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草案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XXXX—XXXX XXXX-XX-XX发布XXXX-XX-XX 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污染控制规范(草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污染控制规范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预防和降低食品原料、加工等生产过程中铅的污染。
2食品原料生产2.1农业生产用地2.1.1农用地应符合GB15618对农用地土壤铅污染风险管制值的要求。
2.1.2农用地宜尽量远离可能带来铅污染的工厂、公路、军火库、打靶场等。
2.1.3应及时清除农用地上的蓄电池、废弃车辆和机械等可能带来铅污染的废弃物。
2.1.4应及时清除牲畜围栏或农作物周边建筑物风化的含铅涂料。
2.1.5根块类蔬菜或叶菜类蔬菜等易蓄积铅的农作物不应种植在受过铅污染且尚未修复的土地上。
2.2农业生产环境2.2.1空气中铅浓度限值若超过GB3095的规定的地区,不宜种植叶菜类蔬菜等表面积较大的农作物。
2.2.2晾晒农作物时,应选择适当的场地,尽可能避免农作物受到铅污染。
2.2.3不应在可能存在铅污染的环境中放牧,如牧草周边有油漆、金属材质屋顶的建筑物或被污染的水源等。
2.2.4若牲畜饲养环境存在无法避免的铅污染区域,可使用安全围栏隔离或在饲养舍圈养牲畜。
2.3灌溉用水和农业投入品2.3.1农业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2.3.2施用的肥料应符合GB38400等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并避免在使用过不合规肥料且未修复的土地上耕种。
2.3.3在农田或牧区不应使用含铅化合物或可能被铅污染的化合物(如配制不当的含铜杀菌剂或磷肥等)。
2.3.4饲料中的铅限量应符合GB13078等相关规定。
2.4农业生产机械2.4.1农用机械不应使用含铅燃料。
特别是烘干作物时,应避免作物受到烘干机燃料中铅的污染。
2.4.2应避免使用含铅焊料或其他含铅材料修理农用机械。
2.5原料运输2.5.1农作物的运输工具宜专车专用。
如在运输农作物前,运送过非农作物或食品,应将车辆装货区域清理(清洗)干净。
国家标准GB/T 13017修订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修订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项目计划,编号为:53032Z-1101,项目代号20030435-T-424。
2.背景《指南》于1991年发布后,曾于1995年第1次修订为V.2版,现为第2 次修订的V.3版。
从V.2到目前即将发布的V.3的逾十年间,科学技术和标准都已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使《指南》V.2版内容对照当前高新技术已显出很大的差距。
首先,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而又不能制定可预测的长期规划时,自身必须具有一种自然和动态的演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偶然强加于企业的被动举动,这需要企业制订相应措施来应对。
其次,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产值上虽然蒸蒸日上,但生产中的能耗、资源消耗、安全事故、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及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都居世界相当落后的地位,这对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
再次,我国日益认识到标准的重要作用,起动了国家标准战略的研究,而企业的标准化是标准化战略的基础和落脚点。
3.主要工作过程承接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我院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的标准修订课题组,并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宝钢集团做了调研工作,在鲍仲平同志的直接指导和亲自带领下,收集了大量标准和文献,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
经过课题组的努力,2006年初基本完成了本标准的草案稿,3月向本院的院领导及各研究所做了汇报,相继走访了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对草案做了多次修改,于2006年6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内容简介1.本标准的定位a)为编制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指导《指南》第三版采纳并融合了国际上最新管理理念和高技术水平的标准。
b)面向所有企业的中性标准定位在实施系统集成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同时也适用于不实施这些集成的传统企业。
附件二:《汽车露营营地建设条件和要求》国家标准(草案)目次前言 ---------------------------------------------------- 2引言 ----------------------------------------------------- 31 范围 --------------------------------------------------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54 总则 --------------------------------------------------- 6 4.1 选址 ------------------------------------------------- 6 4.2 依据 ------------------------------------------------- 74.3 设计 ------------------------------------------------- 75 从业人员资格-------------------------------------------- 76 要求 ---------------------------------------------------7 6.1 环境要求---------------------------------------------- 7 6.2 配建要求----------------------------------------------8 6.3 服务要求--------------------------------------------- 12 6.4 管理要求--------------------------------------------- 13 6.5 评定要求---------------------------------------------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汽车露营营地星级评定要求------------- 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标准草案(初稿)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的内容,包括NFGIS数据的标识、内容、质量、状况及其他有关特征。
本标准可用于对NFGIS数据集的全面描述、数据集编目及信息交换网络服务。
2. 参考标准ISO 15046-15地理信息--元数据(CD 2.0)FGDC 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内容标准(CSDGM)v.2.03. 术语3.1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
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
3.2 元数据元素(元数据Element)元数据最基本的信息单元。
3.3 元数据实体(元数据Entity)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
3.4 元数据子集(元数据Section)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3.5 信息交换网络(Clearinghouse)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
3.6 数据志(Lineage)数据继承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及负责单位的有关信息等。
3.7 引用文献(Citation)数据集引用或参考使用的资料、数据集、模型、文献等。
4. NFGIS 元数据层次结构和性质4.1 元数据层次结构本标准规定NFGIS元数据分为三层: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在同一个子集中,实体可以有两类即简单实体和复合实体,简单实体只包含元素,复合实体既包含简单实体又包含元素,同时复合实体与简单实体及构成这两种实体的元素之间具有继承关系。
4.2 元数据性质本标准定义三种性质的元数据子集、实体和元素:必选(Mandatory)──元数据的核心内容,适用于各种被描述对象,是元数据文件必须包含的子集、实体或元素。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国家标准修订编制说明一、五年来标准的执行情况及修订的必要性。
我国首次于2000年正式颁发了GB/T 18033《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国家标准,1999年也首次发布了GB/T 11618《铜管接头》国家标准,经过5年或5年以上的实施运作,铜水管和管件标准对我国建筑领域推广应用,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北京市2000年全市大型、高档建筑工程,诸如商务写字楼、宾馆、医院及标志性建筑场馆,铜水管的应用选择,只占据1.5%,到2004年,已发展到15—20%大型建设项目,选择了使用铜水管及相应的管件配套。
全国范围以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在推广应用中,先后达到40%,35%、30%的大型建设工程,都选用了铜水道管,这就是标准的指导与促进作用,铜水管已从2000年的9600吨,发展到2003年的34000吨,增幅3.5倍,如今突破4万吨/年。
经过五年的运作实践,要求我们对标准进行修改与完善是必要的;2004年12月由全国标准化委员会代表参加的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主持召开了“GB/T 18033-2000《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与GB/T 11618-1999《铜管接头》国家标准修订研讨会”。
对两个标准的修订工作达成了共识;积极配合,相互促进,尽快完成GB/T 18033《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与GB/T 11618《铜管接头》国家标准修订工作。
2005年6月22日北京召开的众多铜管及管件生产厂参加《铜水管应用推广会》上,再次提出两个标准修订的急迫性。
二、主要修编内容1、合金牌号GB/T 18033-2000《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有T2、TP2两个牌号。
美国ASTMB88、欧盟EN1057,日本JISH3300同类标准,均只为一个牌号,相当于我国的TP2。
TP2中含磷,能提高铜管的强度以及耐蚀性,还会改善铜管的钎焊性能,已为我国多年实践所广为证明。
但美国最新ASTMB88-2004已将C10200即TU2牌号纳入标准,在中国这一牌号广泛应用于板、带、箔、棒、线产品。
《农产品基本信息描述茶叶》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八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80922-T-424”。
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8年完成。
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目的和意义随着茶叶逐步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最健康的饮品,茶叶的消费市场也在迅速增加。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和2016这两年我国饮茶的消费者有4.68亿人,占总人口数的36%。
物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它在与我国茶业现代化生产、现代化销售的整合过程中,充分突显出其信息化、智能化的优势和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茶叶种植和销售过程。
使得茶叶商品形成了一种聚合式的产业价值链,使社会民众、农民、企业三方都可以在茶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中获益,从而确保茶业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茶业经济的稳产高产水平。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茶叶产品销售份额中,电商渠道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在未来,这一比重仍然在继续增加。
但是,我国在发展茶叶电子商务平台时,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茶叶信用档案,所以茶叶商品在交易过程中仍存在问题,这主要包括交易的茶叶商品信息和销售记录不完善等。
为此,在农产品购销基本信息描述总则标准指导下,研究制定基于信息平台的茶叶基本信息描述,促进茶叶产品快速交易,减少流通环节损失和流通成本,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促进茶业交易的需要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从传统模式下的农产品交易到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先进、便捷的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应用平台,在网络上实施农产品的交易,对改善我国的农业价值链和提高农业竞争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生产环节来说,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畅通等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互联网搭建的供需平台,能够建立起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称、开放的信息渠道。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ICT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指南》(草案)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本项目为2012年的标准编制项目,名为“信息安全技术 ICT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以下简称《供应链指南》),计划号为20120528-T-469。
该标准规定了ICT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和控制措施。
本项目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负责具体实施,参与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北京)软件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清华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1.2主要工作过程1. 2012年3月,成立标准编制组考虑到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现状,标准编制组广泛吸收了国内的研究机构、第三方测评机构、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参与到标准研制工作,同时按照相关程序,接受了部分国外企业作为观察成员,参与标准研制过程。
2. 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调研国内外供应链安全标准现状研究现有国内外供应链安全相关标准,分析各自特点,学习借鉴,主要包括:1)《供应链风险管理指南》(GB/T 24420)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GB/T 31722,即ISO/IEC 27005)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GB/Z 24364)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20984)5)《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指南》(GB/T 31509)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GB/T 22081,即ISO/IEC27002)7)《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 31168)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9)《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GB/T 29245)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产品供应方行为安全准则》(GB/T 32921)11)《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s》(ISO/IEC 27002) 12)《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Information security for supplier relationships》(ISO/IEC 27036)13)《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 Systems and software assurance》(ISO/IEC 15026)14)《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Trusted Technology Provider TM Standard(O-TTPS) - Mitigating maliciously tainted and counterfeit products》(ISO/IEC 22043)15)《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Feder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s》(NIST SP 800-161)16)《Security and Privacy Controls for Feder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s》(NIST SP 800-53)3. 2013年7-9月,调研国内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安全需求与产业现状2013年7-9月,与国内外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厂商、第三方测评机构等代表进行研讨,并到个别厂商和政府机构实地调研情况,了解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链的管理现状与安全需求。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88.08.29•【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草案)》的说明--1988年8月29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徐志坚我受国务院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草案)》(以下简称标准化法(草案)),作如下说明:一、立法的必要性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和协调,以获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全部活动。
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组织现代化生产和提高产品和工程质量、减少物质消耗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进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共同语言。
标准化工作日益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重视。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设有标准化组织机构,有40多个国家制定了标准化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
1962年国务院发布了《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经过修改补充,1979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
通过条例的实施,加强了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目前,我国已经制订了国家标准11000多个,专业(部)标准16000多个,地方标准(或省、市企业标准)10多万个,以及大量的企业标准。
为了监督标准的实施,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最近几年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的和地区级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和相应培养了一支监督检验队伍。
标准化在实行国家技术监督,提高工农业产品和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目前标准化工作法制不健全,标准化管理和监督比较薄弱,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比如:一些应该制定标准的对象还没有标准,无标准生产的现象还屡见不鲜,标准的水平还不高,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大约只占36%;许多标准未能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一些产品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不按标准进行检验;监督检验管理薄弱,力量分散,权威性不高。
目录1.设备简介 (2)1.1 概述 (2)1.2 基本情况 (2)2. 目的 (2)3.范围 (2)4. 实施时间及实施要求 (2)5. 验证小组人员职责与会签 (3)6. 验证内容 (4)6.1安装确认 (4)6.2 运行确认 (7)6.3性能确认 (7)7. 结果评价和建议 (8)9. 附表 (9)第 1 页共14 页1.设备简介1.1 概述本机是 GB-10高效有孔包衣机。
主要由主机、热风机、排风机、喷雾系统、微处理器可编程控制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将片芯放入包衣滚筒内,片芯在洁净密闭的旋转包衣滚筒内不停地做复杂的轨迹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按工艺流程和合理的工艺参数,自动喷洒包衣介质,同时在负压状态下供给热风,热风通过片芯从包衣滚筒底部排出,使喷洒在片芯表面的包敷介质得到快速、均匀的干燥,形成坚固光滑的表面薄膜。
1.2 基本情况设备编号:E-P-P2-61设备名称:高效有孔包衣机型号: GB-10生产厂家:西安航空发动机厂出厂日期:2010年 4 月29日供货厂家: 西安航空发动机厂到货日期:2010年 5 月16日使用部门:生产部固体车间安装地点:固体车间包衣一室1.3主要参数型号:GB-10 最大装药量:10kg/次包衣滚筒转速:0~30r/min 主机电机功率:0.55KW 排风机电机功率:0.75KW 热风柜电机功率:3KW电加热功率:4.5KW 调温范围:室温~80℃取风方式:室内取风热风过滤精度:0.5µ蠕动泵电机功率:90W2. 目的本次验证主要进行设备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及性能确认,以确认设备在正常工艺条件下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药品生产对设备的要求。
并且设备运行确认及性能确认应进行连续三批同步确认,确认该设备符合标准。
3.范围本验证文件用于GB-10高效有孔包衣机的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
4. 实施时间及实施要求4.1实施时间: 年月日——年月日4.2实施要求: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必须报验证小组批准。
如何申报和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一、如何申报(一)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1.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2.符合国家标准的立项范围和指导原则;3.市场和企业急需,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推动作用;4.政府急需,对规范市场秩序有推动作用;5.符合国家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6.同现行国家标准没有交叉;7.属于申报单位的业务范围;8.提交国家标准草案;9.完成期限不超过三年。
(二)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来源1、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企业集团、各技术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的要求,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建议。
2、向社会征集(三)向社会征集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做法1.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实行常年公开征集制度。
2.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立项条件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提案3.但是,有的行业,企(事)业单位所属组织或个人的立项申请,还须经所在单位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查推荐。
(四)项目提案上报1.报: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2.或直接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3.报:《标准项目建议书》、《标准草案》《标准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制定或者修订的必要性;(二)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三)标准的主要内容;(四)完成时限;(五)其他有关情况。
《项目建议书》必须使用指定的统一格式的电子模板制作,请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标准制定工作站栏目中的常用工具中下载《项目建议书》电子模板(五)向社会征集的项目提案的处理1、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报送的标准计划项目进行审核和协调后,通过网站提交方式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凭用户名和口令,登录“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信息系统”(.cn/或.15/)填报:《标准项目建议书》2、标准草案3、向社会征集的项目提案,由国家标准委委托有关部门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提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做出是否采纳的决定。
复方地芬诺酯片Fufang Difennuozhi PianCompound Diphenoxylate Hydrochloride Tablets本品含盐酸地芬诺酯(C 30H 32N 2O 2·HCl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含硫酸阿托品[(C 17H 23NO 3)2·H 2SO 4·H 2O]应为标示量的80.0%~120.0%。
【处方】盐酸地芬诺酯2.5g 硫酸阿托品 25mg制成 1000片【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鉴别】(1)在含量测定盐酸地芬诺酯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在含量测定硫酸阿托品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检查】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盐酸地芬诺酯10mg),置10ml 量瓶中,加乙腈-水(1:1)适量,超声15分钟使盐酸地芬诺酯溶解,用乙腈-水(1:1)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 ,置100ml 量瓶中,用乙腈-水(1:1)稀释至刻度,摇匀。
灵敏度溶液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5ml ,置100ml 量瓶中,用乙腈-水(1:1)稀释至刻度,摇匀。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盐酸地芬诺酯约10mg ,置10ml 量瓶中,加0.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ml ,振摇使溶解,置60℃水浴中加热1小时,放冷,加0.01mol/L 盐酸溶液1ml ,用乙腈-水(1:1)稀释至刻度,0.45μm 滤膜滤过,取续滤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ACES C18 4.6×250mm ,5μm 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为填充剂;以磷酸水溶液(pH2.3)为流动相A ,乙腈为流动相B ,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2ml ;检测波长为210nm 。
《铁合金术语》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2008年12月《铁合金术语》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制定标准的目的《铁合金术语》国家标准是铁合金行业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是进行技术交流、贸易、生产和科研不可缺少的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此标准的作用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我国铁合金产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因此修订术语标准更为必要,不仅使铁合金术语得到进一步统一、规范,而且还将提高整个铁合金产品标准化水平,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外铁合金行业技术交流和贸易。
二、任务来源及有关工作根据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标委[2008]01号文《关于下达全国钢标委2008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铁合金术语第1部分材料》、《铁合金术语第2部分取样和制样》、《铁合金术语第3部分筛分》国家标准由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负责修订起草。
计划编号为20077312-T-605、20077313-T-605、20077314-T-605,该项目要求2009年完成。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首先查阅GB/T14984-1994《铁合金术语》标准档案,并收集、整理了国内外铁合金产品标准,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我公司内技术、生产、试验、检验及经营等方面专家的意见。
《铁合金术语第1部分材料》修改采用ISO8954.1-1990,《铁合金术语第2部分取样和制样》修改采用ISO8954.2-1990,《铁合金术语第3部分筛分》等同采用ISO8954.3-1990,并在GB/T14984-1994的基础上起草了以上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及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三、编制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的精神,能等同采用的最好等同采用,不能等同采用的修改采用。
国家标准总局关于国家标准的计划编制、制订和复审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82.02.01•【文号】•【施行日期】1982.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发布日期:1990年8月24日实施日期:1990年8月24日)废止国家标准总局关于国家标准的计划编制、制订和复审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1982年2月)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加速建立国家标准,提高国家标准质量,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编制、国家标准的制订和复审工作的主要程序及其要求暂行规定如下:一、编制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主要工作程序及其内容和要求1.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提出(1)国家标准总局在每年六月提出编制下年度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原则、要求,下达给各部门和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各部门和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编制国家标准计划的原则、要求,组织有关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本专业归口的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建议及建议书(其中包括采纳有关单位、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建议),经汇总、协调、审查后,于十月底提出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草案)送国家标准总局。
各部门和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协调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过程中有困难时,可要求国家标准总局协助解决。
2.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下达和执行(1)各部门和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草案)经国家标准总局汇总、审定、批准后于十二月下达。
(2)各部门和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接到国家标准总局下达的标准计划项目后,即向有关单位下达任务。
(3)各负责起草标准的单位接到上级下达的制订国家标准计划任务后,应迅速确定执行人员,制订并上报计划任务书或工作计划,积极认真开展工作。
(4)执行国家标准计划过程中,如有困难需要调整时,由负责起草标准单位提出报告,说明调整意见及理由,经主管部门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后报国家标准总局批准。
国家药品标准草案
国家药品标准草案是国家药品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正式标准发布前的草案文本。
制定药品标准是一项科学、严谨、细致的工作,需要经过多次的讨论和修改,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国家药品标准草案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调研和资料收集:制定药品标准前,需要对相关药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资料收集,了解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药品情况,为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标准草案:在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制定药品标准的草案。
草案应该包括药品的基本信息、药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并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方面进行规定。
3. 专家评审:草案制定完成后,需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对草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专家评审是制定药品标准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草案中存在的问题。
4. 修改和完善:根据专家评审的意见和建议,对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进行,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5. 发布实施: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后,正式发布药品标准。
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药品标准制定工作的完成,也是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
总之,国家药品标准草案是国家药品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制定过程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资料收集、专家评审、修改和完善等步骤,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国家药品标准草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国家药品标准草案》是针对口服溶液的国家药品标准的起草文件。
《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
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
2015年4月20日
《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
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一次性筷子第1部分:木筷》等63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88号),项目编号“20142747-T-322”。
本项任务由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由全国饮食加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定于2015年完成。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市服务机械研究所、安徽华菱西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赛思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富裕宝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恒联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银鹰炊事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编制背景及意义
食品切片机最早是国外用来进行各种主食面包和肉类、香肠等食品切片用的设备,主要是用来加工熟制食品。
后来国内引进了该种设备,根据需要扩展了其使用范围,除用来切制面包、香肠等熟食外,还用来切制用于烧烤或涮制的牛、羊肉生肉片。
食品切片机作为食品加工链条上的一环,已经成为食品加工机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食品切片机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数量均有了快速提高。
部分产品已出口到欧洲、东南亚、中东、中亚等国家和地区。
但与发达国家同行业相比,国内产品无论是工艺水平、外观质量、使用性能还是安全质量都还有较大差距,标准水平也相对落后。
国外关于食品加工机械的卫生及机械安全要求的标准则发展较快(如EN、NSF/ ANSI标准等),而我国还停留在只注重电气安全方面。
目前,该类产品电气安全执行GB470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气安全系列标准,其中只涉及少量机械安全项目。
由于该系列标准等同采用IEC标准并已在我国普及多年,而涉及各类食品加工机械卫生要求、机械安全和技术
性能要求的标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比较缺乏。
本标准修订前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本次涉及3项及以上食品安全内容且删除后仍适合作为单一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机械类相关产品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从材料、技术结构、加工手段、到对产品节能环保的要求和卫生要求均发生了一些变化。
另外,国家对标准的编制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此,有必要对原食品加工机械类产品标准进行修订,以适应这些相关要求的变化。
本次拟修订《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标准,并将其修改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三、标准编制原则
(一)标准编制原则
为了保证食品机械相关标准的科学性,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扩展性、兼容性、可操作性、广泛性等基本原理开展标准的修订工作;
(二)标准修订主要依据
根据调研结果汇总分析,经研究决定,以欧盟EN 1974:1998标准为主要参考文件,并参考“GB4706.38-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动饮食加工机械的特殊要求》”等相关标准,编制《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四、主要工作过程
1、组成标准起草工作组
根据该标准起草任务和要求,2014年12月,由全国饮食加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召开了《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等4项标准的起草小组工作会。
会上,组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明确了任务要求,安排了工作进度。
会议决定由北京市服务机械研究所负责收集4项国际标准(英文版)并完成标准的翻译工作。
2、开展相关调研情况
从2015年1月初,起草工作小组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开展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
及标准情况调研工作。
在调研中,主要查阅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相关类似食品加工机械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相关类似食品加工机械标准,以及我国食品加工机械有关法律法规及重要标准,参考了我国对食品加工机械卫生相关要求等文件。
3、标准起草过程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认真比较、分析研究,起草小组决定以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EN 1974:1998 标准为基础,起草本标准。
首先,起草小组聘请专家将EN 1974:1998标准翻译成基础蓝本,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切片机在机械设计、制造材料、加工结构等方面应考虑的卫生要求,以及在机械危险防护、电击防护和噪声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确定了该类机械标准制定的基本思路。
经过努力,2015年3月完成了标准修订初稿。
2015年4月,起草小组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召开了标准讨论会,对标准草案逐条逐句地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五、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切片机的概述、相关危险描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使用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装有直径大于150 mm电动圆形切割刀片和往复式进料滑板的可移动切片机。
本标准涵盖的机器应能对各类生、熟食品(如:面包、香肠、冰鲜羊肉、牛肉等)进行切片处理,主要用于如餐厅、超市、商店和食堂等食品和餐饮行业。
本标准从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失稳危险、忽视卫生条件造成的危险、忽视人类工效学造成的危险、噪声及振动危险等诸方面列出了这种产品工作时可能对周围人员和环境以及对消费其产品的顾客可能产生的危害,并规定了为避免这些危害所应采取的措施。
本标准从产品的设计及制造的全过程,就其在将来使用中可能造成的对人员和环境损害提供了系统详细的要求。
本标准是对GB 22749-2008《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安全和卫生要求》的修订。
本标准与GB 22749-2008的技术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成《食品加工机械切片机》
——修改了第3章,并将有关描述内容放入第4章;
——增加了“第4章概述”;
——原标准的第4章改为“第5章危险列表”;
——原标准的第5章改为“第6章技术要求”;
——原标准的第6章改为“第7章试验方法”,其与第6章“技术要求”相对应重新进行了编排并补充了相应试验方法;
——增加了第8章“检验规则”;
——对全文中的文字内容重新进行了细化、调整和规范。
标准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章节: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概述
5.危险列表
6.技术要求
7.试验方法
8.检验规则
9.使用信息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合理设计以保证切片机清洁
六、标准属性的建议
本标准属于专用机械产品技术要求,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批准发布。
我国食品加工类机械设备相关卫生要求、机械安全和技术性能要求标准的缺乏,给相关食品加工机械的生产管理、市场管理乃至相关产品的出口等带来诸多困难。
因此,作为切片机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的修订与发布,对于完善切片机等类似食品加工机械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其与现行有效的《食品加工机械基本要求》、《食品加工机械立式和面机》、《食品加工机械食物切碎机和搅拌机》等标准共同构成食品加工机械标准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