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院---质量工程II-实验报告书
- 格式:pdf
- 大小:848.53 KB
- 文档页数:14
郑航本科生毕业实习报告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在河南郑州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园内,我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在大三下学期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毕业实习。
我所实习的公司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专注于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与维护。
这次实习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了解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并且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二、实习目标1. 学习和掌握与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编程语言、软件工程、数据库和网络安全等方面;2. 熟悉和了解软件开发过程和流程;3. 提高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4. 进一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实习内容在公司的六个月中,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具体来说,我主要的实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编程语言和工具的学习:在实习的前期,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学习Java编程语言和常用的开发工具,如Eclipse和Android Studio。
通过自学和公司内部的培训课程,我逐渐掌握了Java的基本语法和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想,同时也学会了使用这些工具来进行日常的开发工作。
2. 参与项目的开发工作:进入公司之后,我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参与了几个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在这些项目中,我负责编写代码,实现项目的具体功能,并根据需求不断进行修改和优化。
通过这些工作,我逐渐熟悉了软件开发的流程和常用的开发方法,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
3. 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如代码bug、性能瓶颈等。
通过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合作和交流,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定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我也参与了一些团队讨论和会议,与其他成员一起评估和改善项目的进展和效果。
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更是对我今后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实习成果在六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不仅掌握了软件开发所需的技术和知识,更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1. 参与开发了两个移动应用程序,并顺利将其上线。
实验一、飞行原理实验(一) 实验目的1.熟悉风洞的功用和典型构造;2.通过烟风洞实验观察模型的气流流动情况;3.通过低速风洞的吹风实验了解升力与迎角、相对速度之间的关系;4.通过对不同的飞机模型进行吹风实验掌握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二)实验内容1.观察翼型模型或飞机模型在烟风洞中的气流流动情况;2.观察飞机模型的迎角大小和相对速度对升力的影响规律;3.观察飞机模型在受到扰动失衡之后如何自动恢复到平衡状态;4.观察飞机模型通过操纵设备来改变飞机的哪些飞行状态。
(三)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主要包括:直流式低速风洞、烟风洞、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吹风模型教具。
如图1-1所示是烟风洞构造示意图。
烟风洞也是一种低速风洞,主要用于形象地显示出环绕实验模型的气流流动的情况,使观察者可以清晰地看出模型的流线谱,或拍摄出流线谱的照片.1—发烟器;2—管道;3-梳状管;4-实验段;5—沉淀槽;6—烟量开关;7—烟速调整纽;8-模型迎角调整纽;9—发烟器及照明开关图1-1 烟风洞构造示意图烟风洞一般由风洞本体、发烟器、风扇电动机和照明设备等组成。
风洞的剖面呈矩形,为闭口直流式。
烟从发烟器1产生,沿管道2流向梳状管3(很多并列的细管),烟雾通过梳状管形成一条条细的流线,流线流过实验段4时,就可以观察气流流过模型时的流动情况。
烟雾流过实验段后流人沉淀槽5,最后流到风洞的外面。
发烟器底部装有电加热器,把注入的矿油点燃而发烟。
为了看得更清楚或方便摄影,风洞实验段后壁常漆成黑色,并用管状的电灯来照明。
如图1-2所示是一种简单的直流式风洞的构造示意图。
风洞的人造风是由风扇旋转式产生的,风扇由电动机带动,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可以改变风洞中气流的流速。
1—电动机;2-风扇;3—防护网;4—支架;5—模型;6—铜丝网;7-整流格;8-天平;9—空速管;10—空速表;11—收敛段;12-实验段;13—扩散段图1—2 直流式低速风洞直流式低速风洞的工作过程如下:电动机1驱动风扇2转动产生人造风,人造风首先通过收敛段11,使气流收缩,速度增大.气流通过整流格,使涡流减小,并在实验段的进口处达到希望的流速,然后再以平稳的速度通过实验段12.飞机或机翼模型就放在实验段的支架4上进行实验.气流从实验段流过扩散段13,使流速降低,能量的损失减小.最后气流通过防护网3流出风洞之外。
质量的测量实验报告质量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质量是物体所具备的重要属性之一,它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日常生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量和评估物体的质量,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文将介绍质量的测量实验及其相关结果,并探讨实验中的方法和技术。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比较不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希望能够得出一些关于质量测量的有用结论,并为今后的实验和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质量测量方法:天平法、弹簧测力计法和重力加速度法。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有:天平、弹簧测力计和重力加速度测量仪。
我们选取了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实验,并分别使用这三种方法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天平法是一种常用且准确的质量测量方法。
通过将物体放在天平上,并调整天平的平衡位置,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
然而,天平法在测量小质量物体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小质量物体的重力作用较小,很难平衡天平。
弹簧测力计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弹簧力来间接测量质量的方法。
通过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弹簧测力计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质量的物体。
然而,由于弹簧的刚度和精度限制,弹簧测力计法在测量大质量物体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重力加速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加速度来间接测量质量的方法。
通过将物体放在重力加速度测量仪上,并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质量的物体。
然而,由于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精度和仪器的限制,重力加速度法在测量小质量物体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讨论与结论:通过对比不同质量测量方法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天平法是一种准确的质量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质量的物体。
然而,在测量小质量物体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2. 弹簧测力计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质量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质量的物体。
二氧化碳P-V-T关系测试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姓名:班级:学号:教师:时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工程学院二零一六年目录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 (1)第一节系统概述1一、概述 (1)二、装置特点 (1)第二节实验装置介绍1一、对象组成 (1)二、控制系统 (1)第二章实验内容 (2)第一节二氧化碳P-V-T关系测试实验装置2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原理 (2)三、实验内容 (2)四、实验设备简介 (2)五、实验步骤 (4)六、注意事项 (6)七、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 (7)附图 (8)附图一:8附图二:9附表 (10)附表一:10附表二:10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第一节系统概述一、概述本装置主要用于测定二氧化碳的P-V-T关系。
观察临界现象,测定其临界参数P、V、T;测定二氧化碳在不同压力下饱和蒸汽和饱和液体的比容;测定二氧化碳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的对应关系。
可使学生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二氧化碳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技巧。
二、装置特点1.实验装置配置电镀本体、玻璃阻容器管和有机玻璃水套、可制冷又能加热的恒温水箱、500mm长节能灯和有机玻璃保护罩、专用工作台(配有万向轮,移动方便)等;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安全可靠。
2.测量系统配置有高精度压力校验仪、智能温度控制仪表(PID调节控温,精度±0.5℃)、高精度PID调压模块电路,实验结果准确。
3.设有电流型漏电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可对人身及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第二节实验装置介绍一、对象组成由实验台本体、有机玻璃保护罩、恒温水箱、压力校验仪、风冷冷凝器、水泵、加热棒、热电偶、管道及阀门等组成。
1.实验台本体:实验台本体由高压容器、玻璃杯、压力油、水银、密封填料、填料压盖、恒温水套、承压玻璃管、二氧化碳和热电偶等组成。
2. 有机玻璃保护罩: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料制成,不仅可以观测实验的整个流程,而且美观大方。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者: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3.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一)基本原理(二)实验方法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1)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3)仪器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4)仪器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1)材料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
(2)准备实验材料。
(3)熟悉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实验结束(1)关闭实验仪器。
(2)整理实验材料。
(3)填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1)表格1:实验数据记录表| 序号 | 数据名称 | 单位 | 实验值 | | ---- | -------- | ---- | ------ | | 1 | 数据1 | | | | 2 | 数据2 | | | | ... | ... | ... | ... | 2. 数据分析(1)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运用数学工具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3)得出实验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0篇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毕业顶岗实习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最后的冲刺阶段,更是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阶段。
它让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坡道。
减少自己将来踏入社会的一些盲目性,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中能够走的更远。
12-6月我在中德华建(北京)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实习,公司主要承担预算,招投标,审计等工作是拥有甲级资质的私有制单位。
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绝不草率敷衍了事。
对自己,对工作,对学校的声誉负责。
成为一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热血青年,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责任。
实习中我主要做了看图纸、熟悉规范·定额,做简单的造价,预算,和在财政局参与财政评审等实践。
现在回头看,我还是做了很多工作。
首先我简单的汇报一下,刚进公司我对规范,定额做了再次温故,详细的看了几个工程的投标过程,比较粗燥的编写过一份标书。
为了能更明白的了解设计者的设计原理,我将办公室里的图集看了个遍,对图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争取把每处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
看不懂图就不能做出合理的造价,所以看图确非常重要。
然后我算了某个工程一部分的工程量,又对现行的工程进行了核量,虽然没有被采用只是试算。
但我发现随着13新定额的推出、新价目的推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上的并不多,让我不得不重新学习新的计算方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了,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但也是有很大收获。
造价分为算量和组价两个大块,算量是基本的,组价则是算量的延续,为了工作效率,已经不能似以前的手翻定额了,必须学会适用软件,刚接触广联达计价软件的时候,我点头绪也摸不着,甚至不知道狗的作用,盲目无助,很多人告诉我,计价专家只是EXCEL的延续,不过是个工具,其实很简单,不需要那么在意,但是当初却不是那么看的,现在回想过程,真的是不可思议,当初怎么那么难呢,正是印证了那句古语:万事开头难,通过手输清单,项目特征,模拟套项,慢慢的掌握了软件的适用方法;期间,我也到宏业公司听过关于计价专家的讲座,更加加深了对广联达的熟练适用。
工程管理专业实习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山草香分享了5篇工程管理专业实习报告,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工程管理实习报告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工程管理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目的工程项目管理认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措施。
透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念和社会主义的事业心、职责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潜质和专业技能,使学生更具体、更形象的了解建筑施工过程及管理、工程材料价格、建筑风格、房地产的发展等,培养学生的观察潜质与创造潜质,并促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资料(一)第一阶段:施工项目实习1、对照图纸参观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图画法的基本规定、了解工程的结构组成和具体外形构造特点;2、透过在施工现场的实习,使学生能够更深的了解施工图纸的作用,以及施工图纸所反映的工程资料如何透过现场施工来实现。
3、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外形、特点、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4、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并做出详细的记录。
5、了解土木结构的类型、基本构造和组成,以及不一样类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6、深入施工工地,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和管理模式。
对土木工程采用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进一步明白,深化和巩固教科书中所学资料。
(二)第二阶段:房地产项目实习1、集中参观我市重点房地产项目,了解项目名称、物业类型、开发商、开发总面积、环境设施、总平面布置、结构类型、折后价等。
2、分组分片进行柳州市房地产项目市场调查实习,包括五星商圈商铺调查以及柳州市房地产项目调查。
质量的测量实验报告《质量的测量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对物体的质量进行准确的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正确使用天平和磅秤可以获得准确的质量测量值,而错误的使用方法会导致测量误差。
因此,在进行质量测量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工具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引言: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的基本量。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对于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对物体的质量进行准确的测量,并对不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和分析。
实验方法:1.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将天平放平,调整天平的零点,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记录下质量值。
2. 使用磅秤测量物体的质量:将磅秤调整到零位,然后将待测物体挂在磅秤上,读取质量值。
实验结果:通过使用天平和磅秤进行质量测量,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 天平测量结果:100g- 磅秤测量结果:98g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天平测量结果和磅秤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天平的误差或者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导致的。
因此,在进行质量测量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工具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不同的质量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了正确使用天平和磅秤可以获得准确的质量测量值,而错误的使用方法会导致测量误差的结论。
因此,在进行质量测量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工具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一四年十月目录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1)(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三)在校学生情况 (2)(四)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2)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3)(一)师资情况 (3)(二)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4)(三)其他教学条件情况 (5)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6)(一)专业建设 (6)(二)课程建设 (7)(三)教材建设 (9)(四)教学改革 (9)(五)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 (11)四、质量保障体系 (14)(一)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14)(二)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及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14)(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15)五、学生学习效果 (17)(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17)(二)应届本科毕业生情况 (21)六、特色发展 (27)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28)(一)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28)(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28)(三)各项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29)(四)实践教学有待进一步加强 (29)郑州航空工来管理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平原省财经学校,后几经更名和迁址,1964年在全国16所航空学校专业调整合并时,更名为郑州航空工业学校。
1978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专科学校。
1984年升格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本科),1989年获得学士单位授予权。
1999年,学校隶属关系发生转变,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管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河南省为主的办学体制。
2013年,我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严谨、求实,开拓、进取”之校训,不断探索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和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形成了“管理学科为主,管理学与工学密切结合”(简称“管工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中的较强优势。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精彩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精彩5篇】实验报告篇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质量工程Ⅱ实验报告实验1:测量系统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一、实验目的目的:设计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实验,分析测量系统性能。
二、实验设备测量系统:直尺一把、凳子三把、操作者四名分析工具:Minitab等相关软件3、 实验要求选定测量目标,设计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测量系统构成;参考ISO/TS16949标准,测量系统是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说明详细方案步骤;①首先,我们选择3把宿舍中凳子板面的宽度作为测量目标;②我们随机选择4位组员作为操作者进行测量;③我们决定让每个操作者随机测量每个凳子板面的宽度6次;④设计表格,设计为三列:Board(凳子编号)、Operator(操作者)、Wideth(测量数据);⑤将测量的数据存入Minitab中,绘图并分析。
3、①收集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表1测量数据Board Operator Wideth Board Operator Wideth Board Operator Wideth 1C23.83C24.11A23.9 2A23.752D23.91C23.76 1A23.751A23.753A23.9 2A23.92C23.893D24.1 1D23.73B242A23.81 1B23.91C23.883C24.16 3C24.053C24.122B23.66 2B23.81D242D23.7 3D242B23.751B23.84 3B24.121C23.862C23.8 3D24.11B23.753B24.2 1B23.92A23.851D23.81 3A24.051A23.891A23.89 2C23.811C241C23.87 2B23.953A23.93A23.92 3A24.13D243D24.2 2D23.852A23.872A23.79 1A23.83C24.153C24.08 2D23.942B23.782B23.65 3B24.122D23.72D23.7 2C23.851B23.91B23.9 1D23.92C23.82C23.75 3A24.13B24.23B24.2 3D24.121D23.831D23.8②将收集测量的数据输入Minitab中(历史标准差为0.098332,规格上限-规格上限=1.20cm)绘制Wideth的量具R&R(方差分析)图如图1所示:图1 Wideth的量具R&R(方差分析)图③将收集测量的数据输入Minitab中绘制量具运行图如图2所示:图2量具运行图量具 R&R 研究 - 方差分析法包含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来源 自由度 SS MS F PBoard 2 1.08579 0.542893 48.1600 0.000Operator 3 0.02167 0.007224 0.6408 0.616Board * Operator 6 0.06764 0.011273 1.7047 0.136重复性 60 0.39677 0.006613合计 71 1.57186删除交互作用项选定的 Alpha = 0.25量具 R&R方差分量来源 方差分量 贡献率合计量具 R&R 0.0073894 25.01重复性 0.0066128 22.39再现性 0.0007767 2.63Operator 0.0000000 0.00Operator*Board 0.0007767 2.63部件间 0.0221508 74.99合计变异 0.0295403 100.00过程公差 = 1.2历史标准差 = 0.098332研究变异 %研究变 %公差 %过程来源 标准差(SD) (6 * SD) 异 (%SV) (SV/Toler) (SV/Proc)合计量具 R&R 0.085962 0.51577 50.01 42.98 87.42重复性 0.081319 0.48791 47.31 40.66 82.70再现性 0.027868 0.16721 16.21 13.93 28.34Operator 0.000000 0.00000 0.00 0.00 0.00Operator*Board 0.027868 0.16721 16.21 13.93 28.34部件间 0.148832 0.89299 86.59 74.42 151.36合计变异 0.171873 1.03124 100.00 85.94 174.79可区分的类别数 = 24、 分析变异分量图,说明哪项变异分量对测量系统变异贡献最大?答:由变异分量图易知:重复性变异分量对测量系统变异贡献最大。
5、 分析均值-极差图,说明是否所有操作员测量零部件都保持稳定?答:根据均值-极差图,可发现所有操作员测量零部件都保持稳定。
6、 分析操作员与零部件交互作用图,说明各个操作员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答:根据操作员与零部件交互作用图,可以发现B、C、D两个操作员之间差异不大,A操作员与其他操作员之间差异略大。
7、 分析按零部件的比较图,说明哪个零部件在测量中具有最小的变异?答:根据零部件的比较图,可发现凳子1在测量中具有最小的变异。
8、 分析按操作员的比较图,说明哪个操作员在测量时具有最大的变异?答:根据操作员的比较图,可以发现操作员B两者在测量数据时具有最大的变异。
9、 分析量具运行图,说明哪个是显著性的变异来源:重复性,再现性,或两者都是?答:根据量具运行图,可以发现重复性与再现性两者都是显著性的变异来源。
10、 相对于总体研究变异来说,测量系统研究变异百分比为多少?这种变异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参考AIAG标准是否能够接受此测量系统?研究变异 %研究变 %公差 %过程来源 标准差(SD) (6 * SD) 异 (%SV) (SV/Toler) (SV/Proc)合计量具 R&R 0.085962 0.51577 50.01 42.98 87.42重复性 0.081319 0.48791 47.31 40.66 82.70再现性 0.027868 0.16721 16.21 13.93 28.34Operator 0.000000 0.00000 0.00 0.00 0.00Operator*Board 0.027868 0.16721 16.21 13.93 28.34部件间 0.148832 0.89299 86.59 74.42 151.36合计变异 0.171873 1.03124 100.00 85.94 174.79可区分的类别数 = 2答:相对于总体研究变异来说,测量系统研究变异百分比为:0.51577/1.03124=50.01%,这种变异主要是由重复性引起的,因为测量系统研究变异百分比为50.01%>30%,所以参考AIAG标准是不能够接受此测量系统。
11、 分析百分比方差,说明此测量系统是否精确?研究变异 %研究变 %公差 %过程来源 标准差(SD) (6 * SD) 异 (%SV) (SV/Toler) (SV/Proc)合计量具 R&R 0.085962 0.51577 50.01 42.98 87.42重复性 0.081319 0.48791 47.31 40.66 82.70再现性 0.027868 0.16721 16.21 13.93 28.34Operator 0.000000 0.00000 0.00 0.00 0.00Operator*Board 0.027868 0.16721 16.21 13.93 28.34部件间 0.148832 0.89299 86.59 74.42 151.36合计变异 0.171873 1.03124 100.00 85.94 174.79可区分的类别数 = 2答:量具总的R&R分析的高比率的研究变异50.01%>30%显示测量系统有大量的误差,其中量具总的R&R与容差的比值为42.98%>30%,说明测量系统不是准确的;此外,测量系统的过程百分比:估计的标准差除以历史标准差结果为87.42%>30%,说明测量系统不是精密的。
综上所述可知此测量系统不是精确的。
12、 分析方差分析表,指出哪些因素影响显著?这些因素说明测量中存在哪些问题?答:包含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来源 自由度 SS MS F PBoard 2 1.08579 0.542893 48.1600 0.000Operator 3 0.02167 0.007224 0.6408 0.616Board * Operator 6 0.06764 0.011273 1.7047 0.136重复性 60 0.39677 0.006613合计 71 1.57186删除交互作用项选定的 Alpha = 0.25分析方差分析表,因为Board的值P(0.000)<α(0.05),所以可知Board因素影响显著,说明我们能区分测量系统里零部件(凳子)间的不同;又因为Operator的值P(0.616)>α(0.05)且Board*Operator的值P(0.136)>α(0.05),所以测量系统中的因素影响不显著,说明测量系统的变异与零件间的变异比较时过大。
实验2:测量系统分析——线性和偏倚一、实验目的目的:设计测量系统的线性和偏倚实验,分析测量系统性能二、实验设备测量系统:色卡一张、八个典型值的标准色卡分析工具:Minitab等相关软件三、实验要求选定测量目标,设计测量系统的线性和偏倚实验:1、阐述测量系统构成;参考ISO/TS16949标准,测量系统是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 说明详细方案步骤;①首先,我们组准备了8个典型值的标准色卡作为参考标准;②决定测量的次数:决定对每一个标准值测量10次,共测量80次;③设置表格,设计为4列,各是:Patch(条)、True Density(真值)、Measured Density(测量值)、Bias(偏倚值)。
④将测量的数据存入Minitab中,绘图并分析。
3、 列出收集测量数据,说明测量结果变异的主要来源;①收集测量数据如表2所示:表2测量数据②将收集测量的数据输入Minitab中绘制Measured Density的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图如下图3所示:图3Measured Density的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图4、 根据线性和偏倚研究,通过各参考值平均偏倚点的回归线斜率是多少?此测量系统是否存在线性问题?答:由图3可知根据线性和偏倚研究,通过各参考值平均偏倚点的回归线斜率是0.001269(非常接近于0),说明偏倚都一致的与真值很接近,也就是说线性比较小,故此测量系统大致不存在线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