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载波的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4
(规范性)密闭性检测方法A.1 适用范围本附录适用于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
特别注意:检测时应严格执行加油站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A.2 检测原理用氮气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加压至500 Pa,允许系统有压力衰减。
5 min的剩余压力值与表1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如果小于限值,表明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超标。
A.3 检测仪器A.3.1 密闭性检测设备:包括压力表、流量计、调节阀和连接件等,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设备内部管线和连接接口均应大于15 mm。
A.3.2 氮气和氮气瓶:使用工业等级氮气,储存氮气的高压氮气瓶应带有两级压力调节器。
A.3.3 秒表。
A.3.4 三通检测接头:应在加油机油气回收立管上安装检测密闭性和液阻的螺纹三通,在水平旁通上安装公称直径为25 mm的球阀和丝堵,球阀水平中心线应比加油机安装基座至少高150 mm,见图A.1。
A.3.5 软管:用于连接检测设备氮气出口与三通检测接头,通过软管向油气回收管线内充入氮气。
A.3.6 泄漏探测溶液:用于探测检测设备本身以及与检测接口连接管线是否存在泄漏。
A.3.7 接地装置。
1-丝堵;2-球阀;3-加油机油气回收立管;4-螺纹三通;5-油气回收地下管线图A.1 三通检测接头示意图A.4 检测仪器灵敏度、量程和精度A.4.1 机械式压力表:量程范围分别为0 Pa~500 Pa和0 Pa~1000 Pa,分度值分别≤10 Pa和≤20 Pa,最大允许误差为±2%FS;两块压力表并联连接。
A.4.2 电子式压力表:量程范围为0 kPa~2.5 kPa,最大允许误差为±0.5%FS;或量程范围为0 kPa~5.0 kPa,最大允许误差为±0.25%FS。
0 150A.4.5 所有计量器具应按计量要求检定或校准。
A.5 检测要求A.5.1 密闭性检测设备空泄漏检查。
采用堵头将密闭性检测设备的出气堵住,开启真空源,产生1250 Pa的负压初始压力;用秒表计时,3 min后压力值减去初始压力得到的压力变动值≤15 Pa视为通过。
加油站油气回收及监测系统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6-07T12:07:42.81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王龙海[导读] 摘要:油气回收,是指汽油储运、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油气通过一定装置进行回收,将油罐车卸油、储油罐储油、加油机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收集到地下储油罐内。
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714摘要:油气回收,是指汽油储运、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油气通过一定装置进行回收,将油罐车卸油、储油罐储油、加油机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收集到地下储油罐内。
开展油气回收及长效监管是削减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油气回收自动监测系统,是指在油气回收系统的基础上,对油气回收运行参数进行在线监测的一系列设备的组合。
关键词:智能;在线监测;油气回收1 加油站油气回收及监测系统概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了家家必备的交通出行工具,有的家庭有两部汽车甚至更多。
石油作为汽车的动力燃料,在加油过程中燃料油气的挥发,不仅污染环境,同时增加安全隐患,加油站的油气回收很有必要,同时还需要科学的利用当前技术在线实时检测。
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智能监测系统,是基于三次油气回收的策略方法,借助智能终端设备方便监管和检测,使用原有流量计原理的技术依据,确保可以在读取加油机原有内部数据为前提,尽可能的节约大面积改造造成的施工或者铺设线缆等费用,利用智能化和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使用温控式和压力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油气回收系统。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油气回收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工作原理为:数字处理器可以接收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值,与标准的压力数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实现评价油气回收系统的性能。
该监测装置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监测效果,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检测等危险系数。
但该装置存在不能确定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漏油点的位置,也不能存储相关数据等缺陷。
附录G (资料性附录)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G.1系统配置G.1.1系统构成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以下简称在线监测系统)从底层逐级向上可分为:①现场监测设备(如气体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油气泄漏监测传感器、高清摄像头、温度传感器等)、②采集和执行控制器(如气液比采集控制器、加油枪关闭控制器等)、③站级监测系统三个层级,整个系统的构成如图G.1所示。
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及数量要求如表G.1所示。
图G.1在线监控系统表G.1在线监控系统硬件组成和功能序号设备名称功能备注1气体流量传感器检测加油枪回气量1个/(1)把汽油枪(共用一个面板的加油枪除外)2压力传感器差压式或表压式,检测油气回收系统管道、油罐气体空间等部位的油气压力见G.4.43气液比采集控制器采集加油数据,计算、存储气液比等指标见G.4.34加油枪状态控制器关闭气液比报警加油枪选配5油气泄漏监测传感器监测站内加油区、卸油区、人工量油井等处的油气排放状况选配6高清摄像头对卸油区、人工量油井、加油区等重点区域进行油气回收系统是否规范操作视频监控选配7温度传感器采集油气温度见G.4.7序号设备名称功能备注1套/站8站级监控系统数据的汇总处理、存储、显示、报警和上传等9不间断电源站内断电时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选配G.1.2系统功能主要通过测量、计算、分析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回气量、加油量和油气回收系统油气空间压力,实现各汽油加油枪气液比、油气回收系统压力等指标的监控功能;宜具备加油站内加油区、卸油区、人工量油井等处油气排放情况监测、视频监控等的相关功能或可扩充功能,并按要求发出预警、报警信号并控制气液比报警加油枪加油功能。
站级监测系统应能显示当前及历史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状态的各种参数,并存储、导出和远程传输一段时间内所要求的全部监控数据,并通过一定的数据格式将数据、图文等传输至相关主管部门。
G.2系统技术要求G.2.1一般要求G.2.1.1在线监测系统的检测/测量器件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属于计量器具的应取得我国计量行政管理部门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不属于计量器具的应取得省部级以上具有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当日处理量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油气回收过程的智能化系统。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能够实时监测和评估油气回收的效果和处理量,从而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在当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背景下,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量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多个方面,从简到繁地探讨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当日处理量的相关内容。
1. 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平台相结合的技术手段。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油气回收的关键参数,如油气流量、油品成分等,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可以了解油气回收的实时情况,包括当日处理量。
这为加油站管理人员提供了即时可靠的数据支持,以进行管理和决策。
2. 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当日处理量的意义和作用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当日处理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加油站的管理和运营非常关键。
它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当日的油气回收情况,包括处理量、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油气回收过程。
当日处理量的数据还可以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油气回收的长期趋势和效果。
3. 如何评估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当日处理量的优劣评估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当日处理量的优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靠的数据来源和准确的测量方法是评估数据优劣的基础。
如果数据来源不可靠或者测量方法存在问题,那么所得到的当日处理量数据就是不可信的。
- 数据的完整性和详细性:数据的完整性指的是当日处理量数据是否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例如加油站的位置、时间等。
数据的详细性也十分重要,包括了解油气回收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Q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江苏乐尔环保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由江苏乐尔环保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乐尔环保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宇本标准首次发布。
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4793.1-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器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1606-2007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GB20952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HJ/T76-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加油站gasoline filling station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的专门场所。
3.2油气gasoline vapor加油站加油、卸油和储存汽油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非甲烷总烃)。
3.3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v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service station由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汽油密闭储存、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油气排放处理装置和加油站在线监控系统组成的系统。
3.4气液比air to liquid volume ratio加油时回收的油气与同步加油量的体积比值。
3.5密闭性vapor recovery system tightness加油站系统在一定气体压力状态下的气体抗泄露能力。
3.6在线监控系统on-line monitoring system实时监测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状态的在线系统,主要监测气液比、系统压力。
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王振中;金帼;吴锋棒;王洁【摘要】为保证油气回收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部分加油站应用电子式气液比调节设备和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二者在功能原理上有较多的相似性,结合二者的功能特点,设计了兼具调节和监测功能的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能有效降低加油站的一次投资成本,提高气液比调节的长期稳定性。
%In order to control VOC emission in the oil vapor recovery,some filling stations employ both gas liquid ratio regulating equipment and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Considering their similarity in working princi-ple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an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boasting of regulation and monitoring functions for the oil vapor recovery was designed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and improve gas liquid ratio for long time.【期刊名称】《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4页(P1166-1168,1180)【关键词】在线监控;油气回收;加油站;气液比【作者】王振中;金帼;吴锋棒;王洁【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5+.2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日趋严重,为了有效控制加油站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的有机气体,2007年出台了GB 20952《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
加油站零排放油气回收与在线监测系统产品介绍油气回收率:> 95%VOCs排放:零排放油盈率:10~50 L / 天在线监测:国家标准规定的全部数据进行实时发布智能化:气液比、液阻、密闭性、排放量等重要参数实现自动实时监测和平台远程管控加油站零排放油气回收系统与“三次油气处理系统”有何不同:近十年,国内加油站所采用的“三次油气处理系统”,不论是采用“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冷凝+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还是采用“冷凝+膜盒工艺”,基本上都属于“伪产品”,经不起对其油气处理工艺的理论解剖和运行结果分析。
经过对近百座加油站多种工艺形式的“三次油气处理系统”运行现状调查,没有发现一套系统能可靠运行,油气排放都存在严重超标,同时还给加油站增加了额外的工作负担和运行维护费用,更严重的是VOCs 没有得到有效减排,反而加大了油气排放量,对大气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目前在加油站运行的“三次油气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工艺不合理,不可能实现长期稳定的油气回收率和油气达标排放。
2、工艺关键设备配置不合理,无法保证油气处理装置的长期可靠运行。
3、按照加油站的油气处理量与活性炭填充量的计算,每个油气回收装置的活性炭每年至少需要更换6次,每年的更换费用约1.3万元。
4、更换下来的活性炭属于固废污染物,需要单独合法处理,仅此一项一座加油站每年需要费用1.0万元。
5、“三次油气处理系统”设备运行电费每年约0.4~0.8万元。
6、每次更换活性炭之后,需要委托第三方进行现场检测,每年检测费用约0.6~0.8万元7、根据每天销售汽油大于10000升的加油站现场统计,安装运行“三次油气处理系统”后,系统内的真空泵强制将地罐内的汽油油气不断抽出,每天的汽油抽气排放量为自然挥发量的2~3倍,每天汽油挥发量为25升~50升(夏天尤为严重),每天损失200~400元,全年损失7~14万元。
8、所谓的“三次油气处理系统”给加油站和当地的环境监管部门带来许多额外的工作量和麻烦,工艺的不合理,设备的不合格,是造成多方之间矛盾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