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
- 格式:doc
- 大小:232.00 KB
- 文档页数:7
硝酸的不同用途
硝酸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化学品,具有多种不同的用途。
下面
将介绍硝酸在三个主要领域中的应用。
1.农业
硝酸可用作农业肥料的成分之一。
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硝酸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民可以在作物栽培过程中使用
硝酸作为氮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硝酸还可以用于控制土
壤酸碱度和提供植物需要的营养。
2.化学工业
在化学工业中,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原料。
其被广泛用于制造其
他化学品。
例如,硝酸与硫酸结合可以生成硫酸铵,用作肥料和火
药的成分。
此外,硝酸还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和合成橡胶等
各种化学产品。
3.冶金工业
硝酸在冶金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清洗金属表面的化学品,以去除杂质和氧化物。
此外,硝酸还可以用于金属的腐蚀测试和金属表面的腐蚀防护。
在冶金过程中,使用硝酸可以提高金属的纯度和质量。
总结而言,硝酸在农业、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中有多种不同的用途。
然而,在使用硝酸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并严格控制其使用量,以确保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硝酸知识点总结一、硝酸的性质1.1 硝酸的化学性质硝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硝酸可以与许多金属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一氧化氮或氧化氮等气体。
硝酸也是一种强酸,在水中完全离解,生成硝酸根离子和氢离子(H+)。
硝酸还能与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酯。
另外,硝酸还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如硝基苯等。
1.2 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呈强烈的腐蚀性气味,密度约为1.5~1.6g/cm3。
硝酸在常温下易挥发,易吸湿,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水蒸气混合,并生成对环境有害的氮氧化物。
1.3 硝酸的安全性硝酸是一种剧毒、腐蚀性极强的化合物,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严重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具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在使用硝酸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避免直接接触硝酸。
二、硝酸的用途2.1 工业生产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素等炸药,并应用于冶金、化肥、有机合成、橡胶及塑料工业等,是许多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2.2 农业生产硝酸作为一种氮肥,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硝酸可以作为植物的氮源,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3 科学研究硝酸在科学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硝酸可以用作化学分析试剂,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化学物质,如硝酸铅、硝酸银等。
三、硝酸的制备方法硝酸有多种制备方法,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硝酸铵的硝化法、硝酸钠的硝化法、硫酸硝化法、硝酸钾的硝化法等。
其中,硫酸硝化法是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硫酸硝化法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 + HNO3→ H2SO4 + H2O + NO2 + 2O2硫酸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和二氧化氮,然后将二氧化氮在水中溶解,再经过脱色、蒸馏、冷却等步骤即可得到硝酸。
四、硝酸的安全注意事项4.1 防护措施在使用硝酸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硝酸。
硝酸(Nitric Acid, HNO₃)在分解时,会根据分解的彻底程度产生不同的产物。
硝酸的分解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会生成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₃)、氧气(O₃)和水(H₃O)。
这个分解过程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4 HNO₃→4 NO₃ + O₃ + 2 H₃O
这是一个不完全分解的方程式,实际上,硝酸在分解时可能会产生一氧化氮,而且这个过程可能会进一步生成二氧化氮。
硝酸的完全分解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氮和氧气。
在实际应用中,硝酸的分解通常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例如在实验室里进行硝酸的滴定实验时,就会观察到硝酸分解产生的气体。
在工业生产中,硝酸的分解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处理这些分解产物,以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硝酸有关的化学式
硝酸,化学式为HNO3,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常见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硝酸是一种强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生成硝酸钠和水。
硝酸还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这一性质使得硝酸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清洗和腐蚀实验中。
在工业生产中,硝酸主要用于制备硝基化合物,如硝化甘油和硝化纤维素等。
硝酸还被用作肥料生产中的氮源,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
此外,硝酸还被用于制备其他化学品,如硝酸铵、硝酸铜等。
由于硝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避免与皮肤接触和吸入其蒸汽,以免造成灼伤。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室外套,确保安全操作。
除此之外,硝酸还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硝酸会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硝酸颗粒,这些颗粒可导致雾霾和酸雨的形成。
因此,在工业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硝酸的排放,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硝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使用硝酸时必须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伤害和环境污染。
希望大家在使用硝酸时能够加强安全意识,做到科学、
安全地操作。
氮族元素第三节硝酸1. 硝酸的组成 (1) 分子组成硝酸的化学式为HNO 3,结构式为HO-NO 2. (2)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1.5027g/cm 3,沸点83o C ,能跟水任意比例混溶。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是69%。
而98%以上浓硝酸通常叫“发烟硝酸”。
(3)化学性质硝酸为一元强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以下特性: ① 不稳定性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很容易分解。
4HNO3或光照2H 2O+ 4NO 2+ O 2硝酸越浓或温度越高、光强度越大,就越容易分解。
特别提示:a.实验室里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NO 2溶于浓硝酸的缘故。
b.为防止硝酸分解,应将硝酸盛放在棕色瓶里,并贮放在黑暗且温度低的地方。
②强氧化性无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指硝酸分子中+5价的N 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可以和很多还原性物质反应。
a.与金属反应硝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除金,铂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不产生氢气,而是发生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时,若是浓硝酸,其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若是稀硝酸,其还原产物一般是NO,而金属被氧化生成相应的硝酸盐。
3Cu + 8HNO3(稀) === 3Cu(NO3)3+ 2NO↑+ 4H2OCu + 4HNO3(浓) === Cu(NO3)3+ 2NO2↑+ 2H2O注意:冷的浓硝酸可使Al,Fe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而发生钝化现象。
所以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
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叫王水,王水能溶解包括金,铂在内的所有金属。
b.与非金属反应浓硝酸与非金属反应时,还原产物一般都是NO2,而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如果此最高价氧化物易溶于水,则生成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
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S +6HNO3(浓) ===H2SO4↑+ 6NO2↑+ 2H2Oc.与其他还原剂反应硝酸能与含I-,S2-,Br-,SO32-,Fe2+等的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1基本信息库中文名称:硝酸。
英文名称:Nitric acid。
CAS No.:7697-37-2。
分子式:HNO3。
分子量:63.01。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
2理化性质库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熔点(℃):-42℃/无水。
沸点(℃):86℃/无水。
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7。
蒸气压(kPa):4.4(20℃)。
燃烧热(kJ/mol):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禁配物:避免接触的条件: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
具有强腐蚀性。
溶解性:不溶于水,表面活性剂可增加其水中溶解度,在橄榄油中的溶解度为0.6 mg/2 ml; 与水混溶。
3应急处置库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 min,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 min。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
向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收集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硝酸[重要知识点]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重点讲解]一、硝酸的性质1.硝酸的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
69%以上为浓硝酸。
98%以上的称之为发烟硝酸。
2.硝酸的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稀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使石蕊试液先变红(H+作用),后褪色(强氧化作用,即漂白作用)。
用此实验可以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2)强氧化性:硝酸的氧化性源于其氮元素为+5价,由于硝酸的结构不是很稳定,所以易表现出氧化性。
①与金属单质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Cu+8H++2NO3-(稀)=3Cu2++2NO↑+4H2O注意:a.浓HNO3被还原为NO2,稀HNO3被还原为NO(极稀HNO3被还原为N2O或NH3)。
b.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硝酸氧化性强弱并不是根据硝酸的被还原产物的化合价改变的大小来决定,而是得电子难易程度来决定。
c.由于硝酸的强氧化性,故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d.除Pt、Au外,硝酸几乎可以和所有常见金属反应,但无H2放出。
e.常温下A l、Fe等在浓硝酸中钝化,即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因此浓HNO3可用铝槽车贮运。
f.王水(浓HNO3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配制),可溶解Au、Pt等极不活泼金属。
g.常温浓硝酸可使铝、铁钝化,但加热能使它们剧烈的发生化学反应。
Al+6HNO3(浓)Al(NO3)3+3NO2↑+3H2O②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浓硝酸可以将S、C、P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最高价态。
C+4HNO3(浓)CO2↑+4NO2↑+2H2OS+6HNO3(浓)H2SO4+6NO2↑+2H2O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若在化合物中存在有还原性较强的微粒时,HNO3可以将其氧化。
例如:Fe2+→Fe3+SO32-→SO42-I-→I2等。
硝酸的化学式。
硝酸简介
硝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NO3。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或浅黄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硝酸在常温下为液态,但会逐渐分解为氧气和氮氧化物。
硝酸的制备
硝酸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制成硝酸。
此外,还可以通过硫酸和硝酸钠的反应制备硝酸。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沃尔夫-凯斯勒法”。
硝酸的性质
硝酸是一种强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很多物质,甚至可以氧化金属。
因此,硝酸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金属表面处理、炸药制造、医学和化肥生产等。
硝酸的危害
虽然硝酸在很多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硝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接触到硝酸,应立即用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总结
硝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强酸性和氧化性。
它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硝酸并注意安全。
保存硝酸的正确方法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和可燃性,因此在存储和使用硝酸时必须非常小心和谨慎。
本文将介绍保存硝酸的正确方法,以确保化学实验室和工业场所的安全。
1.选择合适的容器硝酸应该存放在特定的容器中,以防止任何泄漏或事故的发生。
最好使用耐酸性和耐腐蚀的容器,如玻璃瓶或特殊的塑料瓶,以避免与硝酸发生反应并造成危险。
容器的密封性也很重要,因为硝酸容易挥发,所以选用带有可靠密封的瓶子。
2.选择合适的存放位置硝酸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因为光照会加速硝酸的分解和降解,导致容器内压力升高并增加泄漏的风险。
硝酸也应该远离其他化学品,特别是可燃物质,以防止意外反应和事故的发生。
3.正确标识容器所有硝酸容器都应该标上有关硝酸的清晰标识和警示标志,以提醒使用者容器内液体的危险性质。
这些标识应该包括硝酸的名称、浓度、容器内液体的颜色和其他必要的安全警示信息。
4.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在使用硝酸之前,必须了解正确的操作程序并严格遵守。
这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实验室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外套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轻放容器,避免摔落或碰撞容器,以免发生泄漏或溅出。
5.定期检查容器和储存条件要定期检查硝酸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确保没有任何泄漏或损坏的情况。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容器。
此外,还要定期检查存放硝酸的区域,确保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符合安全标准。
6.遵循安全处置方法当硝酸不再需要时,必须按照正确的安全处置方法处理废弃物。
根据当地的环境法规和安全准则,硝酸应该被交给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或者按照规定进行中和和稀释。
总结而言,保存硝酸的正确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容器、存放位置和正确标识容器,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容器和储存条件,以及遵循安全处置方法。
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硝酸的安全存储和使用,减少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硝酸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化学式为HNO3。
它是一种酸性物质,具有很强的酸性和氧化性。
它具有以下性质:
硝酸的沸点为83℃,密度为1.51g/cm3,易挥发。
它很容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盐和氢氧化物,即HNO3 + H2O → HNO3 + H2O2
硝酸能与金属、非金属、碱金属和过氧化物等物质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
硝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氧化铜、铝、银等金属,并能氧化碳酸钙等非金属物质。
硝酸还具有腐蚀性,能腐蚀金属和非金属物质。
硝酸是一种危险物质,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导致严重灼伤,吸入会导致呼吸道灼伤。
硝酸还会刺激呼吸系统,可能导致哮喘、气急败坏等症状。
长期接触或吸入大量硝酸还可能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
所以使用硝酸时需要谨慎,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
硝酸知识点
硝酸(英文名:Nitric acid),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HNO₃,分子量为63.01,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或氨氮水。
1、作为制硝酸盐类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钾等)、王水、硝化甘油(将甘油放和浓硝酸、浓硫酸中)、硝化纤维素、硝基苯、苦味酸和硝酸酯的必需原料,也用来制取含硝基的炸药。
2、硝酸也被用来精炼金属:即先把不纯的金属氧化成硝酸盐,排除杂质后再还原。
硝酸能使铁钝化而不致继续被腐蚀。
3、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反应制得硝化炸药。
4、作为有机合成原料,浓硝酸可将苯、蒽、萘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硝化制取有机原料。
如硝酸和硫酸的混酸(工业上常用由30%与苯反应,生成硝基苯,再加氢生成苯胺,它是合成染料、医药、农药的中间体。
制造草酸,以农作物废料如玉米蕊、甘蔗渣、谷壳、花生壳等为原料与硝酸反应,制取草酸,硝酸与丙烯或乙烯、乙二醇作用也可制取草酸。
【硝酸】(1)物理性质:①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沸点为8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盖,有白雾产生.(与盐酸相同)②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浓硝酸挥发出来的HNO3蒸气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极微小的硝酸液滴而产生“发烟现象”.因此,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浓硝酸通常叫做发烟硝酸.(2)化学性质:①具有酸的一些通性.例如:CaCO3 + 2HNO3(稀)=Ca(NO3)2 + CO2↑+ H2O(实验室制CO2气体时,若无稀盐酸可用稀硝酸代替,但不能用稀硫酸代替)②不稳定性.HNO3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HNO3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的NO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受热或见光③强氧化性:不论是稀HNO3还是浓HNO3,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氧化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Hg、Au外)反应.当HNO3与金属反应时,HNO3被还原的程度(即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程度)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对于同一金属单质而言,HNO3的浓度越小,HNO3被还原的程度越大,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越多.一般反应规律为:金属+ HNO3(浓) → 硝酸盐+ NO2↑ + H2O金属+ HNO3(稀) → 硝酸盐+ NO↑ + H2O较活泼的金属(如Mg、Zn等) + HNO3(极稀) → 硝酸盐+ H2O + N2O↑(或NH3等)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重要实例为:3Cu + 8 HNO3(稀) =3Cu(NO3)2+ 2NO↑+ 4H2O该反应较缓慢,反应后溶液显蓝色,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无色的NO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
实验室通常用此反应制取NO气体.Cu + 4HNO3(浓) =Cu(NO3)2+ 2NO2↑+ 2H2O该反应较剧烈,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外,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变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2、NO等的混合气体.b.常温下,浓HNO3能将金属Fe、A1钝化,使Fe、A1的表面氧化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但要注意密封,以防止硝酸挥发变稀后与铁、铝反应.(与浓硫酸相似) c.浓HNO3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配成的混合液叫王水.王水溶解金属的能力更强,能溶解金属Pt、Au.d.能把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P等)氧化,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例如: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e.能氧化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H2S、SO2、Na2SO3、HBr、Fe2+等.应注意的是,NO3-无氧化性,而当NO3-在酸性溶液中时,则具有强氧化性.例如,在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或硫酸,因引入了H+而使Fe2+被氧化为Fe3+;又如,向浓HNO3与足量的Cu反应后形成的Cu(NO3)2中再加入盐酸或硫酸,则剩余的Cu会与后来新形成的稀HNO3继续反应.f.能氧化并腐蚀某些有机物,如皮肤、衣服、纸张、橡胶等.因此在使用硝酸(尤其是浓硝酸)时要特别小心,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或肥皂液洗涤.(3)保存方法.硝酸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而腐蚀橡胶,因此,实验室保存硝酸时,应将硝酸盛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贮存在黑暗且温度较低的地方.(4)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硝酸试题一:选择1、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A. 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B.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C. 二氧化硫D. 氟氯烃2.治理太湖污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环保工程,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推广无磷洗衣粉,这是继无氟冰箱,无铅汽油推广以来又一重要“绿色化工产品”,下列关于磷污染说法正确的是( )A. 磷是营养元素,促进鱼类大量繁殖B. 磷是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动植物C. 磷导致藻类疯长,鱼类因缺氧而无法生存D. 磷促进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分解3.下列药品保存在棕色瓶中的是( )A. 浓硝酸B. 浓盐酸C. 纯碱D. 氢氧化钠4.硝酸与各种金属单质反应时,一般不会生成的物质是( )A.NOB.NO2C.NH4NO3D.H25.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B.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C. 稀硝酸和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D. 稀硝酸跟铜反应,N的化合价由+5降为+2;浓硝酸跟铜反应,N的化合价只能由+5降为+4.可见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Cu2+、NO-3B.Na+、Fe2+、H+、NO-3C.NH+4、Cl-、SO-24、OH- D.HCO-3、NH+4、Na+、OH-7.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质量减少,则该盐可能是 ( )A.FeCl3B.Na2CO3C.KNO3D.FeSO48.3.2 g铜与过量硝酸(8 mol·L-1,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含H+为amol,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3为( )A.(0.2+a)molB.(0.1+a) molC.(0.05+a) molD.a mol9.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FeO + HNO3B.C + HNO3C.Cu + HNO3D.CuO + HNO310、常温下,下列溶液中能溶解铁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浓硝酸C、浓盐酸D、浓硫酸11、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硝酸重要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以下是硝酸的主要用途:1. 农业:硝酸可用作化肥的原料。
它含有高浓度的氮元素,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促进作物的生长。
硝酸还可用于制备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
2. 炸药和火箭燃料:硝酸可与有机物反应生成硝酸酯,硝酸酯是一种常用的炸药原料。
硝酸酯炸药具有较高的爆炸性能和稳定性,广泛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此外,硝酸还可用作液体火箭燃料的氧化剂。
3. 化学品生产:硝酸是合成许多化学品的重要原料,例如硝基苯、硝基甲烷、硝酸的盐类等。
这些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染料、颜料等工业中。
4. 金属加工:硝酸可以与金属反应,可以用于腐蚀、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或杂质。
例如,硝酸可以用于清洗不锈钢、铝、铜等金属,使其表面光洁。
5. 电子工业:硝酸可用于电子工业中的腐蚀和蚀刻工艺。
例如,可以用硝酸蚀刻印刷电路板上的铜箔,以形成导线和元件,从而制造电子设备。
6. 医疗用途:硝酸在医学上有一定的应用。
硝酸还可以用作皮肤病治疗药物的配方成分,例如硝酸银可用于治疗疮疡、烧伤等伤口。
7. 玻璃制造:硝酸可以用作玻璃制造过程中的化学剂。
它可以用于去除玻璃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质量。
8. 实验室用途:硝酸是实验室中常见的试剂之一。
它常常用于化学实验中作为氧化剂、酸性溶液和中和试剂。
例如,硝酸可以被用作分析试剂,用于测定水中的氧化物含量。
总之,硝酸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在农业、炸药、化学工业、金属加工、电子工业、医药、玻璃制造以及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多功能性和化学反应活性使得硝酸成为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在使用硝酸的过程中,要注意其腐蚀性和毒性,合理使用和储存,以确保安全。
硝酸1.复习重点1、记住硝酸的物理性质。
2、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硝酸的化学性质。
3、掌握实验室制取硝酸的方法。
4、掌握工业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反应原理,常识性了解其主要生成过程。
了解NO 和NO 2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方法。
2.难点聚焦 物理性质纯净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
因为它的晶体为分子 晶体,所以它的熔沸点较低。
因为硝酸分子为强极性分子,所以它能以任意比溶于水。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是69%。
98%以上的浓硝酸叫“发烟硝酸”。
浓硝酸为挥发性酸,打开瓶盖露置于空气中,瓶口上方观察到白雾。
一、 化学性质硝酸溶于水发生完全电离:HNO 3=H ++NO 3-,常用浓硝酸中,硝酸也是以离子形成存 在于水溶液中,因此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硝酸是一种强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它本身的特性。
1、硝酸的不稳定性3 △2H 2O+4NO 2↑+O 2↑或光照硝酸的浓度越大越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光越强分解越快。
为了防止硝酸的分 解,必须把它盛在棕色瓶里密封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常用浓硝酸略带黄色,是因为少部分硝酸分解而产生的NO 2气体溶解在硝酸中的缘故。
如果将浓硝酸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再溶于水时,该混合气可被水完全吸收,无残留气体。
这是因为收集到的气体中22:O NO V V =4:1溶于水时,发生反应:4NO 2+O 2+2H 2O=4HNO 3,恰好均被完全吸收。
2、硝酸的氧化性硝酸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不论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有氧化性。
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
同浓度的硝酸温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硝酸能氧化除Pt 、Au 之外的绝大多数金属,还能氧化许多非金属(如碳、硫、磷),及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H 2S 、Na 2SO 3、SO 2、HBr 、HI 、Fe 2+、Sn 2+,松节油、锯未等)。
如:铜、汞、银等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剧烈反应,一般认为生成硝酸盐和二氧化氮而与稀硝酸反应通常需加热,产生金属硝酸盐和一氧化氮,在反应中硝酸均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Cu+4HNO 3(浓)= Cu (NO 3)2+2NO 2↑+2H 2O ……………………①3Cu+8HNO 3(稀) △3Cu (NO 3)2+2NO ↑+4H 2O …………………②上述两反应均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Cu+4H ++2NO 3-=Cu 2++2NO 2↑+2H 2O 3 Cu+4H ++2NO 3-=2Cu 3++2NO ↑+4H 2O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以还原产物的价态来判断硝酸氧化性的强弱,必须肯定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氧化性。
同时必须切实知道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产生气体(氮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即使产生NO2和NO的混合气体亦是如此。
反应①可用作实验室制取NO2气体,用平底烧瓶分液漏斗、双孔塞组合实验装置,由于反应剧烈,可控制滴加浓硝酸的速率控制产生NO2的速率,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多余的NO2气体可用碱液吸收。
该制取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反应②可作为实验室制取NO的反应,装置选择固+液△气的装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铝、铁遇冷的浓硝酸产生钝化现象,即浓硝酸将它们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进一步反应的缘故。
铁在过量的浓硝酸中加热发生反应为:Fe+6HNO3(浓)△Fe (NO3)3+3NO2↑+3H2O过量的铁在稀硝酸中发生反应为:3Fe+8HNO3(稀)△3Fe (NO3)2+2NO↑+4H2O活泼金属跟稀硝酸反应,由于金属的强还原性,还原产物较为复杂。
例如:4Mg+10HNO3(稀)=4Mg (NO3)2+NH4NO3+3H2O。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体积比)能使Pt、Au溶解。
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在热而浓的硝酸中剧烈反应:注意:加热时最好微热。
因为HNO 3受热易分解。
制得的硝酸常略显黄色,是因为溶有少量NO 2的缘故。
2、硝酸的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氨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两个阶段 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氮化氮被水吸收而生成硝酸 反应方程式:4NH 3(气)+5O 2(气) 催化剂4NO (气)+6H 2O (气)+907KJ 2NO (气)+O 2(气)= 2NO 2(气)+113kJ3NO 2(气)+ H 2O (液)= 2HNO 3(液)+NO (气)+136KJ 设备:氧化炉、吸收塔 吸收剂:水或稀硝酸 浓缩剂:硝酸镁或浓硫酸 尾气吸收剂:氢氧化钠溶液。
(NO+NO 2+NaOH=2NaNO 2+H 2O )注意点: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吸收生成的NO 再氧化为NO 2,NO 2溶于水又生成HNO 3和NO ,经过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完全地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
因此起始物和反应终产物物质的量间关系为:1molNH 3 转化1molHNO 3。
3.例题精讲例1、1.92gCu 片与定量的浓HNO 3作用,当收集到NO 2和NO 气体共1.12L 时(标准状况),金属铜恰好全部作用。
则反应中消耗HNO 3_______mol 被还原的HNO 3________mol ,转移电子________mol 。
解析:n e =n Cu ×2=molg g/6492.1×2=0.06molmolL Ln n NO NO HNO /4.2212.123==+被还原=0.05mol=+⨯=+232NO NO Cu HNO n n n 总molg g/6492.1×2+0.05mol=0.11mol答案:0.11、0.05、0.06。
例2、现有下列三个方案用于制取硝酸铜,要求:①不污染环境 ②原料利用率高。
请对下列三个方案加以评价。
方案一:用铜屑与浓硝酸作用。
方案二:用铜屑与中等浓度的硝酸作用,生成的NO 和NO 2气体用NaOH 吸收。
方案三:先将铜屑在空气中灼热,使其完全氧化,再用硝酸溶解上述产物。
解析:方案一的制备反应为:Cu+4HNO 3(浓) △Cu (NO 3)2+2NO 2↑+2H 2O 。
制备1mol Cu (NO 3)2需4mol HNO 3,反应放出的NO 2未处理,对环境有污染。
方案二的制备除含方案一反应外还有反应:3Cu+8HNO 3=3Cu (NO 3)2+2NO ↑+4H 2O ,制备1mol Cu (NO 3)2需38~4mol HNO 3。
反应放出的NO 2和NO 可基本被吸收,对环境污染较小。
方案三的制备反应也有两个:2Cu+O 2△2CuO, CuO+2HNO 3=Cu (NO 3)2+H 2O ,制备1mol Cu (NO 3)2需2molHNO 3,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
答案:由上综合分析可知,方案三最合理。
例3、在锌跟稀硝酸反应时,若参加反应的锌与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5时,则被还原的HNO 3和未被还原的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5B 、1:4C 、1:5D 、1:9 解析:Zn 与HNO 3的物质的量比为1:2.5即4:10。
则:4Zn+10HNO 3=4Zn (NO 3)2+N 2O ↑+5H 2O ……………………① 4Zn+10HNO 3=4Zn (NO 3)2+NH 4NO 3↑+3H 2O ……………………②按反应①33:HNO HNO n n 未被还原被还原=1:4,按反应②33:HNO HNO n n 未被还原被还原=1:9答案:BD 。
例4、工业上由氮气制得氨气,氨再经催化氧化最终制得硝酸,如用去标准状况下560m 3空气中的氮气(按N 2占空气体积的4/5计算),则理论上可制得12mol/ L 的硝酸多少立方米(设反应过程中氮损失16%)?解析:生成硝酸的体积为VN 2 2NH 3 2HNO 3 1 2%86/4.22/1054560333⨯⨯⨯molL m L m V ×103L/m 3×12mol/L Lmol m L V mol L m L m /12/10%86/4.22/10545602133333⨯⨯⨯⨯⨯= V=2.8m 3答:理论上可制得2.8m 312mol/L 的硝酸。
例5.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 3,②NO 2,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解析:可先设烧瓶容积为1L,则NH 3瓶中水充满整个烧瓶,NO 2瓶中水充满烧瓶的2/3,如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L1mol 4.221,HNO 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L 32mol 324.221⨯。
参考答案:C例6.从某些性质看,NH 3与H 2O 相当,NH 4+与H 3O +,NH 2—与O 2—都有相当关系,下列有关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 NH 4Cl+KNH 2=KCl+2NH 3↑B. M+2NH 3=M(NH 2)2+H 2↑(M 为二价活泼金属)C. 2N H4Cl+MNH=MC l2+N H3D. 2NH 4Cl+MO=M(NH 2)2+2HCl+H 2O解析:A中KNH2可看成KOH,反应正确,B中NH3可看成H2O,反应正确,C中MNH可看成MO,反应同样也正确,而D中若将NH4Cl看成H3OCl即HCl,则有反应2NH4Cl+MO=MCl2+NH3↑+H2O4.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剂变红B、硝酸(过量)能与Na2SO3反应,但不生成SO2C、稀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D、在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溶液呈蓝色2、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中,主要由于跟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有毒气体是()A、SO2B、CO2C、NOD、CO3、某二价金属跟硝酸反应时,金属与硝酸所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反应中唯一的还原产物可能是()A、NH3B、N2OC、NOD、NO24、可不用棕色瓶存放,但必须用玻璃塞试剂瓶存放的药品是()A、氯水B、硝酸银溶液C、液溴D、烧碱5、Cu粉放A稀H SO中,加热后也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而△催化剂△(II)填写下列空白:①物质M可以是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I)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II)的离子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D2、CD3、B4、C5、C6、BD7、D8、A9、AD10、BD二、填空:三、11、加入硝酸镁晶体或浓硫酸后进行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