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导论讲义——国际物流
- 格式:ppt
- 大小:15.01 MB
- 文档页数:5
国际物流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
它是相对于国内物流而言的,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也叫国际大流通或大物流。
国际物流网络系统指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网络的有机整体。
节点指进出口国内外的各层仓库,如制造仓库、口岸仓库。
作用:实现国际物流系统的时间效益,克服生产和消费时间上的分离。
连线指连接收发节点的运输连线,如海运航线、铁路线、飞机航线等。
作用:使货物产生空间位移,实现货物的空间效益。
配送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到制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提供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国际贸易指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服务的买卖或交换。
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输出入贸易、海外贸易。
直接贸易指商品从生产国直接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参与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贸易环节将商品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指商品贸易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
备货在订立合同之后,卖方为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合同的交货义务,卖方按合同和信用证的要求,进行准备货物的工作。
包销指出口人(委托人)通过协议把某一种商品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个地区和期限内的经营权单独给予国外某个客户或公司的贸易做法。
包销须事先签有包销协议。
代理指代理人按照委托人授权代表委托人同第三者订立合同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直接对委托人发生效力。
寄售指委托人先将货物运往寄售地,委托国外一个代销人,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由代理人代替货主进行销售,在货物销售后,由代理人向货主结算货款。
招标指招标人在规定时间、地点发出招标公告或招标单,提出准备买进商品的品种、数量和有关买卖条件,邀请卖方投标的行为。
国际物流复习大纲第一章国际物流学导论1、国际物流的特点P3(1)物流环境差异大(2)物流系统范围广(3)国际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具有复杂性(4)国际物流必须具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高2、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比较国内物流国际物流成本约占GDP的18.4%估计占世界GDP的16%周期较短较长风险较小较大: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以及自然风险管理涉及的单据较少涉及大量的单据,美国商业部估计平均每次装运单据的费用为250美元运输模式主要靠公路和铁路主要靠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以及国际多式联运3、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素一、经济全球化给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活动全球化(2)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3)各国的金融体系日益融合在一起(4)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的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5)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二、国际物流壁垒——市场和竞争方面的壁垒1市场进入限制2信息可得性3定价4关税——金融壁垒——配送渠道壁垒4、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1物流规模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向集约化与协同化方向发展2物流服务的优质化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构建合同导向的个性化服务体系将成为企业获3取竞争优势的关键4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并在物流产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5绿色物流日益重要6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物流的动力源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1、国际物流网络的构成国际物流网络是由国际物流实体网络与国际物流信息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
——国际物流实体网络国际物流的承载体,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
——国际物流信息网络国际物流信息交换与处理的网络系统。
2、口岸的分类(1)按批准开放权限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一类口岸是有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二类口岸是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口岸(2)按出入国境的交通运输方式分类分为:港口口岸、陆口口岸、航空口岸港口口岸是国家在江河湖海沿岸开设的供人员和货物出入国境及船舶往来停靠的通道陆口口岸是国家在陆地上开设的供人员和货物出入国境及陆上交通运输工具停站的通道航空口岸是国家在开辟有国际航线的机场上开设的供人员和货物出入国境及航空器起降的通道3、世界主要港口PPT29最大的港口是上海港;欧洲最大的港是鹿特丹港4、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简答)书P18(1)物流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2)国际贸易促进物流国际化(3)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提出新的要求:质量要求、效率要求、安全要求5、国际远洋航线--重要航线PPT58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大西洋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红海以及连接印度洋、大西洋6、大陆桥:新欧亚大陆桥、亚欧大陆桥PPT100第4章国际贸易术语(重点)选择、案例1.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Definitions194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2.掌握每种贸易术语PPT9装船运输CFR、CIF保单交货(选择)FOB、CFR、CIF的异同点3.3.FOB相同点:适用的运输方式相同:水上运输风险划分的界限相同:装运港船舷交货地点相同:装运港办理进出口手续的责任人相同:出口手续由出口商办理,进口手续由进口商办理不同点:即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及负担的费用不同4.常用贸易术语关系图5.、FCA案例PPT36如果采用FCA结果会怎样?6、CIP与CIF区别案例PPT457、FCA、CPT、CIP/FOB、CFR、CIF的异同FCA、CPT、CIP术语分别从FOB、CFR、CIF发展起来的,买卖双方的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相同的。
自考“国际物流导论"精品笔记(1)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第一节一、国际物流的定义国际物流(IL)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它是相对于国内物流而言的,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也叫国际大流通或大物流.二、广义和狭义的国际物流广义:各种形式的物资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入与流出狭义:与一国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活动三、国际物流的总目标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并使国际物流系统总体效益最大四、国际物流的特点(北京2006年10月简答题)1、经营环境存在较大差异2、高风险性3、物流信息化具有先进性4、主要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五、国际物流的分类三、国际物流的分类(一)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二)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政物流和国际逆向物流国际商品物流:指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的交易活动的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有去无回)国际展品物流:指以展览、展示为目的,暂时将商品运如一国境内,待展览结束后再复运出境的物流活动。
(有去有回)国际邮政物流:指通过国际邮政运送系统办理的包裹、函件等递送活动(门到门或手到手)。
国际逆向物流:指对国际贸易中回流的商品进行改造和重修的活动,包括循环利用容器和包装材料、退货、调货等,是目前物流领域中的热点。
第二节六、国际物流子系统1、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1)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2)创造空间效益3)两段性:国内运输段和国际运输段4)国内运输段主要工作:发运前的准备工作、清车发运、装车和装车后的善后工作2、外贸商品储存子系统创造时间价值3、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短距离搬移;联接仓库作业和运输作业的纽带和桥梁;创造空间效益4、进出口商品流通加工和检验子系统5、商品包装子系统1、运输标志(唛、唛头,包括目的地名称;收、发货人的名称代用简字或几何图形以及件号)2、提示性、警告性标志货物性质:易燃易爆、有毒、爆炸物等操作方面:小心轻放、保持干燥等6、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特点: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七、国际物流网络系统优化应注意的问题一、中心问题1、确定进出口货源地和消费者的位置、各层级仓库及中间商批发点和零售点的位置、规模和数量,从而确定国际物流网络系统的合理布局2、在合理布局国际物流网络系统的前提下,确定国际商品有卖方向买方实体流动的方向、规模和数量,确定国际贸易的贸易量、贸易过程的重大战略、进出口货物的卖出和买进的流程、流向、物流费用、国际贸易经营效益等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国际物流网络系统应注意的问题1)在规划网络内建库数目、地点及规模时,要紧密围绕着商品交易计划,乃至一国国际贸易的总体规划2)明确各级仓库的供应范围、分层关系及供应或收购数量,注意各级仓库间的有机衔接3)国际物流网络规划要考虑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要留有余地以备将来扩展八、国际物流网络合理化措施1、合理选择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扩大国际贸易范围和规模,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高、效益高、创汇多的物流总体目标2、采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设施和工具,加速进出口货物的流转.充分利用海运、多式联运方式,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和大陆桥运输的规模。
第 1章国际物流概述主要内容国际物流概念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法律法规简介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国际物流的概念2)国际物流系统3)国际物流法律法规第一节国际物流的概念一、国际物流的含义国际物流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1、广义的国际物流:指各形式的物资在国与国之间流入和流出。
2、狭义的国际物流:是指与一国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活动。
3、物流的实质是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4、国际物流的总目标: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二、国际物流的特点1、经营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2、高风险性3、物流信息化具有先进性4、主要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按照货物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有流动划分为:(一)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1、进口物流:货物进口时所发生的国际物流活动属于进口2、出口物流:当国际物流服务于一国货物出口时则属于出口物流根据货物跨国运送的特性划分为:(二)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政物流和国际逆向物流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集合各个子系统的作用,结合物流功能记忆●国际物流信息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加工及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其中储存和运输子系统是物流的两大支柱。
(一)、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运输的作用是将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商品的时空效益。
运输的两段性是指出口货物的国内运输段和国际货物运输段。
(二)、外贸商品储存系统储存保管是克服外贸商品使用价值在时间上的矛盾,物流部门依靠储存保管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
(三)、进出品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国际物流装卸与搬运作业,是仓库作业和运输作业的纽带和桥梁,实现的也是物流的空间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