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常用函数经典.doc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 160 ⑤ 同一个工作簿中定义的名称不能相同。
2.创建名称在Excel 2010中创建名称非常方便,可以通过下面3种方法实现。
① 在公式栏的左侧就是名称框,在工作表中选择要命名的区域,然后单击名称框并输入一个名称,按回车键创建该名称。
② 选择要命名的区域,然后在“公式”→“定义名称”选项组中单击“定义名称”按钮,打开“新建名称”对话框,设置名称、可用范围及说明信息,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③ 选择要命名的区域,必须包含要作为名称的单元格,然后在“公式”→“定义名称”选项组中单击“根据所选内容创建”按钮,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5.4.5 常用函数的应用实例Excel 2010中提供的函数类型非常多,利用不同的函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下面介绍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
1.根据销售数量与单价计算总销售额∙ 实例描述:表格中统计了各产品的销售数量与单价。
∙ 达到目的:要求用一个公式计算出所有产品的总销售金额。
选中B8单元格,在公式编辑栏中输入公式:=SUM (B2:B6*C2:C6)按【Ctrl+Shift+Enter 】组合键得出结果,如图5-97所示。
2.用通配符对某一类数据求和∙ 实例描述:表格中统计了各服装(包括男女服装)的销售金额。
∙ 达到目的:要求统计出女装的合计金额。
选中E2单元格,在公式编辑栏中输入公式:=SUMIF (B2:B13,"*女",C2:C9)按【Enter】键得出结果,如图5-98所示。
图5-97 计算结果 图5-98 计算结果 3.根据业务处理量判断员工业务水平∙实例描述:表格中记录了各业务员的业务处理量。
∙达到目的:通过设置公式根据业务处理量来自动判断员工业务水平。
具体要求如下: •当两项业务处理量都大于20时,返回结果为“好”; •当某一项业务量大于30时,返回结果为“好”;。
1、求和函数 SUM功能:将参数中的所有数字相加求和;其中每个参数既可以是一个元格或元格区域的引用或名称,也可以是一个常量、公式或另一函数的运算果等。
使用格式: SUM(Numberl, Number2,⋯ )明:第一个参数 Number1是必要出的,Number2及以后参数是可有可无的。
若通Number1已指定完所有要相加的数据(例如通 Number1指定了一个元格区域,区域中已包含了所有数据),就不必再出 Number2及以后的参数;当需要更多要相加的内容再通 Number2、 Number3⋯等出(一般最多不要出超 30 个参数)。
例如:“SUM(A1:A5)”表示 A1~A5 5 个元格中的内容求和;“ SUM(A1,A3, A5)”表示元格 A1、A3 和 A5的数求和(本函数例均不含“ =”,因函数可以作公式的一部分,而“ =”是用于入整个公式的;由一个函数成的公式只是公式的一种特例)。
2 、条件求和函数SUMIF功能:也是相加求和,但会从参数指定的元格区域中行挑,挑出的符合指定条件的那些元格求和。
使用格式: SUMIF(Range, Criteria, Sum_range)明:Range参数是要行条件算的元格区域。
Criteria 求和的条件,其形式可以是数字、文本、表达式、元格引用或函数等,例如可以是 32、"32" 、"苹果 " 、">32" 、B5、 SQRT(4)等。
Sum_range是要求和的元格区域,如果Sum_range参数省略,将 Range中的元格求和;否 Range表示条件,将Sum_range中符合条件的元格求和。
例如:“ SUMIF(B2:B25, ">5") ”表示 B2:B5 区域中大于 5 的数行相加求和;“ SUMIF(B2:B5, "John", C2:C5) ”表示先找到 B2:B5 中等于 "John" 的元格,再通些元格找到 C2:C5 中的元格, C2:C5中的些元格的数求和。
计算机函数知识点1、SUM 求和,选中求和区域即可2、AVERAGE 求平均值,同样选中求平均值的区域3、IF 用法:IF(问题,正确返回值,错误返回值)4、OR(条件1,条件2)=IF(k3>3000,K3*0.3,k3*0.1)在这里k3为单元格的数值。
当k3>3000,对应的输入公式的单元格数值为k3×0.3。
若k3<=3000,对应单元格数值为k3*0.15、WEEKDAY=IF(OR(WEEKdAY(A3)=1,WEEKDAY(A3)=7),"是","否")意思是如果A3单元格对应的是周日或者周六时,对应所填公式单元格为“是”,否则为“否”6、SUMIFS(多条件求和)用法:SUMIFS(求和区域,条件区域一,条件一,条件区域二,条件二)例如:求2010年张三用于差旅的费用总和这里面的条件限制有,2010年,作为日期的限制,人是张三,费用消费必须是差旅消费。
7、VLOOKUP函数(查找函数)用法: VLOOKUP(查找目标类别,查找范围,返回值的列数,0)8、LEFT (目标提取单元格,数字)例如:LEFT(A3,3)即是提取a3单元格中的前三位9、MID(目标提取单元格,开始提取的位数,取位数)图一MID(A3,4,2)意思是从A3单元格中第4位开始提取2位再延伸一些内容,看图图二身份证7至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10、RANK ( 排位函数)或直接输入公式RANK.EQ(排位函数,排名)0降序,1升序11、MOD( 取余函数)公式:MOD(除数,被除数)判断性别,身份证第17位是奇数则是男生,否则是女生12、INT ( 向下取整函数)Int(227.568)=227求年龄13、MAX( 最大值函数) M I N( 最小值函数)14、COUNTIFS ( 多条件计数函数)口诀:多少多少举例:=COUNTIFS(A2:A10,”>50“,B2:B10,”<100 ”)表示统计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单元格所对应的函数;A2:A10区域中大于大于50的单元格且B2:B10区域中小于100的单元格15、COUNTIF(条件计数函数)举例:=COUNTIF(B2:B10,”>50“)表示统计单元格区域B2-B10中值大于50的单元格的个数16、ROUND ( 四舍五入函数)ROUND(227.568,2)=227.57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必须记住的函数:= 在公式里面所有的字符必须是半角,如果是中文必须用“”号括起来
Min(数据区域):求最小值Max(数据区域):求最大值
Sum(数据区域):求和Average(数据区域):求平均值
Count(数据区域):计数
文本函数:left(字符串,从左边取多少个字符) &:字符串连接right(字符串,从右边取多少个字符)
mid(字符串,从第几个开始,取多少个字符)
IF(条件,条件为真时函数的值,条件为假时函数的值)
If(4>5,1,0)=0 abs:求差值rank:排名a1 $a1 a$1 $a$1 CountIf(数据区域,条件):根据条件计数Database
D min(数据区域,字段,条件):根据条件求某个字段的最小值
D max(数据区域,字段,条件):根据条件求某个字段的最大值
D sum(数据区域,字段,条件):根据条件求某个字段的总和
D average(数据区域,字段,条件):根据条件求某个字段的平均值
D count():根据条件计数
or and not
日期函数year month day
时间函数hour minute second。
Excel函数大全数据库和清单管理函数DAVERAGE 返回选定数据库项的平均值DCOUNT 计算数据库中包含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DCOUNTA 计算数据库中非空单元格的个数DGET 从数据库中提取满足指定条件的单个记录DMAX 返回选定数据库项中的最大值DMIN 返回选定数据库项中的最小值DPRODUCT 乘以特定字段(此字段中的记录为数据库中满足指定条件的记录)中的值DSTDEV 根据数据库中选定项的示例估算标准偏差DSTDEVP 根据数据库中选定项的样本总体计算标准偏差DSUM 对数据库中满足条件的记录的字段列中的数字求和DVAR 根据数据库中选定项的示例估算方差DVARP 根据数据库中选定项的样本总体计算方差GETPIVOTDATA 返回存储在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日期和时间函数DATE 返回特定时间的系列数DATEDIF 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年、月、日数DATEVALUE 将文本格式的日期转换为系列数DAY 将系列数转换为月份中的日DAYS360 按每年360 天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EDATE 返回在开始日期之前或之后指定月数的某个日期的系列数EOMONTH 返回指定月份数之前或之后某月的最后一天的系列数HOUR 将系列数转换为小时MINUTE 将系列数转换为分钟MONTH 将系列数转换为月NETWORKDAYS 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完整工作日数NOW 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的系列数SECOND 将系列数转换为秒TIME 返回特定时间的系列数TIMEVALUE 将文本格式的时间转换为系列数TODAY 返回当天日期的系列数WEEKDAY 将系列数转换为星期WORKDAY 返回指定工作日数之前或之后某日期的系列数YEAR 将系列数转换为年YEARFRAC 返回代表start_date(开始日期)和end_date(结束日期)之间天数的以年为单位的分数DDE 和外部函数CALL 调用动态链接库(DLL)或代码源中的过程REGISTER。
函数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一、函数的定义在大多数编程语言中,函数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函数名称:用来标识函数的名字。
2.参数列表:函数的输入,可以是零个或多个参数。
3.返回值类型:函数的输出类型,可以是任意类型。
4.函数体:函数执行的具体代码。
函数的定义通常遵循以下格式:```返回值类型函数名(参数列表) {// 函数体return 返回值;}```例如,在C++语言中,可以定义一个计算两个整数之和的函数:```cppint add(int a, int b) {return a + b;}```二、函数的调用在程序中,当需要使用函数时,可以通过函数名和实际参数列表进行函数调用。
例如,在C++语言中,可以调用上述定义的add函数:```cppint result = add(3, 5); // result的值为8```三、函数的参数函数的参数是传递给函数的输入值,可以是任意类型。
函数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参数。
1. 形式参数:在函数定义时使用的参数占位符,没有具体的值,只是用来表示函数的输入。
2. 实际参数:在函数调用时用来传递具体的值给形式参数。
例如,在下面的add函数中,a和b就是形式参数:```cppint add(int a, int b) {return a + b;}```在调用该函数时,传递给a和b的值3和5就是实际参数。
四、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返回值是函数执行完毕后的结果,可以是任意类型。
函数可以有返回值,也可以没有。
1. 有返回值的函数:使用return语句返回函数执行结果。
2. 无返回值的函数:返回类型为void。
例如,在下面的add函数中,返回类型为int,因此返回值就是a + b的结果:```cppint add(int a, int b) {return a + b;}```五、函数的重载函数的重载是指可以定义多个同名函数,只要它们的参数列表不同即可。
这样可以提高函数的灵活性和可复用性。
函数名称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函数名称:1.ABS:求绝对值。
2.CEILING:向上取整。
3.FLOOR:向下取整。
4.ROUND:四舍五入。
5.SUM:求和。
6.AVERAGE:求平均值。
7.MAX:求最大值。
8.MIN:求最小值。
9.CONCATENATE:将多个文本字符串合并成一个字符串。
10.IF:条件判断。
11.COUNT:计数。
12.INDEX:返回指定单元格的值。
13.MATCH:查找指定项的位置。
14.VLOOKUP:查找并返回指定列的值。
15.RANK:返回指定项的排名。
16.DATE:返回指定日期的序列号。
17.NOW: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的序列号。
18.INT:取整。
19.RADIANS:将角度转换为弧度。
20.DEGREES:将弧度转换为角度。
21.COUNTIF:对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进行计数。
22.SUMIF:对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求和。
23.AVERAGEIF:对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求平均值。
24.MAXIF:对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求最大值。
25.MINIF:对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求最小值。
26.TRIM:去除字符串两端的空格。
27.LEN:求字符串的长度。
28.MID:从字符串中间指定位置开始提取指定个数的字符。
29.LEFT:从字符串左边提取指定个数的字符。
30.RIGHT:从字符串右边提取指定个数的字符。
31.REPLACE:替换函数,需要指定从第几个字符开始替换、替换几个字符。
32.SUBSTITUTE:替换函数,需要指定替换的旧子字符串和新子字符串。
33.UPPER:将文本转换为大写形式。
34.LOWER:将文本转换为小写形式。
35.PROPER:将文本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转换为大写形式。
36.VALUE:将文本转换为数字。
运算符返回索引数据类型概述以下表格显示所支持的数据类型,以及存储空间大小与范围。
注意任何数据类型的数组都需要20 个字节的内存空间,加上每一数组维数占 4 个字节,再加上数据本身所占用的空间。
数据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可以用数据元数目乘上每个元素的大小加以计算。
例如,以 4 个2 字节之Integer 数据元所组成的一维数组中的数据,占8 个字节。
这8 个字节加上额外的24 个字节,使得这个数组所需总内存空间为32 个字节。
包含一数组的Variant 比单独的一个数组需要多12 个字节。
导出的数学函数以下为非基本数学函数的列表,皆可由基本数学函数导出:运算符优先顺序在一个表达式中进行若干操作时,每一部分都会按预先确定的顺序进行计算求解,称这个顺序为运算符的优先顺序。
在表达式中,当运算符不止一种时,要先处理算术运算符,接着处理比较运算符,然后再处理逻辑运算符。
所有比较运算符的优先顺序都相同;也就是说,要按它们出现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处理。
而算术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则必须按下列优先顺序进行处理:当乘法和除法同时出现在表达式中时,每个运算都按照它们从左到右出现的顺序进行计算。
当乘法和除法同时出现在表达式中时,每个运算也都按照它们从左到右出现的顺序进行计算。
可以用括号改变优先顺序,强令表达式的某些部分优先运行。
括号内的运算总是优先于括号外的运算。
但是,在括号之内,运算符的优先顺序不变。
字符串连接运算符(&) 不是算术运算符,但是,就其优先顺序而言,它在所有算术运算符之后,而在所有比较运算符之前。
Like的优先顺序与所有比较运算符都相同,实际上是模式匹配运算符。
Is运算符是对象引用的比较运算符。
它并不将对象或对象的值进行比较,而只确定两个对象引用是否参照了相同的对象。
Array函数返回一个包含数组的Variant。
语法Array(arglist)所需的arglist参数是一个用逗号隔开的值表,这些值用于给Variant所包含的数组的各元素赋值。
常见算术运算类函数:Sin(x)Cos(x)Tan(x)Atn(x)Exp(x) : 得e xAbs(x): 得|x|Log(x): 得lg(x)Sgn(x): 得出x 的符号。
若x 为正则Sgn(x)=1,为负则Sgn(x) = -1Sqr(x): 得√xInt(x):得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Fix(x):若x为整数,返回整数部分;若x为负数,返回大于或等于x 的第一个负整数Round(x):得x四舍五入后的值Rnd(x):1.缺省参数是随机返回一个[0,1)之间的数2.X<0每次得相同结果3.x>0产生随机数4.X=0产生最近生成的随机数注意:在使用前先使用Randomize则不会产生相同的随机数公式:若要产生[a,b]范围内的随机数:rnd(b-a+1)+aInt(3.5)=3 int(-3.5)=-4Fix(3.5)=3 fix(-3.5)=-3常见字符串类处理函数:Left(“a”,n):得字符串a 的最左边n个字符Right(“a”,n):得字符串a 的最右边n个字符Mid(“a”,n1,n2):从字符串的n1个字符开始,得n2个字符(n2的默认值为1)Instr(n,“a”,“b”):返回“a”中“b”最先出现的位置,n是从“a”的第n个字符开始。
(注意若a、b中大小写字符不一样)Instr(“12345”,“4”)=4Instr(5,“123456789”,“4”)=0例:执行下列语句后,输出结果是0<br>abcdefgS$=“ABCDEFG”Print Instr(s$,“efg”)Print Lcase$(s$)因为在“ABCDEFG”中找不到“efg”所以Instr函数值为0Len(x):得x的长度(即字符串的字符个数)Ltrim(X)Rtrim(x)Trim(x) 消除字符前后空格Space(x):得x 个空格String(n,“a”):得由n个“a”的首字符组成的字符串Lcase(x):“x”转换为小写Ucase(x):“x”转换为大写日期处理类函数:Now():返回当前系统日期及时间的值Time():返回当前系统时间Date():返回当前系统日期数据转换类函数:Asc(s):得到字符串S的首字母的值CDbl(n):把n转化为双精度数Cint(n):把n 的小数部分四舍五入,转换为整数Chr(n):返回一个ASCII码为n 的字符Str(n):返回n的字符串形式cLng(n):把x的小数部分四舍五入转化为长整数cSng(n):把n 的值舍为单精度型数据(把多余的位次舍去)val(s):返回字符串s中所含的数值,得到一个数据,若遇到字母则停止转换format(s,□):将字符串以□中格式返回,仍得一字符串例:1.表达式Val(“.123E2”)的值是(B)A.123 B.12.3 C.0 D.123e2CDVal函数:1、识别第一个可用的小数点分隔符2、在不能识别为数字的第一个字符上停止读入字符串3、如果第一个字符不为数字字符,返回0值.123E2=0.123E2=0.123*10^2=12.3Val(“12.3”)=12.32.表达式Len(Str(1.3))Mod2的值为0____。
计算机有用的几个函数1、SUMIF函数:对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求和语法: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即要求的范围\要求\实际求和范围range是指用于筛选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是筛选的条件,可以是数字、表达式或文本值,如≥100、<100等;sum_range是实际的求和区域;例如:假设A1:A4中的数据是10、20、30、40,B1:B4中的数据是100、200、300、400,那么SUMIF(A1:A4,“>15”,B1:B4)的值等于900。
那是因为A2、A3、A4中的数据满足条件,所以相对应的对B2、B3、B4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当条件为字段时,一定要先把被搜索的区域内空格全部消除,否则,就会汇总不上)Sumif函数是单条件求和的常用函数。
它的格式为: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Range 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 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相加求和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 32、"32"、">32" 或 "apples"。
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
=SUM((A1:A10="苹果")*B1:B10)这个结果与可以用:=sumif(A1:A120,”苹果”,B1:B10)在公式里,第三个参数可以简写,公式可以写成:sumif(A1:A120,”苹果”,B1),这是完全等同于=sumif(A1:A120,”苹果”,B1:B10)的。
Sumif函数支持通配符,比如:=SUMIF(A1:A10,"*果",B1),则是求得A1:A10里最后一个字为“果”的相对应项的B列的汇总。
= =SUMIF(A1:A10,"?果",B1),就是只有两个字,而且第二个字为“果”字的B列的汇总。
电脑常用函数在日常使用电脑时,我们经常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函数。
这些函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脑函数。
1. SUM函数SUM函数是Excel中最常用的函数之一。
它可以将一列或一行中的数字相加,并返回总和。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计算A1到A10单元格中的数字总和,我们可以使用SUM函数,如下所示:=SUM(A1:A10)这将返回A1到A10单元格中的数字总和。
2. IF函数IF函数是Excel中另一个常用的函数。
它可以根据条件返回不同的值。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根据A1单元格中的值返回“是”或“否”,我们可以使用IF函数,如下所示:=IF(A1>0,"是","否")这将根据A1单元格中的值返回“是”或“否”。
3. VLOOKUP函数VLOOKUP函数是Excel中用于查找数据的函数之一。
它可以在一个表格中查找一个值,并返回与该值相关联的另一个值。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在一个表格中查找一个名字,并返回该名字对应的电话号码,我们可以使用VLOOKUP函数,如下所示:=VLOOKUP("名字",A1:B10,2,FALSE)这将在A1到B10单元格中查找名字,并返回与该名字相关联的电话号码。
4. CONCATENATE函数CONCATENATE函数是Excel中用于合并文本的函数之一。
它可以将两个或多个文本字符串合并成一个字符串。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将A1单元格中的文本和B1单元格中的文本合并成一个字符串,我们可以使用CONCATENATE函数,如下所示:=CONCATENATE(A1," ",B1)这将返回A1和B1单元格中的文本合并成一个字符串。
5. LEFT函数LEFT函数是Excel中用于提取文本的函数之一。
它可以从一个文本字符串的左侧提取指定数量的字符。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从A1单元格中的文本字符串中提取前5个字符,我们可以使用LEFT函数,如下所示:=LEFT(A1,5)这将返回A1单元格中的文本字符串的前5个字符。
1)求和函数SUM (number 1, [number2], •••)功能:将指定的参数number 1> number2 .......... 相加求和。
参数说明:至少包含一个参数numberlo每个参数都可以是区域、单元格引用、数组、常量、公式或另一个函数的结果。
例如:二SUM (Al: A5)是将单元格APA5中的所有数值相加;二SUM (Al, A3, A5)是将单元格Al、A3、A5中的数字相加。
2)条件求和函数SUM IF (range, criteria, [sum_range])功能:对指定单元格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值求和。
参数说明:・Range必需的参数,用于条件计算的单元格区域。
・Criteria必需的参数,求和的条件,可以为数字、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文本或函数。
例如条件可以表示为32、“>32”、B5、“32”、“苹果”或TODAY()。
提示:在函数中任何文本条件或任何含冇逻辑或数学符号的条件都必使用双引号(”)括起来。
如杲条件为数字,则无需使用双引号。
•sum range可选参数,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
如果被省略,Excel会对在range参数屮指定的单元格求和。
例如:二SUMIF (B2: B25, “ >5 “ )表示对B2: B25区域大于5的数值进行相加;=SUMIF (B2: B5, n John M , C2: C5),表示対单元格区域C2: C5中与单元格B2: B5中等于“John” 的单元格对应的单元格中的値求和。
3)多条件求和函数SUMIFS (sum range, criteria_rangel, criterial, [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功能:对指定单元格区域中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求和。
参数说明:・sum_range必需的参数,求和的实际单元格区域。
・criteria_rangel必需的参数,在其中计算关联条件的第一个区域。
计算机二级函数公式大全计算机二级考试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试,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考试会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其中,函数公式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计算机二级函数公式大全。
一、三角函数公式:1. 正弦函数(sin):① sinα=-sin(180°-α)②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③ sin2α=2sinαcosα④ sin3α=3sinα-4sin^3α⑤sin4α=4sinαcosα-8sin^3αcosα=2sin^2(2α)-2cos^2(2α)sin^2α2. 余弦函数(cos):① cosα=cos(360°-α)②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③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④ cos3α=4cos^3α-3cosα⑤ cos4α=8cos^4α-8cos^2α+1=(2cos^2(2α)-1)^2-2sin^2(2α)3. 正切函数(tan):① ta nα=-tan(180°+α)② tan(α±β)= (tanα±tanβ)/(1∓tanαtanβ)③ tan2α=(2tanα)/(1-tan^2α)二、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公式:1. 指数函数:① ad*bd=(ab)d② ab/ac=a(b-c)③ a^(-b)=1/a^b④ (a/b)^c=a^c/b^c2. 对数函数:① logab=logc a/logc b② loga (mn)=loga m+loga n③ loga(m/n)=loga m-loga n三、双曲函数公式:1. 双曲正弦函数(sinh):① sinh(α±β)=sinhαcoshβ±coshαsinhβ② sinh2α=2sinhαcoshα③ sinh3α=3sinhα+4sinh^3α④ sinh4α=8sinh^4α+8sinh^2α+12. 双曲余弦函数(cosh):① cosh(α±β)=coshαcoshβ±sinhαsinhβ② cosh2α=sinh^2α+cosh^2α③ cosh3α=4cosh^3α-3coshα④ cosh4α=8cosh^4α+8cosh^2α+13. 双曲正切函数(tanh):① tanh(α±β)=(tanhα±tanhβ)/(1±tanhαtanhβ)② tanh2α=(1-tanh^2α)/(1+tanh^2α)以上就是计算机二级函数公式的大全,对于二级考试的学生来说,掌握函数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一年级学过的计算机函数前面我们说过函数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有人把函数比作汽车的油门和刹车。
对于计算机中的函数,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输入你想要的结果,并且根据结果给出函数值。
要想学好函数,你就必须了解一些基本原理。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看看自己大学学习过的那些函数吧!函数有很多种类型,例如变量、数组、列表、位置、集合、函数、数据统计等等。
一、变量类函数变量类函数是一个函数可以是多个变量或者一个函数可以是一个函数里面的一种值、数组或者是数组的形式。
变量类函数的作用是将多个参数转换为指定的数组(多为0~1)的形式。
在实际操作中变量类函数经常与数组函数和数组变量相结合。
变量类函数一般可以分成函数、数组函数和数组数据组合函数三大类。
这些类型的函数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计算参数或者数组,它们是与数组运算有关的函数。
1、函数函数是计算机程序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运算方式,这类函数的主要作用是计算参数或者数组之间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函数有以下几种形式: SWITCH (函数号)、 TRUE (数组数量值)、 PRODUCT (数组数量数值)、 LINUX (数组数量值) CT (数组数量值)、 OLAP (数组数量值)等。
其中 TRUE (数组数量值)是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混淆的一种变量类型,因为它会导致参数和数组之间存在一定数量关系,也会出现数组无法被计算或者被拆分而导致参数和数组错误等情况。
这种类型最常使用于大型系统或者数据量较大且不经常拆分数据或进行大数据处理作业的场合。
这种类型函数非常适用于一些小程序或者网站设计过程中,如:网页版、 Web界面上的数据分析结果都是使用这种类型函数进行处理的类型之一。
2、数组数组是由若干个数组组成的集合,其计算过程通常是从一个数组中得出一个新的值或数值。
数组参数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0”代表1,“6”代表5的整数倍,“9”代表9的整数倍,等等。
在计算机中定义数组的时候有时会用到一些数组参数。
Excel函数大全数据库和清单管理函数DAVERAGE 返回选定数据库项的平均值DCOUNT 计算数据库中包含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DCOUNTA 计算数据库中非空单元格的个数DGET 从数据库中提取满足指定条件的单个记录DMAX 返回选定数据库项中的最大值DMIN 返回选定数据库项中的最小值DPRODUCT 乘以特定字段(此字段中的记录为数据库中满足指定条件的记录)中的值DSTDEV 根据数据库中选定项的示例估算标准偏差DSTDEVP 根据数据库中选定项的样本总体计算标准偏差DSUM 对数据库中满足条件的记录的字段列中的数字求和DVAR 根据数据库中选定项的示例估算方差DVARP 根据数据库中选定项的样本总体计算方差GETPIVOTDATA 返回存储在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日期和时间函数DATE 返回特定时间的系列数DATEDIF 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年、月、日数DATEVALUE 将文本格式的日期转换为系列数DAY 将系列数转换为月份中的日DAYS360 按每年 360 天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EDATE 返回在开始日期之前或之后指定月数的某个日期的系列数EOMONTH 返回指定月份数之前或之后某月的最后一天的系列数HOUR 将系列数转换为小时MINUTE 将系列数转换为分钟MONTH 将系列数转换为月NETWORKDAYS 返回两个日期之间的完整工作日数NOW 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的系列数SECOND 将系列数转换为秒TIME 返回特定时间的系列数TIMEVALUE 将文本格式的时间转换为系列数TODAY 返回当天日期的系列数WEEKDAY 将系列数转换为星期WORKDAY 返回指定工作日数之前或之后某日期的系列数YEAR 将系列数转换为年YEARFRAC 返回代表 start_date(开始日期)和 end_date(结束日期)之间天数的以年为单位的分数DDE 和外部函数CALL 调用动态链接库(DLL)或代码源中的过程REGISTER.ID 返回已注册的指定 DLL 或代码源的注册 IDSQL.REQUEST 连接外部数据源,并从工作表中运行查询,然后将结果作为数组返回,而无需进行宏编程。
常用函数
COUNT(区域):计算数值型个数。
COUNTA(区域):计算非空数据个数。
COUNTIF(区域,条件):统计满足条件的数据个数。
IF(条件,成立时取值,不成立取值):根据条件取值。
SUM(区域):求出指定区域数据之和。
SUMIF(判区,条件,统计区):根据判区统计出满足条件的数据之和。
A VERAGE(区域):求区域内数据的平均值。
MAX(区域):求区域内的最大数据。
MIN(区域):求区域内的最小数据
INT(算术表达式):取整,即取表达式结果的整数。
RAND():产生0~0.999999999999的随机数。
MOD(被除数,除数):取模运算,即取余数。
SQRT(算术表达式):取表达式结果的平方根,即开平方。
ROUND(算术表达式,n):对表达式结果精确到n位数小数。
LEN(字符串表达式):计算结果字符串的字符个数。
LEFT(字符串,n):取字符串左边n个字符。
RIGHT(字符串,n):取字符串右边n个字符。
MID(字符串,n1,n2):从第n1个字符开始,连续在字符串中取n2个字符。
NOW():取得当天日期和当前的时间。
TODAY():取得当天日期。
TIME():取得当前的时间。
YEAR(日期表达式):取得指定日期的年份数据。
MONTH(日期表达式):取得指定日期的月份数据。
DAY(日期表达式):取得指定日期的日期(号)数据。
HOUR(时间表达式):取得指定时间的小时数据。
MINUTE(时间表达式):取得指定时间的分钟数据。
STDEV(区域):求指定区域内数据的标准差。
PMT(月利率,偿还月数,贷款数[,期望款,付款时机]):分期付款数。
NOT(逻辑表达式):取逻辑表达式结果的相反值(即TRUE或FALSE)。
AND(逻辑表达式1,逻辑表达式2,……):所有表达式为TRUE,结果才为TRUE。
OR(逻辑表达式1,逻辑表达式2,……):只要有一个表达式为TRUE,结果就为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