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创新真相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无畏为什么以色列能成为创新强国读后感无畏为什么以色列能成为创新强国读后感以色列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虽然地处中东地区,但它却是一个创新的热点,因为它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相当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先进的军事工业。
在我读完《无畏:以色列创新的力量》这本书后,深感它能成为创新强国的原因在于其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全民创新的氛围。
一、思想观念的改变以色列人相信,世界是不安全的,所以必须拥有最好的武器和技术,才能保护自己的人民和国家。
但是,这个信仰是建立在以色列人坚实的民主基础上的,他们相信研发一些目标明确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因此,以色列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家、科学家和研究员去尝试创新,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做出贡献。
二、全民创新氛围的营造以色列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但是在众多的文化和语言中,它有着庞大的创新和创造力。
这源于整个国家都积极尝试新的事物,鼓励年轻人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并且保护知识产权,让那些具有潜力的研究成果得到最大的支持。
此外,以色列还设有一个创新部门,为创新团队提供资源、技术和资金支持。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推动以色列的科技发展,同时还使世界其他国家的创新能力受到启发。
三、创新的实践以色列的创新范畴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如IT、能源、卫生、农业等等。
比如,以色列的数控技术、微细技术和农业技术都极受世界瞩目,且在这些领域中所获得的成果在国际上都是顶级的。
以色列在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领先,也为了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以色列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地。
总之,以色列能够成为创新强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掌握了如何在一个小的国家里发挥它的创新优势。
以色列人全民皆兵,实验全国所有人才团队的创新精神,成果不断涌现。
在我看来,中国可以从以色列的创新做法中学到很多有益的经验,只需要在思想观念和全民创新的氛围上努力营造和改善,相信也能取得更高效的创新成果。
这六条以色列创新成功的秘密,你都知道了吗?以色列一向以创新之国而闻名。
以色列人均拥有创新企业数目居世界第一、人均拥有高科技公司位居世界第一,因而被称为“世界硅谷”。
仅在2015年上半年,诸多美国知名公司将资金投向以色列日益繁荣的科技领域,收益超过50亿美元。
这样成功的创新成果,却偏偏诞生在一个国土面积不过跟北京差不多大的国家,这不禁让人感到好奇。
今天,INNONATION为你梳理以色列创新成功的秘密,告诉你为什么以色列能够成为创新的国度!1. 恶劣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政治环境,以色列所处的情况都不容乐观。
以色列自建国之日起就面临着同邻国的战争,而以色列这块圣经中所记载的“流着奶和蜜”的土地也已荒芜许久,并且寸草不生的戈壁还占据了很大的面积。
所以长期生活在危机之中的以色列人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奋斗、拼搏的精神。
同时,面对资源上的匮乏,以色列人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人——不在于人口数量,而在于人口质量。
对此,以色列著名风险投资基金Singulariteam的创始人Moshe Hogeg总结道:“这关乎生存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创新!以色列周围遍是敌人,加之我们本身资源匮乏,国家的首要大宗商品便是才智。
以色列人心里都明白,成功非嗟来之食,只有更强才能成功”。
2. 兵役制度以色列的兵役制度规定,不论男女,18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几乎都要进入国防军服役。
在军队服役实际上是对所有能力的提升和考验。
在这个中国学生刚刚高考结束,准备步入大学享受生活的时候,以色列的年轻人却要穿起军装,履行兵役。
以色列的兵役并不是像中国的军训那样简单,而是真的会进入战场,面对恐怖分子,执行军事任务。
在军队中,所有人都会深刻理解什么是责任与义务、什么是领导力、以及什么是真正的无所畏惧。
同时,在服兵役的过程中,许多人能够分配到科技部门,在信息技术、网络科技、网络安全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的训练及经验,并结实许多过命交情的伙伴。
这些都为复员后的创新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色列人的创业秘诀以色列创业者一直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的人。
尽管以色列只有人口800万,但以色列文化和经济的巨大成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延伸了很长的路程。
其成功背后的秘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
创业者文化以色列的创业家们被称为“创业家之国”,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以色列人民小而聪明,历史和环境造就了先进的技术和国家安全体系,以及军事背景下蓬勃发展的科技产业,以及培育创业文化、探索创新技术和理念的氛围等等。
自1990年起,以色列的年创业企业数量一直保持在数千家。
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以色列创业的关键。
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与军事体系。
由于军事安全原因,大量的高科技产品只在以色列研发生产,这也给以色列企业家提供了条件。
他们利用在国防体系中所掌握的技能和所建立的深厚关系来实现商业目的。
以色列的创业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得以拥有国际领先水平,或与国际领先水平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自主创新、奋发进取的创业文化是以色列人的成功之源。
初创公司意识以色列的初创企业的意识和企业家精神被广泛认为是最好的,并且它赋予了这个国家高度的创业创新风气。
初创企业的理念包括对创业风险的承担、敏锐的商业洞察力以及创新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以色列企业家所拥有的素质。
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是以色列企业家所具备的最核心能力。
由于以色列在地理、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特环境,创业者共同肩负着极高的风险。
创业者必须快速适应市场,来迎接变化和挑战。
以色列的创业人才们经常敢于抓住机会,快速掌握新技术,推动事业的发展。
在各种严苛的条件下,创业者的心理素质、文化背景和人际交往等层面的适应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使得他们具备了抗压能力,同时要求自身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合作与共享以色列的创业者注重合作和共享。
在很多以色列城市,人们都能看到很多创业者之间共享场地、创业资源和资金的场景,大量中小型的初创企业之间也会有密切的协同和互助。
另外,以色列的政府对于初创企业和高科技项目的支持也是持续而及时的,也为创业者们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创业环境和资源。
以色列何以成为全球创新中心MONEYWEEKLY Jul 22/2019二次大战后至今非常辉煌的一幕,是代表犹太文明再度崛起的以色列民族复兴。
一周时间走马观花,游学之旅所想所思,两个主题一直在脑海中盘旋缠绕,其一是创新社会,其二是民族复兴。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此后,尽管战火不断,以色列经济度过重重困境,一跃而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强国。
沙漠变绿洲,人均GDP 达到4.1万美元,这是一个国家的传奇,也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
建国之初,第一需求是生存,在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以色列人发明了滴灌技术,升级了海水淡化,开发了戈壁农业。
如今,以色列用3%的国土发展农业,不仅养活了本国的700多万人口,还成为欧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这就是以色列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自力更生。
以爱因斯坦等人为代表的犹太科学家发起设立的希伯来大学等教育机构,在以色列全面复兴了希伯来语,实现了全民教育,构建了教育—科研—创新—创业的一体化,这就是以色列民族复兴的第二步:科教立国。
以色列全民皆兵,在军事技术应用领域不断创新,进而驱动了全民创新的生活,开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了民族复兴的第三步:产业创新。
以色列建国结束了犹太民族的颠沛流离,犹太人从全球各个角落汇聚一国,再流向各地,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聚散离合,构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闭环与开放社区,类似于卡尔波普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描述的《开放社会》,可称之为又一步。
以色列建国是从特拉维夫开始的,先建市后建国。
当时的特拉维夫只是一片滩涂,比邻沙滩。
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以罗斯柴尔德命名的一条大道遍布科技创新公司,单位空间的新创企业数量据说仅次于美国的硅谷。
特拉维夫很早就有了证券交易所,高峰时期是2008年有623家上市公司,现在是480余家,可想而知,一个六七百万人口的国家平均一万多人就有一家上市公司,其中同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超过了日本、韩国和印度之和。
SHANXI EDUCATION以色列以一个弹丸小国的客观条件,身处强敌环伺、战火纷飞的中东,却能跻身世界创新强国,位列全球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实在令人惊叹。
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不过1500万左右,却贡献了大概20%的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福布斯富豪榜里前50位的亿万富翁中也有20%是犹太人。
以色列在学术界和商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它的教育和科研体系是如何支持这个“创新之国”不断发展的呢?推崇以好奇心为驱动力的研究以色列特别重视基础研究,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未来一切可能的源头,也是创新和创造最坚固的基石。
有“以色列科技研发大脑”之称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是世界领先的科学研究中心之一。
院长扎夫曼表示,魏茨曼更推崇以好奇心为驱动力的研究,在这里,科学家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将会发现什么,而是试着去了解大自然的奥妙,以一种更关注长期回报的态度投入研究。
他坚信,科学家的工作是把金钱转化成知识,把知识转化成更多的金钱是业界的事,只有和业界采用不一样的研究策略才会产出不一样的研究成果。
扎夫曼对此特意解释说,人类历史上主要的重大科学发现都不是因为想要解决某个特定问题而做出的,比如在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机,这当然不是因为科学家预知了手机的作用而刻意发明的,手机里面的核心科技都是五六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
即使是科学家,其实也很难知道一个研究在未来会不会派上用场。
比如汽车里用作导航的GPS ,它的原理是建立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础上的。
爱因斯坦根本不会预计到GPS 的发明,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是因为他想要了解宇宙。
大学与业界之间良好互动,设立基金支持学生创业以色列研发经费占GDP 比例全球第一,人均研发开支在世界上居于首位。
只有当基础研究获得充分的支持,下一步的技术转化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特拉维夫大学,校长克拉夫特也再三强调,大学应该把最多的资源投放到基础研究领域,因为基础研究是把一个创意变成创新的重要养料,而大学的本质就是为了创造知识而去创造知识。
2017.01.(下)48主持人:单 洁国 际以色列国土面积约2.5万公里,人口800万左右,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自然资源贫乏。
1948年建国后在强敌环伺的中东地区迅速崛起,在电子通信、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军事、化工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堪称是“袖珍超级大国”,赢得世界各国的赞誉。
以色列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其高度重视创新密不可分。
别具一格的教育模式创新发展本质上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是人才驱动的发展,而教育为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建国伊始,以色列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5~14岁的儿童都必须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到2001年,进一步将义务教育范围扩大至3~18岁。
在以色列的教育理念中,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越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做的事情,就越有创新的机会和可能。
以色列的大学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支持每个大学成立孵化器并进行资金资助。
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缩短或延长学习时间,因而大学生创业热情很高。
以色列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基本维持在8%以上,远高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以色列独特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按人口比例计算,以色列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以及在校大学生人数等指标,目前均位列世界第一位。
其中,每万名雇员中拥有140名科技人员或工程师。
适于创新的社会生态以色列之所以成为成功的创新驱动型国家,在沙漠上创造出现代经济发展的奇迹,适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生态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色列建立了以创新企业为主体,政府部门、研究性大学、研究机构协同支持的多层次研发体系。
政府通过建立技术孵化机制,分担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前期的高风险,引导风险资本的投入,增强企业融资的能力。
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融资、研发设备、管理咨询、潜在市场的开发等,政府承担所有成本的85%。
以色列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以色列是一个远离大陆的小国家,却拥有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和繁荣的科技产业。
自建国以来,以色列一直致力于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热土。
本文将探讨以色列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以色列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与其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密不可分。
首先,以色列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
以色列的大学如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以色列理工学院等享誉世界,吸引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前往学习和研究。
其次,以色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创新政策和支持措施,包括减税、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此外,以色列还积极引进国外的投资,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促进科技交流和创新合作。
二、重点领域的突破以色列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军事、医疗、信息技术等领域。
以色列的军事技术一直备受瞩目,尤其是在军事装备和网络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以色列通过创新的武器系统和先进的战术让自身在地区安全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医疗领域,以色列的生物科技和医疗设备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以色列的医疗智能导管和治疗癌症的新药物等。
此外,以色列在信息技术领域也有很高的创新力,以色列的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三、成功的原因以色列科技创新成功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以色列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政府的支持政策、投资者的大力支持以及高等教育的培养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以色列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安全局势迫使其不断创新和发展军事技术,这也促进了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
此外,以色列人重视教育和学习,终身学习的态度使得他们保持着更新的知识和技能,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以色列的科技创新仍然充满着潜力和机遇。
首先,以色列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企业和投资者来到以色列。
其次,以色列可以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和投资,培养更多的创新企业和创业者。
探索以色列创新技术奥秘以色列这个弹丸之地却造就了一个创新的国度,大家也知道以色列被成武全球第二个硅谷,因为就在这个贫瘠的领地上个、孵化出了层出不穷的震动全球的创新公司和创新产品,为什么他们可以拥有最先进的孵化器,创新出那么多的东西,那就一起来探索以色列领地上的奥秘。
政府在创业企业早期的“死亡谷”坚定扶持,承担最大的风险却不共享收益,这是以色列创新中最不可或缺的要义之一,它使得高科技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本身成为了以色列两大支柱性产业,更使得其他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使得800万人口的弹丸小国在纳斯达克的上市企业仅次于美国。
“当我来到中国,我发现其实也并不需要一直用以色列的老路子来创新。
现在大家都说政府不需要对企业进行太多干涉,要市场化。
以色列当然也需要市场化,尤其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
以色列第一家风投是政府的,政府也要创新。
如果创新,失败了怎么办,我们前面谈失败,这种平衡也很重要。
”SIT系统创新思维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全球总裁阿姆农-列瓦夫(AmnonLevav)在一场名为“对话以色列:解码创新基因”的论坛上如此表示。
政府主推天使融资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政府希望通过高科技转型发展的时候,很多以色列官员考察了美国。
但他们发现,硅谷的成功经验在以色列很难得到复制。
最大的问题就是,硅谷的高科技产业能够获得大发展,有硅谷四大投行和发达的民间投资市场,而当时以色列还不存在风投这个行业。
如今,以色列孵化器从私人获得的融资是政府初始投资的两倍多,以色列的风险投资额超过欧洲法国、德国这些大的国家的总和。
实现这一变化,以色列做的第一步就是帮助企业渡过创业的“死亡谷”——按照国际范围的统计,超过95%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会在前三年死掉。
以色列施拉特公司首席运营官王琦告诉记者,对此,以色列政府做了两件事:1991年创建了一个科技孵化器项目,1992年建立了一个创业投资基金的项目。
第一个项目有一个“风险分担、收益不共享”的原则。
巴菲特曾说,“如果你来中东是寻找石油,那么你可以忽略以色列。
如果你是在寻找智慧,那么请聚焦于此!”20本书读懂以色列(上)《以色列谷:科技之盾炼就创新的国度》顾克文“创业的国度”以色列因为自然资源的匮乏以及周边国家的敌对态度,选择了一条科技兴国的道路,并在重要的高科技领域(如军用设备、通信和信息系统、生物科技、环境科学等)占据了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
当下的以色列,与建国伊始相比,已实现了改头换面,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方向已得到肯定:智力是以色列最坚厚的资本。
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为智力的存续所做出的奋斗造就了该国的经济与企业,也成就了其经济龙头行业的气质。
《塔木德》塔尔莱特•赫里姆《塔木德》Talmūdh 是流传三千三百多年的羊皮卷,一本犹太人至死研读的书籍。
犹太教口传律法的汇编,仅次于《圣经》的典籍。
主体部分成书于2世纪末~6世纪初,为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间犹太教有关律法条例、传统习俗、祭祀礼仪的论著和注疏的汇集。
《以色列史》阿伦•布雷格曼布雷格曼认为一部以色列简史,是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一块土地上的过程,这块土地曾经是巴勒斯坦,现在是以色列;它是犹太人在一个受饱敌视的环境里建设家园的斗争历史,扩张国际社会所分配土地的边界历史;最后,它是以色列国尝试通过归还部分—不是全部—从战争中获取的土地,允许一些——不是全部——巴勒斯坦战争难民返回家园,来终结战争怪圈,换取和平的历史。
《以色列人——特殊国土上的普通人》唐娜•罗森塔尔以色列决不是一个只有战争恐怖的国家,而同时以色列人民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以色列也不是一个只有犹太人的单一的国家,事实上是,仅仅700方人口的小国。
不但生活着犹太人,还生活着100多万穆斯林,生活着贝都因人、德鲁兹人、基督教徒;在犹太人中,他们还分成德系犹太人、东方犹太人、极端正统派犹太人、正统派犹太人、世俗犹太人,这些不同族裔、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惯的公民,构成了以色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在遥远的中东,有一个让我们感到异常神秘的国度——以色列。
那里是一个面积跟北京差不多大的弹丸之国,被敌对的阿拉伯世界包围,民族冲突剪不清理还乱……这些使我们长期觉得以色列是一个身处荒漠、饱经沧桑、充满战火的国度。
然而,当我们深入观察这个国家之后,才会发现真实的以色列其实是一个经济富庶、科技发达、环境美丽的现代化国家,其科技水平甚至超过了日本、加拿大、中国、印度等国家。
沙漠中的农业奇迹自中世纪以来,犹太人流落欧洲数百年,长期饱受欺凌,希特勒上台并征服欧洲后,纳粹德国在全欧洲对犹太人实行疯狂的种族灭绝政策,使得犹太人几近灭亡。
1948年,犹太人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以色列国。
这个饱受了多年迫害和欺凌的民族,终于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但这片土地既荒凉又贫瘠,一眼望去到处是漫漫黄沙,耕地几乎没有,水也少得可怜,以色列人的生存一开始就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然而,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以色列人迅速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和食品种类的极大丰富,并且在这片荒漠上创造出了许多让世界惊叹的农业奇迹。
比如,以色列今天已经是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大片的沙漠早已变成鲜花遍地的良田沃野;这里赢得了“欧洲果篮”的美誉,培育出了品种繁多、高产稳产和无污染的高质量蔬果(比如著名的“沙漠红”西红柿),可以畅销欧盟、美国等奉行最高品质标准的市场;此外,以色列已经真正成为了“一片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平均一头奶牛的年产奶量高居世界第一(约12吨),民众人均每年消费500克以上的蜂蜜,完全依靠国内自产。
以色列极度不利于农业的自然条件和极其发达的现代农业,其对比可能是世界各国中最强烈的,那么,以色列的农业是如何腾飞崛起的呢?发挥到极致的节水农业以色列处于干旱、高温、少雨的地区,是真正的水贵如油的国家,因此,以色列人一直在努力开拓水源并发展节水农业。
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政府开始实施规模宏大的“北水南调工程”,以期将东北部太巴列湖的水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沙漠。
这可以称得上是以色列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它耗资1亿多美元,60年代初的时候开始投入使用。
到了80年代,“北水南调工程”输水管线在南北方向已延长到约300千米,同时向外辐射出供水管道,与各地区的供水管网相连通,形成全国统一调配的供水系统。
得益于“北水南调”,以色列得以在离水源地上百千米以外的南部沙漠发展灌溉,大片不毛之地开始变成绿洲。
与此同时,以色列在节水农业方面也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
1962年,以色列的一位农民斯迈哈·博拉斯偶然发现自己花园中的一片植物长势良好,原因就是浇花用的水管刚好有一个极为微小的破损,不断向外渗出小水滴,令这片植物始终保持湿润。
博拉斯突然想到:小水滴一点点地渗出,不仅有助于植物生长,而且还能减少蒸发,灌溉效果自然好。
如果能在荒芜的南部沙漠应用这种“滴灌”手段,很可能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于是,博拉斯构思灌溉的总体布局,发明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滴灌。
简单来说,博拉斯的滴灌系统就是在植物根部土壤铺设水管,并在管侧开眼,配上微型开关,只让水和肥料慢慢滴灌到作物根部,达到“给植物灌水, 而不是给土壤用水”的节约效果。
不过,为了让水和肥料均衡地渗滴到每棵作物上,滴灌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比如塑料管和滴头的材质要保证在烈日暴晒和风沙侵袭下不堵不塞,又比如管线的铺设有讲究、水滴的流量和肥料的浓度需要合理控制。
但是,以色列政府慧眼识金,舍得花力气对滴管技术加以改进和推广。
迄今,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已经更新到第六代,滴管设备如维护得当,可连续使用20年,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也被以色列科学家引入到整个滴灌系统中。
事实证明,滴灌带来的效益是惊人的。
以色列推广滴灌技术以后,耕地面积从1600平方千米增加到4400平方千米,灌溉面积从300平方千米扩大到2600平方千米,在全国农业用水总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农业产出却比建国时期惊人地翻了十几倍。
高科技教你怎么务农除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之外,以色列人非常重视科技兴农的战略。
以色列的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一半,其余的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能较快掌握农业新技术。
以色列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依靠科技力量作为支撑,精耕细作、优质高效。
首先就是育种技术。
以色列非常注意培育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在高超的生物技术的支持下,以色列的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生产十分活跃。
一般说来,一个新品种的生命周期为3至4年,之后将被另一新上市的品种所取代,而一个新品种从开发到实现商品化平均要花费5年。
所以,在以色列,一种农产品上市之前,另一种更新的农产品的研发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循序渐进,推陈出新,使以色列培育出了许多优质农作物。
比如,他们培育的西红柿色泽艳丽,保鲜期长;无籽西瓜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个体和色泽控制性栽培;奶产量居世界第一的霍斯坦奶牛是用基因工程培育出来的;新品种的花卉得益于生物工程;新培育的各种杂交棉花不仅纤维更长、更结实,而且还能减少对水分的需求,有些品种呈现出天然的棕色或绿色。
另外,以色列还培育出了各类可以抗病、能够提高品质和产量、在炎热气候下也只需要很少水分的种子,现在,以色列每年出口的各类作物种子价值3000万美元。
其次是生产环节。
以色列农业从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4%左右,他们的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基本上都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这方便了以色列人将更多令人咂舌的高科技引入农业生产。
其中,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既神奇又实用,颇具代表性。
比如,为了让农民清楚地看到种植庄稼、喂养家禽的最佳方式和适宜时间,以色列AKOL公司研发了“农业云端技术”平台。
使用“农业云端技术”,农民需将传感器安装在树干、藤蔓、庄稼地、鱼塘里,或是附着在奶牛身上、挤奶系统、饲料存储罐及其他适合的设备上。
传感器的数据会记录下环境信息,比如温度、湿度、动物数量及活动、植物土壤状况、区域内害虫指数等等。
这些数据随后会被分析,并用来与“理想产出指导”做对比,之后再将明确的指导发给农民。
AKOL 公司的项目已经覆盖以色列境内,并被欧美和中国引进。
杀虫和存储的高科技化为了应对农作物虫害,同时又避免农药的化学污染,以色列大力研发了生物杀虫技术。
有的农场通过部署牧草虫、粉虱、螨虫等害虫的天敌来保护南瓜、辣椒、甜瓜、番茄以及其它农作物,这些害虫的天敌包括小花蝽、植绥螨(一种杂食性的螨)和寄生蜂。
还有的农场通过抑制害虫的繁衍生殖来摧毁它们,比如,农业科学家研制了一种“爱情药水”,专门对付葡萄粉蚧(一种破坏葡萄的害虫)。
这种药水提取了雌粉蚧在交配前所施放的“费洛蒙”物质(并非化学杀虫剂),在雌粉蚧还没准备好交配的时节,农场主们就将这种“爱情药水”放出,让“费洛蒙”的气味遍布整个农田。
雄粉蚧闻到“费洛蒙”后,就发狂地到处寻找雌粉蚧。
但是雌粉蚧并没有进入交配期,所以雄粉蚧会不停地寻找雌粉蚧,可是永远都找不到。
最终,雄粉蚧只能疲惫而亡。
没有雄粉蚧,雌粉蚧也不能繁衍后代,因此杜绝了害虫繁衍的可能。
对于农产品的存放和分拣,以色列人也同样做得漂亮。
在2015年以色列的第19届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以色列就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为了检验农产品内部的瑕疵,做到对产品质量知根知底。
Eshet Eilon公司展示了一款水果分拣机。
这种机器使用红外线技术分析新鲜水果内部的各个部分,可以及时除去烂水果,防止交叉感染。
这种技术可以分拣枣类、苹果、芒果和柑橘等。
相比于传统的抽样检验,水果分拣机每小时可以检验约5吨水果,其中每个水果都会被检查到。
然后,分拣机还能根据甜度、成熟度、成熟时间来分类水果。
通过这种方法,以色列水果商可以向购买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科学家则展示了秘制的保鲜溶液,该溶液能够延迟生菜叶的衰老和叶绿素的损失,可以用来延长如芹菜、菠菜、卷心菜、甘蓝以及西兰花等蔬菜的保鲜期。
这种溶液已在以色列和美国取得专利,即将被做成喷雾器的形式在超市的农产品区使用。
以色列人对农业各个领域研究之透彻和高科技对农业的介入之深,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正是这些因素与高素质人力的完美结合,帮助以色列实现了“让沙漠开满鲜花”的农业奇迹。
创新背后的力量创新成果影响世界以色列能够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逆袭”成为农业强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那么,以色列人的科技到底有多么发达?我们来看看一些数据就知道了。
2015年,以色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已达到了3.5万美元,居世界第23位,其中科技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了90%(在中国,科技对GDP的贡献率仅有40%左右);以色列平均每1万人中有近15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以色列人人均每年读书64本,居世界首位(中国人均每年读书4本);平均每1万人中在国际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居世界首位;以色列人均拥有创新企业数目居世界第一。
凭借如此雄厚的科研实力,以色列的科技成果全面开花,早已悄无声息地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了。
每天当你起床吃早餐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和以色列的科技成果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你所喝的牛奶,很可能是用以色列的Afimilk公司所研发的挤奶技术生产的。
Afikim成立于1977年,在现代化奶牛场和牛群管理系统领域中是全球的领跑者,世界上大多数牛奶厂在挤奶时都采用该公司的技术。
工作的时候,只要你用电脑,就难以离开以色列的技术。
今天全世界在用的优盘(闪存技术)就是以色列的M-Systems公司发明的。
无论你整理文件、看电影、听音乐还是看照片,都离不开各种压缩文件。
这些压缩文件都和一种叫做“Lempel-Ziv-Welch Encoding”的算法有关系,它是由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1978年创立的,后来于1984年被美国科学家加以改进。
你所使用的QQ聊天软件,同样脱胎于1996年由以色列Mirabillis公司发明的ICQ。
ICQ的意思是:I seek you (我找你),后来被腾讯公司加以改进。
另外,出行时你可能会用到“Google Waze”地图软件,这款移动应用程序由以色列人开发,后来被谷歌以1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如今190多个国家都在使用;受伤时你又可能会用到以色列绷带……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那么,以色列为何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呢?恶劣环境驱动科技创新前面提到,自然条件的恶劣,促使以色列人开发了农业高科技。
另一方面,以色列一诞生时就受到了周边阿拉伯国家的联合围攻,政治环境同样恶劣,这又迫使以色列人不得不发展顶尖的军事工业并重视以色列国防军的建设。
然而,以色列并没有向苏联那样穷兵黩武,而是将有限的资源高比例地投入军工技术的研发。
然后再将军工技术转化成民用,并在这个过程培养年轻的技术人才和潜在的高科技创业者。
事实证明,以色列独特的“军工立国”政策决定了以色列创新企业的高科技基因,在很多以色列创新技术的身上,都不难发现军工技术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