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泰语虽然同属汉藏语系语言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0
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偏误分析汉语、泰语两种语言同属汉藏语系,是亲属语言,二者都拥有丰富的量词,量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量。
从大类上来分,量词主要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即修饰名词的为名量词,修饰动词的为动量词。
名量词数量繁多,用法灵活,因此,本文将以名量词为研究对象,从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名量词偏误入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教学建议,希望对初中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有所助益。
一、泰国学生使用汉语名量词的偏误表现笔者在泰国曼谷陕迪拉职业技术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期间,收集了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名量词过程中出现的偏误。
笔者从105名学生的作业、试卷中,共搜集到77条关于名量词使用的偏误,其中名量词的遗漏、误加、错用共67条,名量词位置使用错误10条,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叙述。
(一)名量词的遗漏和误加。
1.名量词的遗漏:泰语系统和汉语系统里都有数量繁多的名量词,但学生在答题或者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不熟悉且没有掌握的汉语名量词时,常会遗漏名量词。
(1)教室后面有两大树。
(2)他头上戴着一帽子。
(3)昨夜下了一大雨。
(4)王林拿着一球棒,大家一起打棒球。
(5)泰国蚊子很多,老师帮我们点了一蚊香。
2.名量词的误加:在某些句子中,不需要用名量词修饰的地方学生却多加了。
(1)我回泰国的那个天,妈妈去机场接我。
(2)我学习了两个年的汉语。
(3)上个周我去芭堤雅玩。
语料显示,学生在“年、天、周”前都加上了量词“个”,学生误将时间量词认作名词,以为在能计量的名词前都要用量词修饰。
(二)名量词的错用。
1.泛用名量词“个”在汉语名量词中,“个”学生接触最早,使用范围较广,且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在生活中很多名词都可以用名量词“个”进行修饰,如一个人、一个朋友、一个嘴巴、一个鼻子、一个包子、一个鸡蛋等。
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他们把“个”当作万能名量词,由此造出很多不合规范的句子。
(1)他家有两个汽车。
(2)我妹妹买了一个新衣服。
汉泰语音对比泰语语音简介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是泰国的官方语言。
泰文字是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兰甘亨大帝在高棉文的基础上,于1283年创造出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泰语文字是拼音文字,单词由辅音、元音和声调组成。
作为拼音文字音节的泰语其音节必须由辅音、元音和声调构成,三者缺一不可,泰语共有44个辅音字母,现代泰语里只用42个,有21个音位。
辅音根据其不同的声调规则又分为:中、高、低辅音;有32个元音字母,现代泰语里只用30个,元音字母又根据其发音时间的长短分为:长元音、短元音和特殊元音,元音的长短和声调有区分意思之作用,辅音与不同的元音相拼则有不同的声调规则;泰语共有有5个声调。
泰语和汉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但泰语属于壮傣语支,在语音系统上具有和汉语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也有和汉语完全不同的地方。
汉语语音简介汉语,又称中文、汉文。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分析语。
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打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
1.汉泰元音系统比较泰语共有元音字母38个。
其中,单元音18个,复合元音20个。
(一)单元音(18个)-ะ -า-ิ-ิ-ิ-ิ-ิ-ิ เ-ะเ- แ-ะแ- โ-ะโ-เ-าะ -อเ-อะเ-อ(二)复合元音(20个)1、双元音(17个)(1)以 -า收尾的:เ-ิย เ-ิอ-ิว(2)以-ิ收尾的: -าย ไ- ใ--ิย-ิย โ-ย -อย เ-ย(3)以- ิ 收尾的: -ิว เ-ว แ-ว เ-า -าว(4)特殊元音与辅音的组合:-ิา2、三元音(3个)如(เขียว เหนือย ด้วย) )เ-ิยว เ-ิอย -วย舌尖元音前后对立:与z,c,s相拼,如自私,与zh ,ch,sh,r相拼,如支持,时日相似点1、汉语单元音a o e i u 的发音和泰语单元音a i u o 相当。
158885 国学论文汉语学习初级阶段泰国学生声母发音偏误分析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是有声调的语言。
泰语有五个声调,中平、低平、降调、高平和升调。
声母由42个中、高、低辅音构成,拼音时,有不同的声调规则。
韵母由37个元音构成,相同元音有长短音之分,能区分词的意义。
泰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似)点,也有许多相异点。
这些构成了很强的负迁移因素干扰着学生的学习。
本文试图探讨泰国学生在汉语普通话声母学习上的偏误规律,并结合汉泰语言对比分析,揭示泰国学生汉语声母习得的难度,为对泰汉语语音教学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
一、普通话声母主要偏误形式经过分析,将我所任教梦畔中学的学生普通话声母发音偏误归纳为下表: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初级阶段,泰国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偏误分布广,情况复杂。
在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当中,有15个声母存在偏误,超过70%的声母的发音都存在偏误。
从偏误的形式看,有些声母的偏误形式很多,如k、h、j、q、x、zh、ch、sh、r、z、c等声母的偏误形式都在两种或其以上。
可见初级阶段的泰国学生对汉语声母发音认识模糊。
二、声母偏误的成因1、将b[p] 发成[b]; d[t] 发成[d]这两组发音偏误在于将汉语拼音中的清音b[p]、d[t]读成了浊音[b]、[d]。
汉语普通话中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而除了sh[ù]、r[ù]外没有清浊的对立。
而泰语不同,它除了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外,还有清浊的对立。
如泰语用拉丁字母p、t表示清音[p]、[t],用b、d 表示浊音[b]、[d]。
2、将p[p[ù]]发成[p];t[t[ù]]发成[t]; k [ù]发成[k]这三组发音偏误是将送气音发成不送气音。
其实,汉、泰语的辅音都存在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
导致该类偏误的原因是两种语言在用拉丁字母表示送气与否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泰语在用拉丁字母注音时使用了h来表示送气,如ph、th、kh 分别读作p[ù]、t[ù]、k[ù],而p、t、k则表示不送气音[p]、[t]、[k]。
中泰文化差异典型案例摘要:1.中泰文化背景简介2.语言差异3.礼仪差异4.饮食习惯差异5.价值观差异6.教育观念差异7.民间信仰差异8.中泰文化相互影响及融合正文:中国和泰国,两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家,分别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中泰两国在语言、礼仪、饮食、价值观、教育观念以及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入手,探讨中泰文化之间的典型案例。
首先,在语言方面,汉语和泰语分属于汉藏语系和壮侗语系,两者在语法结构、发音和词汇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词的形态变化极少,而泰语则是一种具有丰富形态变化的语言。
同时,中泰两国在文字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汉语使用汉字,而泰语则使用泰文。
其次,在礼仪方面,中泰两国的传统礼仪有很多不同。
例如,在中国,长辈和晚辈之间存在严格的尊卑之分,晚辈需要尊敬长辈,而在泰国,人们之间的称呼较为平等,即使是晚辈也可以称呼长辈的名字。
另外,在拜访亲朋好友时,中国有“送礼”的习惯,而泰国则没有这个讲究。
在饮食习惯方面,中泰两国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俱佳”,烹饪方法多样,如炒、炖、蒸、煮等。
而泰国菜则以酸辣为主要特点,烹饪过程中会加入各种香料和调料。
此外,中泰两国在食材和口味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中国人喜欢吃米饭,而泰国人则更喜欢吃糯米。
在价值观方面,中泰两国传统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重视家庭观念和家族观念,而泰国文化则强调“忍让宽容”,对个人品质的要求较为宽松。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泰两国的价值观也在逐渐融合,相互影响。
在教育观念方面,中泰两国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中国教育讲究“尊师重道”,学生在老师面前要表现得谦虚、尊敬,而泰国教育则强调“自由平等”,学生可以和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
此外,中泰两国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最后,在民间信仰方面,中泰两国都有丰富的民间信仰传统。
中国有道教、佛教、儒家等多元的信仰体系,而泰国则以佛教信仰为主。
汉泰语量词及其分类的概述汉语和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量词是汉藏语系中大部分语言突出而又独特的特点之一。
量词的大量存在和普遍使用不仅见证了汉、泰两民族曾经共同生活的历史轨迹,也表现出来了两个民族分开之后思维方式的异同,承载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信息,熔铸着不同的民族思想。
汉.泰语都是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它们的量词都起到标记名词的作用,在这些语言中,量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量,另外,还有一些语言的量词还可以表示事物的类别、形状、性别、级别等特征。
但是,在汉泰语量词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各家的标准不一样,注重的角度不一样,因此,各家对汉泰语两类语言的量词分类也各不相同。
黎锦熙在《汉语语法教材》里按照词的组合能力把量词分为三类:“名量词、动量词、形量词”。
但是没有把量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而是称它为‘名词的附类’。
胡裕树先生在现代汉语中也把量词分成三类:物量词动量词度量衡量词在这里,胡裕树先生首先是从功能的角度上把量词分为“动量词”和“物量词”,而然后再从意义的角度来分,将表示度量衡的量词与一般物量词区分开来。
吕叔湘把量词分成9类。
分别是: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度量衡量词、自主量词、动量词、复合量词。
刘月华先生等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将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
名量词又分为专用量词和借用量词。
专用量词又分为: 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准量词复合量词等六小类。
而动量词又可以分为: 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两小类。
黄伯荣先生、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将量词分为两大类:名量词和动量词,但是也明确的指出了:“量词中还存在一些复合量词。
”还有,黄伯荣先生、廖序东先生在对量词划类归属时将“些、点”列入“不定单位”。
泰语量词的分类与汉语量词的分类大致相同,但也有所差别。
裴晓睿先生在《泰语语法新编》中把泰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其中名量词又可以分为个体量词度量词集合量词临时量词自主量词五小类;.动量词又可以分为:描写动作行为的量词和表示某个人或某些东西的状态。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小调查——10210800036 田宏涛摘要:笔者一方面对前人关于泰国学生语音偏误分析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对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习的三位泰国学生进行测音调查,并进行简单的听辨,以验证前人的观点。
通过实践也加深对泰国学生语音问题的认识,为即将赴泰教学作一准备。
关键词泰国语音偏误一引言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是有声调的语言。
语言中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每一个音节又都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的。
泰语有五个声调,中平(第一声)、低平(第二声)、降调(第三声)、高平(第四声)和升调(第五声)。
声母由42个辅音字母构成,分中、高、低三组。
拼音时,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声调规则。
韵母由37个元音字母构成,相同的元音有长短音之分,扮演着区分词的意义的重要角色。
这些相异点和相似点构成了很强的负迁移的因素。
本文将围绕声调、声母、韵母以及语调四方面,分别通过综述前人成果,辅之以实际测音辨音,展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问题。
调查对象:何碧云、如观、陈玉芳,均来自泰国宋卡王子大学。
调查方法:朗读百字音节测试表及音变测试表(见附录)。
二声调李红印(1995)[3]认为泰国学生的声调偏误主要是调域上的偏误,偏误最严重的是一声调不够高、四声调降得过长。
蔡整莹、曹文(2002)[1]提出声调偏误:阴平不够高;阳平和去声因有较长的预备段而使整个音节增长;上声则总以[211]形式出现;第四声音节时长过长,有拖沓感。
吉娜、简启贤(2004)[2]认为泰国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主要集中在调值的准确性上,具体表现为第一调读得过低和第三调在语流中的变调。
许艳艳(2009)[4]认为声调对泰国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中国人的音高变化范围比较大,泰国人的音高变化范围比较小。
这可能也跟泰国的文化有关,在泰国说话柔声细语被认为是礼貌的表现,所以很少见到泰国人说汉语能够字正腔圆、掷地有声。
在学习汉语语音的时候,泰国学生大多使用母语的声调来替代汉语的声调:用泰语的第一声替代汉语的阴平,用泰语的第五声替代汉语的阳平,用泰语的第二声替代汉语的上声,用泰语的第三声替代汉语的去声。
轻松学泰语——基础泰语入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大理大学大理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泰国古称“暹罗”。
暹罗人自称siam,出自印度梵语,意为()答案:“金色”或“棕色”2.泰国位于()答案:中南半岛中部3.泰语和汉语一样,属于汉藏语系。
()答案:对4.泰国文字是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第三任国王兰甘亨大帝在高棉文的基础上,于1276年创造出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答案:错5.泰语中共有42个辅音,实际用到的辅音有40个,有32个元音,五个声调。
()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泰语的高辅音一共有几个()答案:๑๑2.下列哪一项都是中辅音()答案:๑๑๑3.泰语中有几个声调符号?发几个声调?()答案:4个声调符号5个声调4.请选出与ทท发音相同的词()答案:๑๑๑๑5.当ท作尾辅音时,与其发音相同的是()答案:๑6.请选出ทททททท的正确读法()答案:๑๑๑๑-๑๑-๑๑7.请选出下列词中是假复合辅音的选项()答案:๑๑๑๑๑8.请选出下列词中不是发音前引字的选项()答案:๑๑๑๑9.请选出以下数字的正确读法()答案: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10.请选出以下单词发音不正确的选项()答案: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๑第二章测试1.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______________ ()答案:๑๑2.ทททททท______________ ททท()答案:๑๑๑๑3.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_____________ 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答案:๑๑๑4.ทท _____________ 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答案:๑๑๑5.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____________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答案:๑๑๑๑6.____________ 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答案:๑๑๑7.ทททททททท ________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 ( )答案:๑๑๑8.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________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 ( )答案:๑๑๑๑๑9.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_________ ()答案:๑๑๑10.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ท_________ ()答案:๑๑๑๑๑๑๑。
汉语和泰语虽然同属汉藏语系语言,都是通过词序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点,比如汉语的定语,状语作为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而泰语的定语,状语作为修饰语时则必须放在中心语之后.由于汉语和泰语都是有声调的语言,在语音上就产生了许多同音词,多义词等等现象,特别是名词和动词,这些同音多义现象在二者之间又不是一对一的语音,语义对应关系,因而给学习汉语和泰语的人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文试着就汉语和泰语中的几个常用动词:"吃","洗","上","下","打"等的语义做初步的比较分析,以求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一,"吃"的意义汉语"吃"动词的本义是指"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的意思,后边往往要带一个宾语.例如:吃水果,吃糖,吃药,吃米饭,吃面条,吃饺子,吃肉,吃素,吃荤,吃零食,吃早饭,吃午饭,吃晚饭,吃夜宵,吃小灶,吃斋;每天吃三顿饭;小孩子已经不吃奶了等.但"吃"动词也由此引申而产生了好几个意义.(一)对象不是真正的食物,而是与"吃"相关的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例如:吃饭馆吃食堂1. 吃了一辈子食堂,自己从来没做过饭;2. 那个饭馆我吃过好几次了;3. 一直吃食堂;4. 总吃食堂.泰语的" "(吃)也可以像汉语的"吃"这么用,但那是将" "(方位词)省略了.例如:(吃) (方位词) (食堂)------- 吃食堂.(吃) (方位词) (饭馆)------- 吃饭馆.(二)表示靠某种事物来生活.例如:吃利钱吃利息1. 这种人光吃利息就吃足了.2. 吃了二十多年的利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习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软不吃硬;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哑巴亏等等.但泰语的" "(吃)却不能用于类似汉语的习语.例如:(人) (种) (这) (吃) (只) (钱) (利息) (就)(够) (了)——这种人光吃利息就吃足了.(三)表示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例如:1. 吃了敌人一个连.2. 吃了两个棋子儿.3. 那车吃他的跑.泰语的" "(吃)也可以用于军事,棋戏上的"消灭".例如:(吃) (棋子儿) (了) (两个)——吃了两个棋子儿.这是泰语" "和汉语"吃"在意义上较为接近之处.不过,泰语在表示"吃"的意义,当其主语对象是"人" 时,不是汉语"吃"那么随便,笼统,而是在等级观念往往比较严格,因此,随着主语对象地位的不同而须改用不同的词来表示,大致可分为四个等级.1. 老百姓日常用语,或者没有具体针对性的对象时多用" ":(他) (吃) (饭) (饱) (了)——他吃包饭了.2. 用于语书面语或者礼节性语言,用" ",例如:(您) (吃) (饭) (了) (没有) (应答词)——您吃饭了没有3. 用于对寺庙里的和尚或尼姑的尊称,用" ",例如:(您) (吃) (早饭) (了) (没有) (应答词)——您吃早饭了没有4. 用于对皇室成员的尊称,用" ",例如:(皇上) (吃) (早饭) (已经)(了)——皇上已经吃早饭了.二,"洗"的意义汉语"洗"的本义是指"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比如:洗脸,洗脚,洗头,洗澡,洗衣服,用冷水洗血迹,给小孩洗尿布等等.以及又本义扩大而产生的一些意义,如:1. 照片的冲洗:洗胶卷,洗相片.洗了三张底片.洗全身的;洗半身的.洗彩色的;洗黑白的.2.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以便继续玩:洗牌.牌洗完了.牌还没洗好.他洗出来的牌跟没洗一样.然而,泰语在表示与汉语"洗"相同的概念意义时,由于"洗"的宾语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表示.1. ,也是"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的意思.其对象是餐具,车辆,照片以及人体的面部,四肢.如:(我) (去) (洗) (碗) (先)——我先去洗碗.(车) (辆) (这) (洗) (得) (干净) (很)2——这辆车洗得很干净.(今天) (我) (洗) (照片) (三) (张) (了)——我今天洗了三张照片.(你) (去) (洗) (手) (洗) (脚) (先)——你先去洗手,洗脚.2. ,原意是用瓢把水往身上浇.对象是身子——洗澡.如:(你) (去) (洗) (水) (先)——你先去洗澡.3. ,原意是池塘,表示人在水塘边洗头发.如:(他) (正在) (洗) (头发) (在) (里) (洗手间)——他正在洗手间里洗头发.4. ,原意是用两手搓洗衣物.如:(衣服) (的) (他) (洗) (那) (干净) (很)——他洗的衣服很干净.三,"上"的意义汉语"上"作为动词,其本义是指"由低处到高处"的意思.如:上山,上楼,上汽车,上坡,猫上房了,上树,上台阶,上船,上飞机等等. 但在日常用语中,"上"的运用很广泛,意义也大多由本义衍生的.1. 表示"出场".双方运动员已经上场了.这次比赛,他一共上了三次场.2. 表示"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饭馆,上邮局,上学,上朋友家.3. 表示"填补,增加".锅里再上一点水.上一瓶啤酒,上一盘菜.4. 表示"涂,擦".上颜色,上药,上油漆5. 表示"按规定时间开始工作或学习的".上班,上课,上早班.6. 表示"登载".他的英雄事迹上报了.她上电视了.他的名字上了几次报了.以上仅只是汉语"上"字的几种用法.在泰语里,一般来说也能用" "(上)来对应,如:" "(上车)," "(上飞机)," "(上楼),但是,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1. 上船:如果对译的话,泰语为(下) (船),即是"上船"的意思,而泰语的(上) (船)即是"下船"的意思.也就是说,泰汉语正好相反.2. 上场:在泰语里,对演员来说用(出) (场),对运动员来说,则用(下)(场地)3. 上课:泰语的意思是(学习),这里的类似的" "是"进去,进入"的意思,还有(工作)——上班.4. 汉语里较为抽象的短语,如"上颜色,上药";"上一瓶啤酒,上一盘菜.";"上邮局,上饭馆"等,泰语的表示法实际上是与汉语的具体意义相当,即用" "(涂,擦)——(颜色);" "(增加)或" "(填,补)——(啤酒) (一)(瓶);" "(去)——(邮局)等.此外,泰语里"上报"是(下)(报纸),而"上电视"却是(出) (电视).意义上与汉语的差别很远.不能笼统地用一个"上"字来表达.四,"下"的意义汉语"下"的本义与"上"正好相反,即"由高处到低处"的意思.如:下山,下坡,下楼,下车,下飞机,下船,下床,下地,下水等等.同"上"一样,"下"的运用也很广泛.相对的,泰语语音形式是(下).如:(楼)——下楼, (车)——下车, (从) (床)——下床,等等.但是汉语中能与"下"相搭配的宾语,却不一定能用泰语的(下)来相搭配,差别较为明显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表示"降,落"的,一般与天气情况有关.如:汉语可以说:"下雨,下雪,下冰雹"等.泰语不能用" "(下),而用" "(掉,落),同时要改变词序: (雨) ——下雨; (雪) ——下雪; (冰雹) ——下冰雹.2. 表示动物"生产"的.汉语也能用"下"来表示,如:老母猪下小猪了.下了两窝兔子.这只老母鸡下了十个蛋.泰语也不能用" "(下),而用意义上很具体的词" "(出),如:(母) (猪) (老) (出) (小猪) (了)——老母猪下小猪了.(母) (鸡) (老) (只) (这) (出) (蛋) (了) (十)(个)——这只老母鸡下了十个蛋.3. 表示"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的",如汉语里的"下班,下课,下操"等.泰语也不能用" "(下),而用" "(结束),如:(今天)(结束) (学习) (早) (一点)——今天下课早了一点.(他们) (还) (没) (结束) (工作)——他们还没下班.4. 表示"放入,投入"的意思,如汉语可以说"下饺子,下面条,下鱼饵,下毒药"等.而泰语只能说" "(放),不能用" "(下),例如:(放) (面条) (一) (碗) (就) (够) (了)4——下一碗面条就够了.(他) (放) (毒药) (里) (牛奶)——他在牛奶里下了毒药.五,"打"的意义在汉语的日常用语中,"打"字的使用频率很高."打"字有本义,也有引申义.泰语也是这样,但有时能找到与汉语"打"字相对应的字,如" "(打),有时却需要根据实际宾语对象来确定其语音形式,如" "(打拳).类似的情况不少,即便是汉语,有时甚至不知道它们是一种怎么样引申的.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常用汉语动词搭配词典》为基础,就汉泰语"打"字的用法进行比较,以求对二者的语义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一)"打"的本义"打"在《说文》一书里被解释为:"击也;从手,丁声."因此它的本义应该是"打击"的意思,最初它的宾语应该是打击的对象.如:打钟,打鼓,打门,打铁,打孩子等,这些虽不见得都是古语,却是符合"打"的本义的.这里有用手打的,也有拿着东西打的,都叫"打".这在泰语里也一样," "(打)就是其最初的语音形式,如上述汉语例子,泰语叫做: (钟), (鼓), (门), (铁),(孩子).(二)"打"的引申义随着语言的发展,汉语"打"字的宾语就不全是打击的对象了.如拳和腿是用来打的,但我们可以说"打拳","打腿";拿板子打人,可以说"打扳子"等.泰语也就随着宾语对象的不同而须改用其他的语音形式来表示,如"打拳"不能说"(拳)",只能说" (打) (拳)"或者" (打) (拳)".这样的例子很多,下面简述如下:1,汉语"打"字可作"射击"解.泰语用" "(射击)不能用" "(打).如:(鸟)——打鸟(靶子)——打靶(门)——打门2,汉语"打"字可以作"制造"解.泰语用" "(做)或" "(建造),不能用" "(打).如:(箱子)——打箱子(烧饼)——打烧饼(首饰)——打首饰(堤坝)——打堤(墙)——打墙3,汉语"打"字可以作"编织"解.泰语里以丝线为主的编织为" ",不能用" "(打).如:5(草鞋)——打草鞋(毛衣)——打毛衣(辫子)——打辫子(网)——打网4,汉语"打"字可以作"玩或做游戏"解.泰语里用" "(玩),不能用" "(打).如:(羽毛球)——打羽毛球(篮球)——打篮球(牌)——打牌(麻将)——打麻将5,汉语"打"字可作"买"解.泰语里用" "(买),不能用" "(打).如:(油)——打油(酒)——打酒(米饭)——打米饭(车票)——打车票"打"字,有时可作"取"解,意义与"舀"字相当.泰语用" "(舀).如:(米饭)——打米饭(水)——打水(汤)——打汤(菜)——打菜6,汉语"打"字,可以作"捆扎,打结"解.泰语里用" "(捆)或" "(打结),不能用" "(打).如: (包裹)——打包裹(行李)——打行李(领带)——打领带(蝴蝶结)——打蝴蝶结7,汉语"打"字可以作"挖"解.泰语里用" "(挖)或" "(钻),不能用" "(打).如: (洞)——打洞(井)——打井(孔)——打眼,打孔8,汉语"打"字可以作"砍取"解.泰语里用" "(剪,砍),不能用""(打).如:(草)——打草(柴)——打柴9,汉语"打"字可作"捕捉"解.泰语用" "(抓),不能用" "(打).如:(鸟)——打鸟(鱼)——打鱼(野猪)——打野猪(老虎)——打老虎10,汉语"打"字可以作"突如其来"解.如:打雷, 打闪.但泰语里没有相应的动词与之相搭配,只能通过具体词的组合来表示,说: (天空) (吼叫)——(打雷), (天空) (闪光)——(打闪).11,汉语"打"字可以作"做某种工作"解.泰语里用" "(工作),不能用" "(打).如:(短)——打短工(长)——打长工6(临时)——打临时工(杂事儿)——打杂儿12,汉语"打"字可以作"举"解.泰语有或(举,抬)与之对应,如:(伞)——打伞(旗子)——打旗子(灯笼)——打灯笼(帘子)——打帘子13,汉语"打"字可作"放射,发出"解.泰语则根据宾语对象不同而改变,如:(送) (信号)——打信号(送) (电报)——打电报(拨) (词语)——打电话(照射) (手电)——打手电(吹,吸) (气)——打气(注射) (药)——打针14,汉语"打"字可以作"画,写"解.泰语里则根据宾语对象不同而改变,如:(画) (格子)——打格子(画) (横线)——打横线(画) (对)——打勾(画) (错)——打叉儿(印) (字)——打字(写) (报告)——打报告(写) (草稿)——打草稿可见,汉语的"打"字在动词里,引申义最多,使用范围也最广,用法相当多,据统计有三十多种用法.上面只是大概的分类解释,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其意义有时也不止一个来源,可以说有这里引申,也可以说有那里引申,比如"打鱼"可以说是因撒网有打击的姿而引申来的,也可以说由"打鸟""打猎"来的.不过这究竟是个别情形,基本上是可以找出它们的意义和类别来的.泰语里虽然也有与汉语的"打"字对应的词,但一般都是对汉语"打"的引申义的解释.也就是说,泰语的" "一个语音不能像汉语"打"字那样,可以用于更为广泛的引申义,只能根据具体意义来表示的.因此同一个汉义,泰语有时能举出适当的同一个词来与"打"字对应,有时却不能.如汉语里"打格子"和"打横线","打"当作画讲,但在泰语里能说(画) (格子)——打格子,却不能相应地说(画)(横线)——打横线,而只能用另外一个词(画),即.这种情况不少,学习时要注意到汉语"打"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的联系性,以及它的多种多样的意义和用法,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同时还要知道它也受着一定的限制,这样才不至于随便使用而造成语言上混乱.当然,动词在语义上的这种非对称性,对汉语和泰语来说决不只这些.而且,每一个动词的本义及由此衍生的其他意义还有很多很多.由于本文的篇幅所限只能略举而已.因此在学习中要仔细区分,两种语言间存在的语义上的一些差异,才能进一步理解其扩大或者引申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