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点的确定
- 格式:ppt
- 大小:953.00 KB
- 文档页数:25
议论文:文章分论点的确定及补充学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提炼、设立分论点常见的几种方法;2.学以致用,能够准确找到分论点,并能够补充分论点。
明确拟分论点的总的要求1.中心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
2.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20字。
4.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6.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
中心论点:我们要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
分论点——(并列)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方法一:概念分析法《“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角度:是什么并列分解“是什么”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
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
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高考作文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技巧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分论点表述的要求: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分论点的设置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2.“分得开”,所列的几个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3.“排得顺”,所列的几个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一、分解方式多样化1、并列式分解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可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
在一篇议论文中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述清楚,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1)从类别和性质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1《坦然》(中心论点:坦然,才是美的真谛!)①坦然是快乐和美丽的源头活水。
②坦然是物我两忘后的一种超脱。
③坦然是尔虞我诈外的一份闲适。
(2)从原因和目的角度设置分论点,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中心论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①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②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③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从方法和途径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3《诗意地生活》(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①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②诗意地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③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4)从意义和影响角度设置分论点。
例4《谈意气》(中心论点: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①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
②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③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他们笑对坎坷,拨云见日。
【阅读4级】议论文:文章分论点的确定及补充什么是文章的分论点?知识回顾:在议论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
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
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简言之: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分支阅读中怎样考查分论点?分论点到哪里找?(1)位置法:一般在段落首句或尾句;有时在过渡句中;(2)找信息词:每段第一人称后(我、我们要……),总结性词语后(由此可见、因此……);“(3)有时则需要自己概括:找出每段的关键词语,组织语言连缀成句,形成几个关系并列或递进的观点。
【注意】:分论点也和中心论点一样,句中不能有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果段落原句有修辞,则要选其他句子或自己概括,即还原出本体。
【例 1】善言是一种美德①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人交流而煞费苦心。
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本的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出善言。
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获益。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②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
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
一次语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默写生字。
他刚刚够到黑板,写字要斜着身子,字迹歪歪斜斜,很难看。
然而老师点评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
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
”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当年正是老师用一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
拟写分论点的方法一、分论点的定义及作用分论点是文章中对主题进行细分和展开的论述要点。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时也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在撰写文章时,拟写分论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使文章更加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二、确定分论点的方法1. 主题分解法主题分解法是一种常用的确定分论点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然后将主题逐步分解为更具体和具体的子主题。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系列有关主题的分论点。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主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2. 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总结和概括来确定分论点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对已有的信息、观点和论证进行整理和总结,从中提炼出几个核心的分论点。
这种方法常用于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或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
3. 演绎法演绎法是通过逻辑推理来确定分论点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假设或前提条件,然后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常用于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可以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严密性。
三、分论点的表达方式1. 提问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表达分论点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并逐步回答这些问题,逐步展开论述。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互动性和引人入胜的程度。
2. 举例法通过举例来阐述分论点是一种直观和生动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举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个观点或论证一个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也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3. 分类法通过分类来表达分论点是一种系统和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将主题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分类下进一步展开论述。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和有层次感,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四、分论点的重要性拟写分论点是撰写一篇文章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路、明确论述的重点和次要点,使文章更加有条理和易于阅读。
同时,分论点也可以增加文章的层次感和逻辑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的观点。
发言稿的分论点怎么写尊敬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言稿的分论点如何写”,作为一种表达思想和观点的重要形式,发言稿在各行各业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如何撰写一篇具备说服力和逻辑性的发言稿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本次演讲中,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撰写发言稿分论点的经验和技巧。
首先,让我们从分论点的基本定义开始。
一、分论点的基本定义分论点,顾名思义就是发言稿中进行论述和论证的一个个小点,是将论述主题拆分为具体内容的方式。
分论点应具备以下特点:1. 明确:分论点应该明确地指出论述的方向和内容,使读者或听众能够清晰地理解。
2. 独立:每个分论点应该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不应有重复和冲突。
3. 层次清晰:分论点应该按照逻辑上的层次关系组织,从而使发言稿整体更加有条不紊。
以上就是分论点的基本定义,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如何撰写分论点。
二、撰写分论点的技巧和步骤1.确定主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发言稿的主题或议题,这有助于我们把握分论点的方向和内容。
2.找出亮点:根据主题,我们需要找出几个核心亮点或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将成为分论点的基础。
3.合理分组:在找出核心观点后,我们需要以逻辑关系为依据,将其合理分组,形成有层次的分论点。
4.规划分论点顺序:在确定了分论点的分组之后,我们还需要合理规划各个分论点的顺序,使其更加有条理。
5.为每个分论点添加论点支持:在确定好分论点的逻辑顺序后,我们需要为每个分论点添加具体的论据和例证,丰富其论证力度。
6. 适当调整: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根据需要对分论点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更加符合逻辑性和说服力。
以上就是撰写分论点的一般技巧和步骤,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举例介绍具体的写作方法。
三、具体写作方法举例为了更好地解释如何撰写分论点,我以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发言稿为例进行讲解。
健康饮食是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点和维度,提出多个分论点。
1.分论点一:饮食搭配要合理论述:合理的饮食搭配对于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确保摄入各类营养物质的平衡,避免食物过多或过少造成的问题。
分论点怎么写
分论点是指在写作中,将一个大的主题或观点进一步细化为几个小的论点或支持材料。
以下是写作时如何组织和写分论点的一些建议:
1. 首先,明确主题或观点。
确保清楚自己要阐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将有助于你找到与之相关的支持材料。
2. 然后,确定论点。
在明确主题或观点后,思考一下可以用来支持或证明该主题或观点的论点。
每个论点应该是一个小的观点或想法,可以独立地支持主题或观点。
3. 排列次序。
一旦确定了主题或观点以及相应的论点,可以考虑如何将它们排列成有逻辑的顺序。
可以按重要性、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或分类等方式进行排列。
4. 提供充分的论据。
每个论点需要有相应的论据来支持。
论据可以是事实、数据、统计信息、引用、案例研究或专家意见等。
确保提供足够的论据来支撑每个论点,并使之更加具有说服力。
5. 组织结构清晰。
每个分论点应该在文章中有自己的段落或章节,以确保文章的结构清晰而易于阅读。
可以使用标题或段落开头的主题句来引导读者,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你要讲述的是哪个分论点。
6. 合理过渡。
在分论点之间进行过渡,以确保整个文章的连贯性。
使用连接词、过渡句或其他过渡手段来使得不同分论点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
注意:本回答是为了提供写作建议,并非实际的3000字分论点文章。
所以不会进一步继续写正式的分论点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1、追问原因法(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事物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就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一)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追问原因: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勇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勇气,是人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2、追问办法法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
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二)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分论点一: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寒冷。
分论点二: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分论点三:自信乐观,经风历雨,拨云见日。
3.追问结果法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例:《诗意的生活》的中心论点是:人应当诗意的生活。
(见例文三)分论点一:诗意的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的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的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
4.追问对象法即先用一个句子将中心论点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这个论点涉及到哪些人、事、物。
然后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一句话提炼出中心论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雕琢涉及的人包括: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就可提出如下三个分论点。
(见例文四)5.追问内容法就是先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涉及到哪些人或物,然后结合论点的核心揭示出人和物的本质内容即可成几个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分论点一: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分论点二: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乐观的天使;分论点三: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词坛的天使。
练习1.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示例:中心论点:题目即为论点。
要求用推想结果法提炼分论点。
高考作文分论点的确立及论证(附佳作赏析)语文高考作文想要拿高分,只凭一手好字和素材的堆砌可不行,要论点合理、论证得当,所论证的文章才有说服力,也更容易得高分。
目前很多学生的作文都面临着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不会根据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二是分论点的论证只是素材的堆砌,缺少论证过程或者论证没有说服力。
下面小金以作文结构中最为经典、应用最为广泛的“总-分-总”结构形式为例,为大家提供解决当前作文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分论点的设置(一)分论点设置的原则合理设置分论点会使文章的角度更加多元化,结构更加清晰合理,逻辑更加严密。
我们在设置分论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扣得住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子与母的关系,分解出的分论点一定要扣住中心论点和作文题的主旨,分而不离。
如《适时变通,英雄方有用武之地》(见后文)的三个分论点无一例外地围绕着“变通”与“审视”展开。
2分得开分解出的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也可以是对比关系;分论点以两三个为好,要多角度多层次,不重复不交叉,更不能互相矛盾。
如《适时变通,英雄方有用武之地》(见后文)的三个分论点并列有致,互不交叉。
3排得顺分解出的分论点要按恰当的顺序排列,如先后、古今、内外、表里、浅深、主次、轻重等。
如《适时变通,英雄方有用武之地》(见后文)的三个分论点就是从个人到他人,再到时代,逻辑恰当。
(二)分论点间的逻辑关系1并列式并列式比较适合阐述文章观点、解释中心论点的内涵,或提出不同对策的文章。
如阐述观点时采用横向思维,分论为其一、其二、其三,解释中心论点内涵的不同方面和角度;对解决当前问题提出看法和对策时,从不同对象和立场提出解决方案等。
2递进式递进式结构适合写作针对某个人物、事件发表意见、观点的议论文,这时拆分中心论点可以由浅层到深层、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使得论证层层深入。
3对比式对比式结构适合将两种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人物、事件、现象、看法等进行比较分析式写作,也适合辩证式写作,两个部分或正反对比,或转折补充,或辩证分析。
议论文分论点设置议论文分论点设置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当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所以,我们要学会从别同角度、别同侧面,别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办法有:1、追咨询缘故法。
算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缘故。
事物是复杂的,缘故是多方面的。
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要紧缘故,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办法。
例一,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以“讲‘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
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很多于800字。
《讲“安”》中心论点:京剧是一种安和、安然、安详的“高级艺术”。
分论点一:剧情方面,京剧是安和的。
分论点二:伴奏方面,京剧是安然的。
分论点三:表演和风格方面,京剧是安详的。
例二:讲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故意气。
追咨询缘故: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究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练习:古训讲:“别以规矩,别成方圆”,现代人讲,怎么创新,算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示例:先把题目扩展成一具中心论点(一具句子):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那个论点追咨询缘故,就能够得到分论点:分论点一:没有规矩,个人别能成才;分论点二:没有规矩,集体别能稳定;分论点三:没有规矩,国家别能进展。
2、追咨询方法法:即就中心论点咨询一具“如何办”。
也算是提出解决咨询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算是文章的分论点。
2006年湖南高考,题目是“谈意气”。
我们可先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中心论点:人要故意气。
然后追咨询:人怎么样才干故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一:顽强别屈,别畏风霜,别畏冷雨;分论点二:勇敢别惧,勇往直前,别怕牺牲;分论点三:自信乐观,历风雨阴霾,拨云雾见日。
在论文构思阶段,首先需要根据选题和材料提炼论点,其余工作才可以在此基础上组织和进行。
一、论点和分论点(论点和分论点的概念及关系)1.概念在逻辑学上,论点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又叫论断。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态度,反映作者的主要思想观点,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
论点要非常明确,不能摸棱两可;不能没有论点,否则将是无的放矢,不知所云,论文既无法组织,也没有任何意义。
一篇论文总的论点为总论点,或中心论点。
一篇论文只能有一个总论点,整篇论文的论证过程将围绕这个总论点展开。
不是所有的判断都适合作为论文的总论点。
论点的核心是其真实性尚需要论证,可以理解为猜想。
不需要证实的常识,以及显而易见的判断,都不能作为论点。
此外,虽然需要证实,但逻辑关系太简单的判断,因为无法展开,也不适合作为论文的论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论点相对于现有的成果,应是向前推进了一步,体现了论文的创新性。
对于论文而言,由于总论点通常比较复杂、深刻,所以还应有分论点。
分论点用来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将总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分别论述。
这每一层次、每一侧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从属于总论点,并为阐述总论点服务,回答总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
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
凡经过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就转变成为论证总论点时的有力论据。
每个分论点又可继续细分,并成为相对下一层次分论点的总论点。
可以一直分到段落的中心句或主旨句。
细分层次的多少,反映了总论点的深度,同时也决定了论文层次的多少。
重大选题,往往有很多层次。
对初学者,可以不必设计过多的层次。
2.总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存在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
总论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统摄分论点并包举全篇论文。
它既是论文全部论证过程的中心,又是论文所有论证的落脚点。
分论点的设计应服从于对总论点展开论证的需要,是总论点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总论点的“血肉和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