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5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岳麓版选修
- 格式:ppt
- 大小:5.57 MB
- 文档页数:33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求学生涯1.家庭出身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家庭。
2.小学时光幼年读私塾,14岁进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3.出国留学(1)留学日本:1904年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学习造船。
期间他接受了革命思想,1905年加入革命团体同盟会。
(2)留学英国:袁世凯上台后,辞掉高官,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后学习采矿、地质。
4.回国效力1920年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后又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
第四纪冰川1.刻苦、严谨的治学态度(1)李四光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不辞艰辛、呕心沥血。
(2)在第四纪冰川、微体古生物、地质力学等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
2.第四纪冰川的确立(1)发现:1921年,李四光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2)意义①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②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先后发表《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地质力学。
甩掉贫油的帽子1.背景:解放初期,石油严重短缺。
2.理论依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
3.成就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相继找到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
4.意义(1)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满足了国家建设需要。
(2)使地质力学理论得到有力的证明。
地位评价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2.周恩来评价李四光“是一面旗帜,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李四光打破两个“洋神话”的贡献1.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李四光从事科学研究,不依赖洋人,不迷信权威,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第5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课时作业岳麓版选修4一、选择题1.某某油田开发建设49年来的“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
某某油田的发现主要依据于李四光的( )A.艹蜓化石研究成果B.地质力学理论C.第四纪冰川研究D.大陆板块学说【解析】某某油田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的正确性,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2.结合右图,李四光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指的是( )①“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②“中国贫油论”③“中国贫铀论”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解析】两个“洋神话”指的是:第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第二,中国没有石油。
故选A项。
【答案】 A3.李四光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立志报国,他当时的志向是( )A.学习铁路建筑技术,为祖国建造世界一流的铁路B.学习造船技术,为祖国建造第一流的兵舰和轮船C.学习地质构造理论,为祖国寻找石油D.学习采矿技术,为祖国开发矿藏【解析】甲午战争中,中国北洋海军的惨败,给中国人以极大的震动,童年时期的李四光就从父亲对中国战败在于舰船不如日本的直观分析中,萌生了建造一流战舰的愿望。
【答案】 B4.李四光留学英国期间选择了采矿和地质专业,他的主要出发点是( )A.建立民族的采矿业B.占领世界地质科学的理论高地C.发展中国地质科学D.结束中国“贫油”的历史【解析】结合当时的背景思考。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发展的高潮,但重工业却无从发展,其重要原因是资源的勘探和开采都被列强控制,故选A。
【答案】 A5.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
下列哪些领域中他的贡献特别突出( )①量子力学②地质力学③古生物学④冰川学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李四光与量子力学无关,排除①,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6.为中国大陆和近海石油勘探和开采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第四纪冰川 B.微体古生物C.大陆板块理论 D.地质力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课时作业21“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选修4一、选择题1.“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
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此刻以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
中国尽管地大物博,可是科学掉队。
若是咱们自己不能找矿,以后确实是给洋人当采矿。
”李四光发表这番谈话时,他正在( )A.日本留学B.英国留学C.国内任教D.英国讲学【解析】在英国留学期间,李四光一开始学习采矿,后来为了从全然上改变中国矿业掉队的局面,他改学地质,希望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
【答案】 B2.1948年,李四光借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之机,一直在英国讲学,直至1950年春才回国。
他没有及时回国的要紧缘故是( )A.学术研究的需要B.英国政府的阻挠C.对国民政府的失望D.对自己政治地位的不满【解析】那时李四光对国民党的腐败及其在抗战期间的表现十分失望,故没有及时回国。
【答案】 C3.“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
”这是对哪一学科领域特点的归纳( ) A.地质学B.微体生物学C.第四纪冰川学D.地质力学【解析】注意结合题目中“地质学”和“力学”两个关键词语,能够推断为地质力学。
【答案】 D4.右图为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雕像,他最有阻碍的代表作为( ) A.《地质学概论》B.《力学概论》C.《地质力学略论》D.《地质力学概论》【解析】《地质力学概论》从地质运动的观点动身,成立起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式,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具有独创性的学说。
【答案】 D5.李四光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推翻了洋人的哪些断言( )①“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②“中国贫油论”③“中国不存在第三纪冰川”④“中国贫铀论”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两个“洋神话”是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和“中国贫油论”。
【答案】 A6.给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论”谬论以有力回击的是( )A.李四光创建的地质力学新理论B.李四光在法国作的《现代繁华与碳》演讲C.国际承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D.中国接踵找到大庆、大港等一系列大油田【解析】中国发觉大油田后,“中国贫油论”不攻自破。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一、选择题1.李四光早年在日本的经历不包括( )A.被选派赴日留学B.接受民主革命思想C.参加中国同盟会D.重点学习采矿和地质解析:选D。
李四光学习采矿和地质是在英国。
2.李四光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立志报国,他当时的志向是( )A.学习铁路建筑技术,为祖国建造世界一流的铁路B.学习造船技术,为祖国建造一流的兵舰和轮船C.学习地质构造理论,为祖国寻找石油D.学习采矿技术,为祖国开发矿藏解析:选B。
20世纪初,李四光被选派到日本留学,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因此B项符合题意。
3.“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
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采矿工。
〞李四光发表这番谈话时,他正在( )A.日本留学B.英国留学C.国内任教D.英国讲学解析:选B。
在英国留学期间,李四光刚开始学习采矿,后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矿业落后的局面,他改学地质,希望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
4.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 )A.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B.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C.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D.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效劳于祖国解析:选D。
专业科技人才在哪里都受到欢送,B项表达与史实不符;当时去印度工作,待遇也相当优厚,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干要求;应祖国之所需,正表达了李四光崇高的爱国精神,D项正确。
5.武昌起义后,李四光中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他辞官前往英国求学;新中国成立时,正在欧洲讲学考察的李四光辗转回到祖国,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李四光( )①在研究学问的同时也关注政治②始终把实现政治抱负放在首位③怀有满腔的报国热忱④发挥所学开拓新中国的地质事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C。
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素材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某某省黄冈县中的一个贫寒人家。
〔也有一说是1889年11月18日〕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
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
在填写报时,他误将某某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后,任某某大学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
1952年,再次应李四光之邀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
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某某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
孙某某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
〞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
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某某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
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
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
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某某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
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
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
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
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那么就要被扣留。
课时训练21 “地质之光”李四光基础夯实1.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9年来的“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
大庆油田的发现主要依据于李四光的( )A.化石研究成果B.地质力学理论C.第四纪冰川研究D.大陆板块学说解析:大庆油田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的正确性,故答案为B项。
答案:B2.结合右图,李四光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指的是( )①“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②“中国贫油论”③“中国贫铀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两个“洋神话”指的是:第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第二,中国没有石油。
故选A项。
答案:A3.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
震后,李四光根据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指出震源有可能向这个地区东北方向发展。
不久,他预测的地区又发生了一次地震。
李四光预报地震的依据是( )A.相对论B.地质力学理论C.多年的地质观察D.历史文献解析:地质力学就是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分析和解释地壳构造现象。
它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就是地质力学在地震预报方面的成功运用。
答案:B4.“地球交给我们珍贵的遗产——煤炭之类内容极其丰富的财富,被人们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当作燃料烧掉,不到一千年,我们的后代,对我们这种愚蠢和无所作为的行径,是不会宽恕的。
”其中体现出的李四光的思想与下列哪些主张是一致的( )①科学发展观②节能减排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④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材料体现出李四光提醒我们要注意节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耗尽资源,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是一致的,故选C项。
答案:C5.李时珍、詹天佑和李四光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贡献B.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C.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D.都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而李时珍生活在明中期,其成就是对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属于传统科技内容,与近代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