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补充日影朝向及长短--黄梅一中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45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查字典地理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地理网。
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
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
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
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
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
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中学地理学问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中学地理学问点:涉及的日影问题分析一、日影朝向(一) 分布规律1、日影朝向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1)回来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北回来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2)回来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
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赤道到北回来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来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有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二) 应用意义1、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据一天中日影朝向状况,推想当地地方时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3、据正午日影朝向,推想观测点所在半球及体纬度位置(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来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来线以南地区(南极点外除)或北极点。
高中地理日影问题汇总日影朝向图示大全一. 日影朝向(一)分布规律1. 日影朝向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1)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
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 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二)应用意义1. 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 据一天中日影朝向情况,推测当地地方时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3. 据正午日影的朝向,推测观测点所在半球及大体纬度位置(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极点除外)或北极点。
优品课件之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优品课件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中考地理必不可少知识点: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
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日影最长。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照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轻,日影最久。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
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日影最长。
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轻,日影最久。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2、日落、日落时日影朝向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照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飘扬,西北方落。
日落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照射点北安远,太阳飘扬和落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照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
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恰好相反)不仅随其空间,而且随时反问的变化而变化。
从赤道已经开始,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的再升落到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减小。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科学知识共享资源,共创未来优品课件。
正午影子朝向和长短一、正午日影朝向一正午日影朝向规律简而言之,正午日影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表面上有太阳直射的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那天正午日影缩为一点即日影与物体重合;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太阳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南极夜地区和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而极点处日影只有一个方向;现把全球各地正午日影具体朝向总结如下:1.北回归线往北至北极圈的地区,全年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北方;2.北极圈至北极点地区,有白昼期间时即除极夜期间外正午日影朝正北方;3.北极点上,3月21日春分日至9月23日秋分日的半年间即出现极昼期间,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南方向;4.南回归线往南至南极圈的地区,全年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南方;5.南极圈至南极点地区,有白昼期间时即除极夜期间外正午日影朝正南方;6.南极点上,9月23日秋分日至次年3月21日春分日的半年间即出现极昼期间,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北方向;7.回归线之间的地区:随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间来回移动,物体正午时的日影有时朝正北方,有时朝正南方;当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南,该地正午日影朝正北方;当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北,则该地正午日影朝正南方;1太阳直射地点,正午日影缩为一点即日影与物体重合或为零;2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3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二正午日影朝向的应用1、根据一天中日影朝向情况,判断当地地方时;当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2、根据正午日影朝向,判断当地所在半球及大体纬度范围;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极点除外或北极点;3一年中正午日影有一段时间朝向正南方,有一段时间朝向正北方,则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一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规律受太阳高度的影响,地球某地日影长度随太阳高度的增加而减短;一日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所以日出和日落时的日影为一日中最长,地方时12时的日影最短;一年中,随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地球上同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在发生变化,正午日影长随正午太阳高度的增大而减短;总结如下:1、一天中: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最长,正午时的日影最短;2、一年中:16月22日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的一天,南半球有白昼期的地区即南回归线往南到南极圈之间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的时刻;212月22日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的一天,北半球有白昼期的地区即北回归线往北至北极圈之间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的时刻;3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正午日影缩短为零,达全年最短;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的应用1、若某地在6月22日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则该地位于南半球,为冬季;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为夏季;2、若某地在12月22日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则该地在北半球,为冬季;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则该地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为夏季;3、若某地在某日正午日影为零,该地在南北回归线含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该地;知识点运用:例1、春分日以后,有人看到太阳总是在南方,自己的影子也在南方,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秋分日落为止;这人的位置应位于右图中的1月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2M处的树应位于旗杆的方向,其精确的维度是例2、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下图为6月22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回答1-2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乙、甲2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可能出现的是A.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B.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C.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D.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例3、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图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o,回答1-3题;1甲地的地理纬度A、23o26’NB、66o34’NC、22oND、90oN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A、22oB、44oC、11oD、68o3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A、东北B、东南C、正东D、正北例4、某学校地理小组对地球某区域进行考察,如图,其中AD线为晨昏线圈的某一段,他们在D点某日发现太阳从正北升起,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115oW、0oB、115oW、23o26’NC、0o、0oD、115oE、23o26’S解析从题目中可知太阳在D为是从正北方升起的,因此,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而题目答案是唯一的:B;例5、某人在M地用量角器测正午太阳高度;如图所示,于世界标准时间17时40分测得∠α的全年最小值为22°,回答1-2题;1M地的纬度位置是A.°NB.°SC.°ND.°S2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乳畜业B.大牧场畜牧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游牧业例6、图中MC、MD分别为旗杆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求该地的纬度:°37′20″N°52′°56′40″N°56′40″S例7、如图,图中实线交点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为纬线,OQ为经线,回答1、2题;1若图中虚线PQL为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A.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B.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C.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D.一年最冷的季节2若图中虚线PQL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B.此时O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C.P、O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D.P、Q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例8、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大阳高度,竿长2米;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等影长度变化图;据此回答1、2;1右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等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6月22日竿影长度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2该学校大约位于例9、图4是某地区朝正南的楼房10米高连续一年多正午及影长度变化图;tan84°≈tan45°=1,tan36°≈0.7读图回答1—3题;1某退休教师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阳光都照不到的地万、以便规划栽植的种类,应选择土图中哪日正午时刻去观察A.① B.②C.③D.④2选择这一天去观察,屋影在一天内发生的变化情况下列最可能符合的是C3若房屋附近有一条河流,其流量大小与房屋正午影长长短呈负相关,则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例10、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据此回答1、2题;1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A.°E,21°34ˊNB.120°E,45°NC.°E,21°34ˊND.120°E,23°26ˊN2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A.4月4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7月5日前后D.9月9日前后例11、下图为某日某地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出的太阳视运动图,已知当太阳位于甲地时,北京时间为6时,回答:①当地的纬度:___________;②此日6时南极的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此地出现极昼,且最小太阳高度为0o,说明当地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设为Xo,则太阳直射点纬度为90-Xo,二者纬度相隔90-X-Xo;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40o=90o-90-X-Xo,求得当地纬度为70oN;极点一日之中太阳高度角保持不变,故此日6点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0o;答案:①当地纬度:70oN;②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o。
2019高考地理必背学问点:涉及的日影问题日影指日光照耀物体所成的阴影,下面是涉及的日影问题,请考生仔细学习。
一、日影朝向(一)分布规律1、日影朝向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1)回来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北回来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2)回来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
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赤道到北回来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来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有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二)应用意义1、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则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则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据一天中日影朝向状况,推想当地地方时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3、据正午日影朝向,推想观测点所在半球及体纬度位置(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来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来线以南地区(南极点外除)或北极点。
日影的朝向及长短小专题、日影的日变化,一般我们讨论的时段有这么几个:一天中日影变化轨迹北南N二、日影的长短1、日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成反比,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则越长。
如果直射,则日影的长度为零(即无日影)。
与物体高度成正比。
2 .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变短——正午最短——变长——日落最长 (理论上晨昏线处影子无限长)。
一日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地方时12时的日影最短) 特点: 1)、上午与下午的影子长度与朝向关于正午日影对称。
2)、正午日影方向:太阳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日影向南;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日影向北。
3)、有极夜的地区正午无日影; 午夜有日影的地方是在极昼地区。
4)、极点: 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或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
例: 下图是新余市某同学9月1日在一条东西向街道面向西方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1~2题。
1.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A. 6:00B. 10:00C. 14:00D. 18:002.该时间之后的2个小时内,树影将( )A. 变短,顺时针移动B. 变短,逆时针移动C. 变长,逆时针移动D. 变长,顺时针移动[2017·天津红桥模拟]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
图甲是天津市某新型居住小区楼房二楼正南向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照片,图乙是太阳能集热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冬季某日晴朗的午后14:30左右,太阳照射该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所产生的影子偏向于照片中( ) A .①处的左下方 B .②处的左上方C .③处的右下方D .④处的右上方C 、日出日落方向及日影朝向的判读 (1)北半球夏半年,全球除极昼地区外,皆日出东北(日影朝向西南), 日落西北(日影朝向东南) 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极昼地区外,皆日出东南 (日影朝向西北), 日落西南(日影朝向东北) 40°N 为例:在杭州(30°16′N ,120°09′E)工作的王先生,于春分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
高考地理涉及的日影问题一、日影朝向(一)分布规律1、日影朝向始终在观测者所见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
2、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以南的地区朝向正南(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
不同地区分布如下:(1)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极点除外):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①太阳直射地区,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正午日影与物体重合)。
②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③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3)极点:北有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南,南极点极昼期正午日影都朝向正北。
3、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朝向(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南方。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无论南北半球,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东北方。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时的影子都朝向正西方,日落时的影子都朝向正东方。
1、据日出、日落时日影的朝向,推知太阳直射半球假设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南方,那么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假设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北方,日落时物体的影子朝向东北方,那么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假设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正东方,那么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据一天中日影朝向情况,推测当地地方时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3、据正午日影朝向,推测观测点所在半球及体纬度位置(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那么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高中历史。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那么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极点外除)或北极点。
(3)一年中正午日影一段时间朝向正南方,一段时间朝向正北方,那么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日影朝向与长度的变化JGSLJZ日影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探讨日影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日影朝向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其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呈负相关。
一、日影朝向的变化2.正午日影朝向的变化(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朝正北。
(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日影朝正南。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当太阳直射时,正午日影就在物体底下,其他时间有时朝正北,有时朝正南。
二、日影长度的变化(1)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短;日出与日落时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长。
一天中日影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到短,再由短到长。
(2)一年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日影最短;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长。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情况则相反。
在太阳直射点上,日影长度为0。
【典例精析】下图为武汉市某校学生用一定长度的竹竿测日影略图,其中O A为竹竿,OC是正午时竹竿的影子。
回答下列问题:(1)若OC影长为一年中最大值,则图示测影日期是。
(2)假如竿影顶部由B经O(竹竿垂足)至D,则观察地点一定在地区。
(3)冬至日时,各纬度正午时的竿影(竹竿长度一定)的长度分布规律是。
(4)假如武汉某天的竿影周日运动路径为,请绘出经过此地的经线(用虚线绘),并在地平面上标出南北方(S、N)。
[解析]此题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巧妙地考到了地球公转对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的相关知识。
日影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呈负相关。
一年中,冬至日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时日影出现一年中的最大值。
一天中,竿影顶部经过竹竿垂足,说明该地有直射现象,只能出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时南回归线上的竿影长度为0。
因武汉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始终在正南方,所以竿影朝向正北方。
[答案](1)冬至日(2)南北回归线之间(3)由南回归线向两侧的高纬、低纬增长(4)图略(此地的经线与OC重合,C为正北方,O为正南方)【巩固练习】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