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28.62 MB
- 文档页数:30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
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
唐久视元年(700年)置武荣州,州治设今市区。
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
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史前泉州开拓甚早。
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前秦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
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
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
泉地属冶县。
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七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史前泉州开拓甚早。
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前秦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
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 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 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 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
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 年),因闽越国持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 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
泉地属冶县。
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1/6三国吴永安三年(260 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厦门市、莆田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
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两晋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
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
〔初一下册历史与社会课堂作业本答案〕
1.D
2. A
3. B
4.D
5. A
6.A
7.A
8.C
9.C
湄南河平原——邻里之间来往密切精耕细作人们崇尚“谷
神”、“稻母”等神灵
美国大平原——高度机械化实行家庭农场为主的经营方式
西欧北美东亚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
六甲海峡——南海——中国
自然条件:
湄南河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
美国大平原: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宽广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雨热同期
主要作物:
湄南河平原:水稻
美国大平原:玉米,小麦
第1页共2页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
生产特点:
湄南河平原:人工
美国大平原:机械化耕作
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工劳动
劳动力投入(多或少)
湄南河平原:多
美国大平原:少
长江中下游平原:多
22。
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七年级上册答案【篇一:2013版7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作业本答案】ass=txt>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规则之“源”(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规章守则公约法律制度 2.规范准则 3.文字约定俗成风俗习惯4.d 5.c 6.a 7.d 8.a 9.c[拓展提升]1.d2.(1)游泳场馆的规定、兴趣班教学常规、超市管理条例、顾客须知、电影院管理规定、观影须知等。
交通规则(2)规则是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应生活的内容而存在。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有了它可以建立科学的生活规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规则之“变”(第二课时)[基础巩固]1.人类活动的范围 2.社会发展废止 3.国家法律社会制度4.d 5.d 6.c 7.a 8.b9.(1)成文规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约定俗成的规则:中国人年三十要吃团圆饭。
(2)太空交通规则的出现。
(3)2006年1月1日起,《农业税条例》被废止,这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
[拓展提升]1.(1)从没有裁判到使用裁判执法;从以吆喝、喊叫和手势行使职权到使用哨子执法。
(2)规则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3)略2.(1)交通井然有序的原因是人们遵守了交通规则。
交通混乱的原因是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离不开规则,当人们遵守规则时,一切井然有序,一旦失去规则,社会将混乱不堪。
规则标明了生活的规范,建立起生活的秩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第二课传媒的行程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分享交换 2.商贸活动人类迁徙活动学校教育 3.传媒媒体 4.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5.b 6.b 7.a 8.d 9.a 10.c [拓展提升]1.身体动作语言图画纸印刷术2.语言传播的方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6000年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传媒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载体变得多种多样。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课堂作业本答案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
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
唐久视元年(700年)置武荣州,州治设今市区。
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
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史前泉州开拓甚早。
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前秦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
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
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
泉地属冶县。
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历史与社会下册作业本七年级答案史前泉州开拓甚早。
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前秦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
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
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持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
泉地属冶县。
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厦门市、莆田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
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两晋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
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仔细做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习题,学会洒脱;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一) 母亲河黄河【基础巩固】1、黄河2 - 8 题选择题:2C3A4D5C6B7C8A9、(1)略(2)渭河汾河龙羊峡三门峡(3)黄土高原(4)祁连山太行山(5)地上(6)乱垦滥伐。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
【拓展提升】1、A2、C3、C4、A5、降水集中在夏季;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黄土土质较为疏松。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二) 秦岭淮河分南北【基础巩固】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自然环境气候秦岭一淮河3、自然环境4、低大5 - 13 题选择题:5D6C7D8B9D10C12A13A14、秦岭一淮河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小于0℃河流封冻情况不封冻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800毫米以下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以旱地为主【拓展提升】1、B2、A3、(1)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湿热( 2)C(3)青藏青稞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三) 认识台湾【基础巩固】1、一澎湖列岛钓鱼岛2、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3 - 10 题选择题:4C5A6B7C8C9D10D11、(1)略(2)福建钓鱼高雄(3)日月潭(4)分布在台湾岛西部的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适宜居住。
【拓展提升】1、火烧寮2、日月潭浊水溪3、C4、(1)台湾玉太平(2)B(3)D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
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
唐久视元年(700年)置武荣州,州治设今市区。
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
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史前泉州开拓甚早。
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前秦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
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
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持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
泉地属冶县。
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总结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初中语文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初中语文这题时的直觉。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初中语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
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答案【篇一: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规则之“源”(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规章守则公约法律制度 2.规范准则 3.文字约定俗成风俗习惯4.d 5.c 6.a 7.d 8.a 9.c[拓展提升]1.d2.(1)游泳场馆的规定、兴趣班教学常规、超市管理条例、顾客须知、电影院管理规定、观影须知等。
交通规则(2)规则是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应生活的内容而存在。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有了它可以建立科学的生活规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规则之“变”(第二课时)[基础巩固]1.人类活动的范围 2.社会发展废止 3.国家法律社会制度4.d 5.d 6.c 7.a 8.b9.(1)成文规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约定俗成的规则:中国人年三十要吃团圆饭。
(2)太空交通规则的出现。
(3)2006年1月1日起,《农业税条例》被废止,这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
[拓展提升]1.(1)从没有裁判到使用裁判执法;从以吆喝、喊叫和手势行使职权到使用哨子执法。
(2)规则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3)略2.(1)交通井然有序的原因是人们遵守了交通规则。
交通混乱的原因是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离不开规则,当人们遵守规则时,一切井然有序,一旦失去规则,社会将混乱不堪。
规则标明了生活的规范,建立起生活的秩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第二课传媒的行程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分享交换 2.商贸活动人类迁徙活动学校教育 3.传媒媒体 4.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5.b 6.b 7.a 8.d 9.a 10.c [拓展提升]1.身体动作语言图画纸印刷术2.语言传播的方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6000年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传媒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载体变得多种多样。
3.狼烟,主要使用在军事活动中,使用方便,但传播速度较慢,不易发觉,内容单一,缺乏形象感;钟鼓,主要用于时间提示,传播速度快,但传播内容简单,转瞬即逝,缺少形象感,不便于保存;梅花,主要用于个人之间,使用简便,传播速度慢,信息不清晰,使用范围小;鸿雁,主要用在相对较远的距离之间,传播范围受限制小,但使用不方便,传播信息量小。
七年级下册社会作业本答案七年级下册社会作业本答案季风的影响【基础巩固】1、季风2、偏南偏北3- 11 题选择题:3C4C5C6A7C8A9D12、(1)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2)东南西南太平印度(3)拉萨海拔高(4)B(5)A【拓展提升】1、B2、D3、(1)夏温暖湿润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西南② 印度(3)季风非季风丰富(丰沛)(4)夏水旱(旱涝)(5)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作业本答案(二)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基础巩固】1、平原广阔气候湿润2- 7 题选择题:2D3C4C5B6D7C8、在自然资源、人才、资金、技术、市场和交通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可从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方面考虑),举例略。
【拓展提升】(1)准噶尔塔里木内蒙古(2)天山油气新疆维吾尔上海黄长(3)新、甘或陇、宁、陕或秦、晋、豫、皖、苏、沪(4)C(5)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的开发,有利于弥补东部地区能源不足,促进东西部优势互补。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作业本答案(三)红松之乡【基础巩固】1、小兴安岭2、黑龙江吉林辽宁3、红松人与生物圈4- 10 题选择题:4C5B6A7B8C9A11、(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松花江渤海(2)内蒙古高原B(3)气温低,蒸发量小【拓展提升】1、C2、B3、C。
7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7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们能准确了解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主要依据的是 ( )A.史书B.文物C.口头传说D.图片、音像2.下列生活场景,不可能在北京人中出现的是 ( )A.用火烧烤事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过定居生活3.关于陶器与瓷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彩陶B.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黑陶 X k B 1 . c o mC.陶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的专门发明,其它地方不可能制作D.瓷器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唐三彩显示了高超的制瓷艺术4.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并与湖北省著名风景区神农架得名相关的是( )A.黄帝B.炎帝C.禹D.有巢氏5.属于古代尼罗河流域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是 ( )①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②修建金字塔③建造空中花园④营建了乌尔城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6.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均为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国家,它们的共同点有 ( )①地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地处亚非洲④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在古代西亚,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阿蒙神被人们供奉B.种姓制度下人们不平等C.象征王权的司母戊鼎D.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代埃及曾经建立过横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大帝国B.希伯来人流落到世界各地,统称为犹太人C.尧、舜、禹被称为中国的人文初祖D.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周口店9.“北京人”主要食物获得方式是 ( )A、采摘或挖掘植物的果实、块根B、猎取动物C、以上二者都是 D.用火烧死野兽10. 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发明的生产与生活工具有 ( )①石耘;②石磨棒;③石磨盘;④陶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B.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C.司母戊大方鼎D.蛋壳黑陶杯12.发明“人面鱼纹彩陶器”的遗址是在 ( )A、河姆渡村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村人13.反映的是神农氏的事,具体是指 ( )①发明耒耜,教人农耕; ②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③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一、填空题(一)写出下列标志性的事件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1、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历史事件是。
5、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历史事件是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7、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和。
8、*结束的标志是9、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事件是10、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事件是11、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历史事件是12、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事件是海峡两岸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历史事件是(二)写出下列会议的名称1、为新中国成立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2、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3、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会议是4、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5、建国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会议是。
6、①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议是②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会议是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会议是④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7、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三)填写下列事件的时间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2、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3、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4、“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5、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时间7、*起止时间:8、香港回归的时间是;澳门回归的时间是9、到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七下历史与社会配套作业本答案第一课国土与人民辽阔的疆城(第一课时) 欧2.黑龙江3.台湾岛4.18000鸭绿江口北仑河口5.D6.C7.C8.D9.C10.B 11(1)太平台湾渤琼州南 (2)俄罗斯印度蒙古朝鲜 (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东部濒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很多优良港湾,有利于与各国海上往来和发展海洋事业。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拓展提升 1.A2.C3.(1)亚太平(2)难渤(3)6249(4)俄罗斯印度第三课追求真善美: 1-7:BDCBCCA; 8.苏格拉底—为捍卫良心和真理甘愿服毒自杀,布鲁诺-为捍卫真理甘受火刑而死,谭嗣同-为唤醒千万同胞矢志……,林觉民-为天下人……,居里夫人-经过艰辛努力发现镭; 9.第一幅图是牛顿-第三段,第二-第二段,第三-第一段; 10.贝多芬-音乐-表现人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曹雪芹-文学-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罗丹-雕塑-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激愤不满……,《清明上河图》-绘画-记录了宋朝时……,科隆大教堂-建筑-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 11.花:接天连日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大好河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爱国气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亲情或友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戏剧,建筑,绘画,文学; 13.(1)王羲之,书法。
(2)达芬奇,绘画。
(3)米隆,雕塑。
(4)罗贯中,文学; 14.启示:只要有智慧和精神在,没有什么能*自己。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
15.(1)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他人着想。
(2)人应该去为社会贡献,而不会在社会上索取利益,这才是一个人的价值。
综合探究七:1.王力宏,唱歌很好听。
2《我们的歌》。
旋律很动听,歌词和好,声音悦耳。
3.《命运交响曲》。
能激励我们,鼓舞我们的斗志和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