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社会学第3-4章

  • 格式:docx
  • 大小:70.53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城市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重点:人口结构的概念、人口性别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素质结构、人口老龄

化问题、流动人口问题、人口失业问题

第一节城市人口结构

知识点1:人口结构的概念

人口结构:指一个国家、区域或城市内部各类人口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典型的人口

结构包括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等。

知识点2:人口性别结构

1.人口性别结构的概念:城市内男性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一般用性别比表示。2.性别比指标

人口性别比一般以女性人口为100 时相应的男性人口数来定义,

式中,SR 代表性别比,POPM 代表男性人口数量,POPF 代表女性人口数量。

性别比大于100,则说明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越大,男性的比重

越大。正常情况下,人口的性别比在92-106 之间。

3.人口性别结构的问题

城市人口性别结构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性别比偏高,即男性人口过多。不合理的性别

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

(1)较高的总人口性别比会导致适婚年龄段的男性婚姻困难,造成所谓的“婚

姻挤压”现象,不仅影响本地区发展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发展。

(2)较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反映了区域不同程度的“重男轻女”的陋习。

(3)人口迁移或流动会导致人口性别比发生变化。

知识点3:人口年龄结构

1.人口年龄结构的概念:指在某一时间某一个地区或城市中各不同年龄段人口数

量的比例关系,常用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加以表示。

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按照一定要求所绘制的人口结构图,其形状类似金字塔形。绘制要求包括:纵坐标按五岁年龄组或一岁年龄组区分人口;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人口的数量或比例,横坐标向左右两个方向伸展,一个方向代表男性人口,另一个方向代表女性人口。从形状上来判断,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山形(年轻型)、钟形(成年型)、瓮坛形(老年型)。

3.人口老龄化的指标

当前,中国无论是全国还是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最突出的问题便是人口的老龄化趋势。

(1)老龄人口比重: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本地总人口数量的比重。按照国际标准,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就意味着进入老年社会(若按60 岁以上人口比重来衡量,则要超过10%)。

(2)高龄人口比重:包括80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65 岁以上人口数量的比重和80 岁以上人口数量总人口数量的比重两种算法。

(3)老少比:即老年人口数量与少年儿童人口数量( 0-14 岁)之比。老少比大于30%即可认为符合老年社会标准。

(4)少年儿童比重:0—l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这一比重小于30%.即可认为是老年社会。

(5)年龄中位数:指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人口分隔成两个相等部分的那个年龄值就是年龄中位数,是反映人口年龄状况的综合指标。

(6)少年儿童抚养比:少年儿童人口(0-14 岁)与劳动年龄人口(15 -64 岁)之比。用以度量劳动力对少年儿童的负担程度,以百分数表示,表明全社会每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所负担少年儿童人口的数目。

(7)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65 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 -64 岁)之比。用以度量劳动力对老年人口的负担程度,以百分比表示,表明每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所负担老年人口的数目。

知识点4:人口素质结构

1.人口素质结构的概念

人口素质结构:指在一个区域或城市内,各种素质的人口在“质”和“量”上的组合关系。人口学对人口素质的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广义的人口素质或人口质量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分法),也有人认为只包括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分法)。狭义的人口素质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人口素质结构的指标

(1)PQLI 指数

PQLI

=

式中,PSBD 代表每千名婴儿实际死亡数量;LE 代表实际平均预期寿命;PLM 代表15 岁以上人口中的识字人口数量;TM 代表15 岁以上总人口数量。

(2)ASHA 指数:由美国社会卫生组织提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满

足人民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式中,ER 代表就业率;LI 代表识字率;ML 代表平均预期寿命;PGNPID 代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PB 代表人口出生率;BMR 代表婴儿死亡率。

(3)H DI 指数: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用来测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状态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也可以反映人口素质。该指数选择预期寿

命、成人识字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人均GDP 三个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

式中,

3.城市规划中的人口素质结构

一般指的是狭义的“人口素质”概念,即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用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来衡量。在中国的人口普查数据中,一般都对6 岁及以上人口的各种学历水平

进行统计,如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就对未上过学、扫盲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的各种学历人口进行了统计,另外还有专门的

针对总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人口的统计。文盲、半文盲人口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口

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城市或地区人口素质结构的两个极端,前者与失业人口密切相关,后者与本城市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第二节城市人口的社会问题

知识点1:人口老龄化问题

1.中国老龄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60 岁以上人口还将继续

以年均约 3.2 个百分点的较快速度增长。有关专家预计,到21 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

达到4 亿,约占人口比重的26. 5%。

2.中国的老龄化的显著特点

(1)“少子老龄化”: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起因于宏观层面上的少年儿童人口绝

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迅速下降,和微观层面上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和家庭规模

小型化

(2)“轻负老龄化”:老龄化伴随着总人口负担比的迅速下降,在老年人口比

例达到15% 以前,我国总人口负担比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老龄化程

度超过l5%以后,我国的“轻负担老龄化”的优势将会消失,并且将转变为“重

负老龄化”;

(3)“长寿老龄化”,在相同的老龄化水平上,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要高于发达国家;

(4)“快速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从5%增加到10%需要34 年时间,

比发达国家平均值少23 年,从10%增加到20%的速度最快,只需要21 年,比发

达国家平均少用一半以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