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分泌激素的生理作用
- 格式:pptx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20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serum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简称ACTH)是一种由垂体腺分泌的激素,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ACTH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sol等),参与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对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疾病作一简要介绍。
一、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
首先,它能够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可以调节脂质代谢、糖代谢以及抗炎反应,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此外,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还能够通过影响脑下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参与维持机体的内分泌平衡。
它的分泌受到垂体腺释放的皮质释放激素(CRH)和下丘脑-垂体轴的调节。
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检测方法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检测一般通过血液检验进行。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来反映其分泌水平。
检测时需要注意,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一天中的分泌呈循环性变化,通常在清晨达到峰值,晚间最低。
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一般要在早晨8点左右进行检测。
三、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关的疾病1. 皮质醇皮质激素功能过度:皮质醇(cortisol)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由ACTH的刺激下合成和分泌。
当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刺激皮质醇的合成释放。
过多的皮质醇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表现为中心性肥胖、肌肉萎缩、紫纹、骨质疏松等症状。
2.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当垂体腺或肾上腺本身发生异常时,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renal insufficiency)。
高二生物垂体知识点总结在高二生物学习中,垂体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
垂体分泌的激素对于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将对高二生物学习中垂体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一、垂体的结构和功能垂体位于脑下垂体窝内,由前叶和后叶组成。
前叶主要负责分泌促进和抑制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生长激素(GH)等。
后叶则主要负责储存和释放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如抗利尿激素(ADH)。
二、垂体激素的作用1. 促进和抑制激素促进和抑制激素是由前叶垂体分泌的,它们对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促甲状腺激素(TSH)可以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调节机体代谢功能。
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则可以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
2.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GH)是由前叶垂体分泌的重要激素之一。
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调节和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并促进细胞增殖和分裂。
3. 嗜铁激素嗜铁激素是由后叶垂体分泌的激素之一,主要负责调节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
抗利尿激素(ADH)可以促进尿液的浓缩,减少水分的排泄,起到抑制尿液产生的作用。
三、垂体疾病1. 垂体瘤垂体瘤是垂体常见的一类肿瘤,它可以导致垂体功能异常。
垂体瘤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模糊、视野缺失以及内分泌失调等。
治疗垂体瘤常常需要手术切除或放疗。
2. 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是指垂体功能受损导致激素分泌减少或失去正常功能。
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体重下降、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治疗垂体功能减退症常常需要激素替代治疗。
四、垂体和其他器官的协调功能垂体与其他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协调功能。
例如,垂体通过分泌的激素调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生殖器官等器官的代谢和功能。
这种协调作用保证了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高二生物学习中垂体的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机制。
简述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主要是由垂体发射激素分泌的,分泌激素主要由下丘脑刺激而产生,而GHRH(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是激素的关键因子。
生长激素主要可以增加骨密度,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可以增加脂肪的聚集,以及影响糖的代谢,影响胰岛素的释放量,还可以参与肝脏及心脏的发育。
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可以分为:(1)影响伤口愈合过程: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可以刺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从而提高细胞的活性,促进伤口的修复,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减少组织的损失,从而改善伤口的效果。
(2)参与肌肉和骨骼发育:生长激素显著促进了肌肉的生长,特别是发育不良的婴儿,可以改善肌肉的发育,从而改善运动能力和结构。
同时,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使骨骼更加坚固,促进骨密度的增加,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3)参与消化道细胞的分化和代谢: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消化道细胞的分化和代谢,特别是胃肠道细胞。
它可以促进胃肠道粘膜细胞的再生,可以改善消化功能,提高消化道对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能力,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4)影响脂质代谢:生长激素可以影响脂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促进脂肪的聚集,可以抑制脂肪的分解,从而降低体内脂肪的水平,从而改善胆囊的功能,改善血液的流动性,降低血液的胆固醇水平,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有益。
(5)影响糖的代谢: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糖的合成,并影响胰岛素的释放量,从而抑制糖的释放,抑制血糖的升高,减少血糖的浓度,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对控制血糖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生长激素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为我们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生长激素及其作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简述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摘要:
一、垂体的形态
二、垂体的位置
正文:
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腺体,它位于颅内的蝶鞍底部,嵌入蝶鞍内。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一、垂体的形态
1.腺垂体:腺垂体是垂体的前部,主要由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嫌色细胞组成。
腺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2.神经垂体:神经垂体位于腺垂体的后方,主要由神经细胞组成。
神经垂体不含血管,其功能主要是储存和释放激素。
神经垂体中的激素有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等。
二、垂体的位置
1.蝶鞍:垂体位于颅内的蝶鞍底部,蝶鞍是由颅骨和韧带组成的骨腔。
蝶鞍的上壁为蝶窦,两侧为颈内动脉,前部为眶上裂,后部为鞍背。
2.嵌入蝶鞍:垂体嵌入蝶鞍内,与蝶鞍的底部紧密相连。
蝶鞍底部的黏膜上有丰富的血管,为垂体提供养分和排泄代谢废物。
3.周围结构:垂体周围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如海绵窦、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等。
这些神经和血管对垂体的生理功能具有调控作用。
总之,垂体作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腺体,其形态和位置密切相关。
了
解垂体的形态和位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最新:性激素六顶解读01卵泡刺激素(FSH )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卵泡发言、成熟及分泌雌激素。
02黄体生成激素(LH )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女性排卵和黄体生成,促进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03催乳素(PRL)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肤蛋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房发育及分泌乳汁。
04雌二醇(E2)主要由卵巢分泌,少量由肾上腺产生。
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内膜生长成增殖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05孕酣(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少量由窗上腺产生。
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
06皇酣(T )是由卵巢及窗上腺皮质分泌的雄烯二酣转化而来。
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阴唇相阴阜的发言,促进阴毛、腋毛的生长,对雌激素苟拮抗作用;对机体代谢功能再一定影响,如促进蛋白台成等。
-、性激素为何难解读?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性激素不好解读昵?首先每一项激素都高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没再统一的正常值,并会随着生理变化而产生波动。
真次这些激素之间还会E相影响,高时候还会E榈转化,这都会给判读带来很大的困扰。
二、月经周期性激素的变化规律想要做到准确判读性激素,就必须要了解性激素的变化规律。
女性激素变化的高两条主线。
宏观来说,一个女性的一生,从青春期、育龄期到更年期,这个过程中的激素变化曲线很明显;微观来说,性激素会随着女性每一次月经生理的变化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关注一下月经周期性激素的变化规律。
”..气,苔,a‘回罩主.‘· t I I } •‘4 t t t IOU 1i II If I t J • t I ft t 10”‘t I) It l1 I f’..”""嚼的国一:月经周期中雌激素(E2)变化规律雌激素在卵泡期随着卵泡的增大逐渐增加。
排卵后再一个轻微的下降,而随着黄体的形成,高一个再次的丹高,所以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呈现为双峰状的曲线。
下丘脑分泌哪些激素,各有什么功能?*导读:垂体又名脑下垂体,分泌的激素除直接调节某些靶器官的功能活动外,还有几种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腺(如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等),调节靶腺的分泌功能,并经靶腺激素间接调节某些器官的生理功能。
……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主要有:(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最早从下丘脑分离出来的一种三肽释放激素。
它能刺激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第二个从下丘脑中分离与纯化的调节性多肽。
它可以持续的激活垂体-性腺轴,对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与合成都有作用。
(3)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IH)又称生长抑素(ss):是一种十四肽释放抑制激素,不但能抑制垂体生长激素(GH)的分泌,还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除下丘脑外,胰腺D细胞、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也能分泌GHIH,并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GHRH):能刺激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
(5)生长激素释-拔激素(CnBH):是最近几年才被发现、确定的一种新的促垂体激素,对生长激素(CH)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
下丘脑与脑下垂体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系统。
此系统可分为两部分:①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二者间是神经、体液性联系,即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通过所分泌的肽类神经激素(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转运到腺垂体,调节相应的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②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有直接神经联系,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肽类神经激素可以通过轴浆流动方式,经轴突直接到达神经垂体,并贮存于此。
下丘脑是间脑的一部分,左右对称,形成第三脑室下部的侧壁和底部。
下丘脑具有许多细胞核团和纤维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
垂体又名脑下垂体,分泌的激素除直接调节某些靶器官的功能活动外,还有几种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腺(如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等),调节靶腺的分泌功能,并经靶腺激素间接调节某些器官的生理功能。
垂体激素释放因子在激素调节中的作用垂体激素释放因子是一种与神经系统充分合作的神经肽激素分泌物,能够刺激垂体前叶的细胞分泌各种激素。
通过控制体内激素的水平和稳定,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阐述垂体激素释放因子在激素调节中的重要性。
激素对人体代谢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各种疾病。
而垂体激素释放因子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垂体腺的刺激来释放各种激素。
这些激素包括:生长激素、卵巢素、睾酮、甲状腺激素等。
垂体激素释放因子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控制产生的激素过多或过少的机制,从而保持体内的稳定。
垂体激素释放因子的激发可能来自于体内外各种条件,例如生物节律、精神刺激等,当这些条件引发激素分泌时,垂体激素释放因子就开始发挥作用。
垂体激素释放因子通过刺激垂体前叶细胞的G蛋白偶联受体,进而促进腺细胞释放相应的激素。
根据垂体腺会释放什么样的激素来调节体内的不同生理过程。
例如,生长激素是一种由垂体腺分泌的激素,其负责控制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组织的增长和修复。
它还负责促进骨骼和肌肉组织的生长,以及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
垂体激素释放因子可以直接激发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控制上述生理过程。
卵巢素受控于垂体前叶的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这两款激素由垂体激素释放因子所控制。
卵巢素是女性生殖器官中的主要激素,它对于控制女性的生殖周期和性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当卵巢素水平萎缩时,周期可以终止并出现更年期。
而垂体激素释放因子可以为垂体前叶促进卵巢素分泌,确保女性雌激素水平的稳定。
睾酮是男性身体中的重要激素,也是由垂体腺肾上腺素诱导分泌的激素。
它对男性的性特征发展和生殖健康影响很大。
垂体激素释放因子可以直接促进睾酮释放,确保男性睾酮水平的稳定。
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前叶生产的促甲状腺激素所控制。
这款激素对于促进新陈代谢和体温的调节非常重要。
在缺乏这款激素的时候,人们可能会出现快速体重增加、皮肤干燥以及体温偏低等症状。
第三节垂体促性腺激素三、垂体促性腺激素(三)家畜间FSH与LH比例的差异垂体中FSH与LH的含量及其相互比例,因不同畜种而异。
这种差别关系到它们发情期的长短,排卵时间的早晚,发情表现的强弱和安静发情出现的多少。
例如母马垂体中FSH的含量很高,猪次之,羊又次之,牛最低。
这些家畜的发情持续期也是以马最长,牛最短。
就FSH 与LH的比例而言,牛、羊的FSH显著低于LH,马的恰好相反,猪则介于两者中间。
所以牛、羊出现安静发情的情况,也显著多于猪和马。
(四)垂体促性腺激素(FSH和LH)分泌的调节垂体两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既受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通过下丘脑GnRH调节着FSH和LH的分泌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性腺激素的反馈调节的影响。
1.雌性的分泌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下丘脑)的作用:内外环境变化能影响动物生殖系统的机能,如季节性繁殖的动物在非繁殖季节时,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脉冲频率下降,性腺和副性器官萎缩。
说明季节、光照等外界环境变化,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下丘脑GnRH的分泌,进而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又如兔、猫、雪貂等动物是在交配后才排卵,与交配活动相关的感受性刺激,能反射性地引起LH的排卵峰。
若使用抑制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能阻断这些刺激所引起的LH分泌。
(2)反馈调节:卵巢甾体激素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垂体前叶的水平,或者同时作用于两者,对LH和FSH的分泌发生强烈的影响。
试验证明,在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存在着雌二醇及孕酮的受体,并揭示雌二醇对下丘脑的正反馈主要作用于周期中枢,而负反馈的作用部位可能在持续中枢。
甾体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还取决于给药的剂量、时间以及动物等条件。
大剂量的雌激素,一方面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另一方面又降低垂体前叶对GnRH的敏感性,结果减少FSH的分泌(负反馈)。
但在排卵前,成熟的卵泡分泌的大量雌激素,却能触发垂体前叶分泌大量的LH(正反馈)而引起排卵。
当雌激素与孕激素在一起处于较高水平时,则能抑制FSH和LH的分泌。
垂体激素作用于胰岛素分泌的机制研究垂体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具有调控多种生理过程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垂体激素的作用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其中垂体激素与胰岛素分泌的关系备受关注。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糖代谢和脂肪代谢。
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垂体激素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研究垂体激素作用于胰岛素分泌的机制时,首先要了解的是胰腺内分泌细胞的类型。
胰腺内分泌细胞主要包括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其中α细胞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而β细胞则主要分泌胰岛素。
研究表明,垂体激素可以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具体来说,垂体激素的受体存在于胰岛β细胞上,一旦垂体激素结合了这些受体,就会引起胰岛β细胞内部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然而,研究发现,垂体激素对胰岛素的分泌作用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实现的。
由垂体激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可以通过以下两个主要的信号通路来实现:一是钙离子通路,二是蛋白激酶A (PKA) 通路。
在钙离子通路中,垂体激素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内部的钙离子浓度升高,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这是由于垂体激素能够作用于胰岛β细胞上的垂体激素受体,激活内部的钙离子信号通路,从而使细胞内部的钙离子浓度升高。
此时,胰岛β细胞会释放胰岛素,进而调节体内的血糖水平。
在PKA通路中,垂体激素能够通过激活泛素類蛋白LIM基因活化蛋白 (GAP)酸酶(Usp9x)来提高胰岛素分泌。
这是由于垂体激素能够激活PKA,在胰岛β细胞内部形成复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而激活Usp9x,促进胰岛素分泌。
除了上述的两个信号通路之外,垂体激素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还与其他细胞因子和激素有关。
例如肥胖因子、神经肽Y等激素,能够影响垂体激素受体的表达和分布,从而影响垂体激素的作用。
综上所述,垂体激素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其中钙离子通路和PKA通路是最为重要的两个信号通路。
动物激素及化学本质一、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1. 垂体分泌的激素(1)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作用于全身,功能是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2)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作用于甲状腺,功能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作用于性腺,功能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由垂体分泌,作用于肾上腺,功能是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
(5)催乳素:由垂体分泌,功能是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等。
2. 下丘脑分泌的激素(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功能是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功能是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3. 胰岛分泌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功能是保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2)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是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
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1.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 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是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三、固醇类激素1. 雄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功能是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2.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功能是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
激素的分泌。
已知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七种:生长素(GH )、催乳素(PRL )、促黑素(MSH )、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GTH (包括FSH和LH ))。
TSH作用在甲状腺,ACTH作用在肾上腺皮质,GTH作用在男、女性腺(睾丸和卵巢)神经垂体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
所谓的神经垂体激素是指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产生而贮存于神经垂体的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在适宜的刺激作用下,这两种激素由抗利尿激素)神经垂体释放进入血液循环。
(二)催乳素催乳素(PRL ))PRL是含有199个氨基酸的肽,是一种作用广泛的激素,现仅简述其主要作用。
PRL能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引起并维持乳腺分泌。
在女性青春期,乳腺的发育主要是性激素和其它激素的协同作用。
妊娠时PRL与绒毛膜生长素、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等进一步促进乳腺发育,使泌乳条件逐渐成熟,但并不泌乳,待分娩后,PRL才发挥始动和维持乳腺分泌的作用。
研究还表明,PRL对猪、猴,人的卵巢也有作用,可直接影响黄体功能。
它通过对LH受体的作用,增加孕酮的合成,降低孕酮的分解,从而加强了黄体的功能。
PRL也受下丘脑双重控制。
催乳素释放因子促进其分泌;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抑制其分泌,认为后者经常占优势。
婴儿吸吮母亲乳头时刺激乳头感觉神经末梢,冲动传到下丘脑促使催乳素释放因子分泌,再引起PRL分泌。
刺激停止后PRL的分泌减少或停止。
这是一种典型的神经内分泌反射。
现在研究还发现,在应激状态下,PRL往往与ACTH、GH分泌增加同时出现,应激刺激停止后,三者都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PRL在应激时的功能尚不清楚。
编辑本段神经垂体及其分泌激素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神经垂体释放两种激素即升压素(VP )或称抗利尿素(ADH )与催产素(OXT )两者都是9肽,分子结构有相似之处。
它们的生理作用也有交叉。
升压素()(一)升压素(VP )VP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已在本书血液循环系统及泌尿系统有关章段中介绍过,这里不再重复。
第二节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一、下丘脑与垂体下丘脑下丘下丘脑N 垂体下丘脑垂体束腺垂体垂体门脉A-PDF OFFICE TO PDF DEMO: Purchase fr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一)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 1. 生长素生长素(1)促进生长发育分泌异常所致疾病分泌异常所致疾病::幼年时期缺乏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侏儒症;;幼年时期过多幼年时期过多→→巨人症巨人症;;成年后过多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大症。
(2)促进物质代谢①蛋白质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并加速并加速DNA DNA 和RNA RNA的合成的合成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②脂肪脂肪::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组织的脂肪量少组织的脂肪量。
GH GH过量因脂肪酸氧化过量因脂肪酸氧化过量因脂肪酸氧化↑→↑→↑→抑抑糖氧化糖氧化。
③糖:GH GH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利用;GH GH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血糖血糖↑→↑→↑→垂体性垂体性糖尿病糖尿病。
2.催乳素蛋白质激素蛋白质激素。
催乳素的重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妊娠期乳腺发育腺发育,,使乳腺开始并维持泌乳使乳腺开始并维持泌乳。
3.促甲状腺素一种糖蛋白一种糖蛋白。
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甲状腺腺泡细胞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4.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3939个氨基酸的多肽个氨基酸的多肽个氨基酸的多肽。
ACTH ACTH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5.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前者能刺激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成熟激卵泡的发育和卵子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