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诗歌概述(一)
- 格式:ppt
- 大小:229.50 KB
- 文档页数:18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了解: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晚清文化机制的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识记:“诗界革命”、“文界革命”、;鸳鸯蝴蝶派;“戏剧改良”的主要内容;分析:“小说界革命”的基本主张;中国文学现代性文学观念的孕育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一、五四文学革命了解:五四文学革命的新文化背景。
识记:《新青年》。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内容和标志意义。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等文学主张二、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识记:五四主要文学思潮。
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文人的斗争;与学衡派、甲寅派等复古派的论争;新文化统一战线内部的论争。
三、新文学社团流派识记:各新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艺术主张、刊物、宗旨等;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语丝社对散文多元形态的贡献;各社团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
分析:五四文学基本特征:理性精神的张扬。
感伤的精神标记。
个性化的追求。
创作方法的多样化。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一、20年代小说概述识记:五四“为人生”派的小说创作;“问题小说”;乡土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等创作现象。
分析: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
二、叶绍钧、许地山识记:叶绍钧短篇小说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
许地山的短篇小说《綴网劳珠》和《春桃》。
分析:许地山小说的宗教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郁达夫识记:(1)郁达夫的创作概况。
(2)1921年10月出版的《沉沦》,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分析:(1)《沉沦》的思想意义;(2)郁达夫抒情小说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一、鲁迅的文学创作识记:《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主要篇目名称及其内容;主要杂文集名称。
分析:进化论对鲁迅的影响;鲁迅与左翼文学的关系。
二、《呐喊》、《彷徨》了解:《伤逝》的爱情悲剧的原因;《伤逝》的思想意义与艺术成就。
30年代新诗概述的感悟和思赚点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主题是爱国主义。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
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
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
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
概述1930年代文学的创作成就1930年代的中国文学,因社会的大变动而产生了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向,形成了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使中国新文学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
19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黄金岁月,文学创作取得巨大成就,堪称俊才满目、硕果遍地。
(1)小说创作成就小说创作成就最高的,当推茅盾、老舍和巴金。
①茅盾及其创作茅盾的《子夜》是一部现实主义巨制,它以壮阔的背景、恢宏的气势和浩大的结构,展现了193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貌。
作品成功塑造了吴荪甫这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性格特点。
这部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也与《子夜》一样,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作者对时事的关切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
②老舍及其创作老舍的《骆驼祥子》《月牙儿》是他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以独特的构思、明快活泼的语言、朴实精炼的表现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黑暗现实中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③巴金及其创作巴金的《家》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悲剧,也是对制造悲剧的垂*死制度的控诉,作品燃烧着炽烈的激情,笔调细腻优美,充满青春活力,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
④其他作家的创作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小说家还有以刻画知识女性内心世界著称的丁玲,以描写湘西边城风土人情而别树一帜的沈从文,辛辣揭露和讽刺小市民灰色心态的张天翼和沙汀以及善于从卑微灵魂中发掘真善美的艾芜等。
(2)诗歌创作成就如果说1917年至1927年是新诗诞生并逐步成长的阶段,那么,1930年代的诗坛则出现了诗社林立、流派纷纭、创作繁荣的局面。
①“普罗诗派”以殷夫、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诗派”,即无产阶级革命诗派,注意选取爆炸性、尖锐性题材,主张诗歌应直接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服务,但忽视了对丰美动人的诗歌意象的锻造。
②“中国诗歌会”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主要成员有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王亚平等。