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管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7.73 MB
- 文档页数:24
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术护理
【观察要点】
1、同《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并记录血压、呼吸、心率、血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定时行血气分析检查。
3、术后早期适当应用一些促凝药物有利于减少渗血,人造血管植入后,为了防止人造血管内血栓形成,提倡术后头3个月内抗凝治疗,如用机械瓣置换主动脉瓣则需终生抗凝。
4、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置换手术,仅置换一部分病变主动脉仍遗留部分的病变主动脉,所以术后必须控制血压,防止术后吻合口漏血,术后需分别检测上下肢血压,甚至要监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三、四路血压,目的是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分支血管阻塞及组织灌注不良。
5、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
6、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脑部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截瘫、主动脉主要分支阻塞、手术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7、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原则上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用药,如头孢二代抗生素,青霉素等。
【护理措施】
1、同《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适当补充血容量,并用心肌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收缩剂。
3、术后高血压严格控制,适量镇静止痛药物有效地防止紧张。
疼痛等引起的高血压,术后顽固性高血压,需要应用利尿药或血管扩张药物加以控制。
4、术后绝对卧床3天,保持情绪稳定,大小便通畅,若有咳嗽者,应使用止咳药物,避免用力。
【健康教育】
1、同《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术后早期饮食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进软质饮食如稀饭、面食等,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3、告知术后绝对卧床的重要性,术前训练其在床上大小便。
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的护理发表时间:2013-05-07T14:30:49.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明英杨政[导读] 根据医嘱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抗凝剂。
刘明英杨政(成都铁路分局医院血透部四川成都 610081)【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270-02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是他们的“生命线”,但是由于有些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护士技术差,定点穿刺,缝合技术差等诸多因素,造成内瘘狭窄,闭塞,不得不另建血管通路,人造血管解决了内瘘闭塞,自身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造瘘造成的困难,大大提高了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
本透析中心现共有透析病人350人,自2008年4月—2012年7月共有7名患者行人造血管造瘘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中心现有人造血管透析患者7例,男3例,女4例。
年龄52-68岁,使用时间5月-3年,其中糖尿病患者2例,血管条件差3例,2例自体血管内瘘闭塞后行人造血管内瘘术,另外一例是因为自体内瘘术后3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肿胀手,手术闭塞了自体血管后做了人造血管内瘘术。
1.2手术前准备:保护好造瘘术侧肢体血管,不在术侧肢输液、抽血、测血压等操作。
1.3手术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1.4手术方法:选用非惯用上肢前臂,用桡动脉跟部与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配对搭桥,采用1)袢型(U型)吻合法,本中心6例采用此种吻合法;2)直线型(J型)吻合法,本中心有1例采用此吻合法,3)间插型和跳跃型吻合法,本中心无此种吻合法手术患者。
2 术后护理2.1人造血管内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术侧肢体水肿,内瘘狭窄,血栓形成,出血感染等,因此,(1)术后严密观察内瘘通畅情况,监听血管杂音和触摸血管震颤。
术后敷料包扎不宜过紧,避免术侧肢体负重,防止吻合口及静脉侧受压,维持一定血压,最重要是教会患者及家属自己监听血管杂音和触摸血管震颤,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人工血管的护理要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人工血管的护理要点,这可太重要啦!
你想想,人工血管就像是身体里的一条特殊“通道”,如果不好好护理,那可不行!比如说,当你做完人工血管手术后,是不是得格外小心呢?
首先,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洁呀!就像我们每天都要洗脸刷牙一样,人工血管周围的皮肤也要保持干净。
你看,要是不注意卫生,有脏东西跑到人工血管那里,那不就糟糕了!每天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可别用力过猛哦!我邻居张大爷有次不小心用力擦了,把自己都吓一跳呢!
然后呢,活动的时候得小心再小心!别做太剧烈的运动呀,万一不小心撞到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就像你捧着一个珍贵的瓷器,得轻拿轻放。
咱不能大大咧咧的,得时刻想着保护好人工血管。
我上次看到小李做完手术后还想去打篮球,哎呀,那可不行呀!
还有哦,要定期去复查。
这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一样,不能马虎。
你不去检查,怎么知道人工血管有没有问题呢?别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可咱不能真的等到羊丢了呀!我朋友的爸爸就是觉得没事,没去复查,结果后来就麻烦了,多让人揪心呐!
总之,人工血管的护理可不能马虎,这关乎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呀!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好好保护这条特殊的“生命通道”呀!对不对?。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血管移植手术已成为治疗多种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人工血管移植术后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一、术后早期护理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每日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化脓等症状。
(2)术后24小时内,伤口可能会有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
如出现大量渗血,应及时通知医生。
(3)术后3-5天,可拆线。
拆线后,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3. 患肢护理(1)术后抬高患肢,稍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下肢肿胀。
(2)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人工血管损伤。
(3)术后3-6个月,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过度劳累。
4. 抗凝治疗(1)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2)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如出现出血不止、牙龈出血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3)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根据结果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二、术后中期护理1.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鼓励。
(2)讲解术后康复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2. 日常生活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人工血管受压。
3. 功能锻炼(1)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2)避免过度拉伸或扭曲人工血管,以免损伤。
4. 定期复查(1)定期复查,了解人工血管的通畅情况。
(2)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三、术后晚期护理1. 日常生活护理(1)鼓励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
(2)注意观察患者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人工血管的影响。
2. 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人工血管的保养知识,如避免碰撞、防止感染等。
(2)指导患者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人工血管相关并发症。
一、概述透析人造血管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它能够有效替代患者的自然血管,为血液透析提供足够的血流量。
然而,人造血管植入术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和护理,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确保透析通路的安全和有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透析人造血管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前准备1. 术前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人造血管植入术的原理、过程、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 术前检查: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术前用药:遵医嘱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三、术后护理1. 伤口护理(1)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渗液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潮湿。
术后5-7天内,每天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拆线后,继续观察伤口,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防止伤口裂开。
2. 患肢护理(1)术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回流,减轻肿胀。
抬高角度以患者舒适为宜,一般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2)术后3-5天内,患肢不宜过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3)术后1-2周,逐渐增加患肢活动范围,促进血液循环。
3. 透析通路护理(1)术后1-2周,避免在人造血管内瘘处进行抽血、输液、输血等操作,以防感染。
(2)透析时,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3)透析结束后,压迫穿刺点15-20分钟,防止出血。
4. 抗凝治疗(1)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预防血栓形成。
(2)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抗凝效果。
(3)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及时通知医生。
5. 生活指导(1)术后3个月内,避免患肢受压,如睡觉时不要压迫血管,避免佩戴手表、首饰等。
(2)保持患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6. 定期随访术后定期复查,包括伤口愈合情况、血管通路通畅情况、凝血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人工血管及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病人的血管资源越来越少,血管通路再建立越来余额困难。
在患者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中,如果自身血管条件不好,不能够建造自身的动静脉内瘘时,可选用移植血管来建立血管通路。
移植血管分为两种:人工血管和生物异体血管移植物,前者使用的较多。
手术中,医生将环型或直型人工血管与患者动静脉吻合后植于皮下,术后2-3周即可使用。
人工血管的优点是表面积大,易于穿刺,瘘成熟时间短,血液流量佳。
但是人工血管比较昂贵,穿刺有一定的技巧,护理上要格外注意。
使用人工血管的合并症主要有血管通路的狭窄、血栓、感染、夹层动脉瘤、盗血综合征及静脉回流受阻。
狭窄好发部位是移植血管与静脉吻合处或相邻部位,多与血管内皮增生有关。
人工血管发生狭窄血液流通不畅,或在某一部位有涡流形成易发血栓。
一旦发生血栓,不仅影响治疗而且需要取栓重新建立血管通路,而且易发感染。
因此在血管发生狭窄时就应积极处理,防止血栓形成。
由于人工血管与患者动静脉吻合位置稍高,有可能发生末梢血供不足指端冰冷、苍白、麻木、疼痛,及静脉回流不畅所致肢体水肿。
另外由于人工血管血流量较大压力高,在穿刺、压瘘不利等情况下发生夹层动脉瘤。
还会因血流量过大增加心脏负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这些需要特殊诊断与治疗,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是这样。
在日常护理方面,基本同于动静脉内瘘注意卫生、注意观察血管振颤有无、注意压瘘时间和压瘘力度、预防感染、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不同的是不必进行瘘的充盈锻炼。
人造血管内瘘护理人造血管内瘘是一种用于透析治疗中的人工血管,其目的是取代因患者的自身血管功能不良而无法使用的血管来完成血流透析。
对于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正确的人造血管内瘘护理极为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关于人造血管内瘘护理的一些建议。
1.清洁和消毒人造血管内瘘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在操作前,护士需要保证自己的手洁净,同时使用无菌手套、口罩和护目镜来确保无菌操作。
清洁血管入口的皮肤时,应使用无菌盐水或适当的清洁剂,以避免引起皮肤刺激和损伤。
消毒时,最好使用70%的酒精或碘伏消毒。
一般情况下,每次清洁和消毒后都应更换新的无菌敷料。
2.观察和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和评估人造血管内瘘的情况。
包括观察有无红肿、疼痛、渗液、出血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以上症状,需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血管内瘘的通畅性和血流量,以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3.合理的穿刺技术穿刺技术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对于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适当的穿刺技术,避免对血管造成过多的损伤。
在穿刺血管时,需要注意穿刺点的选择,以避免损伤到血管壁。
此外,护理人员需要使用无菌的器械和装备,并在穿刺过程中保持无菌操作。
4.保持适当的血流量良好的血流量是血液透析的关键。
为了确保血流量的充足,护理人员需要经常监测和调整血管内瘘的输液速度和压力,以达到最佳的血液透析效果。
同时,还需要保持患者体位的适当,避免压迫血管,以确保血流畅通。
5.定期更换人造血管内瘘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是一个复杂、细致和专业的工作。
正确的护理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熟悉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人工移植血管内瘘护理常规
1、人造血管移植后2-3周,周围组织方可长入纤维小孔内,形成新的内膜。
术后2周内常用明显的血清肿、4周后肿胀消退。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感染的发生,是延长人造血管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2、指导患者判断瘘管是否通畅的方法,如有异常表现、血管杂音偏低或消失,应立即到医院处理。
3、生活中注意术侧肢体不能提重物、避免硬物或外力碰撞,睡眠时减少术肢侧侧卧,以免肢体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瘘管闭塞。
4、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臂清洁,透析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血液透析后lh可松开压迫止血纱球,止血贴覆盖12-24h,保持干净,防止感染。
5、根据医嘱服用华法林、双嘧达莫或肠溶阿司匹林等抗凝药,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和血常规。
6、指导患者定时监测血压,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如透析中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及时调整透析方案或调整干体重,防止低血压造成人造血管闭塞,同时告知患者控制水、盐的摄入。
7、血液透析结束后指导患者压迫穿刺点,力度以既能止血,又能扪及搏动为宜。
指导患者观察穿刺点的出血情况及出现岀血时先压迫出血点再寻求帮助,避免出血时引起患者恐惧、护理不当致出血不止;人造血管局部出现血肿时,应立即给予指压并冷敷。
24h后再以热敷,并予喜疗妥药膏涂抹并按摩,促进皮下血肿消退。
参考文献:《血液净化临床护理实践》2019年月第1版拟定人:付** 审核人:xxx 拟定日期:2020年x月修订时间:2020年x月。
人工血管护理要点1.嘱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加强营养;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手术后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术后24小时开始进行握拳锻炼,以利水肿消退;当您有空时不要忘了做手部运动,如握紧、松开拳头等。
2.手术侧肢体注意伸直抬高,睡眠时不要向手术侧侧卧,造瘘侧上肢避免受压,屈曲。
3.告知患者移植物内瘘的血流方向,嘱患者记住,在以后的每次透析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核对。
4.术后及人工血管内瘘使用后尽量避免低血压,如果出现低血压应立即联系医生决定是否增加抗凝力度;嘱患者保持合理的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透析时易出现低血压,造成血透径路闭塞;嘱患者必须经常听内瘘杂音,摸内瘘震颤,特别是:血透结束后1小时内、低血压发生时(头晕、眼花等)、睡前。
5.出院后伤口每三天换药一次,术后18天至当地医院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拆线及拆线方式,皮内缝合无需拆线。
6.告知患者规律血液透析,术后1月来复诊,以后每三月复诊1次,行血管彩超监测血管通畅情况,有无附壁血栓形成,需要患者积极配合,不要怕麻烦;(每次复诊记得携带手术资料,如出院小结,每次的血管彩超,随诊手册等)7.人工血管穿刺应严格遵循绳梯穿刺,严禁扣眼穿刺,严禁定点和区域穿刺,以防止感染和假性血管瘤形成,造成移植物内瘘使用寿命缩短;每次的穿刺针眼两周后才能重复使用,至少应在动静脉穿刺区各准备大于8个穿刺区域以备循环使用;8.透析结束拔针后应持续按压约15-20分钟止血,严禁用绷带或弹力弹力止血带止血;透析后若针刺伤口有流血,立即用手加压至止血为止,止血后要听诊内瘘血管有无沙沙的海浪声,如果穿刺部位有血肿形成,及时与刘教授联系;9.术后应学习自行监测血管搏动及震颤,每日随时检查内瘘血管有无沙沙的海浪声,如果发现海浪声不见了请立即通知刘教授;10.术后根据情况使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严密监测出凝血状况,在专科医师指导调整下用药,不能随意停服。
11.内瘘侧手臂出现红、肿、热、痛,要及时与刘教授联系;12.透析当天用肥皂清洁内瘘侧手臂;透析结束24小时后方可清洗内瘘侧肢体;13.告知患者移植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穿刺处和静脉吻合口附近的狭窄,当透析血流量下降或透析中静脉压增高,穿刺处渗血提示狭窄或附壁血栓形成,应该立即复查;发现有移植物内瘘狭窄,应及时纠正它,不要等到内瘘完全闭塞再处理,那将增加手术的难度和费用,成功率下降。
人造血管的护理血管通路是长期透析患者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临床实践中,自身动静脉内瘘成为目前透析患者的首选方法,但是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如静脉纤细、短缺、闭塞等,或经过多次直接自身动一静脉内瘘吻合术后自身血管无法再利用的患者,可以采用移植血管来建立血管通路。
人造血管内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能反复穿刺及使用时间长等优点。
同时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能为血液透析提供足够的血流。
但其缺点也很突出:如术肢皮肤肿胀、使用寿命短、穿刺后止血困难、血栓形成率高,易发生感染,形成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
故平均寿命只有2~3年。
因此,人造血管的穿刺和护理,对延长瘘管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术前护理1、术前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及意义,以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
2、嘱患者保持造瘘侧手臂清洁,切勿碰伤、抓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工作人员避免在造瘘侧手臂测量血压或静脉穿刺,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3、内瘘术前不宜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术中、术后出血。
术后护理1、术后5~7天内,嘱患者保持术侧肢体的清洁,避免潮湿,不要随意除去包扎的敷料,以防伤口感染,若发现有渗血,疼痛难忍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2、嘱患者穿袖口宽松的内衣,抬高术侧肢体48~72小时,以减轻血清性水肿。
血清性水肿见于人造血管走行的皮下隧道,术后前2天较严重。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迹象,伤口渗血情况,每周换药2~3次。
局部红肿明显时,患者应采取卧位或坐位,将术肢抬高或悬吊,高于心脏约20°左右,有利于静脉回流,可减轻水肿程度。
也可用50%硫酸镁湿敷。
3、包扎伤口的敷料不宜太多太厚,压力不宜过大,以能扪及到瘘管的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并避免其他外来压力如测血压、挂重物或戴饰物等,造瘘侧肢体血管严禁用于输液或抽血。
4、造瘘侧肢体术后3~5天可适当做握手动作或抬高前臂与上臂呈60°角动作,以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若是高凝状态,应遵医嘱服用抗凝剂。
移植动静脉瘘管(人工血管)的护理当您自己的血管因长期穿刺或功能不佳时,医生会考虑以人造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以作为日后穿刺之用,人工血管又分为长条形与环状两种,以下为日常照顾方法:1、手术后患肢较一般瘘管肿胀,以软枕抬高促进血以回流。
2、手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注意有无出血。
3、人工血管手术后若需拆线于手术后2周,约2至4周后可使用。
4、患肢避免打针抽血、量血压、提重勿及穿着太紧的衣服,影响血液回流。
5、每日观察瘘管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情形。
6、每日及上针前听诊人工血管以确保人工血管通畅。
7、平日保持瘘管的清洁,上针前请先用肥皂清洗瘘管处。
8、瘘管的手勿当枕头以防压迫阻塞。
9、透析结束后勿包扎太紧,以免影响血流。
10、透析后当天穿刺伤口请勿弄湿,隔日再去除纱布,观察针孔处有无渗血。
11、针孔出血时,立刻压住出血点以止血,若出血不止尽速就医。
12、若人工血管狭窄或阻塞,宜早期接受血管扩张术或血管摄影,甚至需重新开刀再造一新的瘘管。
13、确实戒菸以预防人工血管狭窄或阻塞。
握球运动1、手握软式网球,用力握球持续数秒(约五秒)之后手放松;握球&放松反覆动作数次,约15分钟,每天数次。
2、年老、虚弱、手臂无力者,可协助在上臂加压使血管扩张,或渐歇性使用止血带扎紧上臂,加速静脉动脉化。
热敷原则1、透析当日勿碰湿伤口,24小时后再热敷,以免针口出血或发炎。
若有渗血或血肿需加压或冰敷。
2、敷时以塑料袋包裹热毛巾使用。
3、热敷时注意水温勿太烫,以防烫伤,温度在不超40度为原则。
4、热敷面积应限于瘘管处及血管延伸走向部位,避免整只肢体浸泡在热水中。
5、使用热电毯需谨慎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6、有条件的可照射非热康谱用于日常护理。
中央静脉导管肾衰竭患者在未接受动静脉瘘管手术前,由颈部或鼠蹊部放置一暂时性导管以作为血液透析之用。
1、每一至二天伤口换药,并维持伤口清洁干燥。
2、每天观察伤口有无分泌物,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人造血管的护理血管通路是长期透析患者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临床实践中,自身动静脉内瘘成为目前透析患者的首选方法,但是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如静脉纤细、短缺、闭塞等,或经过多次直接自身动一静脉内瘘吻合术后自身血管无法再利用的患者,可以采用移植血管来建立血管通路。
人造血管内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能反复穿刺及使用时间长等优点。
同时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能为血液透析提供足够的血流。
但其缺点也很突出:如术肢皮肤肿胀、使用寿命短、穿刺后止血困难、血栓形成率高,易发生感染,形成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
故平均寿命只有2~3年。
因此,人造血管的穿刺和护理,对延长瘘管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术前护理1、术前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及意义,以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
2、嘱患者保持造瘘侧手臂清洁,切勿碰伤、抓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工作人员避免在造瘘侧手臂测量血压或静脉穿刺,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3、内瘘术前不宜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术中、术后出血。
术后护理1、术后5~7天内,嘱患者保持术侧肢体的清洁,避免潮湿,不要随意除去包扎的敷料,以防伤口感染,若发现有渗血,疼痛难忍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2、嘱患者穿袖口宽松的内衣,抬高术侧肢体48~72小时,以减轻血清性水肿。
血清性水肿见于人造血管走行的皮下隧道,术后前2天较严重。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迹象,伤口渗血情况,每周换药2~3次。
局部红肿明显时,患者应采取卧位或坐位,将术肢抬高或悬吊,高于心脏约20°左右,有利于静脉回流,可减轻水肿程度。
也可用50%硫酸镁湿敷。
3、包扎伤口的敷料不宜太多太厚,压力不宜过大,以能扪及到瘘管的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并避免其他外来压力如测血压、挂重物或戴饰物等,造瘘侧肢体血管严禁用于输液或抽血。
4、造瘘侧肢体术后3~5天可适当做握手动作或抬高前臂与上臂呈60°角动作,以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若是高凝状态,应遵医嘱服用抗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