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试题04 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993.87 KB
- 文档页数:19
专题04 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022·浙江·高考真题)单位为J/m的物理量是( )
A.力 B.功 C.动能 D.电场强度
【答案】A
【详解】根据功的定义式WFx可知
JNm
则有
JNm==Nmm
因N是力的单位,故单位为J/m的物理量是力。
故选A。
2.(2022·浙江·高考真题)小明用额定功率为1200W、最大拉力为300N的提升装置,把静置于地面的质量为20kg的重物竖直提升到高为85.2m的平台,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做加速度大小不超过25m/s的匀减速运动,到达平台的速度刚好为零,g取210m/s,则提升重物的最短时间为( )
A.13.2s B.14.2s C.15.5s D.17.0s
【答案】C
【详解】为了以最短时间提升重物,一开始先以最大拉力拉重物做匀加速上升,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保持功率不变直到重物达到最大速度,接着做匀速运动,最后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减速上升至平台速度刚好为零,重物在第一阶段做匀加速上升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2m13002010m/s5m/s20Tmgam
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设重物的速度为1v,则有
1m1200m/s4m/s300PvT额
此过程所用时间和上升高度分别为
1114s0.8s5vta
221114m1.6m225vha
重物以最大速度匀速时,有 m1200m/s6m/s200PPvTmg额额
重物最后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和上升高度分别为
m3m6s1.2s5vta
22m3m6m3.6m225vha
设重物从结束匀加速运动到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所用时间为2t,该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222m11122Ptmghmvmv额
又
285.2m1.6m3.6m80mh
联立解得
213.5st
故提升重物的最短时间为
min1230.8s13.5s1.2s15.5stttt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2022·江苏·高考真题)某滑雪赛道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圆弧滑道起跳。将运动员视为质点,不计摩擦力及空气阻力,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kE与水平位移x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设斜面倾角为θ,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由题意可知运动员在沿斜面下滑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tankEmgx
即
tankEmgx
下滑过程中开始阶段倾角θ不变,Ek-x图像为一条直线;经过圆弧轨道过程中θ先减小后增大,即图像斜率先减小后增大。
故选A。
4.(2022·浙江·高考真题)神舟十三号飞船采用“快速返回技术”,在近地轨道上,返回舱脱离天和核心舱,在圆轨道环绕并择机返回地面。则( )
A.天和核心舱所处的圆轨道距地面高度越高,环绕速度越大
B.返回舱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不受地球的引力
C.质量不同的返回舱与天和核心舱可以在同一轨道运行
D.返回舱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答案】C
【详解】AC.根据
22MmvGmrr
可得
GMvr
可知圆轨道距地面高度越高,环绕速度越小;而只要环绕速度相同,返回舱和天和核心舱可以在同一轨道运行,与返回舱和天和核心舱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C正确;
B.返回舱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仍然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地球的引力提供宇航员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故B错误;
D.返回舱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过程中,有阻力做功产生热量,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5.(2022·全国·高考真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自由滑下,到b处起跳,c点为a、b之间的最低点,a、c两处的高度差为h。要求运动员经过c点时对滑雪板的压力不大于自身所受重力的k倍,运动过程中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并忽略所有阻力,则c点处这一段圆弧雪道的半径不应小于( )
A.1hk B.hk C.2hk D.21hk
【答案】D
【详解】运动员从a到c根据动能定理有
212cmghmv
在c点有
2NcccvFmgmR
FNc ≤ kmg
联立有
21chRk
故选D。
6.(2022·北京·高考真题)“雪如意”是我国首座国际标准跳台滑雪场地。跳台滑雪运动中,裁判员主要根据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行距离和动作姿态评分。运动员在进行跳台滑雪时大致经过四个阶段:①助滑阶段,运动员两腿尽量深蹲,顺着助滑道的倾斜面下滑;②起跳阶段,当进入起跳区时,运动员两腿猛蹬滑道快速伸直,同时上体向前伸展;③飞行阶段,在空中运动员保持身体与雪板基本平行、两臂伸直贴放于身体两侧的姿态;④着陆阶段,运动员落地时两腿屈膝,两臂左右平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助滑阶段,运动员深蹲是为了减小与滑道之间的摩擦力
B.起跳阶段,运动员猛蹬滑道主要是为了增加向上的速度
C.飞行阶段,运动员所采取的姿态是为了增加水平方向速度
D.着陆阶段,运动员两腿屈膝是为了减少与地面的作用时间
【答案】B
【详解】A.助滑阶段,运动员深蹲是为了减小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力,A错误;
B.起跳阶段,运动员猛蹬滑道主要是通过增大滑道对人的作用力,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为了增加向上的速度,B正确;
C.飞行阶段,运动员所采取的姿态是为了减小水平方向的阻力,从而减小水平方向的加速度,C错误;
D.着陆阶段,运动员两腿屈膝下蹲可以延长落地时间,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可以减少身体受到的平均冲击力,D错误。
故选B。
7.(2022·湖北·高考真题)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前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由v增大到2v,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大小由2v增大到5v。前后两段时间内,合外力对质点做功分别为W1和W2,合外力的冲量大小分别为I1和I2。下列关系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213WW,213II B. 213WW,21II
C.217WW,213II D.217WW,21II
【答案】D
【详解】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2221113(2)222Wmvmvmv
22221121(5)(2)222Wmvmvmv
可得
217WW
由于速度是矢量,具有方向,当初、末速度方向相同时,动量变化量最小,方向相反时,动量变化量最大,因此冲量的大小范围是
13mvImv
237mvImv
比较可得
21II
一定成立。 故选D。
8.(2022·河北·模拟预测)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自然界中有一些物质具有天然放射现象,能够发生衰变反应。一个静止的23892U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23490Th,同时放出一个带电粒子,该粒子的动能大小为E,动量大小为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出的带电粒子为电子
B.23490Th的结合能比23892U的结合能大
C.23490Th的动量大小为2117p
D.23490Th的动能大小为2117E
【答案】D
【详解】A.该核反应方程为
238234990422UThHe
即放出的粒子为α粒子,不是电子,A错误;
B.α衰变过程释放能量,所以23892U的结合能比23490Th的大,B错误;
C.核反应前后动量守恒,由于原来23892U静止,可知23490Th的动量与α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反向相反,故23490Th的动量大小为p,C错误;
D.23490Th的动能为
22k1122234ppEm
α粒子的动能为
22k22224ppEEm
联立解得
2k1122117pEEm
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
9.(2022·湖南·高考真题)神舟十三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逐一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最后启动反冲装置,实现软着陆。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减速伞打开后返回舱的运动情况,将其运动简化为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设该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不变,返回舱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t时间内,返回舱重力的功率随时间减小
B.在10~t时间内,返回舱的加速度不变
C.在21~tt时间内,返回舱的动量随时间减小
D.在23~tt时间内,返回舱的机械能不变
【答案】AC
【详解】A.重力的功率为
Pmgv
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返回舱的速度随时间减小,故重力的功率随时间减小,故A正确;
B.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返回舱的加速度减小,故B错误;
C.在t1~t2时间内由图像可知返回舱的速度减小,故可知动量随时间减小。故C正确;
D.在t2~t3时间内,由图像可知返回舱的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但由于返回舱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C。
10.(2022·全国·高考真题)质量为1kg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210m/sg。则( )
A.4s时物块的动能为零
B.6s时物块回到初始位置
C.3s时物块的动量为12kgm/s
D.0~6s时间内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40J 【答案】AD
【详解】物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2Nfmg
AC.对物块从03内由动量定理可知
13()Fftmv
即
3(42)31v
得
36m/sv
3s时物块的动量为
36kgm/spmv
设3s后经过时间t物块的速度减为0,由动量定理可得
3()0Fftmv
即
(42)016t
解得
1st
所以物块在4s时速度减为0,则此时物块的动能也为0,故A正确,C错误;
B.03物块发生的位移为x1,由动能定理可得
2131()2Ffxmv
即
211(42)162x
得
19mx
3s4s过程中,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可得
2231()02Ffxmv
即
221(42)0162x
得
23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