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期末
- 格式:docx
- 大小:28.37 KB
- 文档页数:6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3分X 12—36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这备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一在答题卷中1.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2.下列图案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3,在五个实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4个B.3个C.2个D.1个4.下图分别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y不是x的函数是5.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大致为6.如自,直线y=mx+n与直线y=kx+b交于点P(-1,1),则关于x的不等式。
mx+n≥kx +b的解集为A.x≥1 B.x≥-1C.x≤l D.x≤-17.甲、乙两人从学校沿相同路线前往距离学校10km的培训中心参加学习,图中后ι甲ι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S(km)随时间t(分)变化的函数图象.以下说法:①乙比甲提前12分钟到达;②乙只用10分钟到达培训中心。
③甲出发18分钟后乙才出发。
其中正确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8.如图,AD⊥BC,BD=CD,且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AC B.BC=CE C.AB十BD=DE D.∠B=2∠E9.如图,把R 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点C、B的坐标分别为(1,4)、(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A.4 B.8 C.1610.如图是相同长度的小棒换成的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图案(1)需要4根,小样,图案(2)需要10根小棒……,按此规律摆下去,第6个图案需要小棒的根数为.11.如图,在△ABC中,点E是BC上一点,点D是AE上一点,下列条件。
①DE⊥BC;②∠BDE=∠CDE;③BE=EC.共有3对组合条件:①②;①③;②③.其中能推出AB=AC的组合条件有A.3对B.2对C.1对D.0对12.如图,△ABD、△BDC都是等边三角形,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DF,连接BF与DE交于点G,下列结论:≌△①△AED≌△DFH ; ②∠BGE=600; ③ GC=GE+GB④若AF=2AE, 则S△GE B-S△DFG=1/3S△BD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3分×4=12分)13.9的平方根为;化简的值为;与最接近的整数为。
石家庄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数学(文科)(时间l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l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l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抛物线y 2=8x 的焦点坐标是A .(2,0)B .(4,0)C .(0,2)D .(0,4)2.“x =1”,是“(x-1)(x +2)=0”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曲线Y=x 3—2x+1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A .Y=x-lB .Y=-x+1C .Y=2x-2D .Y=-2x+24.右图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则甲、乙两人这几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A .62B .63C .64D .655.由点P(2,3)向圆x 2+y 2=9引切线,则切线长为A .2B .3C .4D .56.先后抛掷硬币三次,则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81 B.83 c. 85 D .877.执行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是A .13 8.14 C .15 D .168.椭圆5x 2+y 2=5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k=A .-lB .1c .5 D .-59.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 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B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C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D .恰有一个黑球与恰有两个黑球 l10.已知样本9,10,11,x ,y 的平均数是l0,标准差是2,则xy=A .95B .96C .97D .9811.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1的左、右焦点,点P 在曲线C 上,∠F 1PF 2 =600,则∣PF 1∣∙∣ PF 2∣=A .2B .4C .6D .812.圆x 2+2x +y 2+4y 一3=0上到直线x+y+1=0的距离等于2的点共有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命题“0932,2 +-∈∃ax x R x ”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14.某校高中部有三个年级,其中高三有学生10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185的样本,已知抽取高一年级学生75人,抽取高二年级学生60人,则高中部共有学生的人数为 .15.函数y=3x+2cosx 在区间[0,2π]上的最大值是 . 16.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AF ∣=2,则∣BF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从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将其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I)在79.5~89.5之间的频率、频数分别是多少?(Ⅱ)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18.(本小题满分12分)动圆C 截直线3x-y=0和3x+y=0所得弦长分别为8、4,求动圆圆心C 的轨迹方程.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c bx ax x f ++=24)(的图象经过点(0,1),且在x=1处的切线方程是y=x-2. (I)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Ⅱ)求函数)(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20.(本小题满分12分)一个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4次试验.收集数据如下:(I)请画出上表数据的散点图;(Ⅱ)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a x b y +=;(Ⅲ)现需生产20件此零件,预测需用多长时间?(注: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x b y a x n x y x n y x b n i i ni i i -=--=∑∑==,1221)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0,6),b ∈(0,6)(I)求∣a-b ∣≤1的概率;(Ⅱ)以a ,b 作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边长,则斜边长小于6的概率.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0(12222 b a b y a x =+的离心率为36,右焦点为(2,0). (I)求椭圆C 的方程;(Ⅱ)若过原点O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求证: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定值.石家庄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文科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1~5 AAACA 6~10 DCBDB 11~12 BC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22,22]; 14.3700; 15. 3π 2; 16.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1.抛17.(本小题满分10分)解:(Ⅰ)频率为0.025×10=0.25;………………3分频数为60×0.25=15.所以在79.589.5 之间的频率、频数分别是0.25和15.……………5分(Ⅱ)0.015×10+0.025×10+0.03×10+0.005×10=0.75所以估计及格率为0.75. …………………10分18. .(本小题满分12分)解:设点C (x ,y ),圆C 的半径为r ,则点C 到直线30x y -=的距离为12331x yd -=+, ……………3分 点C 到直线30x y +=的距离为223+31x yd =+,…………6分依题意 2222331643131x y x y ⎛⎫⎛⎫-++=+ ⎪ ⎪++⎝⎭⎝⎭ ……………9分化简整理,得x y =10.动圆圆心C 的轨迹方程为x y =10. ………………12分19. .(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c bx ax x f ++=24)(的图象经过点(0,1),则1c =,………………2分 '3'()42,(1)421,f x ax bx k f a b =+==+=…………4分切点为(1,1)-,则c bx ax x f ++=24)(的图象经过点(1,1)- 得591,,22a b c a b ++=-==-得 4259()122f x x x =-+.……………………6分(Ⅱ)因为'3()109f x x x =-,3109x x -0,>…………………9分 解得3103100,1010x x -<<>或, 所以函数(f x )单调递增区间为310310(,0),(,)1010-+∞.………………12分 20. .(本小题满分12分)解: (Ⅰ)散点图略…………………4分 (Ⅱ)1234 2.54x +++==; 23584.54y +++==…………………6分 41422142+6+15+32-4 2.5 4.5=2(14916)4 2.5 2.54ii i ii x y xy b xx ==-⨯⨯==+++-⨯⨯-∑∑ (). ˆay bx =- =4.5-2×2.5=-0.5 所以ˆ20.5yx =-.……………9分 (Ⅲ)因 2200.539.5y =⨯-=(小时)所以生产20件此零件,预测需用39.5小时.……………12分21. .(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若点)6,0(,∈b a ,则点位于正方形OABC 内(不含边界);…………2分 若1≤-b a ,点)6,0(,∈b a 位于直线a -b =1和a +b =1之间(含边界).……………4分 所以满足1≤-b a 的概率为15522511211363636.⨯⨯⨯--=………………6分 (Ⅱ)由已知a 2+b 2<36, )6,0(,∈b a ,则满足题意的点位于阴影部分(不含边界),……………9分 则2164=.364⨯π⨯π 以b a ,作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边长,斜边长小于6的概率为.4π……………12分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由已知222632;.c a c a b c ⎧=⎪⎪⎪=⎨⎪-=⎪⎪⎩; ……………2分 解得3;1.a b ⎧=⎪⎨=⎪⎩ 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2213x y +=.…………………4分 (Ⅱ) 设11()A x y ,,22()B x y ,, 若k 存在,则设直线AB :y =kx +m.由2233y kx m x y =+⎧⎨+=⎩,得 222(13)6330k x kmx m +++-=△ >0,12221226133313km x x k m x x k ⎧+=-⎪⎪+⎨-⎪=⎪+⎩………………7分 有OA ⊥OB 知x 1x 2+y 1y 2=x 1x 2+(k x 1+m ) (k x 2+m ) =(1+k 2) x 1x 2+k m (x 1+x 2)=0 ………………………9分代入,得4 m 2=3 k 2+3 原点到直线AB 的距离d =2321mk =+.………………………10分 当AB 的斜率不存在时,11x y =,可得132x d ==,依然成立. 所以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定值32.………………12分。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分析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已经结束,对本次检测进行分析如下:一、具体分析:(一)试题结构特点试卷共分四大部分:识字写字;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快乐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
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
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
(二)答题分析识字、写字1、书写园地大部分学生在抄写句子方面书写比较认真,但是在黓写《望天门山》中有一少部分学生背不过,有一部分学生背过不会书写生字。
2、拼音节,写词语。
绝大部分词语学生填写的正确率高,只有“实验”的“实”三分之一学生出错,写成“试验”,今后还要加强辩字指导。
3、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V”这个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多音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错题点在“量”“舍”“朝”“爪”上。
3、辧字组词从卷面上看,学生识字掌握较好,能清晰辨析形近字、同音字。
正确率在92%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个别差生还须加大帮扶力度。
积累运用1、补充成语。
总体情况良好,但多数学生补充词语基本没有问题,仿写词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反义词手拉手总的情况还是不错的,个别学生没有找对。
3、根据意思补充句子。
(2)、小题正确率高,第(1)小题学生运用还不熟练。
4、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这些都是平时课本内容的积累,学生掌握的较好。
选词填空关联词语填空,大多数学生填写比较好。
课文精彩正确率较高。
考查阅读能力的共有2个小题,一是选择词语填空。
此题得分率大致在85%左右。
不能理解语句和短文深层意思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部分学生所写道理不够清楚明白,是今后练习的重点。
古诗连线考查学生古诗掌握情况,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得分率在90%。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图(圆的大小代表天体系统层次的高低),其中正确的是A.AB.BC.CD.D2.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A.体积适中 B.质量适中 C.有高级智慧生命的存在 D.位置适中3. 耀斑和黑子出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大致为A.11年B.17年C.365日5时48分D.24小时4.太阳活动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的原因是A.太阳活动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 B.太阳活动引起电离层的扰动C.太阳活动改变了气候 D.太阳活动引起台风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依据以上材料回答5-7题。
5.材料里提到的时间是指A.北京时间 B.西昌的地方时 C.北京地方时 D.西昌区时6. 嫦娥二号卫星不属于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7.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运行到A.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 B.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C.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 D.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8. 地球绕日公转位于近日点时A.公转线速度最慢 B.公转线速度最快C.北半球进入夏季D.南半球进入冬季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情况的是(图中虚线圈为极圈,直线箭头表示光线,弧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看右图回答10—11题。
10.位于a和b两个界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11. a为A.古登堡面 B.莫霍面 C.软流层 D. 岩石圈12. 地震发生时,人们会感到A.左右摇晃B.先摇晃后颠簸C.先颠簸后摇晃D.上下颠簸13.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石(岩)属于A.侵入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14.沉积岩的两个重要特征是①常含有化石②具有层理结构③由岩浆生成④岩体发生变质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5.右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A.① B.②C.④ D.③读图,回答16~18题。
湖北警官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大学英语》课程考试试卷(A)(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明题号,否则试卷无效)2011级本科各专业PartⅠWriting (共15分)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topic of How to Stay Healthy.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How to Stay Healthy1.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2.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3.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PartⅡ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Directions:In this part, you will have 15 minutes to go over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Answer Sheet. For questions 1-7,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For questions 8-10,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The History of JewelryRhinestones have a glittering past. Originally rhinestones were referred to Czechoslovakian or Bohemian glass dating as far back as the 13th century in Bohemia and the Czech Republic. Both places have a history steeped in beautiful hand blown glass as well as molded and cut glass.By 1918 glass was no longer limited to functional items. Czechoslovakian glass began to make its appearance in dazzling and brilliant jewelry. This Czech glass became known as rhinestones.Rhinestones were manmade gems from highly refined glass. By using various metals the glass was colored to the desired shade. It was then pressed into molds. Each stone was then ground and polished by machine, resulting in a brilliant glass stone. Often the stones were foiled on the back which increased their brilliance.Today, the same refining process is still used. You will often hear rhinestones referred to as paste. Originally paste was referred to a glass stone that was made of ground glass which was molded and then melted, producing an opaque dense glass frosted stone. Paste had many air bubbles and swirl marks. The high lead content glass was then polished and faceted, and set on either copper or silver resulting in a brilliant stone. Today the term “paste”usually refers to rhinestones. In Europe rhinestones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paste, strass, and diamante.Austria is another area with a history in rhinestone production. In 1891 Daniel Swarovski created a new glass cutting machine which quite literally revolutionized the jewelry business. This machine could cut faceted glass, producing finely finished product in a very short time. Prior to this invention it would take a very long time for each stone to be cut by hand and finished. Swarovski’s background in glass making, combined with his glass cutting machine soon found him producing rhinestones with a lead content of over 30%. The brilliance of these rhinestones was superior to anything seen on the market. Swarovski wasn’t content with his invention and the best rhinestones ever seen. His next invention was once again transforming to the jewelry industry. He created a vacuum plating for the backs of the stones with silver and gold, reducing the need forhand labor. Still today Swarovski rhinestones are recognized as the highest quality in the industry. Over 80% of rhinestone jewelry manufactured in America use Swarovski rhinestones.Rhineston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stume jewelry for hundreds of years. It is used to enhance and decorate the costumes, and sometimes rhinestones will provide the entire design. During the Victorian period common design patterns for jewelry included snakes, flowers, and hands most often adorned with rhinestones.The 1890s were a time for extravagant jewelry heavily with rhinestones. As time moved forward designs became simpler with figural shapes once again making their fashion statement. However this time they were small and more elegant with small rhinestone decorations.During the Edwardian period extravagance had made a comeback with diamonds and pearls being the focal point. Once again rhinestones were in heavy use, often used to imitate the real thing.During the 1920s fashions were rapidly changing. Dresses had gone from tight, fitted to a looser, more comfortable style. Two distinct styles occurred during this ear --- the feminine style and the androgynous style (having both female and male characteristics). Jewelry from the 1920s drew on the art decoration period. The majority of rhinestone jewelry was made with clear rhinestones.As the 1920s moved jewelry once again became bolder. Dramatic color was in style. Designer Coco Chanel was an integral figure in setting the stage for jewelry of this era.During the 1930s, during the Depression, labor-intensive fashion was no longer feasible. While the world in chaos, jewelry represented an affordable comfort to many women. Inexpensive costume jewelry could be used to revitalize an old outfit. The industry began to produce bright colored enamel pieces decorated with rhinestones. Dogs, birds, or cats with a rhinestone eye were commonplace.The jewelry during 1940s once again became big and bold with rhinestones being produced in every imaginable color, large stones set on large bold setting was the norm.By the 1950s there were two very distinct looks --- elegant and sophisticated for the more mature woman, and casual and fun for the younger woman. The 1950s saw jewelry that were made completely from rhinestones. For the younger woman were flirty prices, for the older woman sophisticated elegance. Whole sets of rhinestones jewelry became extremely popular.In 1953 the aurora borealis rhinestone was introduced to the market with its fabulous array of color. It was an instant hit.By 1906s women were wearing very functional clothing. By the late 1960s the hippie fashions were extremely popular with their roots tied to Mother Nature. Tie dyed shirts, long flowing skirts, frayed jeans were everywhere. This generation had no interest in rhinestone jewelry.By the mid 1970s, the punk look had been born and the rhinestone was revitalized. It was the disco movement brought the rhinestone back to center stage. The disco movement turned into the club movement during the 1980s and rhinestone jewelry continued to gain popularity.Since the 1970s rhinestones have remained main stream in the jewelry world. They continue to gain popularity and today there is a style to suit almost every one’s needs. There is rhinestone jewelry which is perfect for a bride, rhinestone jewelry for a prom girl, rhinestone jewelry for the young and fun crowd, the business woman, the sophisticated woman, and the mature woman. Beautiful pieces of rhinestone jewelry adorn almost every woman’s accessories.If trends are an indication of the rhinestones future, it appears to have a brilliant healthy life ahead of it. Pleasing for most women with a fashion sense who instantly recognize the value and beauty of rhinestones!1. Czech glass became known as rhinestones when it was used for _____.A) manmade jewelry B) industrial purposeC) making tableware D) decorating house2. In Europe, rhinestones are also called _____.A) foil B) swirl C) paste D) facet3. Daniel Swarovski was soon able to produce rhinestones which contain more than 30 percent of _____.A) copper B) iron C) bronze D) lead4. The need for hand labor could be reduced, for Swarovski created a _____.A) cutting machine B) faceting machine C) vacuum plating D) vacuum casting5. Snakes decorated with rhinestones were a common design pattern during _____.A) the Edwardian period B) the Victorian periodC) the Elizabethan period D) the Georgian period6. The androgynous style involved features of _____.A) the aristocrats B) both men and womenC) the professionals D) the working women7. What was in style in the 1920s?A) Tight dress. B) Oversized outfit. C) Dramatic color. D) Light shade.8. Dogs, birds, or cats with a rhinestone eye were in fashion during _______.9. _______________ couldn’t appeal to the hippie generation.10. The club movement during the 1980s evolved from ____________.Part Ⅲ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共35题,每题1分或0.5分,共30分)Section A (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8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2 long convers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one or more questions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11. A) Foreigners remember what old China was like.B) China is visited by many foreign friends every year.C) Foreigners like to know what makes China change a lot.D)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12. A) The woman told Fred to meet them at 6.B) The woman told the roommate to give Fred the message。
试卷代号:1070中央广播电枧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未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2012年7月注意事项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
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
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一、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对题中的说法做出是“正确”或还是“错误”的判断,并将判断的结果写在答题纸上)1.对于每一个组织来说,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情况提出来的,都不能地说哪种好﹑哪种坏,更不能把管理方法僵化.2.血液占优势的属于粘液质气质。
3.强化理论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受到奖励的行为会重复进行﹑而招致惩罚后果的行为会更加趋向于重复发生.4.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小.5.费德勒在研究中发现:关心任务的领导者在“不利的”或“有利的”的情况下,将是最有效的领导者.6.勒温的冻结强化方程式是团体强化方程式和个体强化方程式.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7.布劳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A.社会功能B。
成员受惠程度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D。
成员人数8.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它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知觉防御B.首因效应C。
晕轮效应 D.定性效应9。
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并在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种行为反应是?( )A.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B。
升华的行为反应C.反向的行为反应D. 放弃的行为反应10。
人物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 )A.人际群体 B。
团队集体C.无序群体 D.任务群体11.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 )A.专权独裁式 B。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在右边的括号内.)1.和点P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 A.(-3,2)B.(3,2)C.(-3,-2)D.(3,-2)2.已知下面一组数:2,6,9,8,x ,0,4,6,它们的平均数为5,那么x 为( ) A. 6 B. 5 C. 4 D. 33.对已知数据-4,1,2,-1,2,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平均数为0B. 中位数为1C. 中位数为0D. 众数为2 4.某地连续10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 24B. 24.5C. 25D. 23.55.某市去年有2.3万名学生参加了初中毕业会考,为了解这2.3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2.3万名考生是总体 B. 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C. 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1000名考生是样本容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5是0.5的一个平方根B. 负数有一个平方根C. 27的平方根是7D.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7.设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那么关于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x 是有理数 B. 3±=x C. x 不存在 D. x 是1和2之间的实数 8.实数7-,-2 ,-3的大小关系是( )A. 7-<-3<-2 B. -3<7-<-2 C. -2<7-<-3 D. -3<-2<7-9.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2cm ,3cm ,那么能与它们组成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线段的长 是( )A. 1 cm B.5cm C. 5cm D. 1cm 与5cm10.不等式312->+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C.D. 11.若不等式⎩⎨⎧>-<+mx x x 148的解集是3>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3>mB. 3≥mC. 3≤mD. 3<m12.某种商品的进价8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少可打( ) A. 六折 B. 七折 C. 八折 D. 九折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解因式:2232xy y x x -+-= .-2 014.分式方程11112+=-+x x x 的解为 .15.今年端午节,某社区成立一支老年秧歌队,共20名队员,他们的身高情况统计如下:身高是160cm 的7人,身高是161cm 的8人,身高是162cm 的5人,这20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 16. 971的平方根是 ,25的算术平方根是 . 64-的立方根是 .17.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 18.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则它的直角边为 .19.若b a >用“>”或“<”填空:①2-a 2-b ,②a 2- b 2-,③a --3 b --3. 20.把m 个练习本分给n 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0本;如果每人分5本,那么最后一个同学有练习本但不足5本,n 的值为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共60分)21.(10分)计算(1)()()()224522+--+x x x (2)15151++÷-+-a a a a22.(8分)有一张长为5cm 的正方形纸片和一张长为18cm ,宽为8cm 的矩形纸片,要把这两张纸片剪、拼成一个正方形,求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3.(9分)解不等式组()⎪⎩⎪⎨⎧-≥+<+-x x x x 2352612524.(11分)某车间有3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生产500件产品(每天每个小组生产量相同),按原计划的生产速度,不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小组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件产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产品?(结果取整数)25.(11分)学校广播站要招聘一名播音员,考查形象、知识面、普通话三个项目.按形象占10%,知识面占40%,普通话占5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最后评定的总成绩.李文和孔明两位同学的各项成绩如下表:(1)计算李文同学的总成绩;(2)若孔明同学要在总成绩上超过李文同学,则他的普通话成绩x 应超过多少分?26.(11分)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ACB 为直角,已知滑杆AB 长为2.5米,顶端A 在AC 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 距C 点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 向右移动0.5米时,求滑杆顶端A 下滑多少米?A ECB D。
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九年级数学 2012.1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抛物线2(1)1y x =-+的顶点坐标为A .(1,1)B .(1,1)-C .(1,1)-D .(1,1)--2.若相交两圆的半径分别为4和7,则它们的圆心距可能是 A .2 B .3C . 6D .113.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tan A 的值为A .5B 5C .12D .24.如图,在⊙O 中,直径AB ⊥弦CD 于E ,连接BD ,若∠D =30°, BD =2,则AE 的长为A .2B .3C .4D .55.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4,则它的面积等于A .B .C .D .6.如图,以点D 为位似中心,作△ABC 的一个位似三 角形A 1B 1C 1,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A 1,B 1,C 1, DA 1与DA 的比值为k ,若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及点D 均在如图所示的格点上,则k 的值和点C 1的坐标分 别为A .2,(2,8)B .4,(2,8)C .2,(2,4)D .2,(4,4)7.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1,0)-,对称轴为1x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0>aB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0<cD .3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一个根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2,0)A ,(0,2)B ,⊙C 的圆 心为点(1,0)C -,半径为1.若D 是⊙C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 DA 与y 轴交于点E ,则△ABE 面积的最大值是 A .2 B . 83C .22+ D .22-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若∠OCB =40°,则∠A= °.10.将抛物线2y x =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11.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 =30°,AB =4 .以斜边AB 的中点D 为旋转中心,把△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角 (0120α︒<<︒),当点A 的对应点与点C 重合时,B ,C 两点 的对应点分别记为E ,F ,EF 与AB 的交点为G ,此时α等于 ° ,△DEG 的面积为 .12.已知二次函数212y x x =-+,(1)它的最大值为 ;(2)若存在实数m ,n 使得当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m ≤x ≤n 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恰好是3m ≤y ≤3n ,则m= ,n=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计算:2cos 30602sin 45︒+︒-︒.14.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30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k 为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求此时方程的根.15.已知抛物线245y x x =+-.(1)直接写出它与x 轴、y 轴的交点的坐标;(2)用配方法将245y x x =+-化成2()y a x h k =-+的形式.16.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为BC 边上一点,∠AED =∠B .(1)求证:△ABE ∽△DEA ;(2)若AB =4,求AE DE ⋅的值.17.学校要围一个矩形花圃,花圃的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另三边用总长为36米的篱笆恰好围成(如图所示).设矩形 的一边AB 的长为x 米(要求AB <AD ),矩形ABCD 的面 积为S 平方米.(1)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要想使花圃的面积最大,AB 边的长应为多少米?18.如图,在Rt △ABC 中,90C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AB 的交点分别为D ,E .(1)若AD =10,4sin5ADC∠=,求AC 的长和tan B 的值;(2)若AD=1,ADC ∠=α,参考(1)的计算过程直接写 出tan 2α的值(用sin α和cos α的值表示).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方形PABC 的边长为1,将其沿x 轴的正方向连续滚动,即先以顶点A 为旋转中心将正方形PAB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再以顶点D 为旋转中心将第二个正方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三个正方形,依此方法继续滚动下去得到第四个正方形,…,第n 个正方形.设滚动过程中的点P 的坐标为(,)x y .(1)画出第三个和第四个正方形的位置,并直接写出第三个正方形中的点P 的坐标; (2)画出点(,)P x y 运动的曲线(0≤x ≤4),并直接写出该曲线与x 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20.已知函数2y x bx c =++(x ≥ 0),满足当x =1时,1y =-,且当x = 0与x =4时的函数值相等.(1)求函数2y x bx c =++(x ≥ 0)的解析式并画出它的 图象(不要求列表);(2)若()f x 表示自变量x 相对应的函数值,且2 (0),()2 (0),x bx c x f x x ⎧++≥=⎨-<⎩又已知关于x 的方程()f x x k =+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请利用图象直接写出实数k 的取值范围.21.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弦,∠BAC 的平分线与 ⊙O 的交点为D ,DE ⊥AC ,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 (1)求证:直线DE 是⊙O 的切线; (2)若OE 与AD 交于点F ,4cos 5BAC ∠=,求D F A F的值.22.阅读下列材料:题目:已知实数a ,x 满足a >2且x >2,试判断ax 与a x +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说明. 思路:可用“求差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列出ax 与a x +的差()y ax a x =-+,再 说明y 的符号即可.现给出如下利用函数解决问题的方法:简解:可将y 的代数式整理成(1)y a x a =--,要判断y 的符号可借助函数(1)y a x a =--的图象和性质解决.参考以上解题思路解决以下问题:已知a ,b ,c 都是非负数,a <5,且 2220a a b c ---=,2230a b c +-+=. (1)分别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4b ,4c ; (2)说明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已知抛物线2(2)2y kx k x =+--(其中0k >).(1)求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及顶点坐标(可以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 (2)若记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P m n ,直接写出n 的最小值; (3)将该抛物线先向右平移1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k个单位长度,随着k 的变化,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都在某个新函数的图象上,求这个新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BM ,DN 分别平分正方形的两个外角,且满足 45M AN ∠=︒,连结MC ,NC ,MN .(1)填空:与△ABM 相似的三角形是△ ,BM D N ⋅=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求M C N ∠的度数;(3)猜想线段BM ,DN 和MN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5.已知:在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A,C n-(其中n>0),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动点P从点O出发,在四边形OABC(,3)的边上依次沿O—A—B—C的顺序向点C移动,当点P与点C重合时停止运动.设点P移动的路径的长为l,△POC的面积为S,S与l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四边形ODEF是等腰梯形.(1)结合以上信息及图2填空:图2中的m= ;(2)求B,C两点的坐标及图2中OF的长;(3)在图1中,当动点P恰为经过O,B两点的抛物线W的顶点时,①求此抛物线W的解析式;②若点Q在直线1y=-上方的抛物线W上,坐标平面内另有一点R,满足以B,P,Q,R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点Q的坐标.北京市西城区2011 —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说明:第10题写成2(1)1y x =--不扣分;第11题每空各2分;第12题第(1)问2分, 第(2)问每空各1分.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解:原式= 2222+-⨯ …………………………………………………3分= 22. ……………………………………………………………………5分14.解:(1)2(2)4(23)8(2)k k ∆=---=-. ……………………………………………1分∵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2)k ->0.……………………………………………………………… 2分 解得2k <.…………………………………………………………………… 3分 (2)当k 为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时,1k =.…………………………………… 4分此时方程化为2210x x --=,方程的根为11x =+21x =-.………5分15. 解:(1)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5,0) (1,0)-和. ………………………2分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05)-,. …………………………………3分(2)245y x x =+-2(44)9x x =++-…………………………………………………………4分2(2)9x =+-. …………………………………………………………5分 16.(1)证明:如图1.∵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D ∥BC .∴ 12∠=∠. …………………………2分又∵ ∠B =∠AED , ∴ △ABE ∽△DEA .…………………3分(2)解:∵ △ABE ∽△DEA ,∴AE AB D AD E=.…………………………………………………………………4分∴ AE DE AB DA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 4, ∴ AB =DA = 4.∴ 216AE DE AB ⋅==.………………………………………………………5分17.解:(1)∵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的长为x 米, ∴ CD=AB=x (米).∵ 矩形除AD 边外的三边总长为36米,∴ 362BC x =-(米).………………………………………………………1分 ∴ 2(362)236S x x x x =-=-+. ……………………………………………3分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12x <<. …………………………………………4分 (说明:由0362x x <<-可得012x <<.)(2)∵222362(9)162S x x x =-+=--+,且9x =在012x <<的范围内 ,∴ 当9x =时,S 取最大值.即AB 边的长为9米时,花圃的面积最大.…………………………………5分18.解:(1)在Rt △ACD 中,90C∠=︒,AD =10,4sin AD C ∠=,(如图2)∴ 4sin 1085AC AD AD C =⋅∠=⨯=.……1分图13c o s 1065C D A D A D C =⋅∠=⨯=.∵ DE 垂直平分AB ,∴ 10BD AD ==.……………………………………………………………2分 ∴ 16BC C D BD =+=.………………………………………………………3分 在Rt △ABC 中,90C ∠=︒, ∴ 81tan 162AC B BC===. ……………………………………………………4分(2)sin tan21cos ααα=+.(写成1cos sin αα-也可) ……………………………………5分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解:(1)第三个和第四个正方形的位置如图3所示.…………………………………………………2分 第三个正方形中的点P 的坐标为(3,1).……3分 (2)点(,)P x y 运动的曲线(0≤x ≤4)如图3所示.…………………………………………………4分它与x 轴所围成区域的面积等于1π+. ……………………………………5分20.解:(1)∵ 函数2y x bx c =++(x ≥0)满足当x =1时,1y =-, 且当x = 0与x =4时的函数值相等,∴ 11,2.2b c b ++=-⎧⎪⎨-=⎪⎩解得 4b =-,2c =.…………………………………………………………2分 ∴ 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242y x x =-+(x ≥0). …………………………3分 它的函数图象如图4所示.……………………………………………………4分(2)k 的取值范围是22k -<≤.(如图5)……………………………………………5分 21.(1)证明:连接OD .(如图6) ∵ AD 平分∠BAC ,∴ ∠1=∠2.…………………………………………………………………1分 ∵ OA =OD , ∴ ∠1=∠3. ∴ ∠2=∠3.∴ OD ∥AE .∵ DE ⊥AC , ∴ ∠AED =90°.∴ 18090O D E AED ∠=︒-∠=︒.…………2分 ∴ DE ⊥OD . ∵ OD 是⊙O 的半径,∴ DE 是⊙O 的切线.………………………3分(2)解:作OG ⊥AE 于点G .(如图6) ∴ ∠OGE =90°.∴ ∠ODE =∠DEG =∠OGE =90°. ∴ 四边形OGED 是矩形.∴ OD =GE .……………………………………………………………………4分 在Rt △OAG 中,∠OGA =90°,4cos 5BAC ∠=,设AG =4k ,则OA =5k .∴ GE =OD =5k . ∴ AE =AG +GE =9k . ∵ OD ∥GE , ∴ △ODF ∽△EAF . ∴59D F O D AFAE==.……………………………………………………………5分22.解:(1)∵ 2220a a b c ---=,2230a b c +-+=,∴ 222,22 3.b c a a c b a ⎧+=-⎨-=+⎩消去b 并整理,得 243c a =+.……………1分 消去c 并整理,得2423b a a =--. ………2分(2)∵ 22423(3)(1)(1)4b a a a a a =--=-+=--,将4b 看成a 的函数,由函数24(1)4b a =--的性质结合它的图象(如图7所示),以及a ,b 均为非负数得a ≥3.又 ∵ a <5,∴ 3≤a <5.……………………………………………………………………3分 ∵ 224()63(3)12b a a a a -=--=--,将4()b a -看成a 的函数,由函数24()(3)12b a a -=--的性质结合它的图象(如图8所示)可知,当3≤a <5时,4()0b a -<. ∴ b <a . ……………………………………………4分∵ 24()43(1)(3)c a a a a a -=-+=--,a ≥3, ∴ 4()c a -≥0.∴ c ≥a .∴ b <a ≤c . ………………………………………5分阅卷说明:“b <a ,b <c ,a ≤c ”得到第4分,全写对得到5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解:(1)令0y =,则 2(2)20kx k x +--=. 整理,得 (1)(2)0x kx +-=. 解得 11x =-,22x k=.∴ 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2(,0)k. ………………………2分抛物线2(2)2y kx k x =+--的顶点坐标为2244(,)24k k k kk-++-. ………3分(2)|n |的最小值为 2 . …………………………………………………………4分 (3)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4(,)4k k k k+-.…………………………………5分由1,14xkky⎧=⎪⎪⎨⎪=--⎪⎩可得114yx=--.∴所求新函数的解析式为114yx=--.…………………………………7分24.解:(1)与△ABM相似的三角形是△NDA,2BM DN a⋅=;……………………2分(2)由(1)△ABM∽△NDA可得BM ABD A N D=.(如图9)………………3分∵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DC,DA= BC,90ABC BC D AD C BAD∠=∠=∠=∠=︒.∴BM D C BC N D=.∵BM,DN分别平分正方形ABCD的两个外角,∴45C BM ND C∠=∠=︒.∴△BCM∽△DNC.…………………………………………………………4分∴BC M D N C∠=∠.∴360M C N BC D BC M D C N∠=︒-∠-∠-∠270()270(180)D N C D C N C D N=︒-∠+∠=︒-︒-∠=︒.………5分(3)线段BM,DN和MN之间的等量关系是222BM DN M N+=.(只猜想答案不证明不给分)证法一:如图9,将△AN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F,连接MF.则△ABF≌△ADN.…………………………………………………6分∴13∠=∠,AF=AN,BF=DN,AFB AN D∠=∠.∴122345M AF BAD M AN∠=∠+∠=∠+∠=∠-∠=︒.∴M AF M AN∠=∠.又∵AM= AM,∴△AMF≌△AMN.∴MF=MN.可得(1)45(3)4590MBF AFB AND∠=∠+∠+︒=∠+∠+︒=︒.∴在Rt△BMF中,222BM BF FM+=.∴222BM DN MN+=.…………………………………………7分证法二:连接BD ,作ME ∥BD ,与DN 交于点E .(如图10)可知45BD C ∠=︒,90BD N ∠=︒.……………………………………6分 ∵ ME ∥BD ,∴ 18090M EN BD N ∠=︒-∠=︒. ∵ 90D BM D BC C BM ∠=∠+∠=︒, ∴ 四边形BDEM 是矩形. ∴ ME =BD ,BM =DE .在Rt △MEN 中,90M EN ∠=︒,∴ 22222()MN ME EN BD DN DE =+=+-2222)()2()DN BM a DN BM =+-=+-2222()BM DN DN BM BMDN =⋅+-=+.……………………7分25.解:(1)图2中的m .……………………………………………………………1分(2)∵ 图11(原题图2)中四边形ODEF 是等腰梯形,点D 的坐标为(,12)D m ,∴ 12E D y y ==,此时原题图1中点P 运动到与点B 重合, ∵ 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1131222BO C C S O B y O B ∆=⨯⨯=⨯⨯=.解得 8O B =,点B 的坐标为(8,0). ………………………………………2分此时作AM ⊥OB 于点M ,CN ⊥OB 于点N .(如图12).∵ 点C 的坐标为(,3)C n -,∴ 点C 在直线3y =-上.又由图11(原题图2)中四边形ODEF 是等腰梯形可知图12中的点C 在过点O与AB平行的直线l上,∴点C是直线3y=-与直线l的交点,且ABM C O N∠=∠.又∵3A Cy y==,即AM= CN,可得△ABM≌△CON.∴ON=BM=6,点C的坐标为(6,3)C-.……………………………………3分∵图12中AB==∴图11中DE=,2DO F x D E=+=…………………4分(3)①P恰为经过O,B抛物线的顶点时,作于点G.(如图13)∵O,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0)O,(8,0)B,∴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P的横坐标为4,即OG=BG=4.由3tan6AM PGABMBM BG∠===可得PG=2.∴点P的坐标为(4,2)P.………………5分设抛物线W的解析式为(8)y ax x=-(a≠0).∵抛物线过点(4,2)P,∴4(48)2a-=.解得18a=-.∴抛物线W的解析式为218y x x=-+.…………………………………6分②如图14.i)当BP为以B,P,Q,R为顶点的菱形的边时,∵点Q在直线1y=-上方的抛物线W上,点P为抛物线W的顶点,结合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Q只有一种情况,点Q与原点重合,其坐标为1(0,0)Q.……………………………………7分ii)当BP为以B,P,Q,R为顶点的菱形的对角线时,图13可知BP 的中点的坐标为(6,1),BP 的中垂线的解析式为211y x =-. ∴ 点2Q 的横坐标是方程212118x x x -+=-的解.将该方程整理得 28880x x +-=.解得4x =-±.由点Q 在直线1y =-上方的抛物线W 上,结合图14可知点2Q 的横坐标为4.∴ 点2Q 的坐标是24,19)Q . …………………………8分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点Q 的坐标是1(0,0)Q ,24,19)Q -.。
2011-2012学年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统考质量分析一、成绩统计二、试题分析1、本次语文测试的命题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重视了知识与能力的融合、积累与运用的并重、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除了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灵活性、实践性习题的考查,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2、本次试卷分四大板块:分别为积累与展示、运用于实践、轻松阅读、快乐习作。
题型多样,有在语言环境中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尊”字组词并填空、选择词语搭配正确的一组、根据意思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选择词语填空、积累填空、请你出点子、课内片段阅读分析、课外片段阅读分析、以“我得到了……”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考题紧扣教材重点,主要测试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表达应用四种能力。
3、试题的难易程度把握比较适中。
由易到难,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突出“优中差”兼顾“学困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镇五年级共有612名学生,此次考试最高分在97.5,最低分在1.5分。
三、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教学中教师注重了生字的读音、书写;重点词语的理解;改写各种类型句子的训练。
抓牢每课每个生字词,常规训练、检测经常化。
2、做到了积累与运用相结合。
对于本册中优美语句、片段、名言警句,做到烂熟于心,了解大意并归类积累,学会了灵活运用。
3、阅读能力的培养取得较为可喜的成绩。
教师以课内文本为契机,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能力,抓住主要内容,感悟思想内涵,领悟文本表达方法。
拓展了课外阅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做到有话可写。
针对单元写作要求,激发写作愿望,写真事,抒真情。
从课文学习中习得写作方法,逐步尝试运用于习作中。
5、但平时训练的题型范围不够广。
6、题型训练时深度不够,每种类型应抓一个难点来突破。
7、多数同学在做阅读短文时不能很好地把握题眼,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有所欠缺,存在对短文内容一知半解,或读文不精的现象;多数同学对小题要求没有深入思考分析,造成部分小题得分率不高。
图2 DA图1m E DCBA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6分)1、计算4的结果是()A.2B.±2C.-2D.42、函数 y =31-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x >-3 B.x <3 C.x ≠3 D.x ≠-33、下列不是一次函数的是( ) A .y=x 1-x B. y=21x -1 C. y=21-x D. y=2x 4、 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y=-x +3的图象上( ) A .(-1,2) B .(0,3) C .(3,0) D .(1,2) 5、点(4,5)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4,5) B .(4,-5) C .(-4,-5) D .(4,5)6、如图1, 直线m是多边形ABCDE 的对称轴,其中∠A=130°,∠ABC =110°,那么∠BCD 的度数等于( ) A .50° B .60° C .70° D .80°7如图2,已知∠1=∠2,AC=AD ,增加下列条件之一:①AB=AE ;②BC=ED ; ③∠C =∠D ;④∠B =∠E .其中能使△ABC ≌△AED 的条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A .ay ax y x a +=+)(B .4)4(442+-=+-x x x xC .)12(22-=-x x x xD .x x x x x 3)4)(4(3162+-+=+-9、已知一次函数(1)y a x b =-+的图象如图3所示,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1a > B.1a < C.0a > D.0a <10、如图4,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结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他行进的路程y (千米)与行进时间t (小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图3图411、如图5,△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中点,DE ⊥AC 于E ,若CE =1,则AB =( )A .2B ..3 D .412、如图6,Rt △ACB 中,∠ACB =90°,∠ABC 的角平分线BE 和∠BAC 的外角平分线AD 相交于点P ,分别交AC 和BC 的延长线于E ,D . 过P 作PF ⊥AD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H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连结AF 交DH 于点G .则下列结论:①∠APB =45°;②PF=P A ;③BD-AH=AB ;④DG=AP+GH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计算: ⎪⎭⎫⎝⎛-⋅23313x x =________;24(2)a --=________;()532x x ÷= . 14、a 的算术平方根为8,则a 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
2011-2012期末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请注意按下列方式答题1-5:ABCDA 6-10:ABCDA。
以此类推1、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
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 B.决定论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辩证法思想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广延性5、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实践的 D.发展的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C.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D. 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8、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 矛盾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一分为二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0、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A. 普遍联系法B.阶级分析法C. 具体分析法D.矛盾分析法11、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 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12、下列哪一种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A.相互作用B.相互排斥C.相反相成D.相辅相成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14、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B. 辩证否定的原理C. 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D.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1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16、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C.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18、概念、判断、推理是()A.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1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A. 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 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20、认识世界的根本问题在于()A. 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B.了解事物的各种现象C.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D.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21、“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 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2、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是()A.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 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D.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2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 永恒性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24、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A.真理变成现实B.谬误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25、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6、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部分资金属于()A. 建立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一种方式B.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计划的一种方式C.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D.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28、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 促使国家自行消亡B. 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C. 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9、劳动不在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A. 社会主义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共产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B. 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C.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A.阶级斗争学说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理论2、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3、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D.物极必反,相辅相成4、马思克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说明()A.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B.金银不是唯一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D.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5、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让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B.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D.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三、材料分析题(共60分,每小题20分)1、请结合材料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20分)材料1: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
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材料2: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3: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错误的实质是什么?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不同,错误在哪里?(10分)(2)请结合材料3谈谈如何正确理解物质和意识。
(10分)2、请结合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20分)材料1: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材料2: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材料3: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
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温家宝2009年2月在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的演讲(1)这三段话都涉及到“和谐社会”,请问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阐述相关的哲学原理。
(10分)(1)请结合材料及所学原理,对如何正确处理不同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0分)3、请结合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20分)材料1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材料2: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
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
材料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摘自《马克思义基本原理概论》(1)请结合材料1、2、3谈一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0分)(2)请结合材料及所学原理,谈一下你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10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分)1—5 DDABC 6—10 ABCDD11—15 ACCBB 16—20 BBCCA 21—25 CABAB 26—30 DADCC二、多项选择题(10分)1、CD2、ABC3、AB4、CD5、AB三、材料分析题(60分)(请阅卷时仔细看下试卷中的要求)1、(1)材料1属于二元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