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相关产品的储运要求_王志明
- 格式:pdf
- 大小:179.16 KB
- 文档页数:3
二甲醚储存与装车设计摘要:二甲醚作为新型清洁能源,生产发展很快。
作为整个产业的重要环节,储存与装车工艺凸显重要性。
为便于在设计环节有效保证生产安全,本文提供了二甲醚储存与装车的工艺设计方案,对重要设计环节予以明确。
关键词:二甲醚;液化烃;储存;装车前言二甲醚作为新型清洁能源,近几年在研究与生产应用领域获得快速发展。
其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城镇燃气与汽车燃料。
国家与行业相继出台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GB25035-2010)、《二甲醚》(HG/T3934-2007)、《二甲醚民用燃料》(NY/T1637-2008)等标准,又于2008年下调了二甲醚增值税,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国内多个企业建成了规模最大达20万吨/年的生产装置,随之二甲醚的储存与装卸环节重要性凸显。
一、二甲醚储存1.1二甲醚性质二甲醚,分子式CH3OCH3,为易燃、易爆液化气体。
常温常压下为气体,临界温度126.8°C,临界压力5.37Mpa。
常温下液化,20°C时饱和蒸汽压0.53Mpa。
爆炸极限3.5%~26.7%(V)。
气体相对密度1.592,常温下液体密度668kg/m3。
1.2二甲醚储存方式在生产企业设置专用罐区储存二甲醚。
作为与烃类类似的液化气体,二甲醚按液化烃处理,采用球罐或卧罐在常温下储存。
根据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在15°C时二甲醚饱和蒸汽压为0.45 Mpa,其火灾危险性为甲A 类。
生产企业的年产量在10万t至20万t规模,即每年产品在15万到30万m3,因出厂运输方式的不同,罐区规模达5000到15000 m3之间,将需要多台上千立方米的球罐。
目前国内生产企业储存二甲醚的球罐最大已达6000m3。
1.3储罐设计压力二甲醚在50°C时的饱和蒸汽压为1.167Mpa,在《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HG/T20570)及其它有关规范中均要求,常温储存下烃类液化气体,当介质50°C时的饱和蒸汽压小于1.57Mpa时,设计压力为1.57Mpa,因此二甲醚球罐设计压力应确定为1.57Mpa。
新Q/GHXNY***。
*.**。
*新疆广汇新能源8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液氨、二甲醚罐区岗位操作规程版序:1编制:校对: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编号:发布日期:2010年12月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日二甲醚、液氨罐区操作规程目录页码1。
岗位的职责及务.。
..。
.....。
..。
.。
.。
.。
.。
..。
.。
.......。
.。
..。
31。
1岗位任务.。
.。
.。
.。
.。
...。
..。
....。
.。
.。
.。
.。
.。
....。
.。
..。
....。
.。
31.2岗位职责。
......。
.。
.。
.。
...。
...。
.。
.。
.。
.。
.。
.。
.。
..。
..。
....。
.。
.。
..3 1.3管辖范围。
.。
.。
.。
....。
.。
.。
..。
..。
..。
.。
..。
....。
..。
...。
32。
装置概况及岗位工艺流程简述。
...。
.。
.。
.。
..。
..。
..。
.。
..。
.。
.. (3)2.1装置概况..。
...。
..。
.。
..。
..。
....。
.。
....。
.。
....。
..。
.32.2工艺流程说明。
.。
..。
...。
.。
..。
.。
.。
....。
.。
...。
.。
.。
.。
...。
..。
.。
.33 主要工艺控制参数…………………………………………。
.。
.。
..。
.。
.。
33.1原材料规格.。
.。
.。
.。
..。
.。
.。
.。
.....。
....。
..。
.。
.。
..。
.。
.。
43。
2产品技术规格.。
.。
....。
...。
.。
...。
...。
..。
..。
.....。
..。
.。
.5 3.3公用工程消耗。
.。
..。
.。
.。
.。
.。
.。
.。
...。
.。
....。
.。
..。
.。
...。
.。
..。
..。
63.4 工艺控制指标...。
...。
..。
.。
.。
..。
..。
.。
.。
.........。
.....。
(8)3.5三废排放量。
..。
.。
.。
...。
...。
..。
.。
....。
.。
.。
..。
.。
..。
.8 4开车。
.。
..。
...。
.。
二甲醚安全充装规程
二甲醚又称甲醚,该物质溶于水、汽油、四氯化碳、苯、氯苯、丙酮及乙酸甲酯,主要用作溶剂、冷冻剂、喷雾剂等。
二甲醚为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因此类似装二甲醚的液化气运输半挂车应注意按规定进行充装操作。
1、充装槽车的操作人员应熟悉流程、熟悉二甲醚物性,熟悉本操作规程。
2、在任何情况下,管道结冻时,不可敲打、火烤、水喷淋管线、阀门等。
3、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水分、油污及机械杂质进入槽车、储槽或管道。
4、在任何情况下,有液体时,二甲醚运输槽车的压力应控制在0.1Mpa—0.95Mpa 范围内。
5、在任何情况下,有液体时,严禁迅速打开二甲醚运输槽车的气相截止阀或液相截止阀泄压,泄压时必须缓慢。
6、在充装槽车过程中,如发现泄漏,必须先关闭相关截止阀,管线泄压后,方可紧固。
严格禁止任何情况下的带压操作。
7、二甲醚运输槽车内应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量的0.5%或100kg的余量,且应保持不低于0.1Mpa的压力。
8、储罐和槽车的压力表及安全阀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定期检验,液位计应注意其准确性。
9、定期检查金属软管的螺纹接口和放松链的状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二甲醚充装槽车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在化学产品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对于高挥发性和易燃易爆的液体产品,如二甲醚,更需要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运输和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档旨在规范二甲醚充装槽车的安全操作,以保证操作人员和环境安全。
二、槽车准备在进行操作之前,应对槽车进行检查,确保二甲醚充装槽车的安全运输和操作。
操作人员应该按照以下要求检查槽车:1.检查槽车是否有漏油现象,看是否有油渍遗留在地面或槽车上。
2.检查槽车内是否有残留物或异物,保证装载前槽车内部干燥、清洁且无异味。
3.检查槽车的充装口和放空口是否完好无损,密封性是否正常,以防止二甲醚泄露。
4.检查槽车轮组和刹车系统是否完整、运转正常。
三、充装操作1. 操作人员准备1.操作人员应穿戴密闭式防护服、安全鞋、耐酸碱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操作人员必须接受过相关的安全操作培训,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应将所有不必要的电子设备和火源从现场移除,以防止引起二甲醚泄露或事故。
4.操作人员应在操作前确认必备器材是否齐备,例如扳手、管道接头、检测器等。
2. 充装操作1.在充装操作前,应按规定对槽车和管道进行漏气检测,确保系统完好无漏。
2.操作人员应按照槽车与接收设备的规格尺寸、材质等要求,正确安装充装管道及接头,并确认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3.操作人员应在充装前对接口和密封面进行清洗及消毒,并使用专用布或纸巾将充装口擦拭干净,并在充装管道末端焊接过滤器。
4.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将充装设备引导管连接到槽车接口,并开启相应阀门进行充装,同时按规定时长进行充装。
5.在充装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充装管道及其他的连接部位有无泄漏现象,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装操作。
四、充装后操作1.充装完毕后,操作人员应按顺序关闭管道和阀门,并检查周围是否有二甲醚泄漏现象。
2.最后,操作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接口和密封面进行清洗并消毒。
五、结语二甲醚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充装和运输时需要注意安全。
二甲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二甲醚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甲醇气相色谱法或液相法脱水生成的二甲醚,或由合成气直接合成的二甲醚,或其他产品生产工艺的回收二甲醚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该产品I型作为工业原料主要用于气雾剂的推进剂、发泡剂、制冷剂、化工原料等,II型主要用于民用燃料、车用燃料及工业燃料的原料。
结构式:CH3OCH3相对分析质量:46.07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后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0-19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方法GB5842-1986液化石油气钢瓶GB/T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7373-1987工业用二氟—氯甲烷GB/T7376-1987 工业用氟代甲烷类中微量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T9722-2006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GB14193-1993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5380-2001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SH/T0232-1992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SH0233-1992液化石油气采样法3.产品性状无色、有挥发性醚味的气体或压缩液化气体。
液体密度为0.660g/cm3—0.680g/cm3。
4.技术要求二甲醚质量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表1 技术要求5.试验方法5.1警示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
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5.2一般规定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盒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5.3二甲醚含量的测定5.3.1方法提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在合适的色谱条件下,气化的样品经色谱柱分离,用热导检测器(TCD)检测;或试样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组分通过甲烷转化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得到样品中二甲醚的含量。
二甲醚相关资料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合燃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合燃料混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标志、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储存、充装。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的复合燃料(英文缩写LPG+DME)。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410.3 液化石油气组分气相色谱与分析法GB 11174 液化石油气GB 12206 城市燃气热值测定方法GB 14193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382 气瓶阀通用技术条件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 16804 气瓶警示标签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842 液化石油气钢瓶GB 7144 气瓶颜色标志CJ/T 259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规则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3、技术要求3.1 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合燃料的原料应为液化石油气和城镇燃气用二甲醚,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应符合GB 11174的规定,城镇燃气用二甲醚的质量应符合CJ/T 259的规定。
3.2 产品要求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合燃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一要求表一: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合燃料的技术要求项目质量指标二甲醚在液化石油气复合燃料中质量分数%(v/v)不大于20蒸气压(37.8℃),kPa 不大于1380C5及C5以上组分含量,%(v/v)不大于 1.0残留物蒸发残留物,ml/100ml 不大于油渍观察0.05通过铜片腐蚀(等级)不大于 1游离水无4、试验方法4.1 二甲醚质量分数:按附录A规定执行。
二甲醚充装槽车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 引言充装槽车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二甲醚的重要工具,为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旨在规范二甲醚充装槽车的安全操作,保护运输人员和环境。
2. 安全设备和装置2.1 充装槽车上必须配备醚气检测仪、温度计、压力计等安全设备和装置,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2 槽车上应配备应急切断阀、防静电地线、防毒面具和遮阳伞等必要的安全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3. 槽车操作规范3.1 司机应熟悉槽车的机构构造和性能指标,并掌握相关紧急处理措施。
3.2 充装槽车上应明确标示醚的种类、品牌、危险性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3.3 司机在槽车运输前,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槽车的密封性、管路连接是否牢固、安全设备是否完好等。
4. 充装操作规范4.1 充装槽车前,应先关闭槽车的发动机,确保周围环境无明火和电气设备。
4.2 司机应先穿戴好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静电服、防毒面具等)。
4.3 充装操作应在专用的充装区域内进行,充装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4.4 在充装过程中,司机应密切监测槽车内二甲醚的压力和温度,并定期检查充装设备、管路和阀门的工作状态。
4.5 充装过程中,严禁出现焊接、切割等明火操作。
如发现渗漏现象,应立即停止充装并采取应急措施。
5. 事故应急处置5.1 在发生泄漏、溢出等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
5.2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进行泄漏源的封堵或切断。
5.3 在泄漏事故中,应保持清醒,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情况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6. 槽车维护和保养6.1 槽车在充装操作结束后,应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并定期对槽车进行检查和维护。
6.2 槽车的阀门、管路、防静电地线等关键部位,应定期进行保养和更换,确保其正常工作。
6.3 司机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甲醚充装安全管理制度1.1有熟悉汽车罐车充装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汽车罐车的充装安全技术工作,有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并相对固定。
1.2必须进行充装前的检查。
1.3有汽车罐车的充装作业管理制度。
1.4有符合防火或防毒、防爆规定的专用场地,并有足够数量的氧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化衣、消火栓等。
1.5充装设备和管线实施定期检验制度,充装管道有可靠的联接方式。
1.6地磅秤必须经计量部门检验并出具合格证书或定期校验证书。
1.7必须有专人负责充装前后的检查和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1.8现场配置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和自动报警以及消防等设施。
1.9按指定位置停车,关闭汽车发动机并用手闸制动,有可能滑动时,应加防滑块。
1.10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且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1.11作业前应接好安全地线,管道和管接头连接必须牢靠汽车罐车充装作业时,操作人员、司机和押运员均不得离开现场,随时观察罐车及相关管道设备有无异常;在正常充装作业时,不得随意起动车辆;1.12新制造的汽车罐车或检修后首次充装的汽车罐车,充装前必须经抽真空处理,或充氮置换处理,要求真空不得低于650mm汞柱,或罐内气体含氧量不得大于3%,且必须由处理单位出具证明文件。
1.13汽车罐车充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的量大充装重量。
充装时必须以液面计或地磅计量。
充装完毕必须复查充装重量或液位,如有超装必须立即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出厂;1.14充装完毕应按规定填写充装记录,并妥善保存;1.15汽车罐车不能兼作贮罐使用,不得直接向气瓶、罐车灌装。
充装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关闭紧急切断阀和阀门;1.16汽车罐车卸液不得把介质完全排净,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0.5%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低于0.1MPa;1.17充装臂每半年进行一次试压(试验压力为1.5倍的罐体设计工作压力)。
2023年二甲醚充装槽车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二甲醚(又称甲氧基甲烷)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药品、化妆品和油漆等领域。
二甲醚在槽车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来进行充装、卸货和槽车维护等相关工作,以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甲醚充装槽车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槽车准备1.槽车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其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使用。
2.槽车必须经过洗车,去除上次运输中的残余物质。
3.槽车运输前必须进行检查,特别是槽体部分,确保没有泄漏或损坏。
三、充装操作1.充装区应设置警告标志并进行隔离,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2.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手套、眼镜和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3.使用专用泵将二甲醚从储罐中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槽车中。
泵的选择应符合规定标准。
4.充装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泵、管道和槽车的连接部分,确保没有松动和泄漏。
5.在充装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控槽车内的压力和温度,确保它们在安全范围内。
四、卸货操作1.卸货区应设置警告标志并进行隔离,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2.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手套、眼镜和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3.使用专用泵将二甲醚从槽车中抽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目标容器中。
泵的选择应符合规定标准。
4.卸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泵、管道和槽车的连接部分,确保没有松动和泄漏。
5.卸货完成后,应关闭槽车上的阀门,并确保槽车内没有余留的二甲醚。
五、应急处理1.在遇到泄漏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应立即启动紧急关闭装置,切断泵和槽车之间的连接,防止泄漏扩散。
3.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并按其指导进行处理。
4.在事故现场,应设置警告标识,阻止闲杂人员进入,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喷水冷却和用泡沫剂覆盖。
六、槽车维护1.槽车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使用。
2.槽车内部和外部应保持清洁,防止积存物质或氧化。
3.槽车上的阀门和管道应定期检查,确保无松动和泄漏。
4.槽车储存时应考虑其环境温度和湿度,以避免腐蚀和损坏。
关于二甲醚、石油液化气充装的
规定
为保证公司安全生产和罐车司机的行车安全以及公共安全,使国家财产和个人财产不受损失,公司对二甲醚、石油液化气充装做如下规定: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运输充装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程。
2、对任何装卸石油液化气、二甲醚罐车,充装总量不得超过罐车允许充装量,严格按罐车使用证充装。
3、油槽工严格核实罐车容积、充装单、充装量确认无误后方可充装,建立罐车充装记录本并做好记录。
4、任何人不得以个人名义提出违反此规定的要求,各部门做好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总经理。
河南新红石化有限公司
2006年9月23日。
二甲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二甲醚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甲醇气相色谱法或液相法脱水生成的二甲醚,或由合成气直接合成的二甲醚,或其他产品生产工艺的回收二甲醚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该产品I型作为工业原料主要用于气雾剂的推进剂、发泡剂、制冷剂、化工原料等,II型主要用于民用燃料、车用燃料及工业燃料的原料。
结构式:CH3OCH3相对分析质量:46.07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后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0-19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方法GB5842-1986液化石油气钢瓶GB/T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7373-1987工业用二氟—氯甲烷GB/T7376-1987 工业用氟代甲烷类中微量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T9722-2006 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GB14193-1993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5380-2001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SH/T0232-1992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SH0233-1992液化石油气采样法3.产品性状无色、有挥发性醚味的气体或压缩液化气体。
液体密度为0.660g/cm3—0.680g/cm3。
4.技术要求二甲醚质量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表1 技术要求5.试验方法5.1警示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
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5.2一般规定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盒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5.3二甲醚含量的测定5.3.1方法提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在合适的色谱条件下,气化的样品经色谱柱分离,用热导检测器(TCD)检测;或试样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组分通过甲烷转化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得到样品中二甲醚的含量。
一、总则为保障公司生产、使用二甲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使用、储存、运输、销售和废弃二甲醚的单位和个人。
三、安全管理制度内容1. 安全教育培训(1)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二甲醚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对员工进行二甲醚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设备设施管理(1)确保二甲醚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2)对易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设施,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储存管理(1)二甲醚储存区域应通风良好,严禁烟火。
(2)储存容器应完好无损,定期检查,发现损坏及时更换。
(3)储存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 运输管理(1)运输车辆应配备灭火器、防泄漏等应急设备。
(2)运输过程中,严禁超载、超速,遵守交通规则。
(3)运输途中,严禁在车辆上吸烟、使用明火等。
5. 使用管理(1)使用二甲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用品。
(2)操作人员应熟悉二甲醚的性质、危害和应急处置方法。
(3)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阀门,确保无泄漏。
6. 应急处置(1)发生二甲醚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2)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防止事故扩大。
四、安全责任1. 公司领导对本单位二甲醚安全管理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管理负直接责任。
2. 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有权制止。
3. 对在二甲醚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甲醚生产技术及应用4、二甲醚的用途及需求二甲醚简称DME,是一种无毒醚类化合物,它从煤、天然气等多种资源中制取。
二甲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许多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如制备低碳稀烃、二甲醚还可羰基化、烃基化、氧化生成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同时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可以用作气雾剂的抛射剂、发泡剂等,代替氟利昂作为致冷剂。
由于二甲醚有优良的燃烧性能,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在交通运输、发电、民用、燃气等领域有着十分美好的应用前景。
二甲醚含氧量为34.8%,组分单一,碳链短,燃烧性能良好,热效率高,燃烧过程中无残液,无黑烟,是一种优质、清洁的燃料。
二甲醚可用作汽车燃料、民用燃气。
二甲醚有很高的十六烷值可作为汽车燃料使用,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Ш排放标准,替代柴油时十六烷值比柴油高10%,发动机爆发力大,性能好。
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可具备燃烧充分、无残液、不析碳的优点。
DME目前主要应用于气雾剂、发泡剂、化学中间体和燃料,其中目前民用燃料的用量最大,我国用于民用燃气的DME约占总产量的80%以上。
表4.1 二甲醚物性参数中国的资源概况是缺油少气,煤炭丰富。
按公布的数据证实,中国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占全球的11.6%,至少可开采116年。
而中国石油储量为33亿吨,占全球的2.2%,可开采年仅为20.2年。
目前在中国已探明的一次能源总量中煤炭占了96%。
2005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为222,468万吨标准煤,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06,324万吨标准煤,发电量24,146亿千瓦小时,均居世界第二位。
当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
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品燃料占68.7%,油品燃料占21.2%,天然气占2.8%,水电、核电和风电占7.3%。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支撑中国发展的主要条件。
世界及中国主要一次能源概况见表:表4.2 世界及中国主要一次能源概况4.1、二甲醚替代柴油国内外研究表明,目前二甲醚是仅此于氢燃料的清洁燃料,有望成为主要石油代替产品。
二甲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醚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 ether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分子式:C 2 H 6 O分子量:46.0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纯品CAS No.:115-10-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