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而英语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固定模板、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等问题。
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其能够帮助学生更高效、准确地把握英语知识,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本文首先介绍了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探讨了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高中英语写作教育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支架式教学法概述支架式教学法(Scaffolding )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启发性问题、示范演示、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支架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适当的支持和引导;(2)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恰当的支持;(3)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支持。
2.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2.1激发兴趣高中英语写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表达思想观点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和动力。
支架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写作任务的认知结构,明确目标和步骤,并提供具体指导。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写作不再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有趣且可行的挑战。
比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启发性问题、真实场景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参与写作活动的积极性。
2.2提升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缺乏有效的写作策略和思维模式。
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方法。
它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渐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最终独立完成任务。
与传统的直接教学相比,支架式教学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1. 引言1.1 引言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设置具体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在高中英语写作中,支架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支架式教学的概念、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具体应用、支架式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支架式教学对教师的影响以及支架式教学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支架式教学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支架式教学的概念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支架(scaffold)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支架式教学的理念源自维格斯基的“区内发展区域理论”,即学习的过程必须处于学生的发展区域之内,既不能太简单以至于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太难以至于让学生望而却步。
支架式教学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具体任务,提供所需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支架式教学通常包括前期导入、实践演练、反馈调整等环节,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支持和指导,避免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挫折。
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支架式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2.2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具体应用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思路和框架。
通过提供清晰的写作步骤和模板,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清自己的思路,从而更有条理地展开写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五段式”结构来组织英语作文,包括引言、正文三个段落和结论,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个写作的逻辑结构。
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运用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预先设定的框架或结构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写作。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分析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写作结构,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通过提供写作模板或框架,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英语写作结构,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学生可以按照这些结构进行写作,不仅能够更好地组织思路,还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观点和论据。
其次,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效率。
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框架填充内容,省去了构思结构的时间,使得写作过程更加顺畅快捷。
最后,通过反复练习使用写作支架,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和风格,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另一方面,支架式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过度依赖写作支架可能会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表达能力。
如果学生长期依赖写作模板,缺乏尝试自主构思和组织写作结构的机会,可能会导致他们面对新的写作任务时不知所措。
其次,写作支架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方式。
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模板填充内容,可能会导致他们缺乏表达个性和独特观点的能力,写作内容显得呆板和缺乏个性。
为了克服支架式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支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扩展,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
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写作支架的优缺点,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自己的写作方法和风格。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不依赖写作支架的情况下完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写作结构,提高写作效率,但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避免过度依赖写作支架,限制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浅谈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通过提供合适的教学支架来引导学生学习。
在高中英语写作中,支架式教学的基本原理为:明确教学目标,确立写作内容及要求;提供适当的写作框架和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写作要求。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或者写一封推荐信等。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练习。
2.提供写作支架和范例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写作支架和范例,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给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范文,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语言运用,然后引导学生按照相似的结构和语言来进行自己的写作练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水平。
3.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在学生完成写作练习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的优点并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及时改进。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推动学生不断地进步和提高。
三、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优势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写作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写作水平支架式教学通过提供合适的写作支架和范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3.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支架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高,增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有效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1.配备相关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展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配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范文、教学课件、教学实例等,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架。
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运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通过提供结构化的指导和帮助,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支持和引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具体运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写作任务的设计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写作任务要求和目标,以及适当的写作支架,比如写作模板、写作步骤等,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结构。
其次是在写作过程的指导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障碍,比如如何扩充观点、如何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如何组织语言等。
再次是在写作作业的反馈上,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详细的评阅和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可以带来许多益处。
支架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方法,让他们明白写作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情。
支架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
支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让他们的作文更加规范、完整、连贯,逻辑性更强。
支架式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写作活动。
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运用
支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指导说明和练习,学生能够有步骤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将分析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在写作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解读、分析和总结教师提供的文本,了解文本特点、结构和组成部分等信息,从而构建自己的写作框架。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指导说明和练习来引导学生完成每一步,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写作基础。
其次,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分解知识点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和提高写作技巧和能力,从而使写作过程更加规范和有效。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和反馈来帮助学生发现和改正自己的写作缺陷,并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再次,支架式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突出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还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素养。
最后,应该注意支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支架式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方法,应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另一方面,教师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时,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学生在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
浅谈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支架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思路和框架。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进行构思和组织文章结构。
通过支架式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模板或者框架,指导他们如何对文章进行分段和布局。
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作文的常用结构,比如开头引入、主体部分和结尾总结,然后再给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的过渡句型和连接词,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文章结构。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框架来填充自己的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系统化地进行写作,提升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支架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写作思维拓展。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常常陷入“套路式”写作之中,思维僵化,创新性不足。
而支架式教学则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特定的写作任务或者提供一些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碰撞。
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话题,自由构思,写一篇短文,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进行文章的组织和内容的展开。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启发活动,比如让学生进行词语替换练习、情景模拟写作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他们的写作思维拓展。
支架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常常会因为语法错误、表达不清等问题而感到自卑,缺乏写作的自信心。
而通过支架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逐渐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评语和建议,鼓励学生尝试更多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手法,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写作是被接受和欣赏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自信心,从而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支架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
通过支架式教学,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分解成多个小环节,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写作规划和构思,然后再进行书面表达,最后再进行修改和润色。
通过这样有计划、系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每个环节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包括写作思路、逻辑结构、语法表达等方面。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将支架式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英语写作课程中,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提供结构化的教学支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和合作,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
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设计具体的写作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写作结构和逻辑,提供写作范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并进行反思和修正。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支架式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质量和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该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passively 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通过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种参与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支架式教学模式注重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都不同,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学习支架,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支架式教学模式还强调实践性教学。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比如写作练习、讨论、案例分析等,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写作实践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写作能力。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学习框架和支持的方法。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培养写作技能,引导学生展开写作思路,促进学生写作实践能力提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创新精神。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广泛,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
未来支架式教学还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对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写作、应用分析、提升写作水平、培养写作技能、展开写作思路、写作实践能力、激发写作兴趣、创新精神、应用优势、未来发展、提升学生写作水平1. 引言1.1 介绍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性强、逐步拓展学习内容和深度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引导-合作-实践”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运用知识,达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支架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支架式教学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支架式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2 介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作文结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写作任务。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综合能力。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一、支架式教学的核心概念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概念在于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撑和引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引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支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1.确定学习目标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学生需要提高叙事文写作的能力,那么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掌握叙事文的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
2. 提供适当的支撑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撑。
在教授叙事文写作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叙事文的范例,帮助他们了解叙事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模板或写作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叙事文的写作任务。
通过这些支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写作任务的要求,提高写作效率。
3.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分析范例文,讨论写作技巧,相互帮助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提供及时的反馈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阅,给予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给予彼此反馈,通过互评互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
通过及时的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提高写作水平。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支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撑和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写作任务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作者:黄锦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5期
【摘要】衍生于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和维果斯基的理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以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为教师的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了方向。
将理论层面应用到实操层面,将支架式教学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指导高中英语写作的写作过程,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英语写作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96-01
一、引言
写作技能是英语学习四大技能中非常重要而且高难度的一项,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作为输出型语言技能,在表达个人情感看法和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起着具有创新并有表现力的沟通作用(秦晓峰,2009)。
现今高中英语写作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句法知识不扎实、词不达意、表达力匮乏;缺乏必要的技巧,语法实际运用能力差;表达不得体,无法驾驭长句;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多维互动交流。
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采用支架式教学法来设计和指导课堂教学,尝试对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做出的帮助做探讨。
二、传统写作法
传统写作教学是以侧重写作技巧和方法以及写作结果的成果写作法为代表。
成果写作法关注通过模仿范文、关注词汇、句子语义、语法正确性和句式的运用(鲍勤,2007;张顺梅,2007;)。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给予刺激,学生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贾爱武(1998)提出,传统的写作路子有效地强化学生对所学写作格式、语法、词汇的等知识的掌握。
为了改善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后来发展出了任务教学法、过程体裁法、过程体裁法等。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建立在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之上:
最近发展区理论衍生于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习者的智力活动中,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和潜在的学习能力之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没有旁人指导帮助下能够达到的认知水平(也被称为第一水平),潜在的学习能力(也称第二水平)则是指在教师以及其他更有能力者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水平,这段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善于发现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并在最近发展区内组织适合学习者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教学。
支架理论建立于社会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布鲁纳、伍德和罗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主张通过教师或其他更有能力的成人或同伴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内提供的适当的帮助,使学习者能逐步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普利斯利(Pressley)于1996年将支架定义为: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
支架式教学法应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理论最广为接受的模式是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张顺梅,2007;路世英,2009;尹山鹰,2011等)。
支架式教学中,更有能力的人提供给学习者支架或帮助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在原知识的基础上内化新信息的能力(Rachel R. V. D., 2002)。
支架于写作教学的种种好处中,最根本的一条是打破了外语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实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通过交际学习语言(张国荣,2004)。
支架理论有利于我们在英语课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有效、成功的互动必须借助支架,适当的支架可以使互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互动创造和谐的环境。
通过提供支架—减少支架—撤除支架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最终达到在无须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
支架式教学模式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降低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困惑度。
支架式教学的应用还可以弥补课堂中的盲目性和松散性,使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自主性增强,方向感也渐明确,支架设置得越好,学生的再学能力就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然而,在支架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帮助学生而不加以甄别。
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支持、引导、协助,而不是代办、代替、灌输。
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所以我们同时关注教师和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角色,在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学习的时候放手让他们去学习,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再施以适当的帮助。
教师要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兴趣所在,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支架设置的难度和引入要适时适当,撤除也要循序渐进,逐步减少。
四、支架式教学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在支架式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是负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为学习者搭建起写作的脚手架,根据学习者原有的写作水平,制定出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写作任务,确保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完成。
(2)引导学生对写作任务作深入的理解,指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帮助学生组织语料。
(3)要善于鼓励协作学习,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不仅要善于鼓励其独立完成写作任务,更要鼓励其相互合作,这有利于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欣赏他人,相互取长补短。
(4)要注重学习者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评价写作成品时要注意把整个写作过程与成品结合起来考虑,评价要以肯定和表扬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产生写作的热情,提高写作动机。
结束语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真正实现英语写作教学的高效率,就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鼓励独立思考与相互协作,多肯定进步,以加强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动机。
参考文献:
[1]Jamie Mckenzie. 2000. Beyond Technology: Questioning, Research and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chool Community, Chapter 19- Scaffolding for Success [M]
[2]Richard Badger & Goodith White. 2000. 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J] ELT Journal Volume 54/2 April 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Rachel R. Van Der Stufy. 2002. Scaffolding as a Teaching Strategy [J]. Adolesc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ection 0500A- Fall 2002 November 17
[4]鲍勤.支架式教学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云南电大学报.2007.(1):53-55
[5]陈萍、陈开顺.支架式教学模式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9.(3):71-74
[6]贾爱武.英语写作的改进:从成果写作法到过程写作法[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5):74-77
[7]路世英.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英语教育.2009.(4): 40-44
[8]秦晓峰.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及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194.211
[9]宋洁琳.“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8.(10):142-143
[10]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37-38
[11]张顺梅.大学英语写作课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118~119
[12]朱枫.大学英语支架式教学实证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