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常见缺陷及措施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519.50 KB
- 文档页数:3
冲压加工不良及对策
冲压加工不良及对策通常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材料问题、设备问题、模具设计和制造问题,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冲压加工问题及其可能的对策:
1.材料问题:如果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导
致冲压件质量不稳定。
对策包括确保材料的质量和
规格符合产品设计要求,以及进行适当的材料预处
理。
2.模具设计和制造问题:模具设计不当或制造精度不
够,都会影响冲压件的质量。
对策包括优化模具设
计,确保模具的精确制造和定期维护。
3.设备问题:设备的不稳定性或精度不足会影响冲压
效果。
对策包括定期维护和校准冲压设备,确保其
稳定性和精度。
4.操作技术问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也会影响
产品质量。
对策包括提供专业培训,确保操作人员
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5.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冲压
件的质量。
对策包括控制生产环境,确保稳定的工
作条件。
每个具体的冲压加工问题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通常需要跨部门合作,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
常见冲圧质量问题及解决之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冲压匚序。
冲裁件常见缺陷有:毛刺、制件表面翘曲、尺寸超差。
1、毛刺在板料冲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一般來讲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提高制件的工艺性,改善冲压条件,就能减小毛刺。
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间隙冲裁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均可产生毛刺。
影响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的有如下因素:a模具制造误差一冲模零件加工不符合图纸、底板平行度不好等:b模具装配误差一导向部分间隙大、凸凹模装配不同心等;c圧力机精度差一如圧力机导轨间隙过大,滑块底面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不好,或是滑块行程与压力机台面的垂直度不好,工作台刚性差,在冲裁时产生挠度,均能引起间隙的变化;d安装误差一如冲模上下底板表而在安装时未擦干净或对大型冲模上模的紧固方法不当,冲模上下模安装不同心(尤其是无导柱模)而引起工作部分倾斜;e冲模结构不合理一冲模及工作部分刚度不够,冲裁力不平衡等:d钢板的瓢曲度大一钢板不平。
1.2刀口钝刃口磨损变钝或啃伤均能产生毛刺。
影响刃口变钝的因素有:a模具凸、凹模的材质及其表面处理状态不良,耐磨性差;b冲模结构不良,刚性差,造成啃伤:c操作时不及时润滑,磨损快;d没有及时磨锋刃口。
1.3冲裁状态不当如毛坯(包括中间制件)与凸模或凹模接触不好,在定位相对高度不当的修边冲孔时,也会由于制件高度低于定位相对高度,在冲裁过程中制件形状与刃口形状不服帖而产生毛刺。
1.4模具结构不当1. 5材料不符工艺规定材料厚度严重超差或用错料(如钢号不对)引起相对间隙不合理而使制件产生毛刺。
1. 6制件的工艺性差一形状复杂有凸出或凹入的尖角均易因磨损过快而产生毛刺。
小结:毛刺的产生,不仅使冲裁以后的变形匚序由于产生应力集中而容易开裂,同时也给后续工序毛坯的分层带來困难。
大的毛刺容易把手划伤;焊接时两张钢板接合不好,易焊穿,焊不牢;钏接时则易产生钏接间隙或引起钏裂。
冲压工艺及缺陷分析一、冲压工艺概述冲压工艺是金属加工中的一种常见工艺,它利用冲压模具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通过冲击和挤压的方式将金属材料冲压成各种形状的零件。
冲压工艺具有精度高、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汽车制造、家电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冲压工艺的主要过程包括设计模具、材料选择、模具制造、冲压加工等步骤。
其中,模具设计和制造是冲压工艺中最关键的环节,模具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冲压零件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二、冲压工艺中常见的缺陷在冲压工艺中,常见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断裂:断裂是由于冲压过程中受力过大或者材料质量不良导致的,断裂会导致零件的损坏和加工效率的降低。
2. 拉伸变形:拉伸变形是由于冲压过程中金属材料受到拉伸力而发生形变,导致零件尺寸不准确或者形状失真。
3. 凸包:凸包是指在冲压过程中,材料的一部分被挤出模具表面,形成突出的部分,影响零件的质量。
4. 波纹:波纹是指在冲压零件表面出现的波状凹凸,是由于冲压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导致的。
5. 折皱:折皱是指在冲压过程中,材料发生了多次弯曲导致的折痕,会影响零件的外观和功能。
以上这些缺陷都会对冲压零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冲压工艺中需要对这些缺陷进行分析和改进。
三、冲压工艺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1. 断裂缺陷分析:断裂是由于材料强度不足或者冲压过程中受力过大导致的,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改进材料质量来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进行热处理等措施来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抗压能力。
2. 拉伸变形分析:拉伸变形主要是由于冲压过程中应力不均匀导致的,可以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增加润滑剂等方法来减少拉伸变形的发生。
3. 凸包缺陷分析:凸包是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或者冲压参数设置不当导致的,可以通过改进模具结构、调整冲压速度和压力等方法来减少凸包的出现。
4. 波纹缺陷分析:波纹主要是由于冲压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导致的,可以通过增加冲压次数、调整模具结构、增加润滑剂等方法来减少波纹的出现。
冲压件常见的缺陷类型及处理⽅案当前汽车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 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不仅限于⼀个合适的价格, ⽽且更加注重汽车的质量和品质。
冲压是汽车四⼤⼯艺之⾸,冲压件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车⾝美观,还会降低制件的抗腐蚀性和产品使⽤寿命,因此对冲压件的质量缺陷控制⾄关重要。
冲压件成形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起皱、开裂、回弹、表⾯质量(塌陷、滑移、冲击)等缺陷。
以上问题占冲压件质量整改的85% 以上,模具的反复整改、维修造成使⽤寿命降低,停机时间剧增,产品的返⼯甚⾄报废造成⽣产成本增加,因此探讨冲压件重点缺陷问题的产⽣和解决⽅法对提⾼产品的成形质量和⽣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实⽤价值。
起皱和叠料缺陷描述:由于板料厚度⽅向的尺⼨和平⾯⽅向的尺⼨相差较⼤,造成厚度⽅向不稳定,当平⾯⽅向的应⼒达到⼀定程度时,厚度⽅向失稳,从⽽产⽣起皱现象,如图1 所⽰。
图1 起皱缺陷起皱产⽣的原因⑴材料堆积起皱,进⼊凹模腔内材料过多,产⽣起皱。
⑵失稳起皱:1) 板料厚度⽅向的约束⼒弱,导致压缩凸缘失稳产⽣起皱;2) 在不均匀的拉深部位易出现受⼒不均,导致失稳产⽣起皱。
⑶制件R ⾓过⼤,导致拉深过程中凸模⽆法压住料、材料流动过快进⽽产⽣起皱。
⑷制件压料筋设置不合理,或者压料筋过⼩,不能有效阻⽌材料过快的流动。
⑸产品需要增加吸皱筋的地⽅未加吸皱筋,或者吸皱筋过⼩,进⽽导致制件在拉深过程中起皱。
⑹上、下模之间的间隙过⼤,导致制件在拉深过程中模具⽆法压住料,产⽣起皱。
起皱的解决⽅法⑴产品设计⽅⾯:1) 检查原始产品模型设计的合理性;2) 避免产品出现鞍形形状;3) 产品易起皱部位增加吸料筋等。
⑵冲压⼯艺⽅⾯:1) 合理安排⼯序;2) 检查压料⾯和拉延补充⾯的合理性;3) 检查拉延⽑坯、压料⼒、局部材料流动情况的合理性;4) ⽤内筋⽅式舒皱;5) 提⾼压料⼒,调整拉延筋、冲压⽅向,增加成形⼯序、板料厚度,改变产品及⼯艺造型以吸收多余材料等⽅法。
适用!最全的冲压件弊端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一、图片显现常有的弊端有 9 类,分别是:开裂、叠料、波浪、拉毛、变形、毛刺、缺料、尺寸不符、坑、包以及压伤。
二、冲压件弊端原因及预防1.冲压废品1〕原因:原资料质量低质;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也许没有保证条料按必然的缝隙送料;冲模由于长远使用,发生缝隙变化或自己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地址发生相对变化;操作者的马虎,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对策:原资料必定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吻合 (严格检查原资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必然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买卖外时要及时办理; >前沿数控技术微信不错,记得关注。
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达必然要用适合的工位器具,否那么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干净,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2.冲裁件毛刺1〕原因:冲裁缝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冲模工作局部刃口变钝;凸模和凹模由于长远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2〕对策: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置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在安装凸模时必然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缝隙并使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冲裁件剪裂断面赞同毛刺的高度冲裁板材厚度 >0.3>0.3-0.5>0.5-1.0>1.0-1.5>1.5-2.0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生产时赞同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3.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1〕原因:有缝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
生产一部品质意识培训冲压产品常见的缺陷及对策1.冲压产品不穩定:定位结构及其使用寿命.因此在确认产品时,需要确认其定位部分. 即將产品放入夹具/模具內,产品不可以晃来晃去(SPR-073)(6110020138).否则已制品的尺寸或外观(毛刺)(611000049)就有不良发生.2: 压伤* 划伤* 变形压伤分: 跳屑压送料机压模具压,杂质压,产品之间压伤压伤的改善对策:a. 定时清理模具內的跳屑与废料,或采用固定的风枪吹。
b. 将下模的落料口疏通,以便废料及时排除.3.毛边(批锋)是由于冲模刀口切割不利所致。
改善:更换冲头或刨光刀口。
4. 划伤的改善对策:1.模具表面刨光,避免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碰撞.2.对周转包材进行评估,来防止包材对产品的划伤3.各周转过程均做到轻拿轻放。
5.模印(或模痕):是模具不良造成,或产品结构所致,须能通过修模或改产品结构来改善。
6.裂纹(或透光,开裂):可能为材质的拉伸性能不佳或模具压的过深所致。
7.变形不良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模具成形不良或者运输不良所致。
故在生产过中发现变形,要及时修模。
经运输后造成的变形不良,则要改善包材与运输过程。
作业手法也要注意。
.8平面度不良(平整度不良)1.原材料来料不良,材料沒有经过整平机或整平机未調整好;2.材料经过冲压剪切或拉伸而变形,模具沒有整形或其整形效果不佳,需通过修模改善。
9.漏冲孔1.冲头过短或冲头断了的原因,对策:更换冲头或將冲头垫高。
而冲头断的原因,可能是冲头材质不佳或冲头太小,结构不合理。
2.落料口堵塞,要清除废料,使其落料顺利。
冲压成形常见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板料冲压成形是⼀种⼗分重要的⾦属塑性成形⽅法,⼴泛应⽤于航空航天、汽车机车、电机电器、⾷品包装、⽇⽤五⾦、建筑、包装等⼯业领域。
在实际的冲压⽣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各种成形缺陷,严重影响了冲压件的⼏何精度、机械性能以及表⾯质量。
由于与冲压成形质量相关的⼯艺参数众多,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这对现场的模具⼯程师修模、试模带来了极⼤的困难和挑战。
本⽂将对冲压成形过程中常见的三种质量缺陷:破裂、起皱和回弹现象产⽣的原因进⾏分析,并分别介绍了⼀般的解决办法,只有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才能不⾄于盲⽬修模,费时费财。
⼀、破裂 板材变薄是板材拉伸导致的结果,从⼯程实际的⾓度来看,板料的厚度减少4 %~20 %,⼀般都是可以接受的,然⽽,若减薄的太多,则不仅将削弱零件的刚度,严重者,甚⾄直接导致板料破裂,沦为废品,因此,破裂现象是严重影响冲压成形件质量的重要缺陷之⼀。
我们知道,在材料拉伸试验中,随着变形的不断加深,材料的承载⾯积不断缩减,同时其硬化效应也不断增强,当硬化效应的增加能够补偿承载⾯积的缩减时,变形是稳定的;当越过某⼀极限值以后,材料将⾸先在承载能⼒最薄弱的位置发⽣颈缩,最终被拉断。
对于板料来讲,材料变形的过程与拉伸实验是基本相同的,当应变超过某⼀极限值的时候将引起板材破裂。
根据破裂程度的不同,可将破裂分为微观破裂和宏观破裂两种情况。
微观破裂指在板料中产⽣⾁眼难以看清的裂纹,尽管裂纹深度很浅,但其实⼀部分材料已然失效。
宏观破裂是指板料中出现了⾁眼可见的裂纹和断裂。
⾦属加⼯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宏观破裂通常主要由薄板平⾯内的过度拉胀所造成的,⽽微观破裂既可由单纯的拉胀引起,也可由单纯的弯曲引起,⽆论是微观破裂还是宏观破裂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材料局部拉应变过⼤所致。
破裂产⽣的场合⼀般有:深冲⼯艺中⼩半径区域、凸模圆⾓处、侧壁中⼼以及材料通过拉延筋进⼊凹模导致流动受阻的区域。
冲压件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改善方法冲裁件常见质量问题改善对策序号质量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办法1制件断面光亮带太宽,有齿状毛刺冲裁间隙太小减小落料模的凸模或加大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2制件断面粗糙圆角大,光亮带小,有拉长的毛刺冲裁间隙太大更换或返修落料模的凸模或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3制件断面光亮带不均匀或一边有带斜度的毛刺冲裁间隙不均匀返修凸模或凹模并调整到间隙均匀4是什么造成冲压毛刺维修①.设计或线割间隙不合理②.材质及热处理不当,产生凹模倒锥或刃口不锋利③.冲压磨损或凸模进入凹模太深④.导向结构不精密或操作不当①.规范设计和线割间隙②.合理选材、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合理热处理③.研磨冲头或镶件,调整凸模进入凹模深度④.检修模具内导柱导套及冲床导向精度,规范冲床操作5冲压时为什么跳废料模具间隙较大、冲压速度太高、凸模较短、材质的影响(硬性、脆性),冲压油过粘或油滴太快造成的附着作用,冲压振动产生料屑发散,真空吸附及模芯未充分消磁等均可造成废屑带到模面上①.在冲头上加顶杆来防止跳废料,实用于比较规则的废料②.将冲头头部磨成异形,适用于料比较薄的不锈钢等材料③.设计增大废料的复杂程度④.查检其他影响因素6啃口①.导柱与导套间隙过大②.推件块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③.凸模或导柱安装不垂直④.平行度误差积累①.返修或更换导柱导套②.返修或更换推件块③.重新装配,保证垂直度④.重新修磨装配7脱料不正常①.脱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脱料板倾斜或其他脱料件装置不当②.弹簧或橡胶弹力不够③.凹模落料孔与下模座漏料孔没有对正④.凹模有倒锥①.修整脱料件,脱料螺钉采用套管及内六角螺钉相结合的形式②.更换弹簧或橡胶③.修整漏料孔④.修整凹模8工件底部有压痕①.料带或模面有废屑、油污②.模具表面不光滑③.零件表面硬度不够④.材料应变而失稳①.清除废屑油污②.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③.表面镀铬、渗碳、渗硼④.减少润滑,增加压应力,调节弹簧力9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凹模有倒锥或顶板与制件接触面小返修凹模,调整顶板10工件扭曲①.材料内应力造成①.改变排样或对材料正火处理②.顶出制件时作用力不均匀②.调整模具使顶板正常工作11工件成形部分尺寸偏差修正上下模及送料步距精度12每批零件间的误差对每批材料进行随机检查并加以区分后再用。
冲压件常见的几种缺陷一般来讲,冲压件的缺陷主要有毛刺、弹复、弯裂、偏移、破裂、起皱、组织疏松、表面划痕、拉伤、碰伤、压伤等。
缺陷种类原因分析防止措施剪切断面带间隙小于合理间隙,凸、凹模有裂口,和较大刃口处的裂纹不重合修磨凸凹模间隙毛刺的双层断面断面斜度大、形成拉断的毛刺、间隙过大、裂纹不重合更换新的工作零件圆角处的蹋角增大冲孔件孔边毛毛刺大,落料件圆凹模刃口磨钝修磨凹模刃口角带蹋角增大落料件上产生的毛刺、冲孔件凸模刃口磨钝修磨凸模刃口刺产生大蹋角落料、冲孔件上产生毛刺、蹋冲裁凸、凹模刃口磨钝修磨凸凹模刃口角大金属板材在塑性弯曲时总是伴1、在工件设计上改随着弹性变形,因此,当工件弯曲进某些结构促使以后就会产生弹复弹复角减小弹复2、从模具设计上考虑减少弹复3、采用拉弯工艺4、采用其它工艺方面的措施1、毛坯的质量1、选用表面质量好的毛坯2、弯曲件设计上不合理2、设计时,使工件的弯曲半径大于其最小弯曲半径弯裂3、弯曲时没考虑好弯曲线与材料3、弯曲时,弯曲线的纤维方向与材料的纤维方向垂直4、弯曲时,没考虑好毛刺放置的4、弯曲时,应把有方向毛刺的一边放在弯曲内侧缺陷种类原因分析防止措施表面划痕、疏松7、模具硬度差,有金属粘7、提高模具硬度或更换模具材附现象料8、模具间隙过小和不均8、加大或调匀模具间隙9、拉深方向选择不当,板9、改变拉深的方向料在凸模上有相对移动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半径上须研磨抛光模具的工作平面和毛刺,毛坯表面或润滑油中圆角,清洁毛坯,使用干净的拉毛有杂质,拉伤零件表面,一润滑剂般称“拉丝”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避免零件间产生碰撞碰伤完成后,零件之间发生碰撞压伤装具设计不合理,零件摆合理地设计装具,同时做到放时发生挤压轻拿轻放穹弯不平凸、凹模磨损,间隙大采用弹性卸料板可使板料压紧后再冲裁,避免了板料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