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中的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7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预防盲目性而具有方案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真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真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含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3该表可以表达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真题取样代表性高,真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操纵,表中数据简单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真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拟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拟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表达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卷子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总分值,则整个卷子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其它,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工程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到达需要的比例。
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依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
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方案中所占的比重。
双向细目表的编制及其他泉州市教科所纪荣海一、双向细目表的定义双向细目表是命题过程中所应用的一种表格工具。
一般包括两个维度:内容维度,要求列出考试内容细目;认知能力层次维度,要求列出认知能力层次细目,并确定每一细目应占的比重。
更细致的双向细目表还包括难度和题型。
编制双向细目表的目的是为了恰当地把内容范围和目标层次的考核要求较好地结合起来,是考试中命题规范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中国考试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例1:反映考试内容与测量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例2:反映考试内容与测量目标、题型、难度关系的双向细目表二、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意义1.有利于在命题前全面把握测量目标。
2.有利于在命题前明确考试内容。
3.有利于提高命题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4.有利于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编制双向细目表的依据1.《课程标准》培养目标。
2.《考试大纲》测量目标和行为目标。
3.教材。
4.学生。
四、编制双向细目表的步骤1.列出考试测量的行为目标。
(表格最终呈现的是测量目标)2.列出具体的考试内容。
(表格最终呈现的不一定是具体内容)3.确定每一考试内容与测量行为目标的对应关系。
4.编制以考试内容和测量目标为两维的表格。
5.确定题量(赋分)和题型,预估难度值。
五、双向细目表的编制(一)考试类型1.标准参照考试、常模参照考试。
2.阶段性考试、终结性考试。
附:标准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的比较(二)单元考试例1:必修1第1单元——中国现代诗歌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例2:必修1第1单元——中国现代诗歌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例3:必修1第2单元——古代叙事散文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例4:必修1第2单元——古代叙事散文说明:全卷20题左右。
(三)模块考试例1:泉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一年第一学段水平测试语文必修模块1双向细目表能力层级: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E-表达应用,F-探究。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B。
中等C。
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
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导处1、什么是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与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与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过于多次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与侧重面)。
3、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分五个步骤完成):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列出考查内容)。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列出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此点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没有定式)。
⑶.列出各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与应具备的能力)。
⑷.确定各考查内容(点)的分数值。
⑸.审查各考查内容(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4、制作双向细目表程序: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
任何学科的检测,都是针对该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检测哪些知识内容,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把考核内容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构筑。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检测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①主观性试题各自的比重;②主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③客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百分比,既是教学时间、教学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检测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一定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由考试内容所决定,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历史学科的划分特点及风格,不能完全成为其它学科效仿的蓝本)。
⑶.列出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与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双向细目表近日,同事们忙着应对省教科院要求的"双向细目表",我虽没有学科命题任务,但还是对此有些好奇。
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双向细目表"。
1•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编制"双向细目表"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谓"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学习水平"这一维,目前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也有以三维目标形式呈现的如"知识与技能(积累了解理解分析综合应用欣赏评价)、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2.为什么要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双向细目表"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书面考试是学习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
规范的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明确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等这些步骤。
双向细目表对测试内容的命制具有很好的计划作用,它既可以使测题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明确的标准,避免凭经验主观命题,又可以使测题对一门学科的内容有较好的代表性,从而保证测验的有效性。
有了"双向细目表",随意和盲目的命题过程就被科学的有计划的命题过程所代替。
通过查阅"双向细目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前面检测了什么内容。
根据计划,也可明确今后还将检测些什么。
3.组织编制"教材多项细目"的意图?(1)促进教考和谐借鉴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编制"教材多项细目",引导教师进一步研读教材,实现"教""考"融合。
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考察水平内容1.有理数的意义比较有理数大小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简单的混合运算较大数字平(立)方根、算术平方根2.数与代数无理数、实数近似数、有效数字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代数式的意义及表示求代数式的值整数指数幂及基本性质科学记数法了解理解掌握题型分值题号难度3.整式与分式整式的加减法及简单的乘法乘法公式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整式与分式分式及基本性质简单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4.方程与不等式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方程、方程组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不等式及基本性质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运用常量、变量的意义5.函数函数的概念及三种表示方法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函数值一次函数及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正比例函数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二次函数及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公式不要求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6.几何点、线、面角、比较角的大小角度的简单换算角平分线及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补(余)角及性质、对顶角及性质空间与图形垂线,垂线段及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及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三角形有关概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XXX and Its PropertiesXXX has three medians。
and they intersect at a point called the XXX-thirds of the distance from each vertex to the midpoint of the opposite side。
高中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高中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个指导教师命题的重要工具,它详细列出了高中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以及它们在试卷中的比重和难度。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高中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供您参考:
高中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目标领域与认知层级
1. 知识
回忆
理解
应用
2. 技能
分析
判断
实验
3. 态度与价值观
兴趣与好奇心
安全意识
环境保护
二、内容主题
1. 物质结构与性质
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
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与反应2.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的类型与能量变化
电化学基础(原电池、电解池)3. 有机化学基础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反应类型与机理
4. 实验技能与安全
实验操作与仪器使用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安全与环境保护
5. 化学计算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与计算
6. 化学工艺流程与合成
实际生产中的化学工艺流程
有机合成与高分子合成基础
7. 综合应用
各主题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一.双向细目表的作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它是命题的依据,是核检内容效度的依据,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如果我们的检测内容和要求与教学脱节,随意用一份试卷进行测试的话,测试结果就不能准确反馈教与学两方面的信息,就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改变测试命题的随意性,就要求教师用“双向细目表”规范各科测试.各科各备课组在测试前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列出每次测试所要检测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双向细目表"中所列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及考试区分度的要求进行命题.二.双向细目表的构成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既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三、考察目标的不同层次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关于教学认知目标(见附件1)分为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个层次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关系。
一般按照这六个层次来确定各科内容所要达成的考察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可按照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区分或者直接简化为A、B、C三个等级。
例如数学新课标中以”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
)四、具体实施方法1.确定检测内容。
进行测试前,备课组全体教师根据测试的范围和教学目标,共同商定检测内容。
测试可分为形成性测试、终结性测试、水平测试、选拔测试等类型。
2.填写“双向细目表"。
根据教学要求将检测内容编排入具体的题型内。
教学大纲里对各类知识都有明确的要求,每年的中考也有考试要求的说明。
编排时应根据该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将其安排到适合的题型。
填好“双向细目表”后,应该认真检查所列的考查内容是否全面、是否符合要教学要求、是否有不必要的重复等等。
3.按照“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灵魂。
双向细目表
详谈双向细目表在命题环节当中的应用
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
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
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诊断、激励)的,还是期末总结性(评定)的;
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
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试卷编制的依据。
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
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
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
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
表格1:试题内容与考查范围、考点双向细目表
表格2:知识与能力考核双向细目表
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
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
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
(编写前将下表填好,以利选题)
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所选试题为近年的高考原题的不能超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三)双向细目表的突出特点在于:
1、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
3、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
(四)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如下:
1、列出课标或考纲的细目表
2、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3、列出各种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目标的权重
4、审查各考查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案例3:常用的各类试题双向细目表
表1:年级学科测试题双向细目表
表2:试题命题双向细目表
试题用途:使用时间:表3:试题命题双向细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