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0普通混凝土7d抗压强度试验报告5
- 格式:doc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6
C4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设计强度: C40使用部位: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327:700:1095:168:70:70:4.67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1:2.14:3.35:0.51:0.21:0.21:0.015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使用工程部位C4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7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2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20mm~160mm,实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40mm。
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
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书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目 录实验1 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实验2 砂筛分试验实验3 水泥实验报告实验4 普通混凝土实验报告建筑材料实验课的要求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
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1 材料基本性质试验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实验记录(一) 材料的体积密度测试表 1.1 规则几何形状的材料体积密度测定结果试样 编号 烘干试样质量m(g)试样尺寸平均值(m) 试样体积V=L1×L2×L3(cm3)体积密度m/V(g/cm3)平均体积密度(g/cm3) 边长1边长2边长312(二) 砂的表观密度测试表 1.2 砂表观密度测定结果试样 编号 烘干的砂试样质量m(g)砂试样、水、容量瓶质量m1(g)水、容量瓶质量m2(g)表观密度'0()021()s wmm m m(g/cm3)平均表观密度(g/cm3)1 2(三) 材料的堆积密度测试表 1.3 堆积密度测定结果试样 编号 容量筒的容积oV (m3)试样的总质量(g)试样的堆积密度( kg/m3)试样的堆积密度平均值( kg/m3)松散堆积密度 1 2四、实验小结:(数据分析、理论分析、实际应用和感想体会)实验2 砂筛分试验一、实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实验记录2.1 砂子细度模数计算表筛孔尺寸 (mm) 9.50 4.75 2.36 1.18 0.60 0.30 0.15 筛底 筛余质量 (g) 0.0分计筛余百分率 a (%) 0.0累计筛余百分率 A (%) 0.0细度模数)100(5 )(75 .475.4 15.030.060.018.136.2AA AAAAAMxMx= 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级配图四、实验小结:(数据分析、理论分析、实际应用和感想体会)实验3 水泥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实验记录水泥品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度等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及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水泥细度测试负压筛析法表 3.1 水泥细度记录表编号 试样质量m (g) 筛余量 (g) 筛余百分数 (%) 细度平均值 (%) 结果评定 12(二) 水泥标准稠度测试1.标准法表3.2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记录表水泥用量 ( g ) 拌和用水量 ( mL ) 试杆距底板高度 ( mm ) 标准调度用水量P (%)(三) 水泥凝结时间测试表3.3 水泥凝结时间记录表标准稠度用水量P(%) 加水时刻t1(时:分)初凝时刻t2(时:分)初凝时间 t2-t1(min)终凝时刻t3(时:分)终凝时间 t3-t1(min)结论:(四) 水泥安定性测试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 湿度: ____________ 1.标准法(雷氏夹法)表3.4 水泥安定性记录表试样编号 煮前指针距离mm 煮后指针距离mm 平均值 结 论 14结论:(五) 水泥胶砂强度测试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 湿度: ____________表3.5 水泥胶砂强度测试记录表受力种类 编号3d 28d荷载 (N) 强度 (MPa) 平均强度 (MPa) 荷载 (N) 强度 (MPa) 平均强度 (MPa)抗折 1 2 3抗压 1 2 3 4 5 6结论:根据国家标准,该水泥强度等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本文是一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单位为广瑞晟商品混凝土。
试验的设计强度为C15,设计坍落度为180mm。
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及测定仪、混凝土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试验执行标准包括55-/T-J146-90、GB-2011等。
配合比为1∶2.53∶3.77∶0.65∶2.0,胶凝材料为品种规格P.O42.5的合水泥,水胶比为0.65.实测坍落度为190mm,配材料包括石子、砂子、II级粉煤灰等。
试验结果显示,3天后的抗压强度为6.3MPa,7天后的抗压强度为9.5MPa,28天后的抗压强度为17.4MPa。
试验人员在砂含水率为%、石子含水率为%的情况下进行了试配。
本次试验结果可为工程提供参考。
另外,文章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同时,最后一段内容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单位:广瑞晟商品混凝土试验编号:2013-SP-003试验日期:2013年3月1日试验温湿度:22℃50%设计强度:C25设计坍落度:180 mm配合比(质量比):1∶2.21∶3.42∶0.58∶2.0胶凝材料:水泥用量250kg/m3,品种规格P.O42.5 水胶比:0.58实测坍落度(mm):190配材料名称:XXX:中砂730kg碎石:10-20 400kg,10-30 730kg掺合料:II级粉煤灰80kg水:190kg外加剂品种、掺量:泵送剂2.0%6.6kg/m3 龄期试件尺寸(mm):100×100100×100100×100抗压强度(MPa):3d 13.27d 21.128d 27.1尺寸折算系数:0.95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3d 12.57d 2028d 25.7养护条件:标准养护试配强度的%:-结论:此配合比是在砂含水率为%、石子含水率为%情况下试配得出。
试验单位(章):2013年3月30日注: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单位:广瑞晟商品混凝土试验编号:2013-SP-004试验日期:2013年3月1日试验温湿度:22℃50%设计强度:C30设计坍落度:180 mm配合比(质量比):-胶凝材料:水泥用量-,品种规格- 水胶比:-实测坍落度(mm):-配材料名称:-外加剂品种、掺量:-龄期试件尺寸(mm):100×100100×100100×100抗压强度(MPa):3d -7d -28d -尺寸折算系数:-标准试件抗压强度(MPa):3d -7d -28d -养护条件:-试配强度的%:-结论:-试验单位(章):-注:试验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本文是一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主要测试了C35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强度等指标。
回弹法检测检测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1、实验目的:①、掌握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②、掌握回弹仪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
2、仪器型号:回弹仪型号:ZC3-A。
编号:3、实验条件、地点:4、回归曲线试件试配强度:C20 C25 C30 C40 C45 C505、实验方法:①回弹仪率定。
将回弹仪垂直向下在钢钻上弹击,取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应符合80±2的要求。
否则不能使用。
②测面应平整光滑,抹去剩余水泥水泥参与,必要时可用砂轮作表面加工,测面应自然干燥。
每个测面上布置8个测点,若一个测区只有一个测面应选16个测点,测点应均匀分布,测点之间距离不少于30mm。
③将试件分别编号为1、2、3、4、5、6,试件保持处在30~50KN的压力下实验,将回弹仪垂直对准混凝土表面并轻压回弹仪,使弹击杆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将回弹仪弹击杆垂直对准测试点,不得击在外露石子气孔上,缓慢均匀地施压,待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即带动指针向后移动直至到达一定位置时,即读出回弹值(精确至1)。
去除三个最大值、三个最小值,记录数据。
④上述步骤完成后再逐个进行检测。
二.一试验记录表一:本组数据结果记录(试配强度C50)表二:回弹法各组数据汇总表格内“ ”表是回归线删除数据二.二 回弹曲线的建立、数据分析及结论 1、由各组数据即可建立如图的i i R f -~曲线,各参数如图所示。
2、曲线误差分析。
由式:01,10011⨯-±=∑=ni i cu cuf f nm δ,∑=⨯⎪⎪⎭⎫ ⎝⎛--=ni c i cu i cu r f f n S 1002,,100111带入数据分别计算得; δm = 9.87000012≤,=r S 11.9000014≤,均满足专用曲线建立标准。
且通过建立多种曲线的对比,发现平均相对误差,标准差均较为理想。
抗折5.0Mpa(C40)路面砼配合比设计1.砼设计依据2.1《公路水泥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2.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范》JTG E42-20052.3《公路工程水泥试验规程》JTG E30-20052.4《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砼说明本设计抗折强度为5.0Mpa(C40)砼为路面碎石砼,。
该配合比主要用于路面连续配筋、收费广场等施工;施工中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机械振实成型。
是根据工程要求,构造形式和施工要求,并且本着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原则进行设计。
3.砼设计要求3.1设计抗折强度为5.0Mpa,设计抗压强度40Mpa.3.2坍落度70-90mm.4.原材料情况4.1水泥:采用湖南坪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南方〞牌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2细集料:采用岳阳市湘阴河砂,细度模数M x=2.68,含泥量低,级配良好,有机质含量在允许范围内;4.3粗集料:桐梓坪碎石场5-31.5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质地坚硬;4.4水:施工用水。
5.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5.1确定配置强度:f c =f r /(1-1.04C v )+ts=5.0/(1-1.04*0.10)+1.36*0.50=6.26MPa ; f c —配制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 r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 r =5.0 MPa; C v —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10;s —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 v =0.10;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 r =5.0 MPa, 则s= f r*Cv=0.50 MPa5.2确定水胶比,粗集料使用碎石,查表得 αa =0.53,αb =0.20: W/B= = =0.495.3确定用水量要求砼坍落度:70-90mm 碎石最大粒径31.5mm ; 查表选取用水量m w =205kg/m ³; 5.4确定水泥用量水泥m c = = =418kg/m 35.5确定砂率:碎石最大粒径31.5mm ,水胶比w/B =0.49查表取砂率s p =38% 5.6假定砼容重2450kg/m ³;解方程 m c +m w +m s +m g =2450αа•ƒb ƒcu ,0+αа•αb •ƒb0.53×42.548.2+0.53×0.20×42.5 m w W/B2050.49×100%=38%解联立方程得:砂m s =694kg/m ³,碎石m g =1133kg/m ³; M c :M s :M g :M w =418:694:1133:2056.调配与调试1.经试拌水胶比为 0.49时砼和易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
c40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标题:C40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详解文档内容: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抗压强度是衡量其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其中,C40混凝土以其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C4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及其相关知识。
二、C40混凝土定义C40混凝土,按照我国《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是指在28天龄期时,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40MPa以上的混凝土。
这里的“40”即代表其设计强度等级,意味着该类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至少有95%的试块能够达到40MPa或以上的抗压强度。
三、C40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根据上述标准,C4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0MPa。
这意味着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下,制作成边长为150mm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抗压测试,其平均抗压强度需达到40MPa以上。
四、影响C40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C40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水泥强度、水灰比、骨料性质、搅拌质量、养护条件以及龄期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以确保混凝土能达到预期的抗压强度。
五、结论综上所述,C4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0MPa,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重要体现,对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关键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实际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
六、建议与展望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对于C40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和优化仍然是混凝土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未来,通过新材料的研发、配合比优化及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C4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综合性能,使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高效。
C4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设计强度: C40使用部位: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单方用量: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327:700:1095:168:70:70:4.67材料配比:水泥:砂: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1:2.14:3.35:0.51:0.21:0.21:0.015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使用工程部位C40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墩柱、盖梁、桥面、挡块等部位(详见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三: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不小于配置强度的70%,28d抗压强度大于配置强度,但不超过设计强度的150%。
2.工作性要求: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混凝土罐车搅拌运输,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流动性好,出罐坍落度不低于120mm,现场浇筑坍落度介于120mm~160mm,实验测得减水剂的半小时经时坍落度损失为30mm,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坍落度>140mm。
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保塑性以满足质量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耐久性要求: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要求用于有冻害的潮湿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超过0.55及最小水泥胶合用量不低于300kg/m3。
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在满足混凝土粘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
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经济性要求: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入一级或二级粉煤灰、矿渣超细粉等外掺料,以降低水泥单位用量,在满足耐久性、强度、工作性的前提下,配制最佳单位水泥用量,降低单位减水剂用量,节约成本。
混凝土力学、工作性实验报告院(系)城市建设系年级 08级专业土木工程姓名学号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地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指导教师蒋胜晖一、实验意义和目的:本实验使学生在掌握混凝土和易性、强度的实验校核方法以及实际容重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学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配与调整,初步掌握通过调整配合比参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拌合物实验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技术要求,并与施工实际用料相同,在拌和前,材料的温度应与室温(应保持20±5℃)相同。
拌制混凝土的材料用量以质量计。
称量的精确度:骨料为±1%,水、水泥及混合材料、外加剂为±0.5%。
坍落度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维勃稠度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维勃稠度在5~30s之间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本试验采用立方体试件,以同一龄期者为一组,每组至少为三个同时制作并同样养护的混凝土试件。
三、实验装置和仪器混凝土搅拌机、坍落度筒、维勃稠度仪、秒表、压力试验机、垫层、垫条、抗折试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方案选材并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方案,使配制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满足以下设计任务要求:某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梁(不受风雪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C40,要求强度保证率95%,施工要求坍落度30~50mm(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五、基本项目实验方法本实验共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拌和方法、拌合物稠度试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一)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拌和方法1.人工拌和法:每盘混凝土拌合物最小拌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2..按所定配合比计算每盘混凝土各材料用量后备料。
3.将拌板和拌铲用湿布润湿后,将砂倒在拌板上,然后加入水泥,用铲自拌板一端翻拌至另一端,如此重复,直至充分混合,颜色均匀,再加上粗骨料,翻拌至混合均匀为止。
4将干混合物堆成堆,在中间作一凹槽,将已称量好的水,倒一半左右在凹槽中(勿使水流出),然后仔细翻拌,并徐徐加入剩余的水,继续翻拌,每翻拌一次,用铲在拌合物上铲切一次,直到拌和均匀为止。
水泥砼抗压强度评定报告一、引言水泥砼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抗压强度是评定其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水泥砼的抗压强度进行评定,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安全隐患。
本报告旨在对水泥砼的抗压强度进行评定,以提供工程验收依据。
二、评定方法1.试验方法在试验过程中,按照标准规定,应选取不少于6块试件进行试验,并在试件上进行标记。
试件的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试件制备时,应注意避免气孔和砂眼等缺陷的出现,以保证试件的质量。
2.试验结果处理将试验获得的试件抗压强度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计算每块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然后计算出所有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
根据评定标准的要求,确定水泥砼的抗压强度等级。
三、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本次试验共选取了10块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试件编号试验结果(MPa)1 32.12 31.83 32.34 32.05 31.76 32.27 31.68 31.99 32.410 31.5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每块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如下:试件编号平均抗压强度(MPa)1 31.962 32.123 32.064 31.985 32.106 32.007 32.088 31.949 32.1810 32.02通过计算,得到所有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为31.99MPa。
四、评定与总结经过本次评定,可以判断该批水泥砼的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达到了一定的质量标准。
评定报告结束。
以上是一个水泥砼抗压强度评定报告的模板,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试验数据进行填写。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报告一、引言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其设计值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报告旨在介绍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的相关内容,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概述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是用于确定混凝土结构中各部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表格。
该表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构件类型以及不同的荷载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值。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MPa)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MPa)C1510.0C3014.3 C2012.7C3516.7 C2515.0C4018.5 C3017.5C4520.8 C3519.6C5023.1 C4021.6C5525.3 C4523.8C6027.6三、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的编制依据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该规范规定了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类型、荷载情况等。
2.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方法:该方法规定了混凝土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评定标准,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3.结构荷载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建筑物荷载的计算方法和要求,包括荷载的分类、标准值、准永久值等。
四、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的编制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结构的重要性、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2.确定构件类型: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构件类型,如梁、板、柱等。
3.确定荷载情况:根据结构的使用荷载和可能出现的特殊荷载,选择合适的荷载情况。
4.计算设计值:根据确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类型和荷载情况,计算相应的设计值。
五、结论本报告介绍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表的相关内容,包括概述、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等方面。
C4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依据:1.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5.施工设计图纸二、设计说明:1.已知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要求拌和物坍落度140—180 mm。
2.组成材料1、水泥:镇江句容产“台泥牌”P.Ⅱ52.5等级水泥,密度ρc=3.100*10³kg/m³,初凝167min,终凝212min,R3=44.6Mpa)。
2、砂:江西赣江,表观密度ρS=2.610×10³kg/m³,细度模数2.8,含泥量为2.2%。
3、碎石:江西九江(宏浩),5-25mm连续级配(5-16mm,30%;16-25mm,70%),5-25mm针片状为10.3%、压碎值为19.5%,5-25mm含泥量为0.6%,表观密度ρG=2.750×10³kg/m³。
4、外加剂:江苏点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D6型聚羧酸缓凝高效减水剂。
5、水: 饮用水。
三、确定试配强度设计强度保证率大于95%,保证系数1.645,无历史统计资料,标准差σ取5.0Mpa。
fcuo≥fcuk+1.645×σ=40+1.645×5=48.2Mpa。
fcuo:试配强度 fcuk:设计强度四、计算水胶比W/B =αa×fb/(fcu,o+αa ×αb ×fb)=0.53×1.10×52.5/(48.2+0.53×0.20×1.10×52.5)=0.56αa、αb ---回归系数分别为0.53、0.20。
fb---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取(MPa),fb=γf×fce,fce=γc×fce,g,γf取1.00,γc取1.10,fce,g取52.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