盐泉(当地用于熬盐)。
(6)侏罗纪在滇西、滇南和西藏见有零星分布的早、中侏罗世盐泉。
在云南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发现中、上侏罗世的钙芒硝-岩盐矿床。
(7)白垩纪至第三纪气候以干燥为主,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我国形成了许多断陷盆地,沉积了大量岩盐矿床,以陆相为主,海相和海陆交替相占少数。
(8)第四纪为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
在我国青海、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山西等省(区)形成为数众多的现代湖盐矿床;也有次生、变形岩盐矿床和滨海地下卤水矿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