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船体结构局部强度计算
- 格式:pptx
- 大小:871.12 KB
- 文档页数:59
一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外力计算1 在船体总纵强度计算中,通常将船体理想化为一变断面的空心薄壁梁,简称船体梁。
船体梁在外力作用下沿其纵向铅垂面内所发生的弯曲,称为总纵弯曲。
船体梁抵抗总纵弯曲的能力,称为总纵强度。
2 船体总纵强度计算的传统方法:将船舶静置在波浪上,求船体梁横剖面上的剪力和弯曲力矩以及相应的应力,并将它与许用应力相比较以判断船体强度。
3 重力p(x)与浮力b(x)是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主要外力。
载荷q(x),剪力N(x),弯矩M(x)。
4 中拱:船体梁中部向上拱起,首、尾两端向下垂。
中垂:船中部下垂,首、尾两端向上翘起。
5重量曲线:船舶在某一计算状态下,描述全船重量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
绘制重量曲线的方法:静力等效原则。
6 重量的分类:按变动情况来分,①不变重量,即空船重量,包括:船体结构、舾装设备、机电设备等各项固定重量。
②变动重量,即装载重量,包括货物、燃油、淡水、粮食、旅客、压载等各项可变重量。
按分布情况来分,①总体性重量,即沿船体梁全长分布的重量,通常包括:主体结构、油漆、锁具等各项重量。
②局部性重量,即沿船长某一区段分布的重量。
7 重量的分布原则:静力等效原则。
①保持重量的大小不变,这就是说要使近似分布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等于该项实际重量。
②保持重量重心的纵向坐标不变,即要使近似分布曲线所围的面积的形心纵坐标与该项重量的重心坐标相等。
③近似分布曲线的范围与该项重量的实际分布范围相同或大体相同。
8 浮力曲线:船舶在某一装载情况下,描述浮力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19 载荷曲线:在某一计算状态下,描述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载荷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
10 静水剪力、弯矩曲线:船体梁在静水中所受到的剪力和弯矩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
11 静波浪剪力和弯矩计算:船舶由静水进入波浪时,重量曲线p(x)并未改变,但水面线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浮力的重新分布。
波浪下浮力曲线相对静水状态的浮力增量是引起静波浪剪力和弯矩的载荷。
3船体局部强度及设计分析船体是船舶的主体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各种静力和动力荷载。
船体的设计分析是为了确保船舶能够在各种工况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对船体局部强度及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船体局部强度的设计要考虑到各种荷载条件,包括船体结构自重、载重荷载、海浪荷载、冰荷载等。
船体结构的自重是指船舶各部分结构的重量,包括船体钢结构、设备、货物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设计船型、船舶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其自重能够合理分布并得到有效支撑。
其次,船体的强度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各种荷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问题。
船舶在载重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应力,这些应力需要被结构材料所承受。
同时,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还会受到海浪力的作用,这需要通过船体的设计来减小波浪对船舶结构的影响。
此外,对于在极寒地区航行的船舶,还需要考虑到冰荷载的影响,确保船舶的结构能够抵御冰的碰撞和压力。
在船体局部强度的设计中,为了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能,还需要进行局部应力和材料的疲劳分析。
疲劳是由于连续荷载的作用而导致结构材料发生裂纹和断裂的现象。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受到反复变化的荷载作用,因此需要对结构材料进行疲劳分析,以确保其能够经受住长期的使用。
在船体设计分析中,还需要注意各个局部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强度设计。
船体的不同局部结构需要通过特定的连接方式来保证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需要考虑到连接部位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船体不同局部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
总之,船体局部强度及设计分析是船舶设计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分析,才能保证船体的强度,以及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随着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船体局部强度及设计分析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船舶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好的支持。
船舶船体结构设计强度计算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技术船舶船体结构设计强度计算、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技术船舶船体结构的设计强度计算、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技术是船舶设计和建造中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确保船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提高船舶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船舶船体结构设计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以此为基础,阐述船舶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技术的应用。
一、船舶船体结构设计强度计算船舶船体结构设计强度计算是指通过力学分析和计算方法来评估船舶结构在各种载荷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船舶的使用条件和载荷特点,结合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理论,采用经验公式和数值计算方法,对船体结构进行应力和变形分析。
在船舶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船体结构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帮助设计师确定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合理值。
二、船舶船体结构优化技术船舶船体结构优化技术是指在已有的设计方案基础上,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材料选型和布局方式等手段,以达到最优结构设计的目的。
其核心原理是在保证船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重量和降低建造成本。
常见的结构优化方法包括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等。
拓扑优化主要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布局方式和增减支撑件的数量来优化结构刚度和轻量化程度;形状优化则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外形和截面形状来调整结构受力分布,提高其承载能力;尺寸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结构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厚度等参数,实现结构的最优设计。
结构优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船体的结构强度和工作效率,并且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建造成本,对于船舶设计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船舶船体轻量化技术船舶船体轻量化技术是指通过减少船体结构重量,提高船舶的载货能力和燃油效率,以及降低航行阻力和波浪影响等方法,实现船舶轻量化的目的。
船体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船舶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轻量化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措施来降低船体结构重量。
笔记(局部强度校核)
1.各货舱装货重量的计算公式:
Pi=Vchi/∑Vch*∑Q±调整值
式中:
Vchi-----第i舱的容积
∑Q-----航次载货总重量
2.根据实际吃水判断总纵弯矩变形:
δ=|dφm-dm|
dφm----船中处的平均吃水
dm-----首尾平均吃水
Lb p/1200≥δ(正常的拱垂变形范围)
δ= Lb p/800(极限拱垂变形值)
δ= Lb p/600(危险拱垂变形值)
3.局部强度的校核:
A.上甲板
Pd=9.81*Hc*γc=9.81 Hc/SF (kРа)
Hc---甲板设计堆货高度,重结构取1.5 m;轻结构取1.2 m
γc---舱内货物重量与货舱容积之比
SF—货物积载因数,等于该船的设计舱容系数
B.中间甲板和舱底
Pd=9.81*Hc*γc (kРа)
Pd----二层舱或底舱高度
当船上没有设计装载率γc的资料时,一般可取γc=0.72t∕m#,对满足规定的重货加强要求的船舶的舱底,可取γc=1.2t∕m#
C.根据具体的装载计划计算确定单位面积的实际负荷量Pd′和所有有集中载货限制的部位的拟装货物重量∑Р及该部分货位底部所跨过的骨材间距数目n..
Pd′=∑9.81 H′ci/SFi (kРа)
H′ci ----自上而下第i层货物之货堆高度
SFi-----该层货物的积载因数(m#∕t)
D.比较Pd′和Pd.若该部位有集中载货的要求,则还应比较该部位实际载货重量∑Р′和集中载货P与数值n的乘积.其中n为该货物底部所跨过的骨材数目.若Pd′≤Pd且∑Р′≤n P,则该部位局部结构的安全有保障.。
1:允许强度经验公式
上甲板
Hc4
SFD8
Pd 4.905(Kpa)
HC上甲板的设计堆高重甲板取1.5M轻甲板1.2M
SFD该船的设计舱容系数U=总的舱容/NDW
中间甲板和底舱
HD
Pd0(Kpa)
HD为二层舱或底舱高度
允许局部强度可以在装载手册中查到
2:实际局部强度的计算
集中载荷
W3
N2
P,14.715(KN)
W货件总重量 P, 某支撑点的货件重量
N 支撑面积所横跨的骨材数目
均布载荷
P10
P20
P30
P40
P50
P66W6 A7
PD,0.857143(KG)
P1到P6为各层货物的重量
A为货堆底面积用某一仓容除以货舱高度
H1 2.13
SF10.5
H2 2.66
SF2 1.1
H3 1.72
SF37.2
PD167.85646
H41
SF42
H53
SF54
H65
SF66
PD220.4375
PD388.29396
Hi为各货层堆高 Sfi为各货层货物的积载因数
步骤:计算货件无衬垫时受力面积
A=货件的长乘宽
校核无衬垫时甲板实际局部强度
PD,8.408571
W6
A7
计算最小衬垫面积
Am58.86
W6
PD1允许均布载荷查表所得
计算最小衬垫应跨的骨材数
Nm58.86
W6
P1
PD为允许均布载荷P为允许集中载荷 两值可以在装载手册中查出。
钢结构局部强度计算目录绪论 (4)1 强度的分类 (4)2 载荷的分类 (4)3 构件变形的分类 (5)4 许用应力与安全因数 (5)第一章杆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7)1.1 型材剖面要素的计算 (7)1.1.1型材带板 (7)1.1.2 型材剖面模数与惯性矩的计算 (7)1.2拉杆和短粗压杆的强度设计 (9)1.2.1 危险点的位置 (9)1.2.2 强度设计 (9)1.3 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10)1.3.1细长杆的稳定性计算 (10)1.3.2中小柔度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11)1.3.3 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12)1.4 杆件抗弯强度计算 (13)1.4.1强度要求 (13)1.4.2常见形式的型材受力分析 (13)第二章板的强度计算 (16)2.1 板的分类 (16)2.2 刚性板的应力计算 (16)2.2.1均布载荷板内最大正应力的计算 (16)第三章区域详细设计 (19)3.1 外板设计 (19)3.1.1 船底板 (19)3.1.2平板龙骨 (20)3.1.3舭列板 (20)3.1.4舷侧外板 (20)3.1.5舷顶列板 (22)3.2甲板设计 (22)3.2.1强力甲板 (22)3.2.2甲板边板 (23)3.2.3下层甲板 (23)3.2.4甲板外载荷 (24)3.2.5甲板横梁的剖面模数W不小于下式计算所得值 (25)3.2.6甲板纵桁 (26)3.2.7甲板纵骨 (26)3.3舱壁设计 (27)3.3.1水密舱壁 (27)3.3.2非水密舱壁设计 (30)3.4舷侧骨架设计 (30)3.4.1 标准间距s b (30)3.4.2 横骨架式舷侧骨架设计 (30)3.4.3纵骨架式舷侧骨架设计 (31)附录一常用型材规格表 (35)表1 球扁钢 (35)表2 不等边角钢 (36)表3 不等边不等厚角钢 (39)表4 管形钢质支柱 (41)表5瑞典(INEXA)公司球扁钢 (45)表6 挪威(FUNDIA)公司球扁钢 (47)附录二肘板尺寸 (49)表7 肘板尺寸 (49)附录三参考文献 (50)绪论船体结构设计内容是: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决定结构的尺寸和连接方式;在保证结构具有足够强度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使其具有最佳的技术经济性和美观性.影响船体结构强度(结构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载荷效应和材料性能.长期以来,结构的安全性衡量标准都普遍采用确定性的许用应力法.该法以预先规定的某一计算载荷为基础,利用结构剖面中的计算应力σ与许用应力[σ]相比较来检验强度是否足够.0.1 强度的分类船体结构强度,按作用范围可分为:总强度、区域强度(甲板强度、舱壁强度、底板强度等)和局部强度.船体结构强度,按作用形式可分为:纵向强度、横向强度和扭转强度.0.2 载荷的分类1. 作用在船体结构上的载荷,按其对结构的影响可分为:总体性载荷和局部性载荷.a) 总体性载荷:是指引起整个船体变形或破坏的载荷和载荷效应.例如:总纵弯曲的力矩,剪力,应力及纵向扭矩b) 局部性载荷:是指引起局部结构,构件的变或破坏的载荷.例如:水密试验的压力,设备不平衡造成的惯性力,局部振动等.另外,货物,油,水等重力及舷外水压(静水或波浪)既能引起引起局部结构和构件的变形或破坏,又能引起总纵弯曲,扭转甚至船的断裂.2. 作用在船体结构上的载荷,按载荷随时间变化的性质可分为:不变载荷,静变载荷,动变载荷和冲击载荷.a) 不变载荷:是指在作用时间内不改变其大小的载荷.例如:静水载荷(包括静水压力,货物压力,静水弯矩等),水密试验时的水压等.b) 静变载荷:是指载荷在作用时间内有变化,但其变化的最小周期超过该受力结构的固有震动周期若干倍,又称准静态载荷.例如:波浪载荷,液体货物的晃动压力,航行中的甲板上浪等.c) 动变载荷:是指在作用时间内的变化周期与所研究的结构响应的固有振动周期同阶.例如:螺旋桨引起的脉动压力,局部结构的强迫(机械)震动等.d) 冲击载荷:是指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突然作用的载荷.例如船底砰击(见图).0.3 构件变形的分类当构件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载荷对其产生的应力时,该构件的存在形式会产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屈服和断裂.屈服分为压缩、拉伸和扭转变形.0.4 许用应力与安全因数许用应力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比如说钢的密度7.85(g/cm3),抗拉强度σ=1.03GPa,弹性模数E=2.1×102 GPa.bσ,称为极限应力.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时的应力jx极限应力为其屈服点sσ.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其抗拉(压)强度bσ.许用应力:为保证构建安全工作,需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因此把极限应力除以大于1的安全因数n作为材料的许用应力,记作[]σ,即[]σ=njxσ对于塑性材料:[]σ=ssnσ;对于脆性材料:[]σ=bblnσ.式中n s为屈服安全因数,n b为断裂安全因数.一般取n s=1.2~1.5;n b=2.0~2.3.许用切应力:脆性材料[]τ=(0.8~1.0)[]σ韧性材料[]τ=(0.5~0.8)[]σ第一章 杆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1.1 型材剖面要素的计算1.1.1型材带板船体结构中大多数骨架都是焊接在钢板上的,当骨架受力发生变形时,与它连接的板也一起参加骨架抵抗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