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四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课时巩固粤教版选修1_1
- 格式:doc
- 大小:215.50 KB
- 文档页数:3
2018-2019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四章电磁波》《第五节电磁波谱》综合测试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如右图所示,由两种单色光组成的一细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后,折射出两束单色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水中,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光的传播速度B.光的频率大于光的频率C.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相比,相邻明条纹的间距光的较小D.若细光束绕点顺时针方向转动,出射光线最先消失的是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折射定律,由图知,水对b光的折射率较大,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再根据可知,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所以A、B错误;由于b光的频率大,根据,故b光的波长小于a光的,再由知,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相比,相邻明条纹的间距b光的较小,所以C错误;若细光束绕点顺时针方向转动,由图知,b光先发生全反射,即b光先消失,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全反射、干涉2.一列简谐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
甲图表示t=0时刻的波形图,乙图表示甲图中b质点从t=0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则 (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H ZC.该波传播的速度是8m/sD.a质点和c质点在振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位移都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乙图知,t=0时刻,质点b向上运动,在甲图上,由波形的平移可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错误;由乙图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T=0.5s,则频率为,故B错误;由甲图知,波长λ=4m,则波速为,故C正确;a质点和c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半个波长,振动情况总是相反,所以在振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位移都相反,故D错误.所以选C.考点:本题考查横波的图象;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及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火车上有一个声源发出频率一定的乐音.当火车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观察者听到并记住了这个乐音的音调.以下情况中,观察者听到这个乐音的音调比原来降低的是() A.观察者静止,火车向他驶来B.观察者静止,火车离他驶去C.火车静止,观察者乘汽车向着火车运动D.火车静止,观察者乘汽车远离火车运动【答案】BD【解析】当观察者与声源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个数增多,所以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升高,听到乐音的音调比原来要高.当观察者与声源背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个数减少,所以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降低,听到乐音的音调比原来降低了.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B、D.思路分析:当观察者与声源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个数增多,当观察者与声源背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个数减少,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多普勒效应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频率是4HzB.在10s要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C.第4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D.在t=1s和t=3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答案】B【解析】周期为4s ,频率为0.25Hz ,A 错;在10s 内质点完成2.5个全振动,路程为10A=20cm ,B 对;第4s 末质点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C 错;在t=1s 和t =3s 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错;5.图3中各摆球可视为质点,各段绳长均为l ,摆角均小于10°,(a)图在垂直纸面内摆动,(b)图中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a ,(c)图摆球带正电,磁场垂直纸面向外,(d)图摆球带正电,电场方向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图中摆球的周期最小B .b 和d 图中摆球的周期不可能相等C .c 图中摆球的周期与未加磁场时是相同的D .d 图中摆球的周期是最大的【答案】C【解析】分别求出周期后进行比较,a 图,b 图,c 图由于洛仑兹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不提供向心力,周期依然是,d 图,C 对;6.如图所示,用频率为 v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上的P 点出现第3级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 ,则P 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 2﹣r 1 为A BCD【答案】D【解析】由双缝干涉中出现暗条纹,P 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 2﹣r 1满足半波长的奇数倍,r 2﹣r 1=(2n+1)(n=0、1、2、3、……),因在光屏上的P 点出现第3级暗条纹.所以n=2,,得r 2﹣r 1=(2+1)=,D 正确。
粤教版选修1《电磁波的技术应用》评课稿一、课程概述粤教版选修1《电磁波的技术应用》是高中物理选修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在现实生活和技术应用中的广泛应用。
本课程整体安排合理,内容紧凑,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并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设计1. 知识内容设计本课程的知识内容设计合理,以电磁波的概念、特性和技术应用为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电磁波的特性参数 - 电磁波的传播和干涉衍射- 电磁波的信号传输和调制技术 - 电磁波在通信、医学影像等领域的应用课程内容安排有层次感,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知识点的连接紧密,逻辑清晰,使学生能够理解电磁波的本质和应用。
2. 教学方法设计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探究式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现象,加深对电磁波概念的理解。
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考核评价设计本课程的考核评价设计合理,并能够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考核方式既包括问答题、填空题,也包括实验报告、课堂小组讨论等形式。
考核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多种考核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发挥个人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充足,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等。
其中,教材准确、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相关知识点,可供学生独立学习。
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地展示了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场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设备齐全,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四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知识梳理]一、电磁波的技术应用1.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利用电磁波成功地实现了无线电通信,揭开了人类通信史上的新篇章.2.电磁波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是用来进行信息传递.(1)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通过振荡电路将声音和图画转变为音频和视频信号,放大后搭载到高频电磁波上,然后由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接收机上的天线接收到所有电磁波,然后经调谐器选择出所需要的电磁波,再经检波取出携带的信号,放大后还原成声音或图画.(2)雷达: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测距、定位的仪器.(3)移动电话:无绳电话、无线对讲机、移动电话均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的.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仅能探索地球上的一切,还能通过研究来自宇宙的电磁辐射来探索宇宙的奥秘.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污染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电磁污染的方式是电磁辐射.[基础自测]1.思考判断(1)摄像机摄像管实际上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2)雷达用的是中波波段的无线电波.(×)(3)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4)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消毒.(√)(5)电磁波不会污染环境.(×)(6)科学技术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会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负面影响.(√)[提示] (2)雷达采用的是微波.(5)电磁波会造成电磁污染.2.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 ) A.电磁波传送B.超声波传送C.光纤传送D.空气传送A[手机相当于一个小型电磁波发射台,又相当于一个接收台,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对方送来的信息.选项A正确.]3.下列设备不属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是( )【导学号:71082068】A.高压变电站B.电视发射塔C.移动电话发射塔D.电灯D[电灯中通过的交变电流的频率很低,电流很小,不会产生电磁污染.][合作探究·攻重难]1(1)发射电磁波的条件①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理论研究表明,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即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②开放电路.只有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用开放电路可以把电磁波发射出去.(2)发射电磁波的电路特点在如图341(a)~(d)所示的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中,由闭合电路变成开放电路的变化过程.。
第四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1.下列关于手机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只能发射电磁波
B.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
C.手机既可发射也可接收电磁波
D.手机既不能发射也不能接收电磁波
解析: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将要传递的信息用电磁波发射出去,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接受电磁波来获取他人传递过来的信息.故C正确.
答案:C
2.在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是因为( )
A.对周围乘客造成电磁辐射,损害乘客健康
B.影响飞机的动力设备
C.干扰飞机的电子通信系统
D.造成对飞机电子线路的损坏
答案:C
3.雷达探测飞机距雷达的距离,是通过( )
A.测量反射回来的脉冲的频率
B.测量反射回来的脉冲的方向
C.测量发出脉冲与脉冲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
D.测量反射回来的脉冲的强弱
解析:雷达探测飞机距雷达的距离,是通过测量发出脉冲与脉冲被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来测算飞机距雷达的距离的.
答案: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测距定位的仪器
B.雷达仅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测距的仪器
C.雷达仅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仪器
D.雷达是利用紫外线进行工作的仪器
答案:A
5.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是靠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相同的是( ) A.波长B.频率
C.波速D.能量
解析: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故选C.
答案:C
6.电视机在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
B.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速率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速度
解析:电视机换台实质上是选取不同频道的电视信号,不同频道的电磁波频率不同,故选B.
答案:B
7.(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许多老人散步时,手里拿着带有天线的收音机,这根天线的主要功能是( )
A.接受电磁波B.发射电磁波
C.放大声音D.接收声波
解析:收音机的天线是接收空间电磁波的装置,不能接收声波;收音机不能发射电磁波,同时放大声音利用的功放装置;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8.火星探测器从火星向地球发回成功着陆的信号,发回的信号属于( )
A.电磁波B.声波
C.超声波D.次声波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即一般的无线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进行的,故A正确;声波、超声波是一种声波,次声波也是一种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项B、C、D错误.答案:A
9.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频率B.波长
C.振幅D.波速
答案:A
10.雷达的定位是利用自身发射的( )
A.红外线B.次声波
C.电磁波D.光波
答案:C
11.(多选)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发射到接收信号联系的桥梁就是电磁波
B.收音机上的“调谐”旋钮就是起选台作用的
C.每个电台都只能使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发射信号
D.调谐器和放大器出现在发射端
解析:调谐器和放大器都是在接收端,不在发射端,故D错误.
答案:ABC
12.(多选)下列设备用到电磁波技术的有( )
A.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
B.微波炉
C.移动电话
D.电饭煲
答案:ABC
1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可以传到无限远处
B.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
C.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
D.只要三颗通信卫星发射信号就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地球的表面
解析: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的能量是有限的,同时受高山、高大建筑物阻隔,不可以传到无限远处,故A错误.
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