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气概况
- 格式:pptx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42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气大气是地球上一层重要的外部环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大气的基本知识点,对于高一地理学科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大气的组成、大气层的分布以及大气的功能三个方面,来介绍高一地理学科中关于大气的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组成。
其中,氧气和氮气的比例最高,分别约占气体体积的21%和78%。
氩气约占气体体积的0.93%。
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比例虽然很少,但对于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大气层的分布大气层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五个层次。
对流层是离地面最近的一层,高度约为0-10千米,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0-50千米,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增。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为50-80千米,气温又开始递减。
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高度约为80-500千米,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递增。
外层是大气的最外层,高度约为500-1000千米以上,气温逐渐增加。
三、大气的功能1.保护功能大气对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大气层能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物的生存。
同时,大气层还能吸收地球表面的一部分辐射,起到保温的作用,使地球的温度相对稳定。
2.气候调节功能大气通过循环运动和传导作用,将热量从赤道地区运输到极地地区,使地球各地区的温度得以调节。
通过水循环,大气还能造成降水,调节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对地球的气候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传播和传导功能大气作为介质,能够传播声音和光线。
声音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传播,使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
而光线经过大气的折射和散射,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
4.吸收有害辐射功能大气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并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
紫外线对人类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大气的吸收作用对于保护生物和环境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考纲要求: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大气静力学、大气动力学基础、大气中的辐射过程、大气热力学基础、大气静力稳定度、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中的水分等。
主要针对大气科学基本的科学原理、理论和知识。
第一章大气概论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大气:包围在地球表面的整个空气层。
原生大气:以氢、氦、氖等气态物质所组成的第一代原生大气次生大气: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汽、甲烷为主的此生大气。
现代大气:以氮氧为主~~一、干洁大气1、干洁大气:不包含水汽和气溶胶等粒子的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次要成分:氮、养、氩主要成分:少量二氧化碳、臭氧、各种氮养化物和其他一些惰性气体常定成份:氮、养、氩和微量的惰性气体可变成分:其他成分(二氧化碳、臭氧、各种氮养化物)2、干空气的密度是温度和气压的函数干洁大气可以作为理想气体,没有任何相变二、二氧化碳1、对地表有保温效应:它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的透明的,而对地表射向太空的长波辐射,特别是13-17微米波谱区,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使得地表辐射的热量大部分被截留在大气层内。
2、二氧化碳的增减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二氧化碳的大气底浓度值变化的两个特点(1)有季节变换(2)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值逐年增大三、臭氧1、臭氧的分布:5-10km开始增加,20-30km最大浓度出现,称为臭氧层,位于平流层。
2、臭氧的存在对地球上生物的重要意义: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对生物体的组织有很大的危害作用,臭氧吸收了绝大部分的紫外线,才使生物有机体免遭伤害,臭氧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
四、水汽:1、水汽的重要性,水汽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2009年考点)水汽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由于它在大气温度变化范围内可以进行相变,变成水滴或冰晶,因而它对大气中的物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天气变化的主角,大气中的雾、云、雨、雪、雹、等天气现场都是水汽相变的重要产物。
水汽在相变过程中要吸收或放出潜热,同时水汽又易吸收额放射长波辐射,所以大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能直接影响地面和空气的温度,进行天气的变化。
大气组成及垂直分层教案第一章:大气概述1.1 引言:介绍大气的重要性,引导学习者对大气产生兴趣。
1.2 大气的定义:解释大气的概念,包括其对地球的影响。
1.3 大气的组成:介绍大气的成分,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等。
1.4 大气的体积:介绍大气的总体积以及其对地球的覆盖范围。
第二章:大气层结构2.1 引言:介绍大气层的结构,引导学习者对大气层的组成产生兴趣。
2.2 对流层:介绍对流层的特点,包括其温度、密度等。
2.3 平流层:介绍平流层的特点,包括其温度、臭氧层等。
2.4 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简要介绍这三个大气层的特点。
第三章:大气压力和温度3.1 引言:介绍大气压力和温度的重要性,引导学习者对这两个概念产生兴趣。
3.2 大气压力:介绍大气压力的概念、单位以及其变化规律。
3.3 大气温度:介绍大气温度的概念、单位以及其变化规律。
3.4 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解释气压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大气运动4.1 引言:介绍大气运动的概念,引导学习者对大气运动产生兴趣。
4.2 风:介绍风的形成、分类以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3 气旋和反气旋:介绍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以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4 大气环流:介绍大气环流的类型、形成原因以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五章:大气污染5.1 引言:介绍大气污染的重要性,引导学习者对大气污染产生兴趣。
5.2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介绍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5.3 大气污染物的危害:介绍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影响。
5.4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包括法律法规、技术改进等。
第六章:大气现象与天气6.1 引言:介绍大气现象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引导学习者对天气产生兴趣。
6.2 云:介绍云的形成、分类以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6.3 降水:介绍降水的形成、分类以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6.4 天气系统: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类型以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第七章: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7.1 引言:介绍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性,引导学习者对这两个概念产生兴趣。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一、前言地球大气环境对人类和自然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近年来因为人类活动的原因,大气环境出现了许多变化,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
在高一地理教学中,大气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会对高一地理大气环境进行详细讲解。
二、大气环境的构成地球大气层包含了5个层次。
由下往上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顶层。
1.对流层:高度约为0-10千米,密度逐渐下降,气压逐渐下降。
地球上的大部分天气现象都在这一层中发生。
2.平流层:高度约为10-50千米,大气密度很低,气压更低。
这一层当中没有什么风,因此是飞行器的理想飞行区域。
3.臭氧层:高度约为20-50千米,含有大量臭氧分子,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吸收和反射能力。
上世纪70年代关于臭氧层的破坏,成为当时国际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4.中间层:这一层中出现了温度层。
其中最低温度出现在80千米处,而较高的温度则是在55千米左右。
5.顶层:高度约为500千米。
在这里气体被太阳光线中的高能电子和紫外线分离。
这一层中的氧变成成分原子和离子。
三、大气环境的组成地球大气环境由氧气、氮气、水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
1.氧气:约占大气总体积的21%。
2.氮气:约占大气总体积的78%。
3.水气:包括水蒸气、云和降水,占总体积的0.001% ~ 4% 之间,随着时间和地域变换而有所不同。
4.二氧化碳:约占总体积的0.03%。
此外,大气环境中还包括许多微量气体,如氢气、氦气、乙烷、氨气、一氧化碳等。
这些微量气体对于大气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大气环境的变化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气环境呈现出一些变化。
1.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主要原因是每年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导致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2.空气污染:由于一些工业生产设施排放的废气、机动车尾气等,导致环境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上升,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3.大气层破坏:发射火箭等太空活动通常都会带来对大气层的破坏,尤其是对中高层大气的破坏,致使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等。
2019 年高一地理必修知识:大气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 年高一地理必修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 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19-3000 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 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 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17-18 千米,中纬:10-12 千米,高纬:8-9 千
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
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 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总结的2019 年高一地理必修知识,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