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40
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国务院设立了审计署,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也设置了各级地方审计机关。
A 1983年9月B 1982年9月C 1994年5月D 1993年5月2.以下不属于审计假设的是( )A审计可验证假设 B内控制度绝对保证假设C审计可信赖假设 D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3.以下()不属于审计的职能。
A经济监督 B经济鉴证 C经济评价 D、经济管理4.( )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A1983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5年5. ( )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A1983年 B1994年 C1993年 D1995年6.中国第一家事务所是()。
A.立信事务所B.潘序伦事务所C.正则事务所D.上海事务所7.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
审计对象的本质是指()。
A.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B.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C.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D.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8. 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其相应的审计范围不断扩大。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阶段,审计范围为会计分录B.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完善阶段,审计范围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C.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阶段,审计范围为全部财务报表D.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阶段,审计范围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9.李民是保定市居民。
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的规定,如果李民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还不能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A.高等专科学历B.中级会计师职称C.拥有ACCA证书D.高级经济师10.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团体会员的是( )。
A.会计师事务所B.7名以上注册会计师组成的科研团体C.企业集团的审计部门D.注册会计师理事会11.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的范围,不包括()。
《中国革命史》第一章内容概括
【原创版】
目录
一、中国革命史的第一章概述
二、中国革命史的第一章主要内容
1.中国革命的背景和起因
2.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和领导者
3.中国革命的主要事件和成就
三、中国革命史的第一章的历史意义
正文
【中国革命史】第一章内容概括
中国革命史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篇章,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革命的背景、起因、主要力量、领导者以及主要事件和成就。
中国革命的背景和起因主要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
入侵。
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与此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割据,使得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损害。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了中国革命的爆发。
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这些阶级在革命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其中农民和工人是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由于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工人则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也成为了革命的重要力量。
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是中国共产党。
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积极组织和领导了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包括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
中国革命史的第一章对于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章内容不仅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背景和原因,而且展示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和领导者,以及革命的主要事件和成就。
理想国第一章部分概述第一章主要部分为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之间有关财产和老有所福的辩论,以及后来与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之间有关正义的定义的辩论。
这一部分最开始于比雷埃夫斯港,苏格拉底和格劳孔一起参加完赛会游行和女神祭祀之后,被玻勒马霍斯要求留下,并让苏格拉底与之辩论,证明比他强。
在玻勒马霍斯家中,苏格拉底首先和玻勒马霍斯的父亲克法洛斯聊天,克罗法斯已是垂暮之年,苏格拉底问他:已经跨入‘老年之门’的您认为晚年是痛苦的还是怎么样的呢?克罗法斯则认为年老不应该是成为苦的源泉,自己并没有觉得是在受罪。
老年了反而让人清心寡欲,心平气和,认为痛苦不在于人的年老,而在于人的性格。
苏格拉底则说克洛法斯没感觉到痛苦是因为他有庞大的财产。
克洛法斯回答万贯家财的好处可以让人不用去作假或者骗取,一生待人公道对神虔敬,一生快乐老来安宁。
于是引起了有关正义的讨论。
克洛法斯识趣的离开,转而由他儿子玻勒马霍斯代替他与苏格拉底讨论。
有关正义的定义,玻勒马霍斯认同西蒙尼德所说的‘欠债还债就是正义’。
而苏格拉底举了一个例子,原主头脑不正常的时候,还要把代管的无论什么东西归还给他?玻勒马霍斯想了想认为确实不应该把对原主有害的东西归还。
苏格拉底认为西蒙尼得所谓的还债,是:正义就是还给每个人合适的东西。
而什么是合适的还债呢?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把善给友人,把恶给坏人。
’苏格拉底随之又举例说,医术在给生病的人,佐料给肉食,舵手在航海时发挥作用,如果按照玻勒马霍斯所说的‘对朋友做好事,对敌人做坏事’那么医生、舵手,正义者只有在他们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才被称有用处吗?但玻勒马霍斯不同意,他觉得正义在和平时期也是有用的,种田是为了获得庄稼,制鞋是为了得到鞋子,正义在订合同立契约上也是有用的特别是在合伙关系中。
苏格拉底则举例,下棋时一个好而有用的伙伴是下期高手,奏乐时琴师才是较好的伙伴。
玻勒马霍斯者转为说,要把不花钱的事情除外。
但苏格拉底又说,在你的财产需要保管的时候正义是有用的,但使用财产的时候就是技术有用了,从而得出玻勒马霍斯的结论为技术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苏格拉底接着说,如果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那么它就没有什么了不起了。
第一章概述1、会计是适应人类和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2、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越发展,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3、会计的本质是,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会计的主要特点是。
3、会计按照服务对象划分,可分为和,其中是对外服务的,是对内服务的。
4、我国在西周设有专门核算官方税赋收支的官职,是,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税会”的办法,其中“计”是指,“会”是指。
5、明末清初,为适应计算盈亏的需要出现了,运用的公式进行核算,并编制和,实行双轨计算。
6、会计以货币量度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还采用、等作为计量尺度。
7、会计的方法包括、和,其中是最基本的方法。
8、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都是建立在这一假设基础之上,而这一假设不仅是解决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还是的前提。
9、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这个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提供的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这个是要求;提取坏账准备体现了会计信息的要求。
10、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企业沿着、、三个经营过程,形成一个资金循环过程:、、、、。
1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和,其中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是,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12、凡是特定对象中能够以表现的经营活动,都是会计对象,它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13、在我国,会计核算以作为记账本位币。
14、会计核算的基本提前又称为,它包括、、、。
15、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是指会计数据处理与信息加工的程序,它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16、会计期间假设分为、、和。
我国会计期间的日期采用的日期是。
17、宋代采用的是方法,通过的平衡公式进行结账,相当于现在的。
18、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它起源于(国家),于年(人名)出版了关于复式记账的专著,简译。
19、会计核算工作一般可分为和。
20、会计计量是对具体会计要素进行计量过程,它主要解决会计的计量尺度及计量属性两个方面:是会计计量的尺度,是会计计量的属性。
骆驼祥子的第一章内容讲解
《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小说,描写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社会的贫苦人物祥子。
以下是小说的第一章内容概要:
第一章以祥子的形象为中心展开,通过对他的生活环境、性格和境遇的描写,向读者呈现了那个时代底层人物的苦难和挣扎。
故事一开始,祥子骑着他的破自行车,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奔波,为人们提供拉货的服务。
作者通过描绘祥子的职业和工作场景,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辛勤劳动和生计压力。
祥子的自行车就像他的伙伴一样,陪伴着他走过了很多辛苦的岁月。
自行车的破旧和祥子本人的颓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祥子艰辛的生存状况。
作者通过对祥子外貌的描写,展示了他的贫困、坚韧和顽强的一面。
祥子的性格也在第一章中初露端倪。
他虽然生活艰辛,但仍然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期望,为读者勾画出一个朴实而坚毅的形象。
祥子的坚持和努力,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希望和挑战的世界。
总体来说,第一章《骆驼祥子》通过对主人公祥子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真实而沉痛的社会背景。
小说以质朴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普通人物的艰辛奋斗,为后续故事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读者第一章内容概括
摘要:
1.介绍读者第一章的基本内容
2.分析第一章的主要角色和故事背景
3.概括第一章的情节发展和亮点
4.展望后续章节的发展趋势
正文:
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有幸阅读了读者第一章的内容,并在此为大家带来一篇概括性的文章。
第一章以引人入胜的笔触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基础,让读者对接下来的情节充满期待。
首先,第一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向读者介绍了故事的主要角色。
这些角色各具特色,有的热情洋溢,有的内敛沉稳,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在第一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时,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富有张力,让读者对他们之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充满好奇。
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紧迫感。
在这个世界中,角色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努力。
第一章为这个背景做了充分的铺垫,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动机和行为。
在情节发展方面,第一章展现了角色们从相识到相互信任的过程。
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种情感的升华成为了故事的一大亮点,让人感叹不已。
同时,第一章还设置了一些悬念,为后续
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展望后续章节,随着角色们不断深入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发生更多的变化。
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境,他们将如何应对?角色之间的情感又将如何发展?这些都成为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动力。
总之,读者第一章以丰富的角色刻画、紧张的情节发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为整个故事开了一个好头。
相信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将会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第一章劳动概述第一节劳动的含义、特征和分类一劳动的含义首先,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
其次,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
第三,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
第四,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
定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的调整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劳动的特征1 劳动的人类专属性2 劳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劳动的人类专属性就在于它的自觉意识和能动性。
3 劳动的创造性:有自觉能动意识、有目的性的活动,并不都是劳动。
在人的活动中,只有那些能够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性活动,才能称之为劳动。
三劳动的分类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马克思在剖析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时候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着两个方面,即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和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也称作有用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包括人们的劳动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等五个要素。
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绝不单纯是个生理概念,而是个经济范畴,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通过物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2 技术性劳动与非技术性劳动从广义上讲,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积累和体现出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包含人类在劳动中所创造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等。
人们在运用技术标准时,还习惯上将技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
人们通常将物质技术手段,即劳动资料,称为硬技术;而将与物质技术手段相适应的操作、控制和运用方法、技巧和技术管理组合形式称为软技术。
3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必经过特别训练、每个正常的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它包含着比较多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4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人们将脑力活动占优势的活动称为脑力劳动,而将体力活动占优势的活动成为体力劳动。
依据其他的划分标准,劳动还可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生产性劳动和劳务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等。
《专题摘编》第一章主要内容
《专题摘编》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1.1 概述
第一章概述了本书的编写目的和主要内容。
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几个重要专题,并提供实用的经验和案例,方便读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1.2 立体城市规划与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了立体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概念以及其发展历程。
从三维视角出发,立体城市规划和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1.3 城市交通规划
本节主要介绍了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内容和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以达到从容流畅、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和经济可持续的目标。
1.4 绿色建筑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和原则,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是指通过采用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1.5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本节主要介绍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在当前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每个人应该关注和积极参与的重要事项。
1.6 土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关系。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可持续发展则是保障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以上是《专题摘编》第一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